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客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北京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综合能力测验分类模拟10

北京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综合能力测验分类模拟10

来源:客趣旅游网
北京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综合能力测验分类模拟10

(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总题数:0,分数:0.00) 二、 (总题数:10,分数:60.00)

1.马太效应:任何个人、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马太效应的是______。 (分数:2.00)

A.教授、专家越是有名,得到的科研经费越多,社会兼职越多

B.国家总是重点投资建设名校,那些投入充分而硬件和软件占绝对优势的学校想不继续成为名校恐怕都很困难

C.在股市狂潮中,赚的总是庄家,赔的总是散户,普通大众的金钱,就会通过这种形式聚集到少数人手中

D.陈经理喜欢买彩票,最近他连买连中,买了新车,邻居羡慕之余纷纷向他讨教选号的方法 √ 解析:[解析] 马太效应的关键信息是:一种积累优势。A、B、C三项都符合马太效应的定义,而D项陈经理买彩票连中只是运气好,并没有产生一种积累优势,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因此不是马太效应。故答案选D。

2.“循环经济”本质上是种生态经济,它要求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特征是低开采、低排放、高利用。 下列不属于循环经济做法的是______。 (分数:2.00)

A.退耕还湖,退耕还林 B.变单程式经济为循环式经济 C.变消耗型经济为休养生息型经济 D.变储备型经济为增长型经济 √

解析:[解析] 循环经济的关键信息点是:低开采、低排放、高利用。D项变储备型经济为增长型经济,储备型经济是“低开采、低排放、高利用”的经济,而增长型经济并非循环经济,是一种高开采的经济,不符合该定义的关键信息。其余三项均符合该定义的要点,故答案选D。

3.新闻侵权:新闻单位或者个人利用大众传播媒介以故意捏造事实或者过失报道等形式向观众传播内容违法或失实的新闻,从而侵害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的行为。新闻侵权可分为刑事犯罪和民事违法行为。前者主要是,指“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后者主要是指侵害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和隐私权。

以下不属于新闻侵权的是______。 (分数:2.00)

A.某电台为名不副实的增高产品“高尔宝”做广告,欺骗了很多消费者 B.某出版社经过鲁迅先生家属同意,再次修订出版《鲁迅全集》 √ C.某电视台大肆宣传包治百病的某种秘方药物,引来观众的阵阵声讨 D.某杂志未经刘翔本人允许,擅自将其在奥运会上的跨栏照片当作封面

解析:[解析] 新闻侵权定义的关键信息是:侵害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B项出版社的行为经过了鲁迅先生家属的同意,没有侵害其合法权益,不符合该定义,故答案选B。

4.妄想是一种病理性的歪曲信念,是病态的推理和判断,它具有以下特征:①信念的内容与事实不符,没有客观现实基础,但患者坚信不疑;②妄想内容均涉及患者本人,总是与个人利害有关;③妄想具有个人独特性;④妄想的内容因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而有差异,但常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下列描述的症状可以被判断为妄想的一项是______。 (分数:2.00)

A.小王最近总是反复思考“先有蛋,还是先有鸡”这个问题,虽然自己也知道没有必要,可是就是无法把这个问题从脑子里清除掉

B.丽丽最近感到身边的事物和环境发生了变化,变得不真实,周围好像舞台布景,树木、房屋好像纸糊的一样,毫无生气

C.老张最近总是在家中听到有人在门口骂他,尽管老伴告诉他说自己什么都没听到

D.因自己的腹部有一块椭圆形的胎记,小李认为自己是拥有超能力外星人的后代,尽管听到的人都觉得这是无稽之谈,可他自己却深信不疑 √

解析:[解析] A项不符合①,B项不符合②,C项不符合④;D项“小李认为自己是拥有超能力外星人的后代”符合①、②和③,妄想内容与“自己的腹部有一块椭圆形的胎记”有关,同时“外星人的后代”这一信念有浓厚的时代色彩,符合④。故答案选D。

5.走读老人:由几个儿女轮流赡养,定时定期辗转于各个儿女家生活的老人。 下列最有可能属于走读老人的是______。 (分数:2.00)

A.赵老太操劳一生抚养了5个儿女,如今儿女们都在外地工作,儿女们对她很孝敬,她每年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子女家度过

B.肖大爷今年78岁,有3个子女,但3个子女一个也不愿赡养他。经判定,每个子女每月出赡养费230元,把老人送到敬老院安度晚年,他的3个子女对此判决无异议

C.严老汉今年69岁,共有2个儿子,都已成家,严老汉的儿子很孝顺,都争着要赡养他,老汉为了平衡关系,每年每家都呆一段时间,自己也独自生活一段时间

D.陈太太前年中风,生活不能自理,她的4个女儿都有自己的工作和自己的家,为了能照料好老母亲,每家每年照应3个月 √

解析:[解析] “走读老人”定义的关键词是:定时定期、轮流赡养。选项A没有体现赵老太被儿女定时定期赡养,不符合定义;选项B中肖大爷没有在儿女家生活,不符合定义;选项C中严老汉自己也独自生活一段时间,也不符合定义。故答案选D。 请根据题干信息。回答下面问题。

工伤,又称为职业伤害或工作伤害,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者与职业活动有关的活动时所遭受的不良因素的伤害和职业病伤害。

(一)根据我国有关规定,职工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3)患职业病的;

(4)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5)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二)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2)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3)职工原在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三)职工符合上面两条的规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故意犯罪的;醉酒或者吸毒的;自残或者自杀的。

(四)职工在发生工伤后,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依法进行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及劳动能力鉴定。工伤职工应依照劳动能力鉴定部门出具的伤残鉴定,享受不同等级的工伤待遇。(分数:10.00) (1).下列最可能发生工伤的是______。(分数:2.00) A.无业游民小张 B.建筑工人小李 √ C.回家探亲的小赵 D.优秀大学生小明

解析:[解析] 根据定义,工伤的主体是劳动者,A、D两项不符合,而且是从事职业活动中发生的,所以B项最可能发生工伤。

(2).下列最可能属于工伤的是______。(分数:2.00)

A.周某在下班途中违章驾驶,与前车发生追尾事故,导致颅骨骨折

B.交警小李因纠正王某的违章行为引起王某不满,在上班途中遭到王某的殴打 C.赵某在车间加班时因操作不当,手指被绞进机器中,事后被鉴定为一级伤残 √ D.张经理在工作日邀请同事共进午餐,结果同事在用餐后不慎摔伤

解析:[解析] 根据工伤的有关规定,A项“违章驾驶”不符合(5)的“非本人负主要责任”;B项“在上班途中遭到殴打”不符合(2);C项“加班时手指被绞进机器”属于“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符合(1),属于工伤;D项“用餐后摔伤”不是“因工作原因或因履行工作职责而造成的伤害”,不能认定为工伤。因此答案选C。

(3).下列情况符合“视同工伤”的有关规定的是______。(分数:2.00) A.甲在工作时突发心脏病,幸好得到及时抢救,没有生命危险 B.乙在执行抗洪抢险任务时奋力搜救群众,不幸落入洪水中牺牲 √ C.丙酒后驾车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导致死亡 D.丁将自己的手指绞进机器,希望获得高额赔偿

解析:[解析] 根据视同工伤的三种情况,A项不满足“突发疾病抢救无效死亡”,不符合(1);B项属于“在抢险救灾活动中受到伤害”,符合(2),可以视同工伤;根据不得视同工伤的几种情况,C项属于醉酒,D项属于自残,都不能视同工伤。故答案选B。 (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①甲在工作时受伤致残,不需通过伤残鉴定就能享受工伤待遇 ②乙在下班途中突发心脏病死亡,因此不被认定为工伤

③丙因公负伤致残后,退伍参加工作,旧伤复发,应享受工伤待遇(分数:2.00) A.② B.①② C.②③ √ D.①②③

解析:[解析] 根据(四),①的说法错误;②并非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不能视同工伤,正确;根据视同工伤的第三条规定,③正确。故答案选C。

(5).方某在工作中由于操作失误造成工伤,事后被认定为二级伤残。根据国家规定,可享受以下待遇:(1)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2)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已知方某每个月的工资为3500元,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为3000元,则方某在3个月内能获得多少补偿?______(分数:2.00) A.90475元 B.925元 C.96500元 √ D.90500元

解析:[解析] 由于3500×85%=2975元<3000元,则每月支付的伤残津贴为3000元。则方某在3个月内能获得的补偿为3500×25+3000×3=87500+9000=96500元。故答案选C。 请根据题干信息,回答下面问题。

某地毯生产企业财务部对生产部的甲、乙、丙三人的年度生产业绩进行工资报酬统计,统计标准如下: (1)每人每个月的生产任务是15件,未完成任务扣款500元,完成任务加1000元,超额完成任务,每5件加800元。

(2)当月生产量最高的人加1000元,当季度生产量最高的人也加1000元。

(3)每年的2—12月间,如连续多个月(两个月或以上)完成工作任务,每个月完成15件生产任务获得的报酬都要在上个月的基础上(是指在上个月完成15件生产任务获得的报酬的基础上)加500元。 (4)如当月病事假超过2天(不包括2天),当月的报酬减半,扣款加倍。(分数:10.00)

(1).甲从来不缺勤,第一季度每月都完成12件,第二季度每月都完成16件,第三季度每月都完成21件,但从来没有得过月度和季度生产量第一,他前三个季度获得报酬是______。(分数:2.00) A.10900

B.14400 √ C.18600 D.21000

解析:[解析] 第一季度每个月扣掉500元,从第二季度开始,每月均完成15件规定任务,故4—9月每月完成15件任务的报酬分别为1000、1500、2000、2500、3000、3500,除此之外,第三季度每月超额完成6件,每月加800元,故总计得到报酬为(-500)×3+1000+1500+2000+2500+3000+3500+800×3=14400元,故答案选择B。

(2).甲、乙、丙三人第一季度的生产完成情况如下,如三人都无缺勤,他们中有谁的报酬能超过10000元?______

1月完成量 2月完成量 3月完成量

20 31 25

乙 8 46 40

丙 16 20 33

(分数:2.00) A.甲和乙 √ B.甲和丙 C.乙和丙 D.甲、乙、丙

解析:[解析] 甲1月的业绩是三人中最高的,且超额5件,报酬为1000+800+1000=2800元,2月超额16件,报酬为1500+800×3=3900元,3月超额10件,得分为2000+800×2=3600元,总共得到2800+3900+3600=10300元:乙1月扣500元,2月超额31件,且业绩最高,报酬为

1000+800×6+1000=6800元,3月超额25件,且业绩最高,得到报酬为1500+800×5+1000=6500元,且乙该季度业绩是最高的,需额外加1000元,总共获得-500+6800+6500+1000=13800元;丙1月得到1000元,2月得到1500+800=2300元,3月得到2000+800×3=4400元,故总共获得1000+2300+4400=7700元,甲、乙两人获得的报酬超过了10000元,故本题答案为A。

(3).丙第一季度获得的报酬是1500元,且请病假3天,问他整个季度的工作量理论最高值在以下哪个范围内?______(分数:2.00) A.50件以下 B.50~80件 √ C.80~100件 D.100件以上

解析:[解析] 要想让丙的工作量最高,应让其从未获得第一名;前两个月均为14件,各扣500元。这样,第三个月得2500元,病假3天集中到3月,报酬减半,即3月的工作报酬应为5000元。5000元最多对应的是15+4000÷800×5+4=44件,故季度工作量最高为14+14+44=72件,答案为B。 (4).甲在当年实现了200件的工作量,问他最多能得到多少元?______(分数:2.00) A.200 √ B.78000 C.88000 D.100000

解析:[解析] 要想让甲得到的报酬最高,则需要当年每个月均超过15件,故每月基础工资为

1000+1500+2000+…+6000+6500=45000元,200-15×12=20件,多出的20件可加800×4=3200元,此外,每月和每个季度都是生产第一名,则额外需加12×1000+4×1000=16000元,故最多得到45000+3200+16000=200元,故本题答案为A。

(5).乙上半年请病事假共7天,6个月实现了75件的工作量,没有1个月或1个季度获得生产量最高的奖项,则他可能得到的最高报酬和最低报酬之间相差______。(分数:2.00) A.10000元 B.13500元 √ C.18000元

D.22500元

解析:[解析] 要想让乙在工作量一定的情况下获得最高报酬,则需要前5个月的工作量均为15件,第六个月为0,且7天病事假分到每个月,此时工资为1000+1500+2000+2500+3000-500=9500元;要想让乙的报酬最低,则可让75件均分到6个月,每月都不足15件,且7天病事假集中在2个月,这两个月扣款加倍,由于原来每个月扣500元,故需额外多扣1000元,此时工资为(-500)×6-1000=-4000元,故可能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的差为9500-(-4000)=13500元,故本题答案为B。 请根据题干信息,回答下面问题。

混淆行为,是指经营者在市场经营活动中,以不实手法对自己的商品或服务作虚假表示、说明或是承诺,或不当利用他人的智力劳动成果推销自己的商品或是服务,使用户或者消费者产生误解,扰乱市场秩序、损害同业竞争者的利益或者消费者利益的行为。它是经营者在市场经营活动中的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 关于混淆行为的规定主要体现在《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经营者不得采用下列不正当手段从事市场交易,损害竞争对手: (一)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

(二)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

(三)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

(四)在商品上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分数:10.00)

(1).下列属于混淆行为的是______。(分数:2.00) A.甲厂在其产品说明书中作夸大其同的不实说明

B.乙厂的矿泉水使用“清凉”商标,而“清凉矿泉水厂”是本地一知名矿泉水厂的企业名称 √ C.丙商场在有奖销售中把所有的奖券刮奖区都印上“未中奖”字样 D.丁酒厂将其在当地评奖会上获奖的证书复印在所有的产品包装上

解析:[解析] 根据定义,只有B项属于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符合第(二)种,是混淆行为。A项的行为是虚假宣传行为,不符合第(四)种;C项的行为是不正当的有奖销售行为,不符合任何一种;D项是正当的经营销售行为,不符合定义。故答案选B。

(2).下列做法最可能违反了关于混淆行为相关规定的是______。(分数:2.00) A.某工厂为苹果公司代工 B.某网店照搬知名网店的经营模式 C.某服装品牌名称与某知名电子产品相同 D.某品牌将其产品伪造成外国生产 √

解析:[解析] 只有D项符合第(四)种,违反了规定。C项由于是两种不同的商品,所以不会造成混淆,并未违反规定。

(3).下列经营者的行为不涉及“混淆行为”的是______。(分数:2.00) A.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 B.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 C.模仿知名商品的性能 √ D.伪造产品质量认证标志

解析:[解析] A、B、D三项分别与(一)、(三)、(四)相符,故选C。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①混淆行为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

②经营者在市场经营活动中使用不实手法,即为混淆行为 ③混淆行为一旦发生,会损害竞争对手利益(分数:2.00) A.①② B.①③ √ C.②③ D.①

解析:[解析] 根据定义,①正确;并非所有使用不实手法的行为均是混淆行为,②错误;混淆行为会扰乱市场秩序、损害同业竞争者的利益或者消费者利益,且由《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规定也可以看出③正确。故答案选B。

(5).某服装厂商最新推出了一款衬衫,成本90元,售价150元,第一季度后发现销量只有500件。后将其改成与某品牌商品一样的样式,并贴上该品牌产品标签,以低于该品牌商品50元的价格销售,结果后三个季度共销售了5000件。已知该品牌商品的售价为230元/件,假设若未做出改变则销量不变,预计这一行为给品牌商品企业造成了多少损失?______(分数:2.00) A.630000 B.805000 √ C.900000 D.1150000

解析:[解析] 后三个季度销售的商品中,有5000-500×3=3500件给品牌商品企业造成了损失,且损失应按某品牌商品的售价进行计算,则总损失为230×3500=805000元。故答案选B。 请根据题干信息,回答下面问题。

甲、乙、丙三人参加知识问答竞赛,比赛共分5场,每场比赛分3局,每局只要答错1题则该局结束,其评分规则如下:

(1)每人每局必须答对10道题,若不足10道扣1分,达到10道加1分,超过10道题,每多5道加1分。

(2)每局答对题目最多的人加1分,每场答对题目最多的人加1分。

(3)在2-15局之间,如果连续多局(两局或以上)都答对10道题,则每局得到的分数都要在上一局得分的基础上(上一局也答对10道题的基础上)加1分。

(4)若每局放弃答题(弃权)超过3次(不包括3次),则该局的得分减半,扣分加倍。(分数:10.00) (1).甲每局都不放弃答题机会,第一场每局都答对8道题,第二场每局都答对10道题,第三场每局都答对15道题,但从未得过任何第一,他前三场的得分是______。(分数:2.00) A.12 B.15 C.18 D.21 √

解析:[解析] 第一场每局扣掉1分,从第二场开始,每局均完成10道题的任务,故第4-9局(第二、三场)每局答对10道题的得分分别是1、2、3、4、5、6。另第三场7-9局都多答对5道题,则每局加1分,故总得分为(-1)×3+1+2+3+4+5+6+3=21分,答案为D。

(2).甲、乙、丙三人在第四场比赛的成绩如下,如三人都无弃权,他们中有多少人的得分能超过15分?______

第一局答题量 第二局答题量 第三局答题量

23 36 27

乙 6 44 37

丙 15 12 33

(分数:2.00) A.0 B.1 C.2 √ D.3

解析:[解析] 甲在第一局中排名第一,且多答对13道题,得分为1+2+1=4分;第二局多答对26道题,得分为2+5=7分;第三局多答对17道题,得分为3+3=6分,总分为4+7+6=17分。乙第一局扣1分,第二局多答对34道题,且排名第一,得分为1+6+1=8分;第三局多答对27道题,且排名第一,得分为2+5+1=8分,另乙在第四场比赛中排名第一,需再加1分,总分为-1+8+8+1=16分。丙第一局得分为1+1=2分;第二局得分为2分;第三局得分为3+4=7分,总分为2+2+7=11分。甲、乙得分超过15分,共2人,本题答案为C。

(3).丙在第一场比赛的得分是15分,且无弃权,问他第一场的答题量最多在以下哪个范围内?______(分数:2.00) A.100道以下 B.100-110道 C.110-120道 √ D.120道以上

解析:[解析] 要想让丙在得分一定的情况下答题数量最多,应让其从未获得第一名。前两局比赛均答对9道题,各扣1分,则第三局得分为17分。17分最多对应的是10+16×5+4=94道题,故丙最多答对94+9+9=112道题,答案为C。

(4).甲在该竞赛答对180道题,问他最多能得到多少分?______(分数:2.00) A.106 B.126 C.146 √ D.180

解析:[解析] 要想让甲在题量一定的情况下得到最高分,则需要每一局比赛答对的题目均超过10道,故每一局的基础得分为1+2+3+…+14+15=120分,180-15×10=30道题。多出的30道题可以加6分,另每一局和每一场都是第一名,需额外加15+5=20分。最多得分为120+6+20=146分,答案为C。

(5).乙在前三场比赛放弃答题10次,9局比赛答对了80道题,没有1局或1场比赛获得第一名,则他可能的最高得分和最低得分之间相差______。(分数:2.00) A.46分 √ B.35分 C.27分 D.10分

解析:[解析] 若要乙的得分最高,就需要前8局的答题数均为10道题,第9局的答题量为0,且每局弃权次数均不超过3次,得分为1+2+3+4+5+6+7+8-1=35分;要使乙的得分最低,可让80道题均分在9局比赛中,每局不到10道题,且10次弃权集中在两局中,这两局扣分加倍,原来每局扣1分,现在需多扣2分,总得分为(-1)×9-2=-11分。最高分与最低分之间的差为35-(-11)=46分,选择A项。 三、请根据题干信息,回答下面问题。

某工程2013年2月1日竣工(装修在6月完成),为保证该工程在合理使用年限内正常使用,承包商向工程业主在工程质量保修期内作以下承诺:

(1)质量保修范围包括地面防水工程,给排水管道、电气管线安装工程,装修工程等项目。

(2)质量保修期从工程竣工之日算起。分单项竣工验收的工程,按单项工程分别计算质量保修期。其中地面防水工程5年,电气系统、给排水管道2年,装修工程2年。其中装修工程可购买1年、2年延保,价钱分别是装修费用的5%、8%。

(3)承包商应在接到修理通知之日后7天内派人修理。不在约定期限内修理,工程业主可委托其他人员修理,并从质量保修金内扣除1.5倍的修理费用。非承包商施工质量引起的事故,维修费用由工程业主承担。

(4)承包商向工程业主支付工程质量保修金金额50万元,工程业主在质量保修期满14天内,将剩余保修金返还承包商,逾期不还每天额外增加1000元的赔偿金。(分数:10.00) (1).该工程装修工程保修期最晚到______结束。(分数:2.00) A.2015年2月 B.2015年6月 C.2017年2月 D.2017年6月 √

解析:[解析] 根据(2),分单项竣工验收的工程,按单项工程分别计算质量保修期,装修工程保修期为2年,可购买2年延保。根据题干,装修工程2013年6月竣工,则装修工程保修期最晚到2017年6月份,选D。

(2).若该工程装修费用850万元,工程业主购买2年延保,则工程业主就装修总计付费______万元。(分数:2.00)

A.850 B.2.5 C.876.5 D.918 √

解析:[解析] 根据(2),装修工程购买2年延保,价钱是装修费用的8%,则工程业主就装修总计付费850×(1+8%)=850+800×0.08+50×0.08=850++4=918万元,选D。

(3).工程业主修改一水路时导致水管跑水,在承包商维修人员赶到之前已找人处理,花费500元人民币,该费用应由______。(分数:2.00) A.承包商承担 B.工程业主承担 √ C.共同承担 D.无法判断

解析:[解析] 根据(3),非承包商施工质量引起的事故,抢修费用由工程业主承担。故选B。

(4).若该工程保修期内因为维修问题扣除保修金额5万元,工程业主于2018年2月20日将剩余保修金返还承包商,返还金额应为______万元。(分数:2.00) A.40.5 B.50 C.45.5 √ D.46

解析:[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该工程2013年2月1日竣工,保修期为5年,则保修期结束时间为2018年2月1日,根据(4),工程业主必须在2018年2月15日将剩余金额返还,剩余金额为50-5=45万元,返还日期超出20-15=5天,总计赔偿5×1000=5000元,则总返还金额为45+0.5=45.5万元,选C。 (5).该工程给排水管道有问题,承包商一直未做处理,工程业主自行解决,花费2万元,则应从质量保险金中扣除______。(分数:2.00) A.2万元 B.3万元 √ C.4万元 D.5万元

解析:[解析] 根据(3),应扣除1.5倍的维修费用,即2×1.5=3万元,选B。

三、 (总题数:4,分数:40.00)

请根据题干信息,回答下面问题。

一家食品店从周一到周日,每天都有3种商品特价销售。可供特价销售的商品包括3种蔬菜:G、H和J;3种水果:K、L和O;3种饮料:X、Y和Z。必须根据以下条件安排特价商品: (1)每天至少有一种蔬菜特价销售,每天至少有一种水果特价销售。 (2)无论在哪天,如果J是特价销售,则L不能特价销售。 (3)无论在哪天,如果K是特价销售,则Y也必须特价销售。

(4)每一种商品在一周内特价销售的次数不能超过3天。(分数:10.00) (1).以下哪项列出的是可以一起特价销售的商品?______(分数:2.00) A.G、J、Z B.H、K、X C.J、L、Y D.G、K、Y √

解析:[解析] 由条件(1)“每天至少有一种水果特价销售”,得A项不符合;由条件(2)得,J特价销售→L不特价销售,C项不符合;由条件(3)得,K特价销售→Y特价销售,B项不符合;故答案选D。 (2).如果J在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特价销售,K在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特价销售,而G只在星期四特价销售,则L可以在哪几天特价销售?______(分数:2.00) A.仅在星期二 B.仅在星期四 √

C.仅在星期一、星期二和星期三

D.在这一周前4天中的任何两天

解析:[解析] 由条件(3)知,Y必须在星期一、星期二和星期三特价销售;由条件(2)知,L不能在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特价销售;由条件(1)“每天至少有一种蔬菜特价销售”知,L不能在星期一、星期二和星期三特价销售,L仅在星期四特价销售。故答案选B。

(3).如果每一种水果在一周中特价销售3天,则饮料总共在这一周内可以特价销售的天数最多为______。(分数:2.00) A.3天 B.4天 C.5天 √ D.6天

解析:[解析] 由“每一种水果在一周中特价销售3天”和条件(4)得,至少有两天销售两种水果,又由“每天至少有一种蔬菜特价销售”得,这两天没有销售特价饮料,故饮料特价销售的天数最多为5天。故答案选C。

(4).如果H和Y同时在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特价销售,G和X同时在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特价销售,则星期日特价销售的商品一定包括______。(分数:2.00) A.J和O √ B.I和K C.I和L D.K和Z

解析:[解析] 由题干知,H、Y、C、X特价销售已为三天,又由条件(4)得,星期日不特价销售H、Y、G、X;又由条件(3)得,星期日不特价销售K;故星期日可特价销售J、L、O、Z。由条件(1)“每天至少有一种蔬菜特价销售”得,星期日一定特价销售J,又由条件(2)得,星期日不特价销售L,故星期日特价销售J、O、Z。对比选项,答案选A。

(5).如果在某一周中恰好有7种商品特价销售,关于这一周的以下哪项陈述一定为真?______(分数:2.00)

A.X是本周唯一特价销售的饮料 B.Y是本周唯一特价销售的饮料 √ C.Z是本周唯一特价销售的饮料 D.至少有一天,G和Z同时特价销售

解析:[解析] 由条件(1)和(4)得,这一周特价销售的商品一定包括3种蔬菜和3种水果;又由“这一周恰好有7种商品特价销售”得,另一种特价销售的商品是一种饮料;再由条件(3)得,Y是本周惟一特价销售的饮料。故答案选B。 请根据题干信息,回答下面问题。

某单位在大年初一、初二、初三安排6个人值班,他们是G、H、K、L、P、S,每天需要2人值班。人员安排要满足以下条件: (1)L与P必须在同一天值班。 (2)G与H不能在同一天值班。

(3)如果K在初一值班,那么G在初二值班。

(4)如果S在初三值班,那么H在初二值班。(分数:10.00)

(1).以下哪一项可以是这些人值班日期的一个完整且准确的安排?______(分数:2.00) A.初一:L和P;初二:G和K;初三:H和S B.初一:L和P;初二:H和K;初三:G和S √ C.初一:G和K;初二:L和P;初三:H和S D.初一:K和S;初二:G和H;初三:L和P

解析:[解析] 由(2)可以排除D项;由(3)可以排除C项;由(4)可以排除A项。故答案选B。 (2).以下哪一项必然为真?______(分数:2.00) A.G与S在同一天值班 B.S与H不在同一天值班 C.K与S不在同一天值班 √

D.K与G不在同一天值班

解析:[解析] 根据(1)和(2)可知,C与K或S在同一天值班,故K与S一定不在同一天值班,C项必然为真。

(3).如果P在初二值班,以下哪一项可以为真?______(分数:2.00) A.S在初三值班 B.H在初二值班 C.K在初一值班 D.G在初一值班 √

解析:[解析] P在初二值班,由(1)得,L在初二值班,则G和H均不在初二值班,由(3)和(4)得,K不在初一值班,S不在初三值班,即A、B、C三项均不可能为真。故答案选D。 (4).如果C和K在同一天值班,以下哪一项必然为真?______(分数:2.00) A.S不在初三值班 √ B.K在初二值班 C.L在初一值班 D.H在初一值班

解析:[解析] G和K在同一天值班,由(1)得,H和S在同一天值班,则由(4)可知,S必不在初三值班。故答案选A。

(5).如果H在S的前一天值班,则以下哪一项不能为真?______(分数:2.00) A.C在初二值班 B.P在初二值班 √ C.K在初一值班 D.H在初一值班

解析:[解析] 假设P在初二值班,由(1)得,L在初二值班,则G和H均不在初二值班,由(3)和(4)得,K不在初一值班,S不在初三值班,则K在初三值班,S在初一值班,则H不可能在S的前一天值班,矛盾。故B项不可能为真。

请根据题干信息,回答下面问题。

一个委员会工作两年,每年都由4人组成,其中2名成员来自下面4位法官:F、G、H和I,另外2名成员来自下面3位科学家:V、Y和Z。每一年,该委员会有1名成员做。在第一年做的成员在第二年必须退出该委员会。在第二年做的人在第一年必须是该委员会的成员,该委员会的成员满足下面的条件:

(1)G和V不能在同一年成为该委员会的成员。 (2)H和Y不能在同一年成为该委员会的成员。

(3)每一年,I和V中有且只有一位做该委员会的成员。(分数:10.00)

(1).下面哪项列出了能够在第一年成为该委员会成员的名单?______(分数:2.00) A.F,G,V,Z B.F,H,V,Z √ C.H,I,Y,Z D.G,H,I,Z

解析:[解析] 由(1)排除A项;由(2)排除C项;由“2名成员来自F、G、H和I”排除D项。故答案选B。

(2).如果V在第一年做该委员会,下面哪一选项列出了在第二年必须做该委员会成员的两人?______(分数:2.00) A.G和Y B.V和Y C.H和I D.I和Y √

解析:[解析] V在第一年做该委员会,则在第二年必须退出该委员会,科学家Y和Z为该委员会成员。由(3)得该委员会有成员I。对比选项,D项正确。

(3).如果H在第一年做,下面哪一位能够在第二年做?______(分数:2.00)

A..F √ B..G C..Y D..I

解析:[解析] 由(2)可知Y在第一年不是委员会的成员,所以V和Z在第一年是委员会的成员;进而由(1)和(3)可知C和I在第一年都不是委员会的成员;又根据“在第二年做的人在第一年必须是该委员会的成员”,故G、Y、I都不可能在第二年做。故答案选A。

(4).如果F在某一年是该委员会成员,下面任何一位都可以在那一年是该委员会成员,除了______。(分数:2.00) A..I B..H C..G √ D..Y

解析:[解析] 由“2名成员来自F、G、H和I”可知,G、H和1只有一人是委员会成员,由(1)可知,如果G是委员会成员,则V不是委员会成员;结合(3)可知,I是委员会成员,矛盾。故G不可能是委员会成员。故答案选C。

(5).下面哪项一定为真?______(分数:2.00) A.H在第一年是该委员会成员 B.F在第二年是该委员会成员 C.I在两年之内都是该委员会成员 D.Z在第二年是该委员会成员 √

解析:[解析] 根据题干,V、Y、Z中有2名是委员会成员。若V是委员会成员,由(1)和(3)得,G、I不是委员会成员,则F、H是委员会成员,由(2)得Y不是委员会成员,则Z是委员会成员。若V不是委员会成员,则Y和Z是委员会成员;由(3)得,I是委员会成员,由(2)得,H不是委员会成员。显然,Z一定是委员会成员,对比选项,D项正确。 请根据题干信息,回答下面问题。

某国家领导人要在连续6天(分别编号为第一天,第二天,……,第六天)内视察6座工厂F、G、H、J、Q和R,每天只视察一座工厂,每座工厂只被视察一次。视察时间的安排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视察F在第一天或第六天。 (2)视察J的日子比视察Q的日子早。 (3)视察Q恰在视察R的前一天。

(4)如果视察G在第三天,则视察Q在第五天。(分数:10.00)

(1).下面哪一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按顺序排列的从第一天至第六天视察的工厂的名单?(分数:2.00) A.F、Q、R、H、J、G B.G、H、J、Q、R、F √ C.G、J、Q、H、R、F D.G、J、Q、R、F、H

解析:[解析] 采用排除法。根据条件(1),D项错误;根据条件(2),A项错误;根据条件(3),C项错误。故答案选B。

(2).下面哪一个选项必定是假的?(分数:2.00) A.视察G安排在第四天 B.视察H安排在第六天 C.视察J安排在第四天 D.视察R安排在第二天 √

解析:[解析] 根据条件(2)和(3),R不可能安排在第二天。故答案选D。 (3).对下面哪座工厂的视察不能安排在第五天?(分数:2.00) A..G B..H C..J √

D..Q

解析:[解析] 根据条件(2)和(3),J不可能安排在第五天。故答案选C。 (4).分别安排在第三天和第五天视察的工厂有可能是______。(分数:2.00) A.C和R B.H和C C.J和C D.R和H √

解析:[解析] 由条件(4)得A项不可能。由条件(2)和(3)得,Q、R相连,且Q不是第一天视察,故B、C两项不可能。若第三天和第五天分别是R和H,由(2)和(3)得,第一天和第二天分别是J和Q,又由(1)得,第六天是F,则第四天是C,故正确。故答案选D。

(5).如果视察R恰在视察F的前一天,下面哪一个选项必定是真的?(分数:2.00) A.视察G或者视察H安排在第一天 B.视察H或者视察J安排在第三天 √ C.视察G或者视察J安排在第二天 D.视察H或者视察J安排在第四天

解析:[解析] 由“R恰在视察F的前一天”和条件(1)、(2)、(3)得,第四、五、六天分别是Q、R、F。又由条件(4),Q不在第五天,故G不在第三天,故在第三天的是H或J。故答案选B。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kqy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