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客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公路桥梁抗震技术探究——基于减隔震系统设计与应用

公路桥梁抗震技术探究——基于减隔震系统设计与应用

来源:客趣旅游网
公路桥梁抗震技术探究 基于减隔震系统设计与应用 口 于坚 (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福建・福州350004) 摘要:旨在对公路桥梁减隔震技术进行介绍,在阐述一般公路桥梁减隔震系统设计流程的基础上,通过实例 分析了减隔震系统设计的具体相关环节。 关键词:公路桥梁减隔震系统概念数值细部结构设计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1-001—03 在公路桥梁工程设计中,为了应对地震的影响,一般采用 曲线,来得知其耗能能力,以便为选择何种阻尼装置提供帮 的对策是“抗震”技术的应用,该技术主要从如何为公路桥梁 助。 结构提供抵抗地震作用的能力着手。虽说通过“抗震”技术的 构造措施的采用可以保证减隔震系统正常的发挥其作 使用,可以保证公路桥梁结构的安全,但随着地震的发生,公 用。如在温度伸缩缝不能保证支承以上结构拥有较大自由 路桥梁结构构件就不可避免的会受到损坏。在通过公路桥梁 活动空间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碰即脱”桥台顶块这一特殊 自身结构设计不能完全抵抗地震影响的情况下,减隔震技术 构造措施在解决此问题。还如,由于采用减隔震技术的结 的应用将会弥补其不足。如果说公路桥梁“抗震”技术是比较 构在地震作用下往往会产生较大的不确定性的位移,就需 被动的去抵抗地震影响力,那么减隔震技术则是主动的去减 要设置专门的防落梁装置,以防止地震下发生落梁和碰撞 弱、化解地震作用力。 震害。 1公路桥梁减隔震系统结构组成 2公路桥梁减隔震系统设计方法 对公路桥梁减隔震系统结构的了解,是对其进行设计 2.1公路桥梁减隔震系统设计适用条件 分析的一个必要过程,为系统设计阶段能够驾轻就熟的操 并不是所有的公路桥梁结构都适用于减隔震技术,所以 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公路桥梁减隔震系统主要分为四个 要对其适用条件进行分析,以确定何时何地使用减隔震技术。 组成部分:柔性支承装置、阻尼装置、刚度要求及构造措 大量研究表明,最适宜进行减、隔震设计的情况主要有以下三 施。 种:(1)公路桥梁上部结构为连续形式,下部结构刚度比较大, 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实用性最强的柔性支承装置是 整个桥的基本周期比较短:(2)桥梁下部结构高度变化没有规 橡胶支座。主要有以下几种:盆式橡胶支座(PRB)、板式 则,刚度不均匀,引入减隔震装置可调节各桥墩刚度,因而可 橡胶支座(RB)、分层橡胶支座和铅芯橡胶支座(LRB)。在 以避免刚度较大桥墩承担很大惯性力的情况:(3)场地条件较 选择橡胶支座时,除了要考虑其延长周期和增加阻尼外, 好,预期地面运动具有效高的卓越频率,长周期范围所含能量 还应从正常使用条件出发,仔细考虑橡胶支座一些其他参 较少等情况: 数,如:静力荷载下的变形能力、屈服力、超出设计变形后 而对于基础土层不稳定,易发生液化的场地;下部结构较 的性能、变形后的白复位能力、竖向冈Ⅱ度等。要想取得较 柔、桥梁结构本身的固有周期较长;位于软弱场地,延长周期 好的减隔震性能、关键取决于橡胶支座的动力学持性。所 可能引起地基与桥梁共振以及支座中出现较大负反力等情况, 以,公路桥梁设计人员在进行减隔震系统设计时,掌握橡 不宜采用减隔震技术。 胶支座的动力学性能十分重要。此外,还有一些其它柔性 2.2公路桥梁减隔震系统设计实施 支承装置,如滚轴、滑板、缆索悬吊、柔性会管校、基础提 根据桥梁减隔震系统设计自身特点,以及我国公路桥梁 离、摆动等,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利用。 减隔震设计有关规范,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概念设计阶段、 阻尼装置在公路桥梁工程中的使用可以通过增加结构 数值设计阶段和细部构造设计阶段。接下来,就各个阶段主 阻尼来耗散输入的地震能量,从而控制结构变形,并减小结 要设计问题进行分析说明。 构的位移及动力加速度。其中,最有效的耗能阻尼装置是滞 2.2.1概念设计阶段 回阻尼,即利用材料的塑件变形达到耗能的目的。如:悬臂 在此阶段,设计者所要做的第一件工作就是根据公路 弯曲梁耗能装置、铅纯剪切变形装置、摩擦耗能装置、粘滞 桥梁所建场地的地质水文、地震动特性、结构使用条件等 阻尼装置及液压摩擦阻尼装置等,可以通过各个装置的滞回 实际情况,选择最优的公路桥梁结构形式。同时,还应结 ——斟协论I云・2010年第1期(下)—— 上.. 合桥梁预期的性能目标,对选定的桥梁结构在不同水准地 析加以说明。 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进行分析比较。而且要非常清楚的了 3.1公路桥梁工程概况 解桥梁结构进入非线性后的性能,并对发生非弹性行为的 部位给予合理的规划。在此阶段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的问题。 (1)公路桥梁性能Ilf标确定。根据三水准抗震设计原则, 该公路桥梁为双幅(40+60+40)m的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 连续梁桥,单幅桥面宽21 m,主梁采用单箱三室截面,边、中 墩截面分别为2.0 mx2.5 m和2.5 mx3 m,主梁、桥墩分别采 用C50、C30混凝土,原减隔震系统设计方案采用盆式橡胶支 座(PRB)。在系统设计步骤上和文章上述的设计流程基本相 首先要确定不同水准地震作用下的地震运动特性,其次是明确 规定对应于每一水准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抗震性能目标。(2)减 隔震装置的布置。在针对减隔震装置的选择方面,在上文已经 同,也分为三个阶段。在概念设计阶段,包括减隔震设防标 准的确定和支座的选择两个方面;数值设计阶段,首先,确定 作了阐述,所以在此对减隔震装置的布置进行分析。一般情况 支座的具体尺寸,其次,该公路桥梁结构支座固有周期分析, 下,减隔震装置的布置位置有两种:一是布置在桥墩顶部,起降 最后,对该桥梁减隔震系统进行两个阶段的响应分析:根据 低上部结构惯性力的作用:二是设置在桥墩底部.这类似于建 工程具体情况,在第三阶段设置伸缩装置和连梁装置。 筑结构隔震,能较大幅度地降低整个结构的动力响应。 3.2减隔震设系统防标准的确定 2.2.2数值设计阶段 根据规范,可以确定该公路桥梁为B类桥梁,减隔震系统 首先从结合所确定的减隔震支座类型,初步设定一个比 分两阶段进行:第一,在中震(E1)水平下,公路桥梁所有构件均 较合理的隔震周期相对应的等效阻尼比(如铅芯橡胶支座等效 保持弹性;第二,在大震(E2)水平下,结构潜在的塑性区(桥墩 阻尼比可选10% 20%),进而根据一系列公式来得到支座的 的墩底)可以进入有限的塑性状态,而且相应的破坏部位应当 初步设计参数,随后进行响应的校核,判别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便于检查、修复。 如不满足,则对一些参数做适当调整。 (1)此阶段的第一步就是确定橡胶支座的尺寸,一般情况 3.3支座选择和尺寸确定 下可根据所选支座类型相关参数,如Q(屈服力,kN)、K1(一次 通过和盆式橡胶支座(PRB)的比较分析,决定在板式橡胶 刚度,kN・in-1)、K2(--次刚度,kN・m.1)等,桥台、桥墩竖 支座(RB)和铅芯橡胶支座(LRB)中作出选择,并计算出相关 向支座反应力及使用性能等条件进行确定,在选择尺寸之后, 参数,以确定具体尺寸,详见表1。 还需要进行校核,以保证支座的正常使用,需要注意的是:支 表1 RB和LRB支座尺寸及参数 座的选择时不一定只对一种支座类型进行分析计算,一般可 支座参数 RB LRB 预期两种支座方案,以便进行比较分析。(2)高、低水准地震 尺寸(m×m) 1075X 1075 1120X i120 作用下结构响应分折。首先设定高低两个水准,对所选减隔 铅芯直径(nm1)X根数 180×4 震支座,通过反应谱分析、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能力谱分析 橡胶层总厚度(m) 165 165 等分析方法对桥墩分担的惯性力、支座变形等参数进行计算 K 7120 46260 分析,最终确定选择何种支座。 l(2 7120 2.2.3细部构造设计阶段 O 1068 在减隔震设汁中,要使减隔震装置充分发挥减震耗能 3.4支座固有周期计算分析 的作用,必须使非弹性变形和耗能主要集中在减隔震装置。 对三种支座方案采用空间迭代法对固有结构周期进行了 为了使大部分变形集中于减隔震装置,不仅要使减隔震装 置的水平刚度远低于桥墩、桥台、基础的刚度,还要避免桥 计算,详见表2。通过表2结果可以看出RB和LRB支座方 案在延长结构的固有周期方面效果显著,可以远离地震能量 墩屈服先于减隔震装置屈服。另外,通常选择将减隔震装 置布置在刚度较大的桥墩、桥台处:而为了避免桥墩屈服先 集中的频率区段。 于减隔震装置屈服,应将桥墩的屈服强度设计得稍高于减 表2三种支座固有周期数据 隔震装置的设计变形所对应的抗力。此外、还应通过提供 PRB RB LRB 足够的强度避免在桥台、基础,以及其它连接装置中发生不 横桥向 O.70 2.82 1.23 希望的破坏。 顺桥向 O.6l 2.80 1.24 3实例分析 以上分析基本已经涵盖了公路桥梁减隔震系统所有基本 3.5中震反应谱分析 设计流程,但具体参数计算及细节处理方面应该参照规范进 为了保证桥梁的减隔震系统能够有效的耗能,需要对该 行,为了深入的了解公路桥梁减隔震系统工序,可通过实例分 桥梁结构潜在塑性区的弹性状态进行验证。在此,采用有限 ——斟协论坛・2010年第1期(下)—— 元程序分对整个桥梁结构进行双向弹性地震反应谱计算分 析,三种支座方案的桥墩墩底弯矩响应如下表所示。从表中 可以看出,RB和LRB支座方案无论是在横桥向,还是在顺桥 向都有4个中墩共同承担水平地震力,墩底处于弹性状态,验 证通过。 表3中震墩底弯矩响应(kN・m) 墩底弯矩 屈服弯矩 PRB RB LRB 童 \ 锸 横桥向 顺桥向 l11058 154728 13336 13150 21472 21602 40570 34790 变位/∞ 3.6大震塑性时程分析 (b)顺桥向 图1 LRB滞回曲线 在计算大震状况下桥梁结构的内力及位移响应时,采用 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其结果见图1和表4。通过图1和表4 的相关数据,与RB方案比较,LRB支座方案可以通过其滞回 性能耗散地震作用力,而且其铅芯的屈服耗能可以有效的控 制和降低支座的水平变位。震后无需更换支座,也无需维修 3.7减隔震系统其它构造设计 为了适应大的横向变位,可以通过使用具有多向平动、 立面及平面旋转功能的LB240模块式梳齿型伸缩装置来 解决这一问题。还使用了拉索式连粱装置,它的采用是为 了防止由于墩梁之间产生过大相对变位而导致落梁现象的 桥墩,最终确认选择LRB支座。 表4 RB、LRB方案大震结构响应 RB LRB 发生。 4结语 横桥向 支座变位(cm) 允许变位(cm) 55.3 33.O 顺桥向 53.8 33.O 横桥向 顺桥向 14.1 33.0 14.2 33.0 从文章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减隔震系统理论设计和实际 设计操作并不是完全稳合的,也没有明显的界线,三个阶段都 很重要,但重点在数值设计阶段,因为一个参数的错误将会导 墩底弯矩(kN・m) 极限弯矩(kN・m) 墩底转角(tad) 54340 58570 0.0023 49210 49370 0.0051 31750 58570 35010 49370 致整个减隔震系统设计功效的缺失,让前阶段的设计作废。在 实例分析部分,文章通过比较、检验减隔震系统方案的选择, 以达到方案最终确定的目的,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减 隔震系统方案选择分析方法,并时刻提醒我们要注意数据的 计算、分析与验证。 0.0006 0.0Ol1 允许转角(rad) 极限转角(tad) 0.0030 0.0072 0.0037 0.0090 0.0019 0.0021 0.0072 0.0090 总体来说,文章通过理论阐述和实践分析的结合,使广大 l 5oo l 0( 5oD 公路桥梁设汁者对减隔震系统设计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但在具体工作中,特别是相关参数的计算还需以众多的工作 实际经验为基础,并结合参照相关设计规范,以保证减隔震系 统的功效。 逗一0 l O0o l 50o 2 O∞ 15 参考文献: i|} -500 [1】范立础.桥梁抗震[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 【2】JTG/TB02—01—2008,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S】. 【3]陈虎.桥梁抗震概念设计【J].国外建材科技,2004(2). 【4】刘建新,胡兆同,李子青.桥梁结构减震设计方法研究【J】.中 -10 -fi 0 5 10 —一国公路学报.2000(4). 变位/ca 【5】JTJ004—89,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S]. (a)横桥向 ——斟协论坛・2010年第1期(下)—— a蠡》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kqy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