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全面)
一、 课内阅读。
乡下人家(节选)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风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
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绿绿的浓荫。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阅读批注:画线句子中的“ ”字用得非常妙,运用 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竹笋 ,表达了作者 之情。
1.这段有三句话,每句话都是一幅画。请你照样子给画面取名字。
________________ 翠竹浓荫图 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按空间顺序先写_________(地点)的“花”,再写_________(地点)的“竹”。
3.请你根据阅读批注里的提示,补充上面的阅读批注。
4.文中“朴素”的意思是________,“华丽”的意思是__________,两个词是______词,放在一起矛盾吗?为什么?
1 / 3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课内阅读
这时候,阿妈喜欢牵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走着……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我们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鲜花的地方。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有时,阿妈给我讲月亮的故事,讲古老的传说;有时,却什么也不讲,只是静静的走着,走着。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啊,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多么美妙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2 / 38
1.“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留着月光。”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和阿妈走月亮”在文中出现了几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明明是“我和阿妈走月亮”,为什么作者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描写了月光下的哪些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飘香的生命
突然,觉得办公室内流动着一股熟悉的香味,很熟悉,却一时想不起来是什么香味。
3 / 38
开始,还以为是某个同事身上的香水味。可一个个挨着猛嗅了一番,却都不是。这时,有人提醒:“这是桂花香吧。”
这才恍然醒悟,这确实是桂花香啊!于是,赶到室外,走到立在人行道旁的桂树旁。果然,一股浓烈的幽香沁人心脾,激荡魂魄。再仔细瞧去,在那密密的树叶后面,那些米粒大小的嫩黄的花儿正如天空的星星闪烁,却又十分静谧,毫无张扬之意。
瞧着瞧着,我的眼睛就湿润了。这些惹人怜爱的小东西,竟在偷偷地飘香,飘香了像什么都没发生似的,静静地立在枝头,等着悄悄地凋零。我们如不仔细瞧,还不知道它已经到过这个世界,已经香过这个世界。这时,我的思绪触到一段最温柔的记忆,那是上中学时一个同学讲的故事。 当时,这个同学家里很穷,为了省电,他每天晚自习后十一点钟才回家,而那时,学校的大门也在他走后一段时间才缓缓地关上。他一直以为大门是要到那个时候才关的,因此春夏秋冬,他天天如此,从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直到有一天,他被锁在校园内过了一夜,他才知道学校大门是十点钟就关的,而原来关门的老大爷生病住院了。直到那时他才明白,老大爷一直在默默地为他开着方便之门。当他流着泪买了一大堆礼品去看老大爷时,老大爷已经去世了。……
听完这个故事,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为了那个默默行善的老人。我们的心湿漉漉的,因为在那一刻,我们才醒悟,其实我们每个人身旁都有那个开门的老人在为我们开着方便之门,他们就像这小小的嫩黄的桂花,悄悄地释放着幽香,然后悄悄地凋零。
他们不张扬,是因为他们的生命本就是如此啊!
4 / 38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嗅( ) 沁( )人心脾 凋( )零 静谧( ) ....
2.把下面的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听完这个故事,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短文补充成语。
( )醒悟 激荡( )
默默( ) ( )之门
4.第3自然段中画线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和“我们的心湿漉漉的”,其原因分别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飘香的生命》写出了作者对生命的什么感悟?
5 / 3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课外阅读。
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山洼里,坡岗上,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有的槐花抱在一起,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上的小辫儿。
“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香的花粉,酿出了甜甜的蜜。“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用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五月的槐乡,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在洋槐开花的季节,小朋友只要走进槐乡,他呀,准会被香气熏醉,美滋滋地卧在槐树下不想回家。好客的槐乡孩子就会把他拉到家中,请他美美地吃上一顿槐花饭。槐花饭是用大米拌槐花蒸的,爱吃咸的,就浇上酱油、蒜泥、陈醋;爱吃甜的,就撒上炒好的芝麻,拌上槐花蜜,可好吃了。小朋友临走时,槐乡的孩子还会送他一塑料袋蒸过晒干的槐花,一小罐清亮清亮的槐花新蜜。
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小姑娘变得格外漂亮,她们的衣襟上别着槐花,发辫上戴着槐花,她们飘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一阵清香。槐乡的小伙子呢,衣、裤的口袋里装的全是槐花,他们大大咧咧的,不时朝嘴里塞上一把,甜丝丝的,香喷喷的……
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满意的季节。
1.给短文写上一个合适的题目。
2.照样子,写词语。
6 / 38
白茫茫
大大咧咧
3.请用“ ”画出描写槐花香的有关句子。
4.你怎样理解文中两次出现“五月,洋槐开花了”?( )
A.第一次作者带着喜悦告诉大家洋槐开花了, 第二次作者带着伤心的心情告诉大家洋槐开花了。
B.第一次作者带着喜悦告诉大家洋槐开花了, 第二次作者带着兴奋的心情告诉大家洋槐开花了。
5.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你来到了五月的槐乡,看着满树的槐花会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科学锻炼身体
7 / 38
①同学们,你们知道应该如何科学锻炼身体吗?
②锻炼要选择合适的地点、天气。马路旁、工厂附近、人群密集处污染严重。阴雨天没有阳光照射,空气的含氧量少,会使人吸入更多的二氧化碳。雾天空气中的水汽、尘埃和其他污染物不容易扩散,吸入人体会有害。风力大的天气,风会带走人体大量热量,这时锻炼会导致血管收缩,引发疾病。
③锻炼还要注意适度、适量。要根据个人的身体条件,安排适宜的运动项目:儿童可以做操、游泳、溜冰等;中青年可以跑步、打球、登山等;老年人可以选择慢走、打太极拳等。一天中,可以早晚各安排一次锻炼,每次运动30分钟左右。判断运动是否适度,可以根据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220—年龄)×80%。例如,年龄20岁的人运动后如果每分钟心跳次数为:(220—20)×80% = 160,证明他的运动量比较适宜。如果运动后心跳次数超过了160,就说明运动过量了,此时有可能 出现面色苍白、全身大汗淋漓、呼吸急促等现象。 ④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怎样科学地锻炼身体了吧?
1.关于如何科学锻炼身体,短文是从________和________两方面介绍的。
2.雾天不适宜锻炼身体的原因是( )
A.雾天没有阳光,对身体不好。
B.雾会带走人体的热量,锻炼身体会导致血管收缩,引发疾病。
8 / 38
C.雾天空气中的水汽、尘埃和其他污染物不容易扩散,吸入人体会有害。
D.雾天能见度低,锻炼身体太危险。
3.下列运动项目中不适合老年人的是( )
A.慢走 B.蹦极 C.打太极拳 D.跳广场舞
4.第③段中画“ ”的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分类别 B.举例子 C.作比较 D.下定义
5.下面关于锻炼身体的做法最科学的一项是( )
A.只要天气好,爷爷每天早晚都到公园打半小时太极拳。
B.张奶奶特别喜欢在水泥厂附近的马路边慢走锻炼。
C.李叔叔无论刮风还是下雨,每天都坚持户外锻炼。
D.虽然今天有大雾,但是妈妈仍然坚持早饭后外出锻炼。
六、 课外阅读
母爱是一根穿针线
9 / 38
母亲为儿子整理衣服时,发现儿子衬衣袖子上的纽扣松动了。 她决定给儿子钉一下。∥
儿子很年轻,却已经是一名声誉日隆的作家。天赋和勤奋成就了他的今天。母亲因此而骄傲——她就是作家的母亲!
屋子里很静,只有儿子敲击键盘的嘀嘀嗒嗒声,为他行云流水的文字伴奏,母亲能从儿子的神态上看出,他正文思泉涌。她在抽屉里找针线时,不敢弄出一点声响,惟恐打扰了儿子。还好,母亲发现了一个线管,针就插在线管上。她把它取出来,轻轻推好抽屉。 可她遇到了麻烦,当年的绣花女连针也穿不上了。一个月前她还穿针引线缝被子,现在明明看见针孔在那儿,就是穿不上。 她不相信她视力下降得那么厉害。再次把线头伸进嘴里濡(rú)湿,再次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把它捻得又尖又细,再次抬起手臂。让眼睛与针的距离最近,再试一次——还是失败。 再试…… 可线仍未穿进针眼里。∥
儿子在对文章进行后期排版,他从显示屏上看见反射过来的母亲,怔往了。他忽然觉得自己就是那根缝衣针,虽然与母亲朝夕相处,可他的心却被没完没了的文章堵死。母亲的丝线在他这里已找不到进出的\"孔\",可她还是不甘心放弃。
儿子的眼睛热了。他这才想起许久不曾和母亲交流过感情,也没有关心过她的衣食起居了。
妈,我来帮你。儿子离开电脑,只一刹那,丝线穿针而过。母亲笑纹如花。用心为儿子钉起纽扣来,像在缝合一个美丽的梦。∥
儿子知道今后该怎样做了。因为,母亲很容易满足,比如,只是帮她穿一根针,实现
10 / 38
她为你钉一颗纽扣的愿望,使她付出的爱畅通无阻。如此简单。∥
1.题目是用打比方的手法写的,他把母爱比作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2.把第二自然段中加点的词换成一个近义词填在括号里,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骄傲—________
3.文中省略号的用法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4.句中说“儿子知道今后该怎样做了。”你知道该怎样做吗?
__________________
七、 阅读理解。
游千尺珍珠瀑
假日里,我们摄影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乘车来到了千尺珍珠瀑。
千尺珍珠瀑在北京密云县境内,沿京都第一瀑北上约三里处。这是一处新开发的奇观绝景。
11 / 38
我们下了汽车走了没多远,就听见了轰轰的声音。拐过一个山弯,只见四周都是陡峭的山崖,青色的崖石上点缀着一簇簇绿色的植物,犹如一幅硕大的水墨画。又拐过一个山弯,便觉得水声震耳欲聋。只见瀑布从悬崖上飞流直下。悬崖下是两个黑黝黝的山洞,两个洞的洞口各有一个很大的鸟巢。见我们来临,几只形似仙鹤的黑鹳展翅腾飞,冲向天际。同学们立刻按动快门,拍下这难得的画面。 走近瀑布一角,也许是太高的缘故,水流从崖顶上刚一下落,便化作无数水珠,飘飘洒洒,成串成行,由天而降。经阳光一照,晶莹透亮,如珍珠撒落。这珍珠般的瀑布到底有多高呢?听工作人员讲,水流从崖顶到落地,需要七秒多钟,如果按物体落下的速度公式计算,约有二百五十米高。嗬,怪不得叫千尺珍珠瀑呢!
我们在瀑布下的溪流中洗手洗脸,互相撩水嬉戏,大家的欢笑声融进了那隆隆的瀑布声中。
1.本文是按( )顺序来写的。
A.时间顺序 B.高低顺序 C.游览顺序
2.以下几句话分别写出了珍珠瀑的哪三个特点,将序号填在括号中。
A.声音大 B.景色美 C.鸟奇
(1)下面这两句话写出珍珠瀑(_______)。
下了汽车走了没多远,就听见了轰轰的声音。
12 / 38
又拐过一个山弯,便觉得水声震耳欲聋。
(2)下面两句写出珍珠瀑(_______)。
经阳光一照,晶莹透亮,如珍珠撒落。
四周都是陡峭的山崖,青色的崖石上点缀着簇簇绿色的植物。
(3)下面两句写出珍珠瀑(_______)。
悬崖下是两个黑黝黝的山洞,两个洞的洞口各有一个很大的鸟巢。
见我们来临,几只形似仙鹤的黑鹳展翅腾飞。
3.为什么叫千尺珍珠瀑?用“ ”在文中画出来。
4.用波浪线画出比喻句,这一句把 比作 。
5.短文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 阅读短文。
我想和你们一样
13 / 38
她叫蒂娜,是我的学生。她的脸上总是带着明朗的笑容,这样的笑容出现在她的脸上是很不寻常的,由于大脑麻痹而产生的肌肉僵硬,蒂娜很难控制自己的身体。同学们时常看到她扶着助步架艰难地在学校拥挤的走廊上挪动。
那天,我布置了不少作业,其中一项是背诵一首题为“不要放弃”的三节诗,我只为这项作业定了10分,我猜想大多数学生不会去背诵它。在我自己还是个学生的时候,如果老师布置只值10分的家庭作业,我多半会自动放弃。好奇心让我想测试一下,看到底有多少同学背了这首诗,看今天的学生是不是也像当年的我。
到了检查作业的那天,我走进教室,一抬头,看见了蒂娜,她脸上的笑容与平日有些不一样,仿佛多了一份担心。
“不必担心,蒂娜。”我在心里说,“它只值10分。”翻着花名册,我让学生们依次背诵。果然被我料中了,他们一个个都背不出这首诗。
“对不起,克劳斯先生。”他们的回答如出一辙,有一个居然不小心把心声说了出来:“就10分嘛!”我真有点儿哭笑不得,于是半开玩笑地宣布,下一个不能完整背出这首诗的学生必须趴在地板上做三个俯卧撑,这是我从我的体育老师那里学到的惩罚手段。
意外的是,下一个学生是蒂娜,蒂娜开始费力地一字一字地背诵起来,她在第一小节的末尾犯了个错误,我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她就费力地走到讲台上,随即把助步架扔到了一边,伏在地板上开始做俯卧撑,我震惊极了,几乎想说:“蒂娜,我只是说着玩儿的!”可又觉得不妥当。犹豫间,她已经扶着助步架,重新站在全班同学的面前,继续她的背诵,她完整地背完了这三节诗。
14 / 38
她背完之后,一个同学好像从震惊中苏醒过来一样,有点儿迷糊地问她:“蒂娜,你为什么要那么做呢?这项作业才10分!”
蒂娜一字一顿地说:“因为我想和你们一样——做一个正常人。”
那天,蒂娜得到了属于她的10分,同时,她也得到了其他同学的喜爱和尊重。
1.下面的句子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A.外貌描写 B.动作描写 C.心理描写 D.语言描写
(1)蒂娜一字一顿地说:“因为我想和你们一样——做一个正常人。”(____)
(2)她就费力地走到讲台上,随即把助步架扔到了一边,伏在地板上开始做俯卧撑。(____)
(3)“不必担心,蒂娜。”我在心里说,“它只值10分。” (____)
2.既然知道大多数学生不会去背这首诗,“我”为什么还要布置这项作业? ( )
A.这首诗很重要,教材上要求每个学生必须要背诵。
B.“我”想测试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C.为了满足“我”的好奇心,想看看这些学生,是不是也像当年的自己一样嫌作业分值太少而不去做。
15 / 38
3.“我震惊极了,几乎想说:‘蒂娜,我只是说着玩儿的!’可又觉得不妥当。”“我”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为什么觉得那样说不妥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从蒂娜的身上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 阅读理解。
一位父亲的托举
早上9时左右,北京地铁四号线,还是像往常一样人潮拥挤。那天,来北京旅游的他带着6岁的女儿乘坐地铁四号线去动物园玩。出了地铁,他牵着女儿上了扶梯。正当他和女儿上到中间时,缓慢运行的电梯突然停了一下,然后猝不及防地往回倒。
不过是1秒钟的时间,改变了一切。
当时,他的第一反应就是电梯出事了!第二反应就是一定要保护好女儿!好多站不稳的人,一下子摔倒了。摔倒的人,又砸在了下面的人身上。他和女儿也倒在了电梯上,不过幸运的是,他紧紧抓着女儿的手。他用尽全身的力气,从压在身上层层叠叠的人中,使劲把女儿拉过来,再用力把地高高举起来——这样,摔倒的人再也压不到她了。
几秒钟后,电终于停下来了。那几秒钟,对他来说像过了一个世纪,他满脑子想的都
16 / 38
是“女儿一定没事,女儿一定没事”。回过神来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爬起来,把女儿从上到下、从前到后检查了个追,看看地有没有受伤。
直到确定女儿安然无恙后,他才感觉到自己的脚很疼,低下头,看到自己的两只脚都在不停地流血,右脚还有一个大血洞。但剧痛并没有让他的心情坏下来,他一直沉浸在女几安然无恙的喜悦里。
这位父亲,年仅31岁,叫吴良,来自湖北咸宁通城。他在那个危险的瞬间,用一个会生忘死的托举,诠释了父爱的含义。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猝不及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安然无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仔细读短文,写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说为什么“那几秒钟,对他来说像过了一个世纪”。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在那个危险的瞬间,用一个舍生忘死的托举,诠释了父爱的含义。”这句话
17 / 38
在全文中起到了________的作用。
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轻轻的一声叮咛
出差在外,在一农家借宿一夜,天亮时又踏上一段新路。一阵积水响,老大娘追出来,拿着一把她女儿的小花伞:“带上……”看她那慈祥的目光,(霎、刹)时,我像是听见了母亲的叮咛。
路上果然下了大雨,许多人在树下躲雨,我撑开那把伞,照旧走着,一种说不清却感人至深的温暖和情感洋溢在我的周围。
途中的一天晚上□我在招待所翻书□读到一篇□母性□的文章□
我和太太在马来西亚槟榔屿参加一个游览团体。向导带我们到橡胶园参观割胶。一个男童爬上一棵椰树,正打算用弯刀割下一个椰子,他母亲便在附近房子里叫嚷。
我告诉太太:“她说‘孩子,小心啊,别把手指割掉’。”
向导惊讶地问:“原来你懂马来话。”
18 / 38
我答:“我不懂。不过我了解母亲的叮咛。”
出差回单位后,我把自己伞下的感受和这则故事说给一位长辈听,他的眼睛似乎有些湿润,他说他的母亲早(已、以)过世,但母亲那句好好工作,注意身体□的嘱咐,一句最平常不过的话,伴随他走过了风风雨雨四十年,成了母亲最珍贵的(遣、遗)产。
我感动至极。想起了我的母亲。小时候去上学时,她总在我出门时给我整理凌乱的衣服轻轻地叮咛:“走好,听老师话。”
又是一个雨天,我骑车去约会。中华门城门下,刚认识不久的女友走到我身边,轻轻地掀下雨披的帽子:“看你热得,快把雨披脱下来。”原来,雨早已停了,我额上全是汗。空气(轻、清)新得很,吸入肺腑的全是温馨。
想到每次约会结束,我推着自行车准备走的时候,她忘不了说一句“骑好,晚上早一点休息”。于是我认可她了,因为没有爱心的人,是不会为别人着想的。
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读音下画横线)
出差(chā chāi)小花伞(sǎn shǎn)着想(zháo zhuó) 似乎(shì sì )....浏览(lǎn nǎn ) .
2.将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字划去。
3.从文中找出几对近义词。
19 / 38
( )—( ) ( )—( )
4.根据字典的义项并联系上下文理解画线词语的意思。
深: ① 从表面到底或从外面到里面距离大; ② 久,时间长;③程度高的; ④ 颜色重。
洋: ① 比海更大的水域; ②广大,多;③ 外国的; ④ 现代化的。
凌: ① 冰; ②侵犯,欺压; ③ 升,高出; ④ 相犯,交错,迫近。
一种说不清却感人至深: 温暖和情感洋溢在我的周围:
给我整理凌乱的衣服:
5.在“□”中把空缺的标点补上。
6.“我”听不懂马来话,为什么知道男童的母亲说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爱书如命的人
在鲁迅的全部生活中,书籍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他被人称为\"爱书如命\"的人。
20 / 38
幼年时期的鲁迅,随着识字渐渐多起来,就开始攒钱买书。 过年时,大人给了他\"押岁钱\",他总舍不得随便花零花,一点一点攒起来买书看。成年以后,鲁迅阅读的范围更加广泛了,他对于买不到的稀有的好书,就新自动手,一笔一画地把它抄下来。显然,抄书使他得益匪浅。鲁迅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能够经久不忘,这与他抄书的爱好是密切相关的。 在鲁迅博物馆里,陈列着一盒修书的工具,鲁迅就是用这些极其平常的东西进行修书,使得他的书历久常新,没有一册书里有污损,也没有一册书是破散的。
鲁迅读过的书浩如烟海。他购置的书,仅据《鲁迅日记》上的\"书帐\"统计,从1912年到1936年,就有9000多册。他收藏的书,总是捆扎保存得井井有条。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1)平常:近义词( ) 反义词( )
(2)清贫:近义词( ) 反义词( )
(3)破散:近义词( ) 反义词( )
(4)爱好:近义词( ) 反义词( )
2.据意写词(词语在文章中找)。
(1)形容(读过的书)很多。( )
21 / 38
(2)经过了很长时间也不会忘记。( )
(3)得到的收益很大。 ( )
(4)经过了很长时间还是新的。 ( )
(5)形容非常有条理。 ( )
3.照要求填空。
(1) 这篇文章的中心句是:
这句话的意思是:
(2)写出短文中相互照应的句子:
(3)抄书使鲁迅\"得益匪浅\",具体表现在: ;鲁迅的书\"历久常新\"。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第二节,用\"︱\"给这节文字分层,再分别写出层意
层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爱书吗?读了这篇短文,你最想和鲁迅先生说些什么?想一想,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 38
十二、 课外阅读我能行。
一束白色的栀(zhī)子花
一束鲜花——一束白色的栀子花,总会在每年我的生日时送到我家。花束里没有通常可见的留言卡;到花店老板那里也查不出赠花人的姓名。白色的栀子花依偎在柔和的粉红色的包装纸中,纯洁无瑕,芬芳沁(qìn)人,为我带来无尽的欣悦。
我没法查明送花人的身份,然而没有一天不在揣想这位匿(nì)名者的形象。每一次我想起这位也许是出于羞涩或是出于躲避而不愿意透露自己真名实姓的神秘人士的时候,都是我最为幸福的时刻。
妈妈也给我的想象推波助澜。她多次问我,是不是我曾为某人做过什么好事,而今他以这种方式向我表示他的谢意?会不会是那位我常常帮他卸(xiè)车的开杂货店的邻居?会不会是那位老人,在整个寒假里我都帮他取邮件,让他避免在冰地上滑倒的危险?会不会是哪位青年人,对我怀有浪漫之想?我实在没法知道。而栀子花的馥(fù)郁与温馨(xīn)却无时无刻不陪伴在我的身旁,让我真切地感觉到自己是可爱的,是值得别人关心与爱的。
我就在这栀子花香中想象,在栀子花香中成长,一直到22岁。这一年,我妈妈过世了,生日里的栀子花也就是在这一年中断的。
1.读画线句子,回答问题。
(1)本句把___当作____来写。
23 / 38
(2)把“依偎”换成“躺”或“靠”,行不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纯洁无瑕”“芬芳沁人”分别指花的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猜想送花人时,为什么总会“真切地感觉到自己是可爱的,是值得别人关心与爱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过文章,你觉得母亲送花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 课外阅读。
上课
上课了,董老师扶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本,笑眯眯地走进教室。她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缓慢而清晰的声调开始讲课。一个假期没有见到老师了,同学们都用亲切的目光注视着她,好像在说:“董老师,我们多么惦念您啊!”不知为什么我的眼前浮现出电视剧中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师的形象,她是那么慈祥,像辛勤的园丁培养着小树苗。我们的董老师,多像一位循循善诱的引路人,带领我们去探索知识的海洋,去打开科学宝库的大门。
24 / 38
同学们完全被董老师的讲课吸引住了,随着她脸上的表情,时而凝神深思,时而神采飞扬,时而频频点头,时而低首微笑……
1.根据意思填词语。
(1)形容善于有步骤地引导别人学习。 (_____________)
(2)形容兴奋得意,精神焕发的样子。 (_____________)
2.“笑眯眯”是对老师( )的描写。
A.动作 B.语言 C.神态 D.心里
3.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是( )
A.比喻句 B.拟人句 C.排比句
4.用“______”画出文中一个比喻句,它是把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
我还能再写一句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用几句话描述一下你的老师上课时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四、 阅读理解
25 / 38
我的老师
我最喜欢教我英语的王老师,因为她最能理解我们的心情。
记得五年级时有个转学来的陈晖同学,他对学英语毫无兴趣,很怕上英语课,连26个英语字母都认不出。王老师很理解他的心情和学英语的难处,就着重辅导陈晖,并用一些形象的图片、例子来增强陈晖对单词和语法的记忆。每当陈晖掌握一种语法或一个单词,甚至一个字母,王老师就会当众表扬他。陈晖学英语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
王老师不但理解我们,还善于引导我们。那是在一节自习课上,她拿着试卷给我们评讲。正讲得起劲的时候,忽然,从操场上传来“嗡嗡嗡”的马达声。怎么回事?同学们都忍不住伸长了脖子向外观看。原来,是自然老师在做模型飞机试航。同学们都希望去阳台看一看。顿时,教室里轻轻骚动起来。
王老师见我们不再认真听讲了,她先是一愣,露出疑惑的神情。当王老师转头看到自然老师在做模型飞机试航,回头又看到我们那充满期待的眼神时,才恍然大悟。她果断地一挥手,说:“到外面去看看吧!”同学们都高兴地欢呼起来。
回到教室,同学们一时还安静不下来。王老师就微笑着说:“你们很喜欢飞机吧!可要知道现在国外航天事业比我国强得多,这就要求我们学习更多的知识,而外语是学习研究国外先进技术的必要工具……”这时,教室里显得格外安静,大家又继续认真地听王老师评讲试卷了。
这样的老师怎不叫人喜欢呢?
26 / 38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迷惑——________ 宁静——________
2.把文章分成三段,并概括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能给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换一种说法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喜欢的王老师是一个怎样的好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五、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学溜冰
①从前,有一位体育老师教我们溜冰。
②开始时,我不知道技巧,总是跌倒。所以,他给我一把椅子,让我推着椅子溜。
③果然,此法甚妙。因为椅子稳当,可以使我站在冰上如站在平地上一般,不再跌跤,而且,我可以推着椅子行进,来往自如。
27 / 38
④我想,椅子真是好!
⑤于是,我一直推着椅子溜。
⑥溜了一个星期之久,有一天,老师来到溜冰场,一看我还在那儿推着椅子呢!这回他走上冰来,yì yán bù fā( ),把椅子从我手中搬走。
⑦失去了椅子,我不觉惊惶大叫,脚下不稳,跌了下去,我嚷着要那椅子。
⑧老师在旁边,看着我在那里叫嚷,无动于衷。我只得zì lì gēng shēng( ),站稳了脚步。我这才发现,我在冰上这样久,椅子已经帮我学了很多。但推椅子只是一个过程,要真正学会溜冰,非得把椅子拿开不可——没有人带着椅子溜冰的,不是吗?
⑨不要以为你离开某人就活不下去!
⑩更不要使你自己离开某人就活不下去!
?世上没有人可以支持你一生!别人可以在必要时扶你一把,但是别人还有别人的事,他不能变成你的一部分,来永远支持你。所以还是拿出力量来,承认“坚持,自求多福”这八个字吧!
1.根据拼音写词语。
2.根据文章的内容,用“‖”把文章分成两部分,并概括每部分的大意。
第一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 38
第二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初学溜冰时,老师为什么给“我”一把椅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我”能推着椅子自如溜冰时,老师为什么又把椅子搬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怎样理解文中“椅子”的含义?( )
A.“椅子”就是“我”溜冰时可以扶着和坐着休息的用具。
B.“椅子”是帮助你、支持你的人,是你依赖、依靠的人。
6.文章结尾“坚持,自求多福”这八个字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9 / 38
1、
1. 鲜花轮绽图 雨后春笋图
2. 门前 屋后
3.探 拟人 长势迅速 对竹笋的喜爱
4. 朴实,不浮夸 美丽而有光彩 反义 不矛盾。说其“朴素”是因为花的品种很普通,很实用;说其“华丽”是因为花朵色彩艳丽,体现了乡下人家对生活的热爱。
2、
1.写月光映在水里,就像水塘里都有一个月亮
2.山草、 野花和月光映在小溪里,随着小溪流动,就像“留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留着月光”。
3.出现了4次。因为我和阿妈每到一个地方,都感觉到那里的景色太美了,都感觉到很愉快,所以反复的说,“我和阿妈走月亮”,这样使情感的表达更加充沛,文章更有感染力。
4.这里用了暗喻(暗中比喻)的手法,把阿妈比作美丽的月亮牵者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也就是我在天上走着,形象生动,写出阿妈对我的种种启示和引导。
30 / 38
5.水塘,溪水,鹅卵石。
3、
1.xiù qìn diāo mì
2.听完这个故事,我们许多人的眼睛怎能不湿润呢?
3.恍然 魂魄
行善 方便
4.引出下文。
5.“眼睛都湿润”的原因是“为了那个默默行善的老人”;“心湿漉漉”的原因是“那一刻,我们才醒悟,其实我们每个人身旁都有那个开门的老人在为我们开着方便之门,他们就像这小小的嫩黄的桂花,悄悄地释放着幽香,然后悄悄地凋零”。
6.生命的美好在于默默地奉献。
4、
1.五月的槐乡
2.红彤彤 黄澄澄 黑乎乎 高高兴兴 平平安安 热热闹闹
31 / 38
3.五月的槐乡,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
4.B
5.对五月槐乡的热爱之情。
6.示例:五月的槐花太美了,似瑞雪初降,如玉雕的圆球,我要用相机拍下来,把美景留在心里。
5、
1. 选择地点、天气 注意适度、适量
2.C
3.B
4.B
5.A
6、
1.穿针线
2.自豪
32 / 38
3.列举省略
4.孝顺母亲,关心母亲的日常生活。
7、
1.C
2. A B C
3.走近瀑布一角,也许是太高的缘故,水流从崖顶上刚一下落,便化作无数水珠,飘飘洒洒,成串成行,由天而降。经阳光一照,晶莹透亮,如珍珠撒落。这珍珠般的瀑布到底有多高呢?听工作人员讲,水流从崖顶到落地,需要七秒多钟,如果按物体落下的速度公式计算,约有二百五十米高。嗬,怪不得叫千尺珍珠瀑呢!
4.经阳光一照,晶莹透亮,如珍珠撒落。
水珠 珍珠
5.表达了作者喜爱千尺珍珠瀑以及高兴愉快之情。
8、
1. D B C
2.C
33 / 38
3.“我”非常震惊,也很矛盾。一方面“我”想让蒂娜停下来,因为那只是“我”说着玩儿的,但“我”又怕说出后会让蒂娜误认为这是对她的“特殊照顾”而伤害她的自尊心;另一方面,“我”又得维护自己作为一名老师的尊严。
4.我感受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并且懂得了一个人身体有缺陷不要紧,但要有一颗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心。
9、
1. 事情突然发生,来不及防备。 人或物平安无事,没有遭受损害或发生意外。
2.时间:早上9时左右。
地点:北京地铁四号线出口的电梯上。
人物:父亲、女儿。
起因:运行的电梯突然停了一下,然后猝不及防地往回倒。经过:电梯上人群摔倒、挤压,一位父亲用力把女儿高高举起。
结果:女儿安然无恙,父亲受伤了。
3.因为那几秒钟,父亲心里想的全是女儿的安危,他在尽自己的一切保护女儿。体会到了父亲对女儿的爱。
34 / 38
4.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5.我体会到了父爱的伟大。
10、
1.chāi sǎn zháo sì lǎn
2.刹 以 遣 轻
3.叮咛—嘱咐 温暖—温馨
4.深:③程度高的 洋:②广大,多 凌:④相犯,交错,迫近
5., , 《》 。
6.因为我懂得那是一位母亲对孩子的嘱咐。
11、
1.寻常 特别 贫寒 富有 破损 完好 喜好 讨厌
2.浩如烟海 经久不忘 得益匪浅 历久常新 井井有条
3.他(鲁迅)被人称为“爱书如命”的人。
35 / 38
鲁迅爱书就像爱自己的命一样。
在鲁迅的全部生活中,书籍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
鲁迅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能够经久不忘,这与他抄书的爱好是密切相关的
没有一册书里有污损,也没有一册书是破散的 。
4.①鲁迅攒钱买书看 ②鲁迅抄书看,记忆力特别好 ③鲁迅修书的习惯
5.我爱书。鲁迅先生,您不仅喜爱读书,还十分爱护书,怪不得您的知识如此丰富,我要向你学习,多读课外书,增长知识,提高学习成绩。
12、
1. 桅子花 人 不行。因为“依偎”一词有主动倚靠的情态,更能体现栀子花的可爱。 颜色和花香。
2.因为“我”为别人付出了许多的“关心与爱”,觉得别人也一定会认为自己是可爱的。
3.让女儿体会到为别人付出爱,定会有爱的回报。
13、
36 / 38
1. 循循善诱 神采飞扬
2.C
3.C
4.不知为什么我的眼前浮现出电视剧中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师的形象,她是那么慈祥,像辛勤的园丁培养着小树苗。 老师 园丁 弯弯的月儿像小船。
5.老师上课十分认真,对我们非常和蔼,说话很温柔。
14、
1. 疑惑 安静
2.①②∥③④⑤∥⑥
(1)王老师十分理解我们。
(2)王老师还善于引导我们。
(3)我们都喜欢王老师。
3.这样的老师当然叫人喜欢。
4.了解学生心理,善于正确引导学生。
37 / 38
15、
1.一言不发 自力更生
2.①—⑧‖⑨—? 第一部分:一位体育老师用椅子教“我”溜冰。第二部分:学溜冰给“我”的人生启示。
3.因为起初学习溜冰,“我”感觉很困难,老师是想通过椅子让“我”慢慢掌握溜冰的技巧。
4.为了让“我”明白要想真正学会溜冰,必须离开椅子自由滑行。
5.B
6.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点明中心。
7.生活中我们不能一味地依赖别人,而应该学会。
38 / 3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kqy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