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信息技术在现代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大,信息技术有利于帮助学生记忆主题音乐,能帮助学生更好掌握作品中的音乐要素,能帮助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作品,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各类乐器,
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音乐,提高音乐涵养。【关键词】信息技术 音乐要素 创新精神 音乐涵养
【正文】
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教育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育人方略的不断生命化,情智课堂的不断推广。信息技术在现代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大。那么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的整合发展,如何使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发挥它应有的价值呢?我想,这已成为我们每个音乐教育工作者须要不断深入研究与探索的课题。下面我就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信息技术有利于帮助学生记忆主题音乐
主题音乐是乐曲中具有特征的,并处于显著地位的旋律,它表现一个完整或相对完整的乐思,为乐曲的核心,是其结构与发展的基本要素,所以在欣赏教学中,让学生多次聆听主题音乐,演唱主题音乐,表现主题音乐,记忆主题音乐等尤为重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主题音乐所反映的画面与听唱结合起来,有助与学生的记忆。例如:学生记忆《赛马》主题音乐时,教师可让学生一边随着音乐演唱,一边欣赏紧张激烈的赛马场面,这样将视、听、唱结合起来,学生如临其境,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主题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加深了对主题音乐的记忆。在以往的音乐教学中,聆听音乐主要是通过磁带,这样的实际教学中,重点乐句,片段的聆听,教师很难在磁带上马上准确找到所需要的地方,破坏了音乐效果,给教学带来极大的不便,
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这些问题轻松得到较好的解决,给欣赏教学中主题音乐的学习带来极大便捷,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信息技术能帮助学生更好掌握作品中的音乐要素
音乐要素,是指构成音乐的基本元素,包括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快慢等,由这些基本要素互相结合,形成音乐常用的“形式要素”——节奏、曲
调、和声、调式、曲式等。如欣赏乐曲《单簧管波尔卡》,乐曲由三个不同的乐段依次反复出现,组成回旋曲式“A—B—A—C—A”,在小学阶段让学生接触回旋曲式,从理论上讲难度很大,但信息技术的巧妙手段,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化。在教学中设计电脑音乐软件进行,首先把乐曲分成五部分,每部分隔离开来,教学时可任意点击其中一部分来进行乐曲的聆听,让学生进行对比,乐曲的完整聆听,分段聆听可由教学的需要灵活运用,给教学带来极大便捷。另外在分析某一作品的这些基本要素时,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入音乐内容所展现的画面,使学生能生动,形象地理解,感受音乐要素。
三、信息技术能帮助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作品
一首好的作品,总是有着很深的作品内涵,带给你无尽地遐想,让你无尽地去体验,去理解。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手段,产生生动的画面、鲜明的色彩、感人的音响,使学生正确理解音乐的同时,激发情感,受到美的熏陶,美的感染。如《红星歌》,在学唱歌曲之前,让学生先来欣赏故事片《闪闪红星》的片段,唤起学生对小主人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演唱之情油然而生。
四、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给学生画面,让学生结合画面,进行音乐创作教学,培养学生的创作兴趣和创作思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另外,借助电脑进行歌曲创作,也可以说是方便之极,例如从一个配好节奏的中选句创编曲调,首先引导学生细心领会歌词的内容、意境、情感、感受词的旋律。让学生自由创编,然后将学生创编的旋律输入电脑,在电脑中播放出来,当学生听到自己的旋律变成音乐时,那种兴奋劲就别提了,即使不喜欢音乐的学生,此刻也兴致勃勃。因此,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创作兴趣,形象思维及创新能力。
五、信息技术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各类乐器
在学生有关器乐学习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制作电脑课件,储存各种民族乐器及西洋乐器,学生不但可以形象、直观地看到乐器的形状,还可以任意点击乐器,欣赏到它的音色。在欣赏器乐曲时,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到
乐队演奏中的主要乐器及乐器间的配合等,让学生耳目一新,在轻松愉悦中,增长了知识。
六、信息技术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音乐,提高音乐涵养。
在现在的中小学,特别是农村的中小学,很少有专业的音乐教师,对于一些民族音乐,外来的音乐,这些不专业的教师肯定不是特别的了解,为了学生更好的学习音乐我们就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获取音乐从而更好的帮助每一个爱好音乐的学生学习好音乐。
总之,新形势下的音乐教学离不开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现代音乐教学的
好帮手,它能使音乐教学更加生动,直观,也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更加方便的感悟音乐,达到酷爱音乐的目的。
(宁乡县道林镇善山岭中学:肖方宇1587491450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