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丘市众凯丽景住宅楼
编制: 审核: 审批:
坤元岩土工程 2012年10月
目 录
第一章、 降水条件分析………………………………………………2 第二章、 基坑降水设计计算…………………………………………2 第三章、主要施工方法………………………………………………5 第四章、施工准备……………………………………………………6 第五章、施工人员进行安排…………………………………………8 第六章、各种保证措施………………………………………………8 附:降水平面布置图及剖面图
一、降水条件分析
基坑设计开挖深度为4.8m,降水深度达4m;主要降潜水;根据勘察资料,各含水层渗透系数为:由于含水层渗透系数不同 ,其等效渗透系数K=2m/d。根据该场地的环境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的渗透系数较大,地下水量较大,拟采用管井降水方案。
地下水控制方法可分为集水明排、降水、截水和回灌等类型。
表 地下水控制方法与使用条件
方法名称 集水明排 真空井点 降 杂填土、粉土、粘 水 喷射井点 性土、砂土 管井 粘性土、粉土、砂截水 土、碎石土、岩溶土 回灌 填土、粉土、砂土、碎石土 0.1~200 不限 不限 不限 土 类 渗透系数(m/d) 7~20 0.1~20.0 0.1~20.0 1.0~200 降水深度(m) 5 水文地质特征 上层滞水 的潜水 含水丰富的潜水、承压水 单级<6、合级>20 或水量不大<5 >5 针对该场地地下水类型、场区水文地质条件,设计采用管井降水方案,形成一定降深,达到疏干基槽目的,将地下水位降至槽底以下0.5~1.0m。
二、基坑降水设计计算 1)确定井点管的埋深L
LHhhih1r0l
式中:H——基坑开挖深度,H=4.8m;
h——井点露出地面高度,一般取0.2~0.3m,h0.2m;
h——降水后地下水位至基坑地面的安全距离,取△h=1m;
i——降水漏斗曲线水力坡度i=1/10;
h1——井点管至基坑顶面边缘距离,一般取0.7~1.2m,h11.0m; r0——基坑中心至基坑顶面边缘距离,r0=23.5m;
l——滤管长度,一般取1.3~1.7m,l1.5m;
则 L=4.8+0.2+1+1/10(1+23.5)+1.5=9.95,取L=10m。
2)确定引用半径(假想半径)R0
对于矩形基坑,其长宽比不大于5时,可用“大井法”将矩形基坑折算成假想半径为R0的理想大圆井
式中:a——基坑的长度; b——基坑的宽度。
3)确定抽水影响半径R
式中:k——渗透系数,取加权平均值,k=2m/d;
Hw——含水层厚度,Hw=20m;
s——抽水坑水位下降值,s=4m。 4)确定基坑涌水量Q
井深22m,打入坑底深粘土层中,由于粘土的渗透系数很小。可以假
定为不透水层,因而可以将井看作普通完整井,无压完整井涌水量可用下式计算:
5)确定单井出水量
对于完整潜水井单井出水量为:
6)确定井点数和井点间距 井点数量
井点间距
Lz——基坑四周井布置的总周长;
由于管井降水时,一般采用一个以上的井,降水井同时抽水时,互相形成干扰,单井的实际出水量会大为减少,故要考虑适当增加管井数量,在基槽北侧放置一眼观测井及一眼补水井,在基坑东侧放置一眼观测井,共布置11眼井。根据施工现场实际,为施工方便,可对井点数量布置做适当的调整。若电梯井、集水坑在开挖时有积水情况,可根据情况在电梯井、集水坑旁增设管井,以降低地下水。基坑降水井点平面布置图见附图。
三、主要施工方法
3.1施工顺序:设备进场—井点定位—管井施工—试抽水—开始降水—基础施工—基础回填—管井封闭—设备退场。
3.2 管井定位
根据轴线控制点,用经纬仪、钢卷尺定位。
3.3 成井
采用泥浆护壁回旋钻机钻进成孔。成孔后要洗井冲净孔底沉渣,并连续下入井管和滤料。
3.4 安装管井
在井管设潜水泵,并用两寸的白塑料管联接潜水泵,接至管线外设置的水池。
3.5 洗井
管井安装后,及时放入1.5千瓦的高扬程水泵抽水洗井,防止时间闲置,使滤管堵塞。
3.6 抽水
洗井12—24小时后,流出清水,即可连续抽水。如出现出水混浊并大量含有粉粒成分时,要调细滤料粒径。
3.7 施工降水控制
降水过程安排2-4人轮流对降水机械及降水实施情况进行检测并做好记录。在基坑开挖前及开挖过程中,9眼降水井全部启动强力降水,之后可以根据水位观测情况及天气状况适当调整降水井数。地下水位整体以满足基坑施工为目的,为避免降幅过大,以整体地下水位控制在-4.8m,
管井水泵位置置于地面下8m处,当管井水位低于水泵时,停止抽水,当水位高于水泵位置,继续抽水。 四、施工准备
⑴施工机具、材料的准备:
A、管井采用Ф400*1000无砂管,全线需设管井11眼。
B、滤水管:滤水管具体做法:在无砂管壁上打直径ф8的孔,外包滤网,以增加透水力度,滤网采用3--10孔/cm2的网片,外侧用8#铁线包裹。
C、连接管:两寸的白塑料管,用于联接潜水泵,将水排至管线外设置的水池。
D、总排水管:DN200 PVC-U管,长6米,计30根,管与管之间用法兰盘加橡胶垫进行连接。用于将集水池的经沉淀的水排到附近下水管。
E、抽水设备:Ф50潜水泵9台,其扬程要求不小于20米。 F、移动式打井架:用于凿孔冲击管及管井的下管。 G、空压机:用于洗井。
H、粗砂:用于管井与井孔壁之间的填料。
I、粘土,用于井口以下1米围的井点管与井孔壁之间封闭。 J:集水池:采用红砖砌筑。 主要不要施工机具及材料使用计划
序号 1 2 3
材料名称 成孔机 移式打井机架 潜水泵 规格 孔径600 6米 Ф50 单位 台 台 台 数量 1 2 9 备注 管井降水用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潜水泵 滤网 铁丝 无砂管 塑料管 排水用管 砌集水池用砖 电缆 水泥 粗砂 粘土 Ф50 3-10/Cm2 8# Ф400*1000 2寸 DN200 3*10 325# 台 m2 公斤 m 米 米 m3 m t m3 m3 2 170 50 242 243 180 3 200 0.5 33 10 明排水用一用一备 按1.5个施工段同时降水计 填充井管与井壁空隙用 封井用 降水施工的具体项量见明细表:
序号 1 2 3 4 5 材料名称 成井 砌集水池240mm 铺、拆排水管线 井管安装 水池子抹防水砂浆 规格 Ф400*1000 2.5*2.5*1米 DN219 Ф400*1000 单位 米 座 米 m m2 数量 242 1 180 242 28 备注
⑵现场准备:
A、对现场进行平整,以便移动式打井架的运输及安装。
B、现场施工电源要求:因降水应连续进行,特别是开始抽水阶段,时停时抽,井点管的滤网易于阻塞,同时由于中途长时间停止抽水,容易造成地下水位上升,引起土方边坡塌方,故要求确保现场不停电,最好设双路电源。现场设开关箱3个。每台抽水设备设一个开关进行控制。
⑶现场测量准备:
根据施工设计图纸,将管道的位置,测放到场地上,并设置标桩,安排好井点的位置。测量采用“平面轴线定位法”,所用仪器有:
仪器名称 经纬仪 钢尺 水准仪 五、施工人员进行安排
计划投入工种有管工4人、电焊2人、起重工2人、力工4人、电工2人、测量工3人。
型号 TDJ6 50m Dcs532 标称精度 6〞 ±0.7mm/km 六、各种保证措施
6.1、保工期措施
6.1.1.加强组织管理,公司设现场总负责人,全面协制,加快施工进度。
6.1.2.保证劳动力数量和素质,选择有经验的人施工,管理人员择优选配。
6.1.3.合理安排工序穿插施工,充分利用空间和时间。
6.1.4.对工程施行分阶段控制,将施工准备、土方开挖、管道安装定位分阶段控制。 6.2、组织保证措施
6.2.1 组织保证措
建立岗位责任制和质量监督制,明确分工责任,落实施工质量控制责任制,各岗位各行其职。
6.2.2 技术保证措施
6.2.2.1原材料均由合格供应商供应,材料进场后做好复检工作,合格后方可使用 。
6.2.2.2安装管井质量是降水效果能否达到要求的前提条件,选派有丰富经验的施工员及质检员严格控制质量,尤其是关键环节,如成孔直径、滤料投入量等。
6.2.2.3派责任心强的施工员全场巡视设备运行情况,不允许有丝毫松懈,发现问题及时抢修或更换备用设备,以确保降水质量。
6.2.2.4各施工小组密切配合,保证降水设备正常运转。加快施工进度,尽量缩短降水周期,避免长期降水加剧对环境的影响。
6.2.2.5为保证降水效果和降水质量,要提供50KVA的发电机,防止停电后水位反弹。 6.3 经济保证措施
建立奖罚制度,对施工质量优秀的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励他们在工作中始终把质量放在首位,使他们再接再厉,把质量干的更好。对施工质量低劣的人员给予惩罚,严重的予以除名。 6.4、安全保证措施
6.4.1在钻井施工过程中,在钻机旁设泥浆池,并派人及时清理。 6.4.2钻井施工时钻机旁要有人看守值班,并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6.4.3 在降水过程中,现场设专人24小时看护,巡视每个水泵查看水位变化情况,防止水泵干抽发生事故。
6.4.4 降水施工时,各管井应同时工作,使水位差控制在同一面上,
基本保证土层中的裂隙水不进入基坑。
6.4.5 降水过程中注意用电安全,施工用电必须采取TN-S接零保护系统(即三相五线制),实行一机一箱一闸一漏电保护。经常检查线路有无磨损,发现电缆有破损应及时修补或更换电缆。
6.4.6 加强安全监控,在基坑周边设沉降观测点,特别是东侧民房,每间房屋设两个观测点,每天早晚各观测一次,以观测数据指导和控制降水,确保周边环境的安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kqy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