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语段阅读训练(一)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①)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所以,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a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b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c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有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d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②)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
1.文中横线上abcd处依次应填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A.照耀 叫喊 回忆 播放
B.映照 鸣叫 回忆 播撒
C.映照 叫喊 猜想 播散
D.照耀 鸣叫 猜想 播撒
2.文中括号①②处都有两句话,符合语境要求,排列恰当的选项是( )
A. ①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
②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
B. ①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
②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
C. ①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
②味道不能写只能闻,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
D. ①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
②味道不能写只能闻,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
3.作者说思考“怎样活的问题”,“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文中连用六个“譬如”来写地坛景物,像电影特写镜头一样。试分别用六个偏正短语(每个不超过10个字)来概括这些景致的内容。并说明这些景物描写表现了作者怎样一种内心世界。
参
1. C
2. B
3. 因为这个问题无论你是否愿意思考,无论是排斥、抗拒还是接纳欢迎,它都将伴你终生,至死方已。
4. 景致的内容:(1)夕照的灿烂;(2)雨燕的高歌;(3)孩子的脚印;(4)苍黑的古柏;(5)暴雨中草木泥土的味道;(6)秋风里落叶的味道。
内心世界:热爱生命、奋发有为。
课文语段阅读训练(二)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由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1.划线的语句是描写地坛的,它突出了地坛景物的什么特色?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划线的语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剥蚀”、“淡褪”、“坍圮”、“散落”不仅很形象地写出了结果,也写出了随岁月流逝而逐渐变化的过程。
B.排比手法的运用,使得景物描写更有感染力,给人深深的思索。
C.“剥蚀了”“淡褪了”“坍圮”等句子是谓语提前的倒装句,使语言新奇而富于变化。
D.地坛的命运象征着清王朝的命运,“浮夸”、“炫耀”形象地指出了清王朝衰亡的原因是过于奢侈浪费。
3.“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这句话怎样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
1.荒芜冷落
2.D(“浮夸”“炫耀”与“剥蚀”“淡褪”“坍圮”等词语形成鲜明的今昔对比,体现了历史的沧桑和时间的伟力)
3.地坛的荒芜冷落正是他悲苦命运的烘托,作者从中找到了一种心灵的慰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kqy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