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一、单项选择题
1、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国民生产总值,则该国公民从国外取得的收入(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能确定 2、在四部门经济中,GDP是指( )的总和。
A、消费、净投资、购买和净出口 B、消费、总投资、购买和净出口 C、消费、总投资、购买和总出口 D、消费、净投资、购买和总出口 3、在一般情况下,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数值最小的是( )。
A、国民生产净值 B、个人收入 C、个人可支配收入 D、国民收入 4、按百分比计算,如果名义GDP上升( )价格上升的幅度,则实际GDP将( )。
A、小于,下降 B、超过,不变 C、小于,不变 D、超过,下降 5、经济增长问题以实际GDP的数值来衡量的,这是因为( )。 A、产出逐年变化 B、收入法与支出法得出的数字并不相等 C、逐年的名义GDP差别太大 D、价格水平逐年变化 6、在GDP统计中,负的总投资数字( )。
A、不可能出现 B、可能出现,若折旧足够大的话
C、可能由于库存大幅度减少而引起 D、将意味着经济中所生产的超过其消费的 7、已知,C=3000亿元,I=800亿元,G=960亿元,X=200亿元,M=160亿元,折旧=400亿元,则( )不正确。
A、GDP=3800亿元 B、NDP=4400亿元 C、净出口=40亿元 D、GDP=4800亿元 8、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贷物 B、给困难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一笔佣金 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
1
9、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
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 B、建造一座住宅 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 D、以上都是 10、在下列项目中,( )不属于购买。
A、地方办三所中学校 B、给低收入者提供一笔住房补贴 C、订购一批军火 D、给劳务人员增加薪水 11、所谓净出口是指()。
A、出口减进口 B、进口减出口 C、出口加进口 D、GDP减出口 12、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计入GDP的支出是指( )。
A、购买商品的支出 B、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
C、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的转移支付之和 D、工作人员的薪金和转移支付
13、在三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衡量,GDP等于( )。
A、消费+投资 B、消费+投资+购买 C、消费+投资+购买+净出口 D、消费+投资+净出口 14、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净值之间的差别是( )。
A、直接税 B、折旧 C、间接税 D、净出口 15、下列应该计算入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是( )。
A.用来生产面包的面粉 B.居民家庭食用的面粉 C.企业为居民加工面条的面粉 D.以上都不对 二、问答题
1、国内生产总值 个人可支配收入 2、常用的GDP核算方法有哪几种,分别解释一下。 3、为什么要区分名义GDP和实际GDP? 4、净出口 、最终产品 三、计算题
1、假定某国国民收入资料如下(单位:亿元)
2
国内生产总值5000,总投资800,净投资300,消费3000,购买960,预算盈余30。运用上述资料,计算:
(1)国内生产净值 ; (2)净出口 ;(3)收入。
2、假如某经济社会在2004年和2005年生产的产品的数量和价格如下表所示。以2004年为基期,求2005年的实际GDP。
2004年 数量(斤) 牛肉 大米 西红柿 100 200 500 价格(元) 10 1 0.5 2005年 数量(斤) 110 200 450 价格(元) 10 1.5 1
3、假定一国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 国内生产总值 4800亿美元 总投资 净投资 消费 购买 预算盈余 800亿美元 300亿美元 3000亿美元 960亿美元 30亿美元 试计算:(1)国内生产净值;(2)净出口;(3)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4)可支配收人;(5)个人储蓄。
第十三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 )之时。
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 B、实际的消费加实际的投资等于产出值 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 D、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 2、当消费函数为C=a+bY,a,b>0,这表明,平均消费倾向( )。 A、大于边际消费倾向 B、小于边际消费倾向 C、等于边际消费倾向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3
3、在凯恩斯的两部门经济模型中,如果边际消费倾向值为0.8,那么乘数值是 ( )。
A、1.6 B、2.5 C、5 D、4 4、消费函数的斜率等于( )。
A、平均消费倾向 B、平均储蓄倾向 C、边际消费倾向 D、边际储蓄倾向 5、如果消费函数为C=100+0.8(Y-T),那么支出乘数是( )。 A、0.8 B、1.253 C、4 D、5 6、支出乘数( )。
A、等于投资乘数 B、等于投资乘数的相反数 C、比投资乘数小1 D、等于转移支付乘数
7、计划使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加120亿元,如果乘数为4,对物品与劳务的购买应该增加( )。
A、40亿元 B、30亿元 C、120亿元 D、360亿元 8、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3,投资支出增加60亿元,可以预期,这将导致均衡水平GDP增加( )。
A、20亿元 B、60亿元 C、180亿元 D、200亿元 9、如果某一年的支出大于收入,这个差额称为预算( )。 A、短缺 B、赤字 C、债务 D、盈余 10、平衡预算乘数等于( )。
A、1 B、边际储蓄倾向 C、边际消费倾向 D、边际消费倾向 11、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是( )。
A、大于1的正数 B、小于1的正数 C、零 D、等于1 12、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等于( )。
A、大于1的正数 B、小于1的正数 C、零 D、等于1 13、根据消费函数,引起消费增加的因素是( )。
A、价格水平下降 B、收入增加 C、储蓄增加 D、利率提高 14、消费函数的斜率取决于( )。
4
A、边际消费倾向 B、与可支配收入无关的消费的总量 C、平均消费倾向 D、由于收入变化而引起的投资总量 15、在以下三种情况中,投资乘数最大的是( )。
A、边际消费倾向为0.6 B、边际储蓄倾向为0.1 C、边际消费倾向为0.4 D、边际储蓄倾向为0.3 16、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2,则税收乘数值为( )。 A、5 B、0.25 C、-4 D、2
17、假定某国经济目前的均衡收入为5500亿元,如果要把收于提高到6000亿元,在边际消费倾向等于0.9的条件下,应增加购买支出( )。 A、500亿元 B、50亿元 C、10亿元 D、30亿元 18、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涉及的市场是( )。
A、产品市场 B、货币市场 C、劳动市场 D、国际市场 19、关于投资与利率的关系,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投资是利率的增函数 B、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 C、投资与利率是非相关关系 D、以上判断都不正确 20、假设名义利率为10%,通货膨胀率为20%,实际利率是( )。 A、10% B、-10% C、30% D-30% 二、问答题
1、消费函数 投资乘数 边际消费倾向
2、税收、购买和支付转移这三者对总需求的影响有何不同? 3、怎样理解资本边际效率和投资边际效率的区别?
4、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民生产总值(GNP)有什么不同? 5、什么是两部门经济、三部门经济、四部门经济? 6、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有什么关系? 三、计算题
1、假设在两部门经济中,C=50+0.8Y,I=50.(C为消费,I为投资) (1) 求均衡的国民收入Y、C、S(储蓄)分别为多少? (2) 投资乘数是多少?
2、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200+0.8Yd ,投资支出I=100,购买G=200,转移支付TR=62.5,税收T=250,求:
5
(1)均衡的国民收入
(2)投资乘数、购买乘数、转移支付乘数、税收乘数、平均预算乘数。 3、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C=300+0.8Yd,投资I=200,税收函数T=0.2Y(单位为亿美元)。求:
(1) 均衡收入为2000亿美元时,支出(不考虑转移支付)必须是多少?预算盈余还是赤字?
(2) 支出不变,而税收提高为T=0.25Y,均衡收入是多少、这时预算将如何变化?
第十四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 模型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 )是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
A、金融资产的价格 B、收入
C、利率 D、以上各项均有影响 2、如果利率上升,货币需求将( )。
A、不变 B、受影响,但不可能说出是上升还是下降 C、下降 D、上升
3、在凯恩斯的理论体系中,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函数决定( )。 A、名义利率 B、实际利率 C、价格水平 D、消费水平 4、( ),LM曲线向右移动。
A、名义利率下降 B、总产量增加 C、货币需求增加 D、货币供给增加
5、以下哪种情况会引起货币需求曲线上的点沿着货币需求曲线向上的移动( )。
A、利率上升 B、国民收入增加 C、货币供给减少 D、国民收入减少 6、两部门模型的IS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 )。 A、产品市场投资等于储蓄时收入与利率的组合 B、使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货币额
6
C、货币市场的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时的均衡货币额 D、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都均衡时的收入与利率组合 7、一般来说,IS曲线的斜率( )。
A、为负 B、为正 C、为零 D、等于1 8、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购买增加会使IS曲线( )。 A、向左移动 B、向右移动 C、保持不变 D、发生转动 9、按照凯恩斯的观点,人们持有货币是由于( )。 A、交易动机 B、预防动机 C、投机动机 D、以上都正确 10、按照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利率上升,货币需求量将(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11、LM线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使( )。 A、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 B、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 C、产品需求等于产品供给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 D、产品需求大于产品供给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 12、一般地说,LM曲线斜率( )。
A、为正 B、为负 C、为零 D、可正可负 13、一般说来,位于LM曲线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 )。 A、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 B、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均衡组合 C、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 D、产品需求等于产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 14、在IS曲线和LM曲线相交时,表现为( )。 A、产品市场均衡而货币市场非均衡 B、产品市场非均衡而货币市场均衡 C、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处于非均衡 D、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
7
15、在凯恩斯区域LM曲线( )。
A、水平 B、垂直 C、向右上方倾斜 D、不一定 16、对利率变动反映最敏感的是( )。
A、货币的交易需求 B、货币谨慎需求 C、货币的投机需求 D、三种需求反应相同 17、在IS曲线上存在储蓄与投资均衡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点有( )。 A、一个 B、无数个
C、一个或无数个 D、一个或无数个都不可能 18、下列哪一种情况不会使收入水平增加( )。 A、自发性消费增加 B、税收下降 C、税收增加 D、转移支付增加 19、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 )之时。
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 B、实际的消费加实际的投资等于产出值 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 D、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 20、以下关于乘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投资乘数与购买支出乘数相同 B.税收乘数与转移支付乘数互为相反数 C.税收乘数与投资乘数互为相反数
D.随着部门、国外部门的引入,投资乘数变小
21、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3,投资支出增加60亿元,这将导致均衡收入GDP增加( )。
A、20亿元 B、60亿元 C、180亿元 D、200亿元 二、问答题
1、资本边际效率(MEC)
2、简要说明决定货币需求函数的三种动机。 3、影响IS曲线斜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影响LM曲线斜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5、货币需求有哪些动机? 三、计算题
1、若货币交易需求为L1=0.20Y,货币投机性需求为L2=2000-500r。
8
(1)写出货币需求函数
(2)当利率r=6%,收入Y=10000亿美元时货币需求量为多少?
(3)当收入Y=10000亿美元,货币供给M=2500亿美元时,货币市场均衡时的利率是多少?
2、已知名义货币供给M为150元,价格水平为1,实际货币需求函数为L=0.2Y-4r(这里r为利率水平,Y为实际国民收入)时,求LM方程。如果价格水平上升到1.2,LM方程如何变化?
3、假定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两部门经济中,消费C=100+0.8Y,投资I=150-6r,货币需求:L=0.2Y-4r,实际货币供给为M/P=150,试求: (1)求IS曲线和LM曲线
(2)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4、在一个三部门经济模型中,消费函数为C=250+0.75Y,投资函数为I=1250-50r,货币需求函数为L=0.5Y-100r,货币供给函数为M/P=1000,购买G=500。 (1)求IS曲线和LM曲线;
(2)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5、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D,意愿投资I=50,购买性支出G=200,转移支付TR=62.5,税收T=250(单位:亿美元)。 (1)求均衡收入
(2)求投资乘数、税收乘数
(3)假定该社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1200,问:要减少税收多少数额才能实现充分就业?
第十五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问答题
1、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是什么?
2、为什么进行宏观的财政和货币一般被称为需求管理的? 3、总供给曲线的理论来源是什么?
4、导致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变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9
第十六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一、单项选择题
1、由于经济萧条而形成的失业属于( )。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自愿性失业 2、某人由于工作转换而失去工作,属于( )。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永久性失业
3、设原先的消费价格指数为100,6个月后消费价格指数为102,则年通货膨胀
率为( )。
A、2% B、4% C、5% D、12% 4、失业率的计算是用( )。
A、失业者的人数除以就业者人数 B、劳动力总量除以失业者的人数 C、失业者的人数除以劳动力总量 D、就业者人数除以失业者的人数 5、如果债权人预计第二年通货膨胀率为6%,这时他所愿意接受的贷款利率为( )。
A、4% B、5% C、2% D、6%以上 6、工资上涨引起的通货膨胀也称为( )通货膨胀。 A、需求拉动 B、成本推动 C、结构性 D、隐性
7、假设某一经济的价格水平1984年为107.9, 1985年为111.5,则1985年的通货膨胀率为( )。
A、3.34% B、3.23% C、1.% D、3.28% 8、一般地说,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将使( )。
A、债权人受损,债务人收益 B、债权人收益,债务人受损 C、债权人和债务人都受益 D、债权人和债务人都受损 9、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依次是( )。
A、繁荣 衰退 萧条 复苏 B、衰退 复苏 繁荣 萧条 C、衰退 萧条 繁荣 复苏 D、繁荣 萧条 衰退 复苏 10、经济增长的原因包括( )。
10
A、资本的积累 B、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C、技术进步 D、以上都是
11、如果你的房东说:“工资、公用事业以及别的费用上升都太快了,我只能提高你的房租”,这属于( )。
A、抑制性通货膨胀 B、开放性通货膨胀 C、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D、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12、实施紧缩性的货币,则( )。
A、IS曲线向左移动 B、IS曲线向右移动 C、LM曲线向左移动 D、LM曲线向右移动
13、如果店主说:“可以提价出售,别愁卖不了,店门口排队争购的人多着哩。”
这属于()。
A、抑制性通货膨胀 B、开放性通货膨胀 C、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D、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19.某人由于工作转换而失去工作,属于( )。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永久性失业 20、下列预期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的原因是( )
A、支出增加 B、净出口减少 C、劳动参与减少 D、税收增加 二、问答题
1、自然失业率 通货膨胀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结构性通货膨胀 利率效应
2、按照通货膨胀的成因,通货膨胀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 3、通货膨胀的成本有哪些?
4、说明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与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关系? 5、通货膨胀对收入分配有哪些影响? 6、财富效应 7、失业 三、计算题
假设某国的菲利普斯曲线为=e-3(u-un),自然失业率un=5%,对通货膨
11
胀的预期为适应性预期,银行下一年的通货膨胀率目标为2%。如果当前的通货膨胀率为5%,那么央行为实现下一年的通货膨胀目标,能够引起的失业率是多少?
第十七章 宏观经济
一、单项选择题
1、通常认为紧缩货币的是( )。
A、提高贴现率 B、增加货币供给 C、降低法定准备金率 D、央行增加购买债券 2、如果银行认为通胀压力太大,将会采取( )行动。
A、在公开市场购买债券 B、迫使财政部购买更多的债券 C、在公开市场出售债券 D、降低法定准备金率 3、降低贴现率的将( )。
A、增加商业银行向银行的贷款意愿 B、制约经济活动 C、导致债券价格下降 D、对经济没有影响 4、下面哪一项不是经济中的自动稳定器( )。
A、累进税率制 B、开支的变动 C、社会保障系统 D、农业支持方案
5、如果增加税收200亿,同时增加支出200亿,将使国民收入( )。 A、下降200亿 B、增加200亿 C、增加400亿 D、保持不变 6、下列( )不是经济扩张的货币。
A、降低贴现率 B、央行购买债券 C、增加货币需求 D、降低法定准备金率 7、自动稳定器的功能是( )。
A、减少周期性波动 B、刺激价格波动 C、保持经济充分稳定 D、推迟经济的衰退 8、财政是指( )。 A、管制价格的手段 B、周期性变化的预算
12
C、为使收支平衡的手段
D、利用税收、支出和债务管理等来实现国民收入的预期水平 9.实施扩张性的财政,则( )?
A、IS曲线向左移动 B、IS曲线向右移动 C、LM曲线向左移动 D、LM曲线向右移动 10.通常认为紧缩货币的是( )。
A、提高贴现率 B、增加货币供给 C、降低法定准备金率 D、央行增加购买债券 11、宏观经济的目标是( )。 A、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 B、价格稳定和经济增长
C、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D、充分就业和公平
12、属于紧缩性财政工具的是( )。 A、增加支出和减少税收 B、减少支出和增加税收 C、增加支出和增加税收 D、减少支出和减少税收
13、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采取的财政工具是( )。 A、增加支出 B、提高个人所得税 C、提高公司所得税 D、增加货币发行量 14、经济过热时,应该采取( )的财政。 A、减少财政支出 B、增加财政支出 C、扩大财政赤字 D、减少税收 15、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价格水平上升时( )。 A、投资会减少 B、消费会减少 C、净出口会减少 D、以上因素都是 16、如果银行想要增加经济社会的货币供给量,可以( )。 A、提高法定准备金率 B、提高再贴现率 C、公开市场业务卖出债券 D、公开市场业务买入债券
13
二、问答题
1、摩擦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 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 财政 货币 自动稳定器(内在稳定器) 再贴现率 公开市场业务 存款准备金 挤出效应
2、国家宏观经济的目标主要包括哪几项?
3、财政效果与IS和LM曲线的斜率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4、货币效果与IS和LM曲线斜率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5、西方国家传统的三大货币工具有哪些,分别解释一下。 6、宏观经济的目标有哪些? 三、计算题
1、假设经济体系的消费函数C=600+0.8Y,投资函数I=400-50r,购买G=200,实际货币需求函数L=250+0.5Y-125r,货币供给M=1250(单位均是亿美元),价格水平P=1,试求: (1)IS和LM方程;
(2)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2、假设货币需求L=0.20y-5r,货币供给为100:
(1)计算1)当消费C=40+0.8Yd,投资I=140-10r,税收T=50,支出G=50时和2)当其他条件不变,投资I=110-10r时的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先写出LM方程和IS方程)
(2)支出从50增加到80时,上述1)和2)中的均衡收入、利率各为多少? (3)说明支出从50增加到80时,为什么上述1)和2)中的均衡收入的增加有所不同。
3、假定两部门经济中,货币需求为L=0.2Y,实际货币供给为200,消费C=100+0.8Y,投资I=140-5r。
(1)导出IS和LM方程,求均衡收入、利率,并用解出的数据作图。 (2)若其他情况不变,货币供给从200增加到220,收入、利率有什么变化?LM曲线如何移动?
(3)为什么均衡收入增加量等于LM曲线移动量?
14
第十九章经济增长
1.经济增长的原因包括( )。
A.资本的积累 B.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C.技术进步 D.以上都是
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kqy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