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客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0-2021学年上海市闵行区九校联考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0-2021学年上海市闵行区九校联考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

来源:客趣旅游网
2020-2021学年上海市闵行区九校联考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

1. 默写

(1)欲为圣朝除弊事,________。(《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________,吹入沧溟始自由。(《和<淮上遇便风>》) (3)所以动心忍性,________。(《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________,清歌一曲月如霜。(《听张立本女吟》) (5)譬如为山,________,止,无止也!(《孔孟论学》) (6)________,雪却输梅一段香。(《雪梅》)

2.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下列各题。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1)《丑奴儿》是这首词的________;作者是宋代词人________

(2)下面关于这首词中“愁”的理解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词中的“愁”,有指词人无病呻吟之闲愁。 B.词中的“愁”,有指词人抑郁、伤感之离愁。 C.词中的“愁”,有指词人忧国忧民之忧愁。

D.词中的“愁”,有指词人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之哀愁。

3.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黄生借书说

①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②“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日‘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③“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④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⑤为一说,使与书俱。

(1)本文选自《________》,作者是清代文学家________(人名)。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________

(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作者在第二节提出了“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

B.第二节,作者列举了三个事例,证明“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C.作者将借书者于藏书者进行对比,分析“天下物皆然”的原因。 D.作者写《黄生借书说》一文,目的是勉励青年发奋求学。

4.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詹懋举以工为师 万历末,詹懋(mào)举为颍州守,偶召木工,詹适弹琴,工立户外,矫首画指,若议其善否者。呼问之曰:“颇善此乎?”曰:“然。”使之弹,工即鼓前曲一过,甚妙。詹大惊异,诘所自。工曰:“家在西郭外,曾见一老人,贸薪入城,薪担头常囊琴,因请观之。闻其弹,心复悦之,遂受学耳。”詹予以金,不受,曰:“某,木工也,受工之直而已。”又曰:“公琴皆下材,工有琴,即老人所贻,今以献公。”果良琴也,詹乃从之学,一时琴师莫能及。 --选自清朝王士祯《池北偶记》 (注)①一过:一遍。 (1)解释加点字。

①詹懋(mào)举颍州守________

②一时琴师莫能________

(2)对画线句“曾见一老人,贸薪入城,薪担头常囊琴,因请观之”翻译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 A.曾经见一个老人进城卖柴,肩上担着柴,头上常挂一个囊琴,于是请求看看。

B.曾经见一个老人带着薪金进城,担心薪金,便放在常挂头边的琴囊里,于是请求检查一下。 C.曾经见一个老人进城卖柴,常把琴装在口袋里挂在柴担的担头,于是请求看看。

D.曾见一老人带薪金进城,担心薪金,便放在常挂头边的装琴的口袋里,于是请求检查一下。

(3)詹懋举的行为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 二、现代文

5. 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各题。

①在哺乳类动物中,进化各阶段的化石发现较多、研究较清楚的要数马了.100多种马的化石,显示马的进化可分为五个主要阶段:始祖马、中马、草原古马、上新马和真马.5000万年前始新世早期,世界上最早出现的马﹣﹣始祖马,狐那么大,前肢四趾,后肢三趾。以后各阶段的马,体型逐渐高大,趾逐渐减少:由四趾到三趾,到三趾而只有中趾发达,到只有中趾而趾端成硬蹄,终于成为现代类型的单蹄的真马。在生物进化论上,这被认为是特化式进化或直向进化的典型事例。

②作为物种,现在全世界的马都属马科、马属两种之一:野马或家马。野马是唯一的现存野生种。野马

比家马体形较瘦小;头较短钝,额鬃短或缺,鬣短而直立;尾的长毛粗而较少;蹄较宽,常结群活动。野马分布于阿尔泰山两侧的我国准葛尔盆地与内蒙古、甘肃西北部,和蒙古的西南部。有称蒙古野马。 ③家马无疑是由野马经驯化培育而成的。问题是哪一种野马。据说作为家马原种的野马已经灭绝。也有认为就是现存的野马的。现存野马和家马杂交,可产生具有生殖能力的后代,显示了它们间密切的亲缘关系。不少学者认为:我国北方多属蒙古马系统的家马,是从蒙古野马来的。据考证,马是继狗猪羊牛后为人类驯养的家畜。约于公元前3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在亚洲中部的草原地区首先驯马。我国也是最早驯马的国家之一。四五千年前龙山文化遗迹中已发现有家马的遗骨。最初驯马是用作运输工具,后来才用于骑乘。

④家马较高大,头长鬃长,鬣也长而垂于颈的两侧,尾的长毛细而密。家马按用途也可分为骑乘种、重挽种和兼用种。骑乘种具奔跑快速、敏捷机智等优良品质。阿拉伯马是世界著名的珍贵品种。重挽种体重力大,专供挽拽货物、车辆。如英国重挽马。兼用种力速兼备,既可骑乘,又可轻挽,故又名轻挽种。蒙古马是优良品种。全世界有300多个马品种,很多是经多次与优良品种杂交,逐步改善品质及选育而成的。其间

产生许多杂种马。马一胎一子,幼驹出生后不久就会站立,吃奶。家马马母爱性强,幼驹常依偎母旁。 ⑤马在多方面为人类效犬马之劳:犁田,拉公共汽车,拉雪橇,拉邮车,送邮务员派信。老马识途,自会沿老路走的。在马术运动中,有赛马、单人马赛车、障碍赛、涉水赛等。蒙古族“那达慕“大会的赛马项目也不少。马戏总有精彩的表演。至于战马,无论古代的轻骑兵,还是近代骑兵的,都会立下不少的汗马功劳呢!

(1)阅读全文,完成下面的表格:

段落 段意 ① 引入说明对象:马 ② ________ ③ ________ ④ 家马的特征和种类 ⑤ ________ (2)第④段划线句主要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

(3)第③段中加点词”之一“不能去掉的原因是________

(4)下列对文本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作文哺乳类动物的马在生物进化理论上是特化式进化成直向进化的典型事例。 B.页码是唯一的现存野生种类,体形比家马瘦小,蹄较宽,常单独活动。 C.我国也是最早驯马的国家之一,理由是四五千年龙山文化遗迹中有家马的遗骨。 D.马和人类的关系密切,人类有各种和马有关的活动,如马戏、马术、马球等。

6. 书桌 ①十多年前寄居乡下的时候,曾经托一个老木匠做一张书桌。我并不认识这个老木匠,向当地人打听,大家一致推荐他,我就找他。

②对于木材,我没有成见,式样也随便,我只要有一张可以靠着写写字的桌子罢了。他代我作主张,用梧桐,因为他那里有一段梧桐,已经藏了好几年,干了。他又代我规定桌子的式样。两旁边的抽屉要多少

高,要不然装不下比较累zhùi( )的东西。右边只须做一只抽屉,抽屉下面该是一个柜子,安置些重要的东西,既见得稳当,取携又方便。左右两边里侧的板距离要宽些,要不然,两个膝盖时时触着两边的板,就感觉局促,不舒服。我样样依从了他,当时言明工料价六块钱。

③过了一个星期,过了半个月,过了二十多天,不见他把新书桌送来。我再不能等待了,特地跑去问他。他指着靠在阴暗的屋角里的一排木板,说这些就是我那新书桌的材料。【我不免疑怪,二十多天功夫,只把一段木头解了开来!】

④他看出我的疑怪,就用教师般的神情给我开导。说整段木头虽然干了,解了开来,里面还未免有点儿潮。如果马上拿来做家伙,不久就会出毛病,或者裂一道缝,或是接榫处松了。人家说起来,这是某某做的“生活”,这么脆弱不经用。他向来不做这种“生活”,也向来没有受过这种指摘。现在这些木板,要等它干透了,才好动手做书桌。

⑤他恐怕我不相信,又举出当地的一些人家来,某家新造花厅,添置桌椅,某家小姐出阁准备嫁妆,木料解了开来,都搁在那里等待半年八个月再上手呢。“先生,你要是有功夫,不妨到他们家里去看看,我做

的家伙是不容它出毛病的。”他说到“我做的家伙”,,宛如文人朗诵他的得意作

品时候的模样。

⑥我知道催他快做是无效的,好在我并不着急,也就没说什么催促的话。又过了一个月,我走过他门前,顺便进去看看。一张新书桌站在墙边了,近乎乳白色的板面显出几条年轮的痕迹。老木匠正弯着腰,几个手指头抵着一张“沙皮”,在磨擦那安抽屉的长方孔的边缘。

⑦我说再过一个星期,大概可以交货了吧。他望望屋外的天,又看看屋内高低不平的泥地,摇头说:“不行。这样干zào( )的天气,怎么能上漆呢?要待转了东南风,天气潮湿了,上漆才容易干,才可以透入木头的骨子里去,不会脱落。”

⑧此后下了五六天的雨。乡下的屋子,室内铺着方砖,每一块都渗出水来,像劳工背上淌着汗。无论什么东西,手触上去总觉得黏黏的。穿在身上的衣服也散发出霉蒸气。我想,我的新书桌该在上漆了吧。 ⑨又过了十多天,老木匠带同他的徒弟把新书桌抬来了。栗壳色,油油的发着光亮,一些陈旧的家具和它一比更见得黯淡失色了。老木匠问明了我,就跟徒弟把书桌安放在我指定的地位,只恐徒弟不当心,让桌子跟什么东西碰撞,因而擦掉一点儿漆或是划上一道纹路,他连声发出“小心呀”“小心呀”的警告。直到安放停当了,他才松爽地透透气,站远一点儿,用一只手摸着长着灰色短须的下巴,悠然地鉴赏他的新作品。最后说:“先生,你用用看,用了些时,你自然会相信我做的家伙是可以传子孙的。”他说到“我做的家伙”,

(文/叶圣陶)

(1)根据拼音写汉字:累zhùi________;干zào________。

(2)把第③段【】内的句子改成反问句。________

(3)第⑤段和第⑨段中加点的语句属于________描写,其作用是________。

(4)提取上文相关信息,将老木匠制作书桌的过程补充完成。 选好木料确定式样→________→制作成型打磨光滑→________

(5)下列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_

A.第③段首句重复使用“过了”意在强调工时长,表明老木匠工作效率低。 B.第④段首句写出老木匠好为人师,倚老卖老,显摆自己手艺好。 C.第④段画线句写出老木匠好面子爱挑剔,但人也实在,讲诚信。 D.第⑨段画线句写出老木匠安放书桌时的小心谨慎及对自己作品的珍视。 三、综合运用

7.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学校计划将1月18日-22日这几日定为文学艺术活动日。请你协助策划相关活动。 (1)下面的宣传海报中缺一项内容,请选择最合适的选项填入________ 日期 历史上的“今天” 1月18日 北宋文学家王安石诞生(1021) 1月19日 1月20日 法国巴比松派画家米勒逝世(1875) 1月21日 西班牙男高音歌唱家多明戈(1941) 1月22日 英国散文家培根诞生(1561) A.汉武帝刘彻登基(公元前140年1月19日)

B.明朝航海家郑和最后一次出航(公元前1431年1月19日) C.清代词人纳兰性德诞生(1665年1月19日) D.英国科学家瓦特诞生(1736年1月19日)

(2)学校拟开展唐宋家经典作品阅读会,安排在哪一日最合适,说明理由。 将该活动安排在1月________日,理由是________。 四、作文

8. 题目:教室里的欢乐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能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参与试题解析

一、文言文 1.

【答案】

肯将衰朽惜残年 应愁晚泊喧卑地 曾益其所不能 自把玉钗敲砌竹 未成一篑 梅须逊雪三分白

【考点】 名篇名句默写 【解答】

(1)肯将衰朽惜残年

(2)应愁晚泊喧卑地(注意“泊”的写法) (3)曾益其所不能

(4)自把玉钗敲砌竹(注意“钗”的写法) (5)未成一篑

(6)梅须逊雪三分白(注意“逊”的写法) 2.

【答案】

词牌名,辛弃疾 A

【考点】 现代诗歌阅读 【解答】

(1)本题是对文学常识和表达方式的考查.要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解答.《丑奴儿》是这首词的词牌名,作者是宋代词人辛弃疾.

(2)此题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上片写少年“爱上层楼”是为赋新词,寻觅愁绪,那是少年时代,风华正茂,涉世不深,乐观自信,对于人们常说的“愁”还缺乏真切的体验,此处的愁当是个人的离愁别绪.下片表现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处世阅历渐深,对于这个“愁”字有了真切的体验.作者怀着捐躯报国的志愿投奔南宋,本想与南宋政权同心协力,共建恢复大业.谁知,南宋政权对他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他不仅报国无门,而且还落得被削职闲居的境地,此时作者的愁应是忧国伤时之愁.不是词人无病呻吟之闲愁.故选:A 答案:

(1)词牌名,作者是宋代词人辛弃疾. (2)A 译文:

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3.

【答案】

小仓山房文集,袁枚

显出忧惧的样子,抚摸玩赏那东西久久不能停止. D

【考点】

课内文言文阅读 【解答】

(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作家作品.需要平时的积累.要注意“枚”的书写.

(2)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及常用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语的理解:惴惴:心情忧惧.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勉励黄生应该珍惜年少时光,勤奋学习.是黄生而不是青年. 答案:

(1)《小仓山房文集》袁枚

(2)就显出忧惧的样子,抚摸玩赏那东西久久不能停止. (3)D 4.

【答案】 担任,比得上 C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要认识自己的不足;学问不分贵贱,虚心好学方能不断进步,不断学习才能超越自我.

【考点】

课外文言文阅读 【解答】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①詹懋举任颍州的太守.为:担任;

②当时的琴师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他.及:比得上.

(2)贸:卖;囊:名词作状语,用口袋装;因:于是,就.句子翻译为:曾经见一个老人进城卖柴,常把琴装在口袋里挂在柴担的担头,于是请求看看.

(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旨的能力.作答时,要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概括,本题主要抓住詹懋举的行

为.本文给我们的启示有: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要认识自己的不足;学问不分贵贱,虚心好学方能不断进步,不断学习才能超越自我.

答案:

(1)①担任;②比得上. (2)C

(3)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要认识自己的不足;学问不分贵贱,虚心好学方能不断进步,不断学习才能超越自我. 二、现代文 5.

【答案】

介绍现存马的分类及野马的外形特征和分布范围,介绍家马是由哪种野马驯化而来,介绍马在人类不同生活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分类别、举例子,条理清晰地说明不同种类家马的不同特征和作用。

因为“之一”表示最早驯马的国家不止一个,我国只是其中的一个;如果删去,则表示最早驯马的有且只有我国一个,这就与事实不相符。“之一”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 B

【考点】

说明文内容理解与分析 【解答】

本题考查段落大意的概括。解答此题读懂每段的内容,分别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即可。本文第一段,介绍马的进化的不同阶段,以及最早的始祖马的特征;第二段,介绍现存马的分类及野马的外形特征和分布范围;第三段,介绍家马是由哪种野马驯化而来;第四段,介绍家马的外形、分类及其生活习性;第五段,介绍马在人类不同生活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题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结合句子内容来看,按“骑乘种、重挽种和兼用种”三个种类来分别介绍,每介绍一种还给出具体的例子,可以看出运用的是分类别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以此来条理清晰地说明不同种类家马的不同特征。

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解答此类题先说明词语的意思,说明用了该词句子的意思,再说明删去此词句子的意思,最后强调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之一”表示其中一个的意思,意思是说最早驯马的国家有很多,我国只是其中的一个,如果去掉,则变成只有我国是最早驯马的国家,这样就与事实不相符。

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与比对。解答此题从文中找出与选项相对应的内容,进行分析比对即可找出错误。原文表述:“野马比家马体形较瘦小;头较短钝,额鬃短或缺,鬣短而直立;尾的长毛粗而较少;蹄较宽,常结群活动”,而非“单独活动”,由此可见B项表述错误;故选B。

答案:(1)②介绍现存马的分类及野马的外形特征和分布范围;③介绍家马是由哪种野马驯化而来;⑤介绍马在人类不同生活领域中的重要作用。(2)分类别、举例子;条理清晰地介绍了不同种类家马的不同特征。(3)因为“之一”表示最早驯马的国家不止一个,我国只是其中的一个;如果删去,则表示最早驯马的有且只有我国一个,这就与事实不相符。“之一”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4)B 6.

【答案】 赘,燥

我不免疑怪,二十多天功夫,难道只把一段木头解了开来?

神态,“黄浊”与“夸耀”对比,写出老木匠一提到作品就眼睛发亮,表现出老木匠对自己制作的“家伙”的珍爱、欣赏和对自己手艺的自信

解开木头等待干燥,等到潮湿天气上好油漆 D

【考点】

记叙文内容理解与分析 【解答】

(1)本题考查音节的拼读与汉字的书写.解答此题关键要会正确拼读音节,根据语境与平时的积累写出正确的汉字.这里应书写的字分别为:赘;燥.

(2)本题考查句式的改写.解答此题关键要了解反问句的特点.反问就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改写时在句中加入反问词“难道”,并将句末的感叹号改为问号即可.改写后应为:我不免疑怪,二十多天功夫,难道只把一段木头解了开来?

(3)本题考查描写方法的判断及作用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掌握描写的种类及其作用效果:人物描写包括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神态、侧面描写等.然后根据具体的语句做出判断,并结合所处文段加以理解,分析出描写的效果.根据句子内容来看,两个句子都对人物的眼神进行描绘,属于对人物的神态描写,用“黄浊”与“夸耀”对比,写出老木匠一提到作品就眼睛发亮,表现出老木匠对自己制作的“家伙”的珍爱. (4)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与情节的梳理.解答此题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理清事件的发展过程,从文中提取出相关的语句表述出每一过程的大意即可.文章先写找到老木匠后,我们选好木料确定式样,然后老木匠解开木头等待干燥;接着写老木匠将书桌制作成型打磨光滑,最后选定潮湿天气上好油漆,并为了送到家.

(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这是一道选择题,在准确理解文章的前提下,结合选项仔细对比作答,注意生活常识和过于绝对化、片面化的说法一般都是错误的.

A项,“表明老木匠工作效率低”不准确,因为选项本身就错误.B项,“好为人师,倚老卖老,显摆”等词是贬义词,而作者是赞扬木匠的,因此不准确.C项,第④段画线句子“这种活”是“果马上拿来做家伙,不久就会出毛病,或者裂一道缝,或是接榫处松了.人家说起来,这是某某做的“生活”,这么脆弱不经用”,强调木匠做活讲良心,而不是好面子爱挑剔.D第⑨段画线句写出老木匠安放书桌时的小心谨慎及对自己作品的珍视,正确.故选:D 答案:

(1)赘;燥.

(2)我不免疑怪,二十多天功夫,难道只把一段木头解了开来?

(3)神态描写,“黄浊”与“夸耀”对比,写出老木匠一提到作品就眼睛发亮,表现出老木匠对自己制作的“家伙”的珍爱、欣赏和对自己手艺的自信.

(4)解开木头等待干燥;等到潮湿天气上好油漆. (5)D 三、综合运用 7.

【答案】 C

18,王安石是唐宋家之一,在他的诞生日开展唐宋家经典 作品的阅读活动比其他几日更合适 【考点】 材料探究 【解答】

(1)此题考察了学生图表的填充. 此题难度较小.

因为图表分为两项,一栏是时间,一栏是名人名称.由此可得,这是名人的诞生时间的表格,所以对应时间很容易填写上:清代词人纳兰性德诞生(1665年1月19日). (2)此题考察了材料的迁移使用.

因为王安石的出生日期为:1月18日,所以选在他的诞生日开展唐宋家经典 作品的阅读活动比其他几日更合适. 答案: (1)C

(2)18 王安石是唐宋家之一,在他的诞生日开展唐宋家经典 作品的阅读活动比其他几日更合适.

四、作文 8.

【答案】 【例文】

教室里的欢乐

班主任郑老师早就说好了,星期四下午参加我们的课外活动.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下午第二节课就下起了大雨.“这鬼天气,早不下,晚不下,偏偏这时候下.”“课外活动让它给搅了.”“唉!又该补课了!”同学们议论纷纷,“唉”声一片.突然,教室里静下来,郑老师出现在教室门前.

“怎么,一个个噘着嘴,怕玩不成了?”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说话.“教室外不能玩,我们在教室里做游戏怎么样?”郑老师说.“什么,做游戏?”顿时,教室里像开了锅,大家可高兴啦,有的同学竟欢呼起来.

“现在每个同学准备三张纸条,第一张写上自己的名字,第二张写上在什么地方,第三张写上在干什么.写完后,第一张由张蕊娜收齐;第二张郑媛收;陈都乐,你收第三张.”纸条很快收齐了,郑老师一份份接过纸条,像洗扑克牌一样“刷刷”地几下把纸条的顺序打乱了.

“现在宣布规则,一会儿分别由张蕊娜、郑媛、陈都乐念纸条,如果和实际不合就念下一个.如果念完和实际一致,念到谁,谁就出个节目,同学们说好不好?”“好!”大家异口同声道.接着三位同学念起来. “黄亮,在床上,洗澡.”“哈哈…”惹得同学们一阵哄堂大笑.

“何龙,在池塘里,喝汽水.”“何龙,少喝点,小心撑破了肚皮!”

“黄乾洲,在厕所,吃早饭.”顿时一阵不可抑制的哄笑迸发出来.朱延超像疯子似的大笑;邱建笑得弯了腰;雷新伍笑得前俯后仰;我笑得滚出了眼泪;郑老师笑得坐在椅子上,再也起不来了;就连最不爱笑的黄竹艳也“噗哧”一声笑了起来.

我可担心了,心里直敲小鼓,希望念到自己,又害怕念到自己.

这时,只见张蕊娜在郑媛耳边嘀咕了几句,她神秘地一笑,念到:“郑老师.”郑媛接着念:“在家里.”“讲课.”陈都乐脱口而出.

“郑老师表演节目.”不知谁嚷了一句.郑老师站起来说:“不对吧!怎么会有我?再说,在家里讲课也不符合实际呀?”“符合,郑老师在家里给我讲过课.”何龙马上喊了起来.“给我讲过!”“也给我讲过!”顿时有好多同学跟着喊了起来.“郑老师在办公室教过我!”“在操场上教过我!”“…”.

“那好,我给大家讲个故事!”“不行,郑老师唱歌.”“唱歌!”“好,我唱歌.”说着,郑老师走上了讲台,唱起了《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不知是谁首先敲起了桌子,给老师伴奏.接着,我们都拍起手来.

郑老师停止了歌声,游戏又继续进行.笑声时高时低,时断时续,此起彼伏,充满了教室,它又冲出了教室,飞向校园,久久地在校园中回荡….

雨停了,太阳露出了笑脸,仿佛也在哈哈大笑… 【考点】 全命题作文 【解答】 【例文】

教室里的欢乐

班主任郑老师早就说好了,星期四下午参加我们的课外活动.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下午第二节课就下起了大雨.“这鬼天气,早不下,晚不下,偏偏这时候下.”“课外活动让它给搅了.”“唉!又该补课了!”同学们议论纷纷,“唉”声一片.突然,教室里静下来,郑老师出现在教室门前.

“怎么,一个个噘着嘴,怕玩不成了?”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说话.“教室外不能玩,我们在教室里做游戏怎么样?”郑老师说.“什么,做游戏?”顿时,教室里像开了锅,大家可高兴啦,有的同学竟欢呼起来.

“现在每个同学准备三张纸条,第一张写上自己的名字,第二张写上在什么地方,第三张写上在干什么.写完后,第一张由张蕊娜收齐;第二张郑媛收;陈都乐,你收第三张.”纸条很快收齐了,郑老师一份份接过纸条,像洗扑克牌一样“刷刷”地几下把纸条的顺序打乱了.

“现在宣布规则,一会儿分别由张蕊娜、郑媛、陈都乐念纸条,如果和实际不合就念下一个.如果念完和实际一致,念到谁,谁就出个节目,同学们说好不好?”“好!”大家异口同声道.接着三位同学念起来. “黄亮,在床上,洗澡.”“哈哈…”惹得同学们一阵哄堂大笑.

“何龙,在池塘里,喝汽水.”“何龙,少喝点,小心撑破了肚皮!”

“黄乾洲,在厕所,吃早饭.”顿时一阵不可抑制的哄笑迸发出来.朱延超像疯子似的大笑;邱建笑得弯了腰;雷新伍笑得前俯后仰;我笑得滚出了眼泪;郑老师笑得坐在椅子上,再也起不来了;就连最不爱笑的黄竹艳也“噗哧”一声笑了起来.

我可担心了,心里直敲小鼓,希望念到自己,又害怕念到自己.

这时,只见张蕊娜在郑媛耳边嘀咕了几句,她神秘地一笑,念到:“郑老师.”郑媛接着念:“在家里.”“讲课.”陈都乐脱口而出.

“郑老师表演节目.”不知谁嚷了一句.郑老师站起来说:“不对吧!怎么会有我?再说,在家里讲课也不符合实际呀?”“符合,郑老师在家里给我讲过课.”何龙马上喊了起来.“给我讲过!”“也给我讲过!”顿时有好多同学跟着喊了起来.“郑老师在办公室教过我!”“在操场上教过我!”“…”.

“那好,我给大家讲个故事!”“不行,郑老师唱歌.”“唱歌!”“好,我唱歌.”说着,郑老师走上了讲台,唱起了《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不知是谁首先敲起了桌子,给老师伴奏.接着,我们都拍起手来.

郑老师停止了歌声,游戏又继续进行.笑声时高时低,时断时续,此起彼伏,充满了教室,它又冲出了教室,飞向校园,久久地在校园中回荡….

雨停了,太阳露出了笑脸,仿佛也在哈哈大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kqy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