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客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自然地理学学术学位硕士培养方案-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自然地理学学术学位硕士培养方案-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来源:客趣旅游网



自然地理学 代码 070501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自然地理高级专门人。具体要求是:

1.本专业培养的研究生,必须拥护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学法守法,品行端正,身体健康,并能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2.在具备扎实的自然地理学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要求系统掌握区域地理学基本和专门知识;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独立从事区域开发、国土整治、黄土高原治理、生态地理、区域环境规划与评价等方面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以及自然地理科研与教学的能力。

3.具有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健康的体魄,适宜从事野外工作。

二、学习年限与学分

1、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为3年。在规定学制内,未达培养要求的,可以申请延长学习年限,但延长时间不得超过1年。延长期满仍未完成学业者,按退学处理。延长学习年限的学生须按学年交纳延长期学费。

2、学分:在学习期内,课程最低要求为31学分(见下表),另有专业实践和学术活动各2学分,合计35学分。

课程类别

公共基础课

学科基础课

专业课

选修课

专业实践+学术活动

应修规定学分

7

9

9

6

4

三、研究方向及简介

1、区域经济开发

以地理学基本理论和方法为指导,针对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和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在掌握现有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水平,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培养学生因地制宜,分析区域条件对经济发展的优劣势,研究黄土高原及山西省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方法和技术措施的能力和水平,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中高级策划者。

1



2、黄土高原整治

以地理学基本理论和方法为指导,针对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与发展,掌握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结合黄土高原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主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进行流域生态环境调查分析、监测评价、方案优化、治理规划、实施、管理等研究与教学,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多学科技能的专业人才,为黄土高原生态建设提供后备力量。

3、地理信息系统及应用

以遥感(R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为研究平台,结合建模与信息科学技术,开展资源调查、水土保持、自然灾害防治、生态环境管理、环境监测与评估等方面的应用和方法研究,培养学生利用先进技术和方法分析、解决地理、环境、生态等方面问题。

4、区域环境规划与评价

本方向以山西的区域环境为研究对象,通过区域环境规划与评价解决区域环境问题,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参见附表“教学进度表”)

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时间以1年半为准。秋季学期与本科第12学期相对应;春季学期与本科第3学期相对应。理论课每18学时计1学分。

五、专业实践和学术活动

1.教学实践

协助指导本科生完成毕业论文,协助指导低年级研究生,记2学分,毕业时由指导教师给出。

2.科研实践

在完成论文的同时,要求积极参加学术报告,按照要求做读书报告或研究总结。帮助导师写一次国家或省自然科学基金申请,记2学分,毕业时由指导教师给出。

六、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撰写是全面培养研究生树立严谨的科学作风、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在导师及导师小组指导下,独立设计和完成某一科

2



研课题,进行科学研究的全面训练,通过论文撰写重点培养研究生查阅科技文献能力、理论分析能力与实验操作能力,并注重培养和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开拓创新的能力。通过论文撰写使学生掌握本专业、本研究领域的研究动态、基本的研究技能。硕士生在学期间,一般要用至少一年的时间完成学位论文。

(一)论文选题的要求

必须明确六个方面的问题:

1、选题的使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应当和导师的科研课题相结合,鼓励选择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课题;2、国内外研究动态,要求学生深入了解研究前沿的国内外动态;3、主要内容:注重本学科的交叉与前沿;4、创新之处:5、准备工作情况和主要措施:了解所选课题的国内外研究情况,查阅一定数量的文献资料;6、预期达到的研究成果:要求科研内容有创新点。

(二)开题报告

根据论文选题要求,经过全体导师和研究生的共同论证,在第三学期按时进行开题报告。

(三)中期检查

论文工作期间,导师要全面掌握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工作进度,加强指导、督促和检查。论文进行中应按计划由研究生在一定范围内做论文阶段报告,汇报论文工作进展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四)论文撰写

论文须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要突出论文的创新性。院资料室对学生撰写论文提供一切便利条件,论文所反映的内容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全文不少于3万字。学位论文要按照《山西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要求》的规定撰写。

(五)论文预答辩

预答辩的主要目的是对该学位论文是否已经达到本学科对硕士学位论文的水平要求进行自我诊断,尤其是对该学位论文的依据(包括实验、计算、模拟等结果及有关引用情况)的真伪、可靠性等进行甄别和把关。硕士学位论文预答辩应由导师主持,指导小组成员和本学科专家参加,也可根据需要邀请校内外其他专家参加。

3



(六)论文评阅

学校随机抽取部分论文外审盲评。有关要求见《山西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规定》。

(七)学位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答辩一般在最后一个学期末进行。有关要求见《山西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规定》。

七、必读书目和主要学术期刊

(一)书目及相关文献列表

课程名称

类别

教材及参考书目

1

现代自然地理

学科

1Petersen.James.,T.L.Michael., etc,Fundamentals of Physical

Geography.

2、黄秉维, 郑度, 赵名茶, . 现代自然地理

3、王建主编,现代自然地理学(附光盘)(面向21 世纪课程教材)

2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

学科

1、陈述彭等,地理信息系统导论,科学出版社,1999
2、罗云启等,数字化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与mapinfo 高级应用,清华 大学出版社,2003

3

环境资源遥感

学科

1、赵英时,《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

2、梅安新 彭望录 秦其明 刘慧平编,《遥感导论》高教京出版

4

应用统计分析

学科

1、邰淑彩,应用数理统计(研究生教学用书) 2、朱建平主编,实用多元统计分析 出版社

5

区域开发与规划

专业

1、区域科学导论,[]沃尔特.艾萨德著,陈宗兴等译,高教出版2、区域发展规划论,方创琳著,科学出版社

6

环境影响评价

专业

1、《环境评价》,陆雍森,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2、《环境评价方法与实践》,金腊华,邓家泉,吴小明,化工出版,2004

3、《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赵志杰,孙卫玲,建工出版,2006

7

生态学研究方法与实践

专业

1、董明主编,陆地生物群落调查观测与分析,中国标准出版社2、张金屯主编,数量生态学,科学出版社

8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专业

1,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概述,林业出版2、王青兰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概论 黄河水利出版社

9

地球系统碳循环

选修

1、陈泮勤,地球系统碳循环,科学出版社,2004

10

环境规划与管理

选修

1、张承中编著. 环境规划与管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

2、环境法学. 高教出版社,1999 3、环境管理学. 高教出版社,1999 4、管理学、运筹学等

11

城市生态学

选修

1、宋永昌,城市生态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02

2I.S 宗纳维尔,地生态学,科学出版社,2003

3、彩晓明,生态系统生态学,科学出版社,2002

12

恢复生态学

选修

1、恢复生态学导论(第二版).任海等.科学出版社, 2008.

2、恢复生态学通论.赵哈林等.科学出版社, 2009.

3、景观与恢复生态学——跨学科的挑战.那维. 高教出版社, 2010

4



主要期刊文献: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地理学报

水土保持学报

Plant and Soil

地理科学

应用生态学报

Geophysics Research

地理研究

生态学报

Applied Soil Ecology

地球科学研究进展

水土保持研究

Biochemistry

自然资源学报

(二)文献阅读考核

为掌握国内外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学术动态,了解本学科研究与发展的最新信息,研究生必须

较广泛地阅读中文和外文文献,阅读篇数不少于50篇,按照要求填写文献阅读考核表,在第三学

期期末上交,考核成绩由导师评定。

学科 带 头 人:

培养单位负责人: (公章)

学位分委员会主席: (公章)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kqy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