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客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安庆长江大桥南主塔钢围堰施工总结

安庆长江大桥南主塔钢围堰施工总结

来源:客趣旅游网


安庆长江大桥南主塔钢围堰施工总结

【摘要】本文介绍了安庆长江大桥基本概况,着重描述了深水基础、大直径钢围堰施工的相关问题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安庆长江大桥;围堰;深水基础;施工;总结

1.工程概况

安庆长江公路大桥起始于长江北岸合安高速公路安庆连接处,南与国道318线及国道206线的分界点直接相连,大桥穿越安庆市区,在安庆市东门汽渡处跨越长江天堑及南北岸部份区域,全长约6.0km。大桥的建设对促进沿江地区特别是皖西南大别山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主桥为(50+215+510+215+50)m五跨连续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全长1040m。主桥索塔采用双壁钢围堰大直径钻孔桩复合基础,双壁钢围堰外径32m,内径29m,壁厚1.5m,围堰总高度59m。圆形承台直径29m,高6m,承台顶面高程-3.25m(黄海高程,下同)。承台下为18根直径3.0m的钻孔灌注桩,桩位呈梅花形排列,桩中心距为6.0m。封底设计为C25砼,厚7.0m。

2.主要技术标准

2.1设计桥宽:30.0m,桥面行车道标准宽度26.0m,2.0m分隔带,两边各设0.5m防撞护栏,主桥两侧增设锚索区及检修宽度。

2.2设计行车速度:100km/h。

2.3荷载标准:汽车-超20级,挂车-120。

2.4设计风速:主桥成桥风速按100年一遇计,设计基本风速23.65m/s。

2.5地震列度:基本烈度Ⅵ度,按Ⅶ度设防。

2.6设计洪水频率:1/300。

2.7通航水位:最高通航水位16.930m(20年一遇),最低通航水位2.480m。

3.南主4#塔墩钢围堰深水基础施工

3.1锚碇系统

3.1.1工程概况

钢围堰的稳定、就位和纠扭主要靠锚碇系统完成,4#墩墩位处枯水期水深就在20米左右,2001年11月2日实测泥面标高-13.00米,水位+7.3米。属深水钢围堰施工,受力非常复杂,施工难度较大,且施工船舶受通航影响,桥位上游约500米处有过江光缆,锚碇系统抛锚必须避开光缆区域。经与有关航道管理部门的协商,已划分出明确的施工区域。

3.1.2锚碇系统的组成与整体布置

桥位处水流方向与桥轴线夹角接近90°,故锚碇系统按墩轴线南北对称布置,锚碇系统主要包括定位船、导向船及锚碇设施。详见附图01。

图01锚碇系统平面布置图

3.2钢围堰

3.2.1工程概况

南主墩基础钢围堰设计为外径32.0m,内径29.0m,壁厚1.5米,高59.0m,重1491吨的圆筒形深水双壁钢围堰挡水结构。围堰下沉需穿过约28米厚的覆盖层,沉至岩面,然后清基封底作为承台施工的挡水结构。

3.2.2钢围堰拼装、接高

钢围堰由制作单位负责制作、拼装,第一至五节钢围堰为整体吊装施工方案,在水上拼装平台将单节钢围堰拼焊成整体,浮运至墩位后用300t浮吊整体吊装就位。墩位处水深二十多米,围堰着床前不需吸泥,加水即可下沉。第六节开始围堰下沉需要浇灌填芯混凝土和吸泥下沉,各工序交叉进行,适合散拼工艺,故从第六节开始采用散拼工艺。

(1)单节钢围堰整体吊装。单节钢围堰运至施工现场,用300t浮吊将其吊装就位。浮吊共有6个吊钩,其中一个主钩、四个副钩和一个小钩。根据起重性能计算分析,采用四个副钩同时起吊,能够满足整体起吊单节钢围堰的要求。四个副钩分布位置为2m×6m的矩形,前后距离为6m,横向距离为2m,每个副钩吊四个吊点,共设16个吊点。

⑵钢围堰散拼施工。单节钢围堰由12块单元片组成,上、下游对称逐块进行拼装,最后安装两块合拢段。

3.2.3围堰下沉施工

围堰采用不排水吸泥除土下沉。本工程围堰下沉需取土总方量约18500m3,工程量巨大,除土采用四台空气吸泥机(一台备用)。围堰壁上设有四个Φ325联通管,可自动平衡围堰内外水头差。

围堰内取土应遵循“先中间后周边”的原则,对称均匀取土,使围堰内泥面形成“锅底”,由锅底向四周放坡,使围堰平稳下沉。过程中每隔2小时观测一次泥面标高,掌握泥面锅底曲线,并以此指导吸泥。

当围堰内侧四周泥面标高与刃脚板根部大致相平时,必须停止吸泥,此工况下围堰外壁的摩阻力和浮力已经将下沉力平衡,再吸泥只会造成刃脚翻涌砂。

围堰下沉过程中,共出现过三次翻砂现象,每次涌进围堰泥砂方量约1500~2000m3之间,围堰内水面比江水突然高出2~3m。解决翻砂的主要方法是在均匀吸泥的基础上,通过对每个工况下的下沉系数和可能到达的下沉深度,确定浇筑填芯砼的重量和时机,或者进行围堰接高。

(1)钢围堰下沉系数。围堰的摩阻系数R较难确定。本工程通过几个临界状态的推算,围堰外壁摩阻系数在26.5~28.5之间,平均27.5kPa,计算得围堰下沉系数保持在大于1.25时,围堰下沉较顺利。但下沉系数也不能过大,以防止围堰突沉。

(2)围堰纠偏、纠斜。吸泥施工必须随时掌握堰内河床变化情况和钢围堰状态,通过吸泥调整钢围堰的平面位置和垂直度。如果要使围堰向下游方向移动,应在以围堰圆心轴为对称轴的另一侧吸泥,先使围堰向上游倾斜。然后再均匀吸泥,使围堰倾斜下沉一定距离,使下游刃脚达到正确位置。此后在下游侧单边吸泥,将围堰扶正。

吸泥施工必须防止涌砂事故的发生。导管吸泥位置离刃脚必须有4~5m距离,控制好吸泥时间和平面位置,并维持围堰内外水头平衡。

纠偏过程中必须监控泥面标高,不间断的进行测量,确保刃脚有一定的埋设深度。另外,纠偏应在入土10米以内完成,否则围堰下沉通道形成以后纠偏就很困难。

围堰的垂直度通过单边吸泥调整,即在较高侧单边吸泥,可使围堰倾转反正。

(3)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吸泥特点。墩位处覆盖层较厚,分为四层,厚度26.20~30.05米,平均约28米。第一层为浅黄色细砂层,是近代河流的沉积层;第二层为含砾中细砂层,是河流较早的沉积物;第三层为卵石层;第四层为基岩,在围堰刃脚段。

各分层情况及吸泥特点对照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kqy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