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客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反比例同步练习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反比例同步练习题

来源:客趣旅游网
班级: 姓名: 表现:

《反比例》分层练习

◆ 基础题

一、填空题

1、两种( )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 )的两个数的( )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 )。 2、比的前项一定,比的后项和比值成( )比例。

3、烧煤的天数一定,每天的烧煤量和煤的总量成( )比例。 4、梯形的面积一定时,上底和下底的和与高成( )比例。

5、A、B 、C 三种量的关系是: A×B = C,如果 A一定,那么 B和 C成( 如果 C一定,那么 A和 B成( )比例。 二、判断题

6、长方形的面积一定时,长和宽成反比例。 7、班级学生的总人数一定,出勤率与缺勤率成反比例。 8、圆的周长与直径不成比例。 9、分数的分子一定,分数值和分母成反比例。 10、路程一定,车轮的周长和车轮滚动的圈数成反比例。 ◆ 能力题

三、选择题 11、被减数一定,减数与差( )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12、三角形的高一定,它的面积和底( )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13、圆柱体底面积与高( )。 圆柱体底面积 (平方分米) 300 200 150 120 100 圆柱体高 (分米) 2 3 4 5 6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14、小明从家里去学校的路程一定,所需时间与所行速度( )。

家长签名: )比例;( ) ( ) ( )( )( )

1

班级: 姓名: 表现:

A、 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15、花生的油的重量一定,花生的重量和出油率( )。 A、成反比例 B、成正比例 C、不成比例 16、下列各题中,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的是( )。 A 、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 B 、一段路程一定,已走路程和剩下的路程 C 、如果x75 =y ,那么a与b 四、计算题

17、已知x和y成反比例关系,完成下面的表。 X 15 20 30 Y 400 240 100 18、已知x和y成反比例关系,完成下面的表。 X 10 0.04 Y 0.8 5 1000 0.25 ◆ 提升题

五、解答题

19、下列各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比例,成什么比例?说明理由。 (1)买相同的电脑,购买的电脑台数与总价。 (2)练习本的总本数相同,每捆练习本的本数与捆数。 (3)总路程一定,已行的路程与未行的路程。

20、工地要运一批水泥,每天运的吨数和运的天数如下表。 每天运的吨数/吨 60 30 20 15 10 运的天数/天

1

2

3

4

6

(1)表中相关联的两种量是( )和( )。

(2)每天运的吨数增加,运的天数就会( );每天运的吨数减少,运的天数就会((3)表中表示的几种量的关系是( )一定,( )与( 成反比例。

21、同学们做早操,每行站的人数与站的行数关系如下表。 每行站的人数

8

12

16

24

48

家长签名: 。)2

)班级: 姓名: 表现:

站的行数 60 40 30 20 10

(1)写出几组对应的行数和每行站的人数的乘积,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2)这个乘积表示什么意义?用关系式表示它与以上两种量之间的关系。 (3)表格中的两个量成什么比例关系?为什么? 22、读下列表格回答问题。 购买同一种茶杯的数量和总价如表: 数量/个 1 3 6 8 总价/元

15

45

90

120

用同样多的钱购买不同单价的茶杯和数量如表: 单价/元 5 6 8 10 数量/个

24

20

15

12

(1)每个表中两个量的变化各有什么规律? (2)哪个表中的两个量成正比例关系?说明理由。 (3)哪个表中的两个量成反比例关系?说明理由。

答案与解析

◆ 基础题

一、填空题

1、相关联 相对应 乘积 反比例关系 2、反 3、反 4、反 5、正 反 二、判断题

6、√ 7、× 8、× 9、√ 10、√

◆ 能力题

三、选择题

家长签名:

3

班级: 姓名: 表现:

11、C 12、A 13、B 14、B 15、A 16、C 四、计算题

17、300 25 200 60

18、5 4 8 160

◆ 提升题

19、(1)成正比例,因为总价与购买的电脑的台数的比值一定。 (2)成反比例,因为每困练习本的本数与捆数的乘积一定。

(3)不成比例,因为已行的路程和未行的路程这两个量的比值和成级都不一定。 20、(1)每天运的吨数 运的天数 (2)减少 增加

(3)这批水泥的总吨数 每天运的吨数 运的天数 21、(1)60×8=12×40=16×30=480

(2)表示学生的总人数 每行站的人数×站的行数=学生的总人数

(3)成反比例,因为每行站的人数与站的行数两个量相对应的数的乘积一定,都是480。 22、(1)第一个表格中,茶杯的数量增加,总价就会随着增加;茶杯的数量减少,总价就会随着增加。

第二个表格中,茶杯的单价增加,数量就会随着减少;茶杯的单价减少,数量就会随着增加。 (2)第一个表格中的两个量成正比例,因为这两个两量对应的数的比值一定。 (3)第二个表格中的两个量成反比例,因为这两个两量对应的数的乘积一定。

家长签名: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kqy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