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是鲁迅先生自《狂人日记》后的第二本经典小说集,它是中国的名著。同样也是世界的名著,有《故土》,《药》,《孔乙己》等等鲁迅先生的名作。
在《藤野先生》中鲁迅先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在日本的首都东京留学时,看到和听到当时民的麻木不仁从而使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意识苏醒,意识到医学也只是治标不治本。因此他弃医从文,从此投身文学。为人民能够自由而奋斗,鲁迅先生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八个字来概括了那时的民,表达了对于他们的怜惜和悲伤。
《孔乙己》中讲述了那个家境贫困、好吃懒做、无所事事,社会层次低但是又非常向往社会上流阶级的生活的孔乙己。从孔乙己在澡堂是人们取笑的话题开始,表达在生活中他常常以偷为职业,在最后因为偷了有钱人的书后被打折了腿,最后默默地离开了人世。
《故土》中那个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豆腐西施”,还有和剧中主人公从小玩在一起的那西瓜地上银项圈的小英雄闰土见到老爷时欢喜而又凄凉的神情,从而表达了当时人民的麻木,在受到封建势力压迫和打击下的情形,而《药》那么更能够淋漓尽致地表现这一点。文中凶暴残酷的刽子手康大叔,因为小儿子小栓的痨病而拿出所有家档去买了个人血馒头的华老栓,和那些在茶店里议论纷纷的茶客,但是文中最不幸的就是因为而被处死,最后用自己的血作了人血馒头而牺牲的人,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了当时社会的状况,康大叔的残酷,卑劣,仗势欺人。华老栓的愚昧,迷信,麻
木,茶客们的盲从和人与人之间的势利,夏瑜的英雄气概但是完全脱离群众的是无法成功的。
当然,在《呐喊》这本书中,像这样的文章还有许许多多,鲁迅先生写这些文章是为了让当时的民看了以后,能够清醒过来。鲁迅先生用幽默而又带有挖苦意味的语言,愤怒而又带有鼓励的语气,鼓励着,让当时的醒悟过来,让当时的中国强大起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kqy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