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客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论鲁迅对中国文学界发展的作用

论鲁迅对中国文学界发展的作用

来源:客趣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鲁迅对中国文学界发展的作用

作者:杨宇倩 姚金婉 孙梦玉 来源:《新教育时代》2014年第22期

摘 要:他是一个有良心的人,在我眼中鲁迅是一个热爱祖国的人,他的一生都在致力于为民族的希望未来打拼奋斗,从不奴颜媚骨。他敢于正视自己的理想,也可以直言面对惨淡的人生。鲁迅对于家永远都有那一份挚爱。鲁迅心中的伤痛无人理解也无人可以明白,但是他从不悲观,仍然把童年那么多的美好记录保留下来。因为在他看来,这些记忆非常美好,并且是弥足珍贵的,这些的美好也使得鲁迅特别留恋依赖着他的故乡。 关键词:鲁迅 文学 童年 鲁迅精神

提到鲁迅,想必大家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吧。我眼中的鲁迅是拿着笔杆为国家服务,捍卫我们中国人尊严的伟人。他是一个有良心的人,在我眼中鲁迅是一个热爱祖国的人,他的一生都在致力于为民族的希望未来打拼奋斗,从不奴颜媚骨。他敢于正视自己的理想,也可以直言面对惨淡的人生。鲁迅对于家永远都有那一份挚爱。因此,在鲁迅的小说中好多都是通过回忆儿时的场景来创作小说,大多数都是乡土小说,如《孔乙己》,《故乡》,《社戏》等等。童年作为人生的伊始,虽然短暂却富有美好的回忆。鲁迅也是一样的,鲁迅先生的童年是非常坎坷的,在鲁迅13岁之前他的童年是幸运的,这个时候浙江绍兴的周家是一个显赫的大家,并且有着百年历史的大家。鲁迅这时候也是被称为少爷的,他有显赫的地位,有着优渥的生活。然而在鲁迅13岁的时候家道中落,一连串的打击降到他的头上,祖父行贿被揭发拘捕入狱,父亲久病不得治愈,随之而来的是长辈的欺凌,同族人的蔑视以及排挤。这一切的困难都打压在鲁迅的身上,导致鲁迅过早的体味到人间百态,世态炎凉。从那以后,鲁迅的身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不再是大家巴结的富家少爷,他所承受的只是别人的冷漠与白眼。正如鲁迅曾经说过:“我小时候家境好,人们看我像王子一样。但是一旦我家庭发生变故后,人们就把我看成叫花子不如了。”听到这些,我们应该多么感到悲哀啊。这就是中国的旧社会展现出的遭人唾弃的品质。鲁迅心中的伤痛无人理解也无人可以明白,但是他从不悲观,仍然把童年那么多的美好记录保留下来。因为在他看来,这些记忆非常美好,并且是弥足珍贵的,这些的美好也使得鲁迅特别留恋依赖着他的故乡。

我心目中的鲁迅也是一个非常坚强勇敢的人,鲁迅的主张特别坚决,鲁迅清楚的知道,斗争这条道路不会是一番风顺的,肯定会遇到很多各种各样的挫折以及困难,可是 他仍不屈服,顽强的在斗争这条道路上不懈坚持着,鲁迅曾经主张要有“韧”的战斗,其实说白了,“韧”就是锲而不舍,就是百折不挠。这就是鲁迅的精神,他从不畏惧失败,他为了民族,国家富强这一终极目标不断努力奋斗着。他认为即使再难也要坚持下去,只有拥有一颗坚韧的心不断努力,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取得巨大的成功。他在低潮时也与敌人做着毫不妥协的斗争,痛斥求荣的那些奸臣,也不断鼓励自己的士气,即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从未有过动摇。在高涨时,告诫自己的战友们不要骄傲,要一直保卫好自己的堡垒,并在另一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面与敌人顽强搏斗。这就是鲁迅,这些都是鲁迅精神,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真正的民族气节,真正的民族精神,这就是中华民族的筋骨和脊梁。

我心中的鲁迅还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藤野先生》这篇文章大家都应该看过,从文章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鲁迅是一个尊师好学的学生。鲁迅他身兼着社会和人生的责任,但是他从不舍弃社会中那些弱小的生命。他是博爱的人,他虽然身负民族的希望和未来,但是他仍然关心生活中的那些家人,“黄包车夫”,甚至每一个到他书店的读者,他都给予无尽的关怀以及爱。他在《且介亭杂文》中写道:每一块带着读者体温的铜板,都像烙铁一样炙烫着自己的心。这就是鲁迅的爱,他的爱赠与了大家却从不知索取。

我心中的鲁迅还是一个勤奋严于律己的人。鲁迅没有很高的学历,但是他却成为了文学界的泰斗,他付出的艰辛我们常人永远无法体味得到。还记得初中学过他的文章,其中有一段虽然记得不清楚但是却一直在脑海中,那时候他每天除了给父亲买药还得去私塾读书,有一次因为父亲的原因他迟到了,教书先生斥责了他,他没有辩驳,并且在桌子上刻了一个早激励自己,从那以后他无论多累多忙却从未迟到过。这就是鲁迅,文学泰斗的精神。他不是一个聪明的人,但是他时刻都在学习,他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都用来学习。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读了这么多我们多应该羞愧。我们也应该知道我们身上所肩负的使命。今天我们的生活能如此幸福,都是他们前人努力的结果。

读完鲁迅我才真正了解到我们提高国民素质的任务还应努力践行,我们今天这样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读过鲁迅我才知道我们国家在封建社会时会有那么多的不齿的品质。我也能够了解到从那个社会转换到我们今天的社会是多么的来之不易。鲁迅留给我们的绝不是几篇文章那么简单。他留给我们的是“民族精神”。鲁迅从来不是给自己活着,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了出去,为了国家为了民族的希望以及未来。虽然鲁迅的笔杆是纤细的,但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是那么浑厚的,是屹立百年不会倒的。其实有时候觉得鲁迅很傻,如果他选择另外一条路凭借他的文笔一定会有一片锦绣前程,但是他为了我们民族他放弃了一切,甚至是自己的生命。这就是真正的民族英雄啊! 参考文献

[1]薛绥之鲁迅生平史料汇编(第四辑)[M].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3 [2]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415

[3]胡志金. 倾听生命的呐喊——鲁迅作品生命教育价值摭谈[J]. 语文建设, 2008,(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kqy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