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色彩静物写生教案
【篇一:色彩静物写生教案】
色彩静物写生
教学目的:
1.学生初步了解静物写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色彩的明暗、冷暖的表现方法,提高欣赏和分析再现性美术作品的能力。
2.使学生了解色彩静物写生的步骤和技法。运用色彩造型的基本知识,尝试进行静物色彩写生。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并加深对再现性美术作品的理解。
教学重点:写生色彩的一般规律,单件物体的明暗、冷暖色彩的表现方法,静物画中的色调。
教学难点:色彩写生中环境色、光源色和固有色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准备教学用具和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具。
二、导入新课:向学生讲述本课的目的是为了进行静物色彩写生练习。
三、讲述色彩知识
1.色彩的三原色和三间色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色彩的三要素:
色相——指色彩的相貌。色相也是产生色与色之间关系的主要因素,正是有了各种不同的色彩相貌特征,我们的世界才那么五彩缤纷,在诸多色相中,红、橙、黄、绿、蓝、紫是最基本的色相,以它们为基础依圆周等色相差环列,可得高纯度的色相环,在此基础上增加过渡可得十二色、二十四色等。
纯度——指色彩的鲜艳程度,也就是色彩的含灰程度或饱和程度。色彩的色相感越明确,其纯度也越高。黑、白、灰没有色相倾向的无彩色的纯度为零。不
同彩色所能达到的纯度是不同的,其中红色纯度最高,绿色纯度最低,其余色相居中。(出示色彩的纯度变化表现范画)
3.色彩的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色相对比、补色对比、同类色对比、面积对比等。(见图)
4.色彩写生中影响色彩关系的几个因素:固有色、环境色、光源色。 固有色——物体本身的颜色。(展示静物)
环境色——周围环境呈现的色彩。(如不同颜色衬布对静物固有色彩的影响)
光源色——不同的光源照射对物体固有色的影响。
四、教师展示写生步骤或演示写生步骤。分五步进行:
1.用铅笔画出大形体,注意构图和空间关系。
2.用较薄的单色画出大的明暗关系。
3.从画面暗部入手,把握整个色调,这一步使画面色彩冷暖、明暗及前后关系更加明确。
4.进一步用较饱和的颜色把上述关系表现得更准确些,注意边缘线的虚实变化。
5.最后刻画亮灰面,点上物体高光,调整色彩整体关系。
五、写生要求如下:
1.构图完整 2.造型准确 3.色调和谐统一
六、学生优秀作品展示,评价。
七、课后作业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和实践,学生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要再现现实生活中生动、自然的形象,不仅要掌握一定的绘画技巧,还要善于观察和把握表现对象的形象特征。
【篇二:美术教案色彩静物写生教学设计】
色彩静物写生(教学设计)
阳山中学袁丽
时间:2011.6.20星期一
一、教材
1、 本课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水粉画是色彩基础训练的主要画种。学好水粉画,既可以向油画和水彩画发展,又可以为装饰画等打下色彩造型基础。
2、教学目标:
了解色彩静物写生的思维、观察与表现步骤,表现方法和技巧,提高抓形能力
3、教学重点:
深入刻画阶段的主要任务
4、教学难点:
调整完成阶段的主要任务——注重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二、教法
示范、引导、讨论
三、学法
学生欣赏、讨论、实践体验
四: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范画、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回顾调色练习中对色彩的认识和把握,要把调色练习运用到色彩写生中去。
(二)授新课
老师一边示范一边讲解
1) 观察思考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观察对象。给学生展示已经摆放好的静物组,引导学生如何去观察对象。让学生讨论自己对于这组静物的直观感受即第一印象。
2)构图起稿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起稿。依据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作画原则,运用几何形体归纳法,将复杂的静物形体结构进行概括。教授学生起稿的方法。
3)着色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定色彩基调。训练学生大胆的铺色,眼观全局,迅速,果断地表现大的色彩关系。培养学生整体观察静物,这也是整个写生过程的关键。遵循写生的
技法原则:先湿后干,先深后浅,先报后厚的次序。从物体的暗部开始刻画,在过渡到中间色,找准冷暖关系。
4) 深入刻画 这一阶段是整个写生过程的重点所在。主要任务
是形色结合,在抓住重点的局部深入刻画。培养学生深入具体,看到细微形体关系及细微色变化的能力。以塑造物体的真实感效果为中心,引导学生遵循先主后次,先近后远,从实到虚,逐步深入的顺序。重点表现物体的形体结构,空间关系,质地感觉,冷暖关系,主次关系。这一阶段要有重点,不可面面俱到平均对待,要善于保留在大关系阶段可取之处,不要做大的全局性的改动。
5)调整完成 这一阶段是整个作画过程的难点所在。主要任务是回到客观形象上来,恢复到第一印象的新鲜感,认真分析,提出问题,调整修改。将作业放到静物一旁,退到一定距离,整体的观察分析,提出问题,如黑白灰关系,虚实关系,冷暖关系,前后关系是否到位。在作业中逐一寻求答案,根据问题,多观察,多比较,多分析,多思考,找准主要问题,找到解决方法。调整,要从整体出发,抓住整体,将调整的过程变为充实整体的过程,使画面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三)作品欣赏
(四)教师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色彩静物写生的基本常识,写生的表现手法和作画步骤,并且欣赏了一些学生作品,希望大家能把所学理论知识同实际写生结合起来,不断反思,提高表现能力。
八.作业练习
要求:8k水粉纸,三节课内完成(注意运用所学色彩知识)。
【篇三:色彩静物写生说课】
《色彩静物写生——苹果的画法》说课稿
授课时间:2009年3月11日上午第三节
授课班级:高一美术班
授课内容:色彩静物写生——苹果的画法
教学目的:通过教授与学生练习,让学生学习苹果的画法
教学重点:苹果的色彩关系和形体结构
教学难点:用色彩塑造形体
教学方法:演示法
本次授课的对象为高一年级美术特长班学生,在确定课题前充分考虑高一年级学生术科应学习和掌握的内容,并向原任课教师咨询课程进度和教学情况。水果是经常作为静物来摆放的物品,同时也几乎是历年艺术院校美术专业色彩考试的必考内容,而其中又以苹果最为常见。所以,苹果对美术考生来说应该是一个非常熟悉且必须熟练掌握的常规应试内容。因此,我将本次的授课内容确定为“苹果的画法”。
讲授苹果的画法其实有两层含义:一是从常规的静物内容出发,单纯地向学生讲解以色彩表现苹果的具体方法;二是通过对苹果画法的学习,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运用同样的塑造方法表现其他物体。从绘画的本质来说,色彩静物写生其实就是一个用色彩表现、塑造物体的过程。因此,学习苹果画法的最终目的是用色彩塑造物体,而不是就事论事讲苹果,否则就成了“死学”,这对艺术的学习是尤不适用的。另外,苹果的形体相对简单,颜色相对明快,因此以苹果为例学习色彩的造型方法对于初学者而言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在授课时,我先向学生简要地介绍了一下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接下来以作范画的方式向学生演示以水粉色表现苹果的全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作画的步骤以及形体塑造的方法。布置静物时仅以一个黄绿色苹果置于一块浅灰蓝衬布上。我在一张四开纸上起了一个人脸大小的画稿,用最大号的水粉笔来塑
造,并在演示的同时配合一定的讲解,介绍绘画步骤甚至是某一笔的作用。在完成之后,通过板书总结在塑造过程中所要把握的要点,帮助学生理清一下思路:
1、明暗交界线(明暗交界线是塑造一切物体形体感的基础)
2、暗部色彩及反光(灰稳,冷暖)
3、中间调子(固有色成分,纯度最高部分)
4、亮部及高光(光源色成分)
剩下的时间由学生趁热打铁,根据刚才的所见所闻,完成一个苹果的写生。要求仅对苹果写生,用笔要整体、大胆。我同时给予一定的指导,并观察学生存在的问题。
在下课前我利用几分钟的时间小结本次课堂作业的情况,一方面肯定学生的长处,一方面提出并分析在学生写生过程中发现的几个带有共性的问题:
1、平涂,不敢画重颜色
2、缺乏形体意识
3、缺乏整体意识,局部观察,局部表现
4、用小笔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kqy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