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客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环境生态学试卷B

环境生态学试卷B

来源:客趣旅游网
蚌埠学院环境生态学期末考试试卷B

一、名词解释 1、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因

素。

2、上行效应——是指较低营养阶层的密度、生物量等(资源)决定较高营养阶层的

种群结构。

3、阿伦规律——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等在低温环境中有变小变短

的趋势。

4、生态系统——是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

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断演变,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平衡状态。

5、生物浓缩——有害物质在生物体内积聚浓缩现象称为生物浓缩。 二、单项选择题

1、 生态学作为一个科学名词,最早是由( A )提出并定义的。

A. E.Haeckel B. E.P.Odum C. A.G.Tansley D. Darwin 2、在诸生态因子中( B )的因子称为主导因子。

A 能替代少数其他因子 B 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明显影响 C 把其他因子的直接作用变为间接作用 D 对其他因子有影响作用子

3、著有《生态学基础》一书并因此获得“泰勒”奖,被誉为“现代生态学之父”的是下列哪位生态学家?( A )

A. Odum B. Haeckel C. Clements D. Tansley 4、蛇与黄鼠的冬眠,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C )

A 气温低到不能忍受时,两种动物都会死亡;B气温低到不能忍受时,鼠会死亡;C 气温低到不能忍受时,蛇会死亡, 鼠会觉醒;D 鼠在冬眠过程中一直处于体温低、心律缓慢的沉睡状态。

5、诱导动物冬眠的主要因子是( D )

A.干旱 B.高温 C.低温 D.光周期 E.温度 6、诱导鸟、兽换羽、毛的因子是( D )

A.干旱 B.高温 C.低温 D. 光周期 E.温度 7、下列各项,编制生命表时不需要的是( C )

A.各年龄死亡率 B.各年龄开始存活率 C.各年龄适合度 D.生命期望 8、根据Grime的CSR三角形对植物生活史的划分,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B )

A.高山冻原环境支持杂草对策 B.放牧草原环境支持杂草对策

C.沙漠支持杂草对策 D.热带雨林环境支持胁迫忍耐对策 9、植物群落分布最关键的生态因子是( B ) A.竞争者和捕食者 B. 温度和降水 C. 耐受范围最宽的生态因子 D. 植物繁殖体的传播 E. 没有天然屏障的阻隔

10、在生态演替中,下列各项中哪一项是最不可能发生的( D )

A. 群落的物种构成不断变化 B. 物种总数先增多,然后趋于稳定 C. 在初始阶段之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量总量下降 D. 生态系统中的有机质总量下降 11、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被广泛接受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该理论能够简单地用一个变量来表述岛屿的生物学特征,这个单一变量是( A )

A.岛屿面积 B.物种数量 C. 岛屿距的距离 D.物种的灭绝速率

1

12、 陆地生态系统中净初级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是( B ) A.热带雨林 B.木本和草本沼泽 C.北方针叶林 D.耕地

13、已知两种鼠甲与乙对干旱环境的适应能力为甲<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 A. 甲呼出气体温度高于乙 B. 乙呼出气体温度高于甲

C.甲的肾脏髓质层比乙厚 D. 尿与血浆浓度的比值甲大于乙 14、有关r-对策者和k-对策者,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 r-对策者生活在不稳定环境 B. r-对策者幼体存活率低 C. k-对策者竞争能力强 D. k-对策者种群恢复能力强 15、有关种群遗传与进化,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

A. 巨大的随机交配种群世代基因型保持不变 B. 种群内个体适合度越大,选择强度越大C. 种群越大,漂变强度越大 D. 经历过遗传瓶颈的小种群遗传变异会迅速降低。 16、对我国植被地理分布规律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除了青藏高原外,还有季风和 ( A ) A.降雨量的高低 B.季风 C.寒流 D.长江与黄河

17、群落中以同一方式利用共同资源的物种集团,称为( A ) A.同资源种团 B.生态位 C.关键种 D.群丛 18、单元项极学说认为群落演替( B )

A.土壤顶级 B.气候顶级 C.地形顶级 D.动物顶级 19、下列生态系统中,开放程度最大的是(C)

A.湖泊 B.热带雨林 C.农田 D.水库 20、下列做法不是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做法是( D )

A.农、林、牧、渔多种经营 B.大力植树造林,避免水土流失

C.大力开展生物防治,避免化学农药污染 D.大量使用化肥,保持农产品持续高产 三、不定项选择 1、所谓水体富营养化,指的是天然水体中如果排入过量营养物质,就会引起各种水生生 物、植物异常繁殖和生长的现象。过量营养物质主要指( BD )等元素。 A钙 B氮 C氧 D磷 2、生态系统的基本成份是( ABC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环境

3、植物群落的形成,可以从裸地上开始,也可以从已有的另一个群落中开始。但是任何一个群落在其形成过程中,至少需要经过( ADE )

A. 繁殖体的传播 B. 植物地上部分郁闭 C. 植物地下部分相互交织 D. 植物体的定居 E.植物体之间的竞争 F.充足的阳光与水分 4、物种多样性指数的高低决定于( AD )

A. 物种的丰富程度 B. 海拔高度 C. 纬度高低 D. 物种分布的均匀程度 E.经度大小

5、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C )

A. 生物对某种生态因子的生态幅可随生长而变化 B.生物的分布受其生态幅最窄的因子的影响最大 C.生物的分布范围完全由生态幅决定 D. 当生物对一种生态因子处于最适状态下时,对其它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会变宽。 6、一个池塘有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能量为a,流入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能量依次为b、c、d,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CD ) A. a=b+d B. a>b+d C. a7、生态系统发育到成熟阶段时,下列哪些特征是正确的( BCD )。

A.总生产量大于群落呼吸量 B.净生产量高 C.食物链以碎屑食物链为主 D.物

2

种多样性高 E. 种群选择压力为K-选择 F.生态系统抗干扰稳定性高 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食物征描述正确的是( BCD )

A. 食物链的环节数是无限的 B. 食物网上的生物之间不单单是捕食关系 C. 一种生物可能属于不同的营养级 D. 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越稳定 9、成群分布是种群中最常见的内分布型,成群分布的形成原因有( ABC )

A. 环境资源分布不均匀 B.植物以种子方式传播 C.动物的社会行为使其结合成群 D. 种群内个体的竞争

10、判断下列有关食物链说法的正确性( ABD ) A. 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渠道 B. 捕食食物链在陆地生态系统能量转化中是处于次要地位的食物链 C. 沿着食物链的方向,动物个体越来越大 D. 在食物链中,根据动物的食性,每种动物只能归属于某一个特定的营养级中 四、简答题

1、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意义?

(1)营养结构形象比喻;(2)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3)揭示了环境有毒污染物转移积累的原理和规律。

2、为什么鱼塘常在炎热的夏季夜晚发生鱼大量的死亡现象,如何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 答:发生原因:(1)高温是水中溶氧量减少;(2)白天由于有水草光合作用产生氧,因此白天不容易发生;(3)夜晚水草、鱼进行呼吸作用耗氧量,进一步是溶氧减少。 解决办法:(1)给池塘水中通气;(2)合理控制鱼的密度。

3、当家绵羊最初被引进到澳大利亚的一个远离海岸的大岛塔斯马尼亚时,种群数量从1820年的200, 000只增加到了1850年的两百万只。(20分) a) 绵羊的内禀增长率r是多少?(5分) b) 原始种群加倍需要多长时间?(5分)

c) 如果种群照1820年到1850年间的速率继续增长,到2000年将有多少只绵羊?(5分) d) 如果你去这个岛的话你预想会发现这么多的绵羊吗?请解释。(5分) 答:(a)∵N1=N0ert ∴r=1/t×ln(Nt/N0-)=(1/30)×ln200000/200000=[(1/30)×ln10] (b)∵Nt=N0ert ∴t=1/r×ln(Nt/N0)=30×(1/ln10) ×ln2 (c) Nt=N0ert=200000×e[(1/30)×ln10] ×150

(d)不会。因为该岛上的资源是有限的,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到环境资源的。所以绵羊增长应呈有限环境下的逻辑斯蒂增长。

4、简述生态系统各营养级能量减少的原因。

答:1.各营养级的生物都会因细胞呼吸而消耗相当大的一部分能量;

2.各营养级总有一部分生物未被下一营养级的生物所利用。

五、论述题

1、论述全球主要生态问题及对策。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kqy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