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论坛 2015年3月第3期 H igher Education Forum Mar.2015.N0.3 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维度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探析 李秀芳,何福宁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OOO7)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竭之源。分析优秀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辩证关系,探讨新形势下优 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作用,提出结合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路径。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19(2o15)3—0009—03 作者简介:李秀芳(1963一),女,广西凭祥人,副教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收稿日期:2O15—01—15修稿日期:2O15一O2一ll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 强、民主、文明、和谐”传承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 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 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和探索的价值目 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 标。虽然这一价值目标不是中国传统文化固有的理 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l_1]。正确认识优秀传统 念,而是对人类优秀文化继承和发展的成果,但它们 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辩证关系,将优秀传统文化融 中的某些思想因素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 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高校是重要载体;增强 关系。例如,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 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和践行力,弘扬中华 民本思想,虽不能与当代民主思想相提并论,但却有 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是主阵地。因此,立足于中华优 相通之处。又如,中国古代的和谐思想,虽然与当今 秀传统文化,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 社会的和谐理念有本质上的区别,但在当今全球化 育,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212作的迫切需要 时代,对我们所追求的和谐社会及所倡导“和而不 和重要课题。 同”的世界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因此,高校核 心价值观教育必须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汲取 一、优秀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辩证关系 丰富的营养,才能增强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 (二)核心价值观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竭之源,是中华民族最具特色的精神标识。中华民 中国古代出现过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 族几千年来,之所以能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发展壮 等当今所倡导的国家层面的富强,但是,由于历史和 大,与其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不无关系。高校核 阶级的局限性,导致古代所追求的富强只能是阶段 心价值观教育只有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并汲取其 性、局部性的,根本不可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 中的精神养分,才能得到大学生的普遍认同,从而产 续、整体的富强。此外,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早就 生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出现了民主、文明、和谐等思想,如孔子说过“和为 (一)优秀传统文化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和 贵”,墨子提出过“兼相爱”“爱无差”,孟子描绘了“老 基础 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状态。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倡导富强、民 这些思想虽然产生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但均 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 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美好向往与追求。由于受 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 阶级性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这些美好愿景只能 价值观l_2]。这“三个倡导”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 停留在文化典籍中。今天,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 三个层面回答了当代中国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 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不同的历史 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0], 时期,解决了不同的却又符合中国绝大多数人的根 符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然而,从核心 本利益的问题,且在努力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价值观的核心理念看,其根基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 的价值目标。从根本上说,“三个倡导”是中国共产 化的精髓和内核。作为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富 党诞生以后,历经90多年来对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 9 凝练,并根据当今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条件,对优秀 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成果,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 进的创新性与创造性精神。因此,对于优秀传统文 化,我们应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态度,并有鉴 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而且内含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这些方法对 于提高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 指导意义。例如,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示范教育 别地加以扬弃,才能创造出源于但又高于优秀传统 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 二、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 重要作用 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情感教育法,有的放矢、因 人而异的因材施教法,知行合一、行之为上的实践教 学法,创良好“三风”的情境陶冶法,“内省”“慎独”的 自我教育法等等都是值得借鉴的传统教育法。当 前,我们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是要将优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大学 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优秀传统文化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奠 定了理论基础 一秀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以优 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紧扣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际,并通过上述传统文化教 育方法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使他 们的思想得以匡正和启迪,最终提高自身的思想道 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四)优秀传统文化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拓 展了新局面 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 影响力,就必须深深扎根于本国的思想文化土壤当 中,这已被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证明了的。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不仅顺应了时代发展 的要求,而且具有深厚的思想文化根基;不仅明确了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而且体现了民 当今世界是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和文化多 元化的tU:界,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在经 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的 进程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这些问 题对大学生核心trYr值观教育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 响。比如,有的大学生因受市场经济和多元价值观 念的影响,他们的思想和言行正发生巨大变化,自由 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功利思想日益占据重要 位置;有的大学生过分崇尚自我,缺乏社会责任感; 有的学生因学习、生活、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日趋增 大而难以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损害了身心健康,甚至 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可见,正确的价值导向和思想 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而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内 容丰富,对人生各种伦理问题见解独到,并给人以深 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及传承。比如,中国古 代“包容会通”“天人合一”以及“爱国”“修身”“敬 业”等传统文化思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得到了弘 扬。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根植于优秀传统文 化的深厚土壤中,不断汲取其精髓和丰富营养后才 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核心 价值观教育,必须坚持辩证的历史的科学态度对待 传统文化,并以之作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 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大学生树立以“修身”作 为“治国、SF天下”之本的道德理想。 (二)优秀传统文化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丰 富了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 纽带,也是中华民族抗敌入侵、历经劫难、百折不挠、 屹立不倒的力量源泉。因此,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核 刻的道德启迪和思想导向。因此,加强优秀传统文 化教育,对陶冶大学生的情操、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具 有重要作用,为大学生核心fir值观教育拓展了新局面。 三、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维度的大学生核心价值 观教育路径 心价值观教育,应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 值,并汲取思想道德营养。如古代中国所强调的“博 施济众”“4-者爱人”等就体现了当下我们所倡导的 以人为本、团结友爱、和谐友善的先进理念。再如, 古代的民本思想,认为老百姓是社稷江山的根基,没 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充yj,-吸 收和借鉴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引经据典及理 有百姓的安居乐业,也就没有国家和社会稳定繁荣。 这些民本思想与当今我们党所坚持的群众路线是一 论联系实际,帮助大学生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 从而提高他们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力。 致的,与社会主义核心fir值观也存在相通之处。为 此,高校应以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渠道 功能 教育的重要内容,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及义 利观、荣辱观、群己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必修的重要课 程。通过课程教学,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 观”和道德观、义利观,促进他们学习进步和健康成 长成才。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抽象性重、理论 (三)优秀传统文化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提 高了实效性 】O 性强的特性,加之,一些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不注重 课堂教学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 因此,高校应高度重视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面对面、 联系大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代之以概念性说教或理 论性灌输的方法,其结果必然导致教育的内化效果 不佳,甚至会陷入枯燥无味的尴尬境地。因此,高校 心交心的育人功能,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传授和 增加学生文化底蕴的效果。然而,如果我们仅仅是 限于课堂教学显然不够,我们必须通过各种社会实 思政课教师应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 进”工作,在进行教学改革中,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 践活动,将优秀传统文化和“三个倡导”融入课内外 两个教学环节中,以此提升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 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并融入思想 政治理论课之中。如将儒家传统文化中“仁”“义” “中”“和”的核心价值理念融入到“文明”“和谐”“公 认同度。为此,高校可以通过论坛、讲座、展览、竞赛 及汇演等形式,组织学生参与以优秀传统文化及核 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校内系列教育活动;同时,还可以 组织学生深入农村、企业、社区或革命老区进行实地 考察;到养老院、孤儿院做义工等。这对于丰富大学 正”“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以此增强 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内涵的理解,增加教学的趣味 性和有效性;以传统优秀文化作为切入点,紧紧围绕 核心价值观开展谈古论今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提高 大学生对“三个倡导”的认同度;明确优秀传统文化 与核心价值观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既注重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讲和阐扬,又注重优秀传 统的传承;充分发挥大学生“双主体”作用,使他们积 极参与课堂讨论和课外实践活动,并在相互争辩中 达到自我评价、自我认知、自我完善的效果,进而提 生的课余生活、陶冶他们的思想道德情操、提高他们 的实践能力及消除他们沉迷网络情结等起着重要作 用。当然,要使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及核心价 值观为大学生所认同、接受并践行,还应该从贴近实 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即“三贴近”人手,通过社 会体验、专业实习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帮助 大学生提高爱国、敬业意识,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实现知行合一、学思结合的教学目标。 升思想境界,最终实现个人梦和中国梦的有机统一。 (二)切实改进网络平台在育人中的影响力 (四)不断增强各方面育人工作的统筹协调能力 当/4-高校的专业设置及课程安排均以市场需求 为导向,旨在吸引学生就读和充分实现就业。很多 高校,上至管理者,下至普通教职员212普遍认为,只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信息化的快速发展,高 校师生的学习、212作和生活正面临着虚拟环境的深 刻影响:一是为高校师生的教与学提供了有效便捷 的辅助手段,有助于师生获取更多更快的知识来源 和信息资源;二是因网络具有开放、便捷、娱乐、自由 要学生掌握了一技之长,今后毕业时顺利找到工作 就实现了教育目标。于是,一些高校放松了优秀传 等特性,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真伪辨识产生了不 利影响。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同时占领“两个 阵地”,即现实的教育阵地与虚拟的网络阵地,按照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 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以下称《意见》)要 求,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开展高校校园网络文化 统文化和核心价值观教育,没有认识到二者互补共 融的重要性。因此,高校应重视“三育人”工作,立足 学生全面发展,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 局;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公选课列入教学计划,并按 学分制考核学生,以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支持和 鼓励思政课教师参与以优秀传统文化或核心价值观 教育为主题的科研项目,并从经费或技术上给予保 建设专项试点工作;立足校园网站建设开办一批贴 近师生学习生活的网络名站名栏,建设一支由学生 障;充实图书资料,开展以优秀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 观教育为主题的系列校园文化活动,使大学生时刻 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委派有经验的教师指 导学生社团工作,通过各种活动,提升学生责任心和 使命感;建章立制,保证优秀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 和青年教师骨干组成的网络宣传员队伍Ⅲ。在校园 网建设中,高校信息网络管理中心应加强监督和管 理,并及时滤清各种有害的垃圾信息,对非法网站和 网页要予以坚决打击和取缔,以此营造健康向上的 网络文化,为优秀传统文化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 育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同时,高校的校园网还要 教育有章可循;改革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考 核评价体系,形成道德、学业和实践三者统一的考评 结果。当然,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项复杂的 系统工程,需要以学校党政领导和共青团干部为核 心、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公共课教师为主体、以 班主任和学生辅导员为骨干等各方力量统筹协调, 专设师生共建的“优秀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特色 栏目,使学生在集图文、声像、动漫于一体的专栏学 习中获得美的享受,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 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理念,为优秀传统文化与核心fir 值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三)更加突出社会实践活动在育人中的重要 功能 才能保证达到全方位全过程的教育效果。 (责任编辑:蒋国平) (下转第2O页) ]] 制度,扩大优秀学生的奖励覆盖面,对学生能起到很 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74. 好的鼓励作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更有利于培养和 提升高职学生学校认同感。据有关数据统计,高职 院校7O 的学生来自农村,在校贫困生比例高达 [2]王江涛.高职学生学校认同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北京 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1(1):38. [3]麦可思研究院.《2014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发布会(全 3O ,远远高于本科院校。因此学校建立和完善全 文) ̄EB/OL].(2014—06—10)[2014—12—29].http:// daxue.163.com/14/0610/10/9UCEQ52G00913J50一al1. htm1. 方位的学生资助体系,加大贫困高职学生的资助力 度,更加关注贫困高职学生的学习生活,实现资助与 育人相结合,有着重要的意义。它让贫困高职学生 实现从受助、自助到助人的转变,能让他们获得一定 的成就感,感受到学校的关怀,从而有利于增强对学 [4]杨莉萍,刘甜芳,吴金铃.高职生可能自我的特点及其形 成——一项深度访谈研究报告[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3(3):71. 校的认同感。 (责任编辑:时锦雯) 参考文献: 基金项目:2013年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立项研 究课题“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精细化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 (2013LSZ073) [1]沈鹏.校友示范:大学生学校认同的新路径[J].重庆科技 How to Cultivate and Promote the School Identific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on CHEN Min (Liuzhou Vocational&Technical College,Liuzhou 545006,China) Abstract:How tO cultivate and promote the school identific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s the important part of i— 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Currently,the identific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n our state is not high generally.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on,this article analysises how tO cultivate and promote the school identific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and gives concrete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the school identific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上接第ll页) 参考文献: 现——专访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实 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宣传出版委员会 [1]新华社.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 [Nj.人民日报,2014—02—26(01).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 面建戍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 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一ll—O8(1). 副主任王杰[J].领导文萃,2014(11):l6. [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EB/OL ̄.新华网, 2015一O1—19.http://news.eastday.com/c/20150119/ ula8544131.htm1. [3]程冠军.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在治国理政中的生动体 Analyses onCore Values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Based on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dimension LI Xiu—fang.HE Fu—ning (Guangxi Technological College of Machinery and Electricity,Nanning 530007,China) Abstract:The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s an inexhaustible source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 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core values,discusses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excellent tradi— tional culture for core values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puts forward a new route combined with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to carry out the core values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traditional culture;college students;socialist core values;analyses 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