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第2期 2006年8月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NINGBO CITY COLLEG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 V01.1 No.2 August 2006 园林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初探 祝志勇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环境学院,浙江宁波315100) 摘要:通过对园林类专业及其课程特点的分析,探讨园林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思路,总结园林类专 业实践教学的经验。 关键词:园林类专业;基本特征;实践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06)02—0031—04 On Practical Teaching Mode of Landscape and Gardening Specialties ZHU Zhi一 ong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Ningbo City Colleg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Ningbo 31510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ardening specialty and its courses,exploring the ways of con— structing its practical teaching mode and summing up the experience of the practical teaching. Key words:Landscape and Gardening Speciahies;basic characteristics;practical teaching mode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为生产和管理第一线服务的高层次技术型人才,具有“职业性、应用型” 的特点,实践教学是保障实施这一培养目标的主要措施之一。《教育部关于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 工作的意见》中关于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等 几方面都强调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能 力、专业技术应用与专业技能、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关于制订高职高专教育专业 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中强调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训、实践的时间和内容,实训课程可单独设 置,以使学生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同时强调三年制专业实践教学一 般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40%。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是高等职业教育内涵的核 心,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决定了高等职 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但是不同类型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模式应该有所不同,以充分体现专业 特点与特色。 一、园林类专业基本特点 园林类专业主要指园林工程技术、环境艺术设计、园林技术、园艺技术等专业,涉及建筑与农业 两个大类。这些专业普遍具有以下特点: 1、专业技能性显著 园林工程技术、环境艺术设计、园林技术、园艺技术等园林类专业专业技能性十分突出,如设计 制图技能、测量放样技能、树木花卉识别技能、土壤分析技能、植物繁殖与栽培技能、插花技能、工程 预算与决算技能、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能等等,每一项技能不是通过阅读、理解就能掌握和提高的, 收稿日期:2006—06—18 作者简介:祝志勇,男,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环境学院,副教授。 32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而必须建立在实验、实训、综合实验与实训等反复的实践操作的基础上,技术才能不断熟练与成熟, 才能逐渐达到岗位技能的要求。 2、课程季节性明显 ・ 园林类专业,特别是园林技术、园艺技术等专业,许多课程涉及植物类课程,而植物是生命体, 其生长、发育、繁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因此,花卉栽培技术、苗木生产技术、植物造型技术、盆景技 术、树木花卉识别、病虫害防治技术等课程,其实践教学内容具有十分突出的季节性。实践教学的安 排必须结合植物的物候进行,否则,实践操作的效果就体现不出来,教学与实际生产就脱节。 3、实践教学效果短周期内的不可检验性 园林类专业,有许多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在课堂实验中,甚至在整个课程教学周期内很难检验 学生实际操作的效果,即学生实践操作的技能水平很难在课堂上或课程周期内进行评判。如《园林 植物栽培与养护》课程中的扦插技术、嫁接技术、大树移栽技术等实践操作项目,扦插、嫁接、移栽的 植物是否能成活,长势如何,少则2~3个月,多则半年以上才能观测。因此其操作效果很难在短周 期内进行检验。 4、实践教学开展的空间要求很大 园林类专业,许多操作技能的训练不能局限在教室或一般意义上的实验室内进行。如工程测 量、园林工程施工实训、树木花卉识别、大树移栽、花卉苗木嫁接、园林机具的使用、植物造型、盆景 制作、园林规划与设计等等,需要有足够大的空问才能满足学生开展技能训练,才能使学生处于与 实际工作相仿的情景环境。 5、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局限性 一方面任何学校的教学经费总是有限度的,另一方面园林类专业的岗位门类多且实践教学面 十分广。如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仅一般公园中的亭台楼阁类型就不计其数,校内实践教学不可能完 全满足教学需要;再如,园艺技术专业,实际生产中花卉栽培的种类十分丰富,不同物种的栽培技术 差异很大,但校内实践教学也不可能满足教学需要,只能有代表性地提供2~3种花卉的栽培操作。 6、实践教学材料的不可重复利用性 如计算机类专业许多实践教学内容可以通过在计算机上不断重复进行,以提高学生的操作技 能。而园林类专业的许多实践教学内容,其实践教学材料具有不可重复利用的特点,如园林工程施 工操作训练、插花技术训练、扦插与嫁接技术的训练等,实践操作材料要求多且不能重复使用,属于 破坏性操作训练 7、师资要求高技能性 园林类专业的高技能性,是从每门课程的高技术性中体现出来的。因此,园林类专业对教师的 技能性要求很高。如测量课程、设计课程、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插花课程、盆景制作课程、花卉树木 识别课程、植物栽培课程等等,很难想像如果老师不能识别植物、不能制作盆景、不能设计图纸、不 能识别病虫害,而能够指导学生有效开展花卉树木识别、盆景制作、设计图纸、防治病虫害。因此,园 林类专业的专业教师需要有突出的技术,才能胜任高等职业教育。 二、园林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考 依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根据园林类专业的基本特征,要确立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在园林类 专业高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产学研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和成功之路。校企合 作是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的主要形式,而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制约着校企合作的推进。高职 院校既不能坐等的支持,更不能只是呼吁或期望企业履行社会义务,而是要以积极主动的 姿态,从企业的利益出发,努力营造校企合作的双赢氛围。 因此,针对园林类专业的实践教学特征,为有效开展实践教学,要把校内实践教学与校外实践 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探索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有效结合点。 第2期 祝志勇:园林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初探 33 1、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根据专业技能性显著的特点,突出实践教学的比例,合理规划在校内 实验实训基地与在企业顶岗实践的教学内容,把技术性强、操作性强的课程与企业的实际生产相结 合,在“2+1”的“1”中由企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与有关教师来共同完成。一方面解决校内实践教学 基地的局限性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能工巧匠的技术,弥补教师的技能性缺陷。同时 也为学生了解行业的运作及社会锻炼提供机会。 2、建立和完善校企双方互惠互利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 建立产学研结合良好的运行机制,使校企双方建立互惠互利的关系,找到合作双方在利益上平 衡点,把学费的一定比例支付给企业,同时鼓励教师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充分考虑怎样让企业在 产学研结合中受益。 让企业有利益可得。也必然让企业承担一定的教育义务。企业必须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对 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训练,而不能完全依据企业的生产需要“顺便”培养学生。要使生产、教育 有机结台在一起。 3、分阶段多层次开展实践教学与训练 产学研结合或校企合作开展实践教学是对学生专业技能的综合训练与培养、是对学生专业技 能的再提高的有效途径。但是,万丈高楼得先有扎实的基础。因此,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要分阶 段多层次开展实践教学与训练。 一方面要把握专业的核心能力以及与此相匹配的核心课程,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与核心课程 技能训练相协调的校内实验实训基地。使核心课程的实验、实训项目能够得到有效的开展,为学生 下步专业技能的提高奠定基础。 4、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充分认识到高等职业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事情,而是、行业、 教师、学生等社会性的共同事业。 要发挥、行业的职能,为产学研结合提供扶持;调动用人单位的积极性,使其在产 学研结合中发挥重要作用;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发挥指导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其 自觉参与意识。 三、园林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实践 根据专业的特点,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及社会岗位对技能的要求,三年制园林类各个专业实践教 学占教学活动总学时的62%以上。在教学中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开展实践教学,有机地形成了 “三课堂”联动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以提高学生的岗位技能水平: 1、以校内实践基地为基础的第一课堂实践教学 在剖析专业核心技能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各个专业的校内实践基地,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 综合设计仿真模拟实验室与图形工作站,园艺技术、园林技术专业的组织培养实验室与花卉苗木容 器生产基地,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园林工程综合实验室与测量实验室等,为第一课堂实验、实训等 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设施保障,并在制度上加以规范,为管理得以保证。 2、以职业技能鉴定站为主体的第二课堂实践教学 在剖析行业岗位技能的基础上,依托职业技能鉴定站的优势,在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明 确把相关的职业技能岗位证书的获得作为学生毕业的必须条件,以此促进与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如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应达到园林设计员、绘图员、园林绿化工、园林预算员等相应的职业岗位 中级及以上技能水平;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毕业时应达到园林绿化工、园林施工员、园林资料员、 园林预算员、工程监理员、园林绘图员等相应的职业岗位的技能水平;园艺技术专业毕业生应达到 花卉园艺师、插花员、园林绿化工、花卉园艺工园艺植保工等相应的职业岗位中级及以上技能水平。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职业技能鉴定的过程就是学生实践技能、岗位技能的学习与再提高的过程,也是学生就业竞争 力提高的过程。我院04级园林类学生积极参与岗位技能的培训与鉴定,人均职业技能岗位证书达 到I.7个。 此外,开放校内实践基地,以勤工助学、兴趣小组、研究小课题等模式,鼓励与支持学生充分发 挥在第二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和锻炼专业技能。 3、以顶岗实习为载体的第三课堂实践教学 选择行业有代表性的企业,开展院企联合、校校联合等“2+i”合作办学模式,以综合提高学生 的专业技能及社会适应能力,缩短学生就业的适应周期。 如园林技术、园艺技术专业与奉化天竺园艺有限公司、北仑万景山杜鹃良种繁育基地实行“2+ 1”联合办学模式,即两年在学院学习,一年在奉化天竺园艺有限公司、北仑万景山杜鹃良种繁育基 地参与生产和科研。企业按照学校既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技能训练, 并与实际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如花期技术,只有在生产一线才能使学生体会到其对花卉生产 及市场竞争的作用,也只有在生产单位才能更有效地开展花期技术的实践操作教学。 再如园林工程技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与杭州真知景观教学股份公司联合办学,实施“2+0.5+ 0.5”培养模式,即2年在学校,第5学期到专门的技能训练学校杭州真知景观教学股份公司进行为 期半年的专门技能训练,然后再由杭州真知景观教学股份公司安排学生到有关园林企业进行半年 的创业实战训练。 实践证明,学生通过到生产第一线进行有计划的实践操作技能锻炼,进行顶岗实习,其专业能 力与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 总之,“职业性、应用型”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点。国内外成功的教育经验表明实践教 学是体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特点的保障措施之一。园林类专业有其自身的专业特点,实践教学 有其特殊性,应遵循其教学规律,有机地形成“三课堂”联动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并通过各具特色 的办学模式(或形式),有效地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强化学生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