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钢管脚手架施工方案
(20米以下适用)
济南市黄河工程局 二O一三年二月
南风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钢管脚手架施工方案
(20米以下适用)
审批: 审核: 编写:
济南市黄河工程局 二O一三年二月
目 录
1、编制依据 2、工程概况 3、脚手架工程
4、管理目标及管理组织机构 5、目标和验收标准 6、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 编制依据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JGJ130-2001,2002年版);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本工程施工图纸。 2 工程概况 2.1、总体概况
龙岗区南风坳水库位于横岗街道境内,距横岗街道约4km。该水利工程建成于一九五八年,始建用于村民农田灌溉,后由横岗街道接管。水库流域面积0.523km2/,主流河长0.5km,比降0.05。水库枢纽由主坝、溢洪道及输水涵管等三大部分组成。南风坳水库自建成投入运行以来,经1988年坝后坡作了培厚处理,1993年兴建一栋两层管理楼,1996年溢洪道加设钢板闸门。对外防汛抢险通道为一条简易上坝土路。水库正常库容5.98万m3/,总库容10.55万m3/,属小(二)型水库,Ⅴ等水利枢纽工程。
南风坳水库除险加固后仍属小(2)型水库,Ⅴ等工程,考虑下游防洪要求,主要建筑物级别按4级防洪考虑。除险加固后,设计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经过本次对水文资料、调节计算以及调洪演算等的重新复核,水库的正常蓄水位为74.81m,相应库容4.20万m3/;设计洪水位(P=2%)77.52m,相应库容10.80万m3/;校核洪水位(P=0.2%)77.m,相应水库总库容11.71万m3/。 2.2、水文气象和工程地质 (1)气象及水文
南风坳水库属于龙岗河流域,该流域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夏季盛行东南信风,每年有多次台风经过,具有夏季长、冬季不明显、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等特点。流域内年降雨分配不均匀,4月至9月为汛期,降雨约占全年的84%。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732mm,实测最大降雨量为2387mm;多年平均气温22℃,极端最高气温36.6℃,极端最低气温1.4℃。
(2)工程地质
库区上游为低山丘陵,下游为城镇工厂地区;库区山体地表标高约为77.35~138.m,库区上游丘陵山体植被茂盛,地形坡度较缓。库区的基岩为石炭系下统粉砂岩,斜坡谷底为第四系地层覆盖。库区的第四系地层有冲洪积层和坡残积层,冲洪积层分布于冲沟底,库区内第四系地层所占比例较大,厚度较大;坡残积层分布较广泛,主要为粉质粘土,厚度依地形地貌而变化。水库工程区内没有发现重要的矿产和古文化遗址。库区地形坡度一般在10~35°之间,地势平缓,植被茂盛,第四系覆盖层较厚,整个库岸无大规模、连续性的不利结构面组合,水库已运行多年,水库周边未发现崩塌、滑坡等影响库岸稳定的不良地质现象,水库库岸较稳定。
(3)本次工程除险加固如下:
1)坝体上游坡侧增设坝坡阶梯,建至高程71.57m处;
2)将消力池以上溢洪道全部拆除,新建闸室和启闭机房,重建交通桥,将原混凝土闸门更换为5m*2.9m的平板钢闸门,并将原螺杆式启闭机更换为卷扬式启闭机,外加防腐罩;
3)溢洪道进口处的上游裸露坝坡进行砼护坡支护;
4)在溢洪道上下游挡墙顶新建57.8m镀锌钢管安全护栏、管养楼前新建52m塑木安全护栏;
5)清除下游坡面原有草皮,并种植大叶油草;
6)修复溢洪道下游消力池处的开裂挡墙,将原有挡墙拆除新建钢筋混凝土挡墙(L=19.m);
7)完善大坝安全检测系统,增设水尺等观测设施。
3、脚手架工程
(1)设计依据、选型、计算及构造要求
(一) 设计依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2002)版(JGJ 130-2001);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17-2003); 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5、牛始窝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设计图、地勘资料及施工现场土质实际情况。
(二) 设计选型
1、材料尽量选择具有足够承载力又能周转使用的现有材料和以后能重复利用的材料。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立杆和大、小横杆(纵、横水平杆)均采用φ48×3.5钢管,连接扣件采用标准扣件;
2、考虑到施工时机械振动荷载及风荷载对脚手架的影响以及暴雨时山洪对脚手架基底的冲刷影响,连墙件每三步两跨与岩体刚性连接。
3、采用错落坡型脚手架,脚手架随坡度而设,主受力立杆间距不变,
其余辅助受力立杆随坡度而调整搭设间距。 (三)架体设计计算
落地脚手架设计计算: 1、纵向、横向水平杆计算 钢管Φ48×3.5自重:g=3.84 (1)、 抗弯强度计算 MfW
其中 :M1.2MGk1.4MQk MGk—— 脚手板自重标准值产生的弯矩 MQk—— 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 纵向水平杆跨度 la = 1.5m 横向水平杆跨度 lb = 1.05m 步距:h=1.8m 钢管自重ρG = 38.46 N/m
恒载: 钢管自重 0.0384 kN/m 脚手板自重 0.35×(0.4+0.325)/2=0.1268KN/m 合计恒荷载 0.1652kN/㎡ 施工荷载 3.0×(0.4+0.325)/2=1.090kN/㎡ ①、纵向水平杆(大横杆): (1)强度验算
q1=1.2×0.1652=0.1982KN/m q2=1.4×1.09=1.526 KN/m 按简支梁进行计算: q= q1 + q2=0.1982+1.526=1.7242N/㎡ M=KMqlb 2=0.125×1.7242×1.52 =0.487KN·M σ=M/W=0.487×105/5.08=95.8 N/mm2 荷载只取标准值,故不乘分项系数 q= q+ q=0.16+1.09=1.25 0 10 20 ①纵向水平杆:υ=5ql4/(385EI) =5×1.25×104×10504/(385×2.06×105 × 12.19×104)=3.30mm <900/150=6mm,符合要求 ②、横向水平杆: (1) 强度计算 纵向大横杆通过扣件传至立杆。故小横杆可不计大横杆,小横杆只承载两个纵向附加杆传来的荷载。 P= q1×l+ q2×l=0.2×1.5++1.53×1.5=2.595KN M=0.325P=0.325×2.6=0.845 KN·M σ=M/W=0.845×105/5.08×103=166N/ mm2<205 N/ mm2 (2)挠度验算: q= q 0 10× l + q 20× l=0.16×1.5+1.09×1.5=1. KN 挠度计算公式: Ⅴ=pal2/24EI(3-4 q2/ l2)=2.94 mm 允许挠度1050/150=7 mm 所以小横杆强度与挠度满足规范要求。 (3)扣件抗弯能力计算: 小横杆承载受力面积:1.5×(1.05+0.25+0.1)=2.1㎡ 钢管自重:0.0384×(1.05+0.25+0.1)/2=0.03 KN 脚手片:0.35×2.1/2=0.37 KN 活载: 3.0×2.1/2=3.15 KN 扣件抗弯力:1.2×(0.03+0.37)+1.4×3.15=4. KN<8 KN(5 KN) 注:括号内值为现场控制之值,因为扣件质量难以达到规范之值,为了确保安全施工,建议采取保守的措施. 2、立杆计算 (1)、施工均布活荷载按最大荷载取3.5kN/㎡,脚手板按满铺6层计算。 (2)、脚手架的结构尺寸:立杆纵距离La=1.5m,立杆横距Lb=1.05m,步距H=1.8m。查规范附表得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gk=0.1259N/m (3)、脚手板采用竹脚手板,其自重标准值为0.35kN/㎡。 (4)、栏杆、栏脚板自重标准值按规范取0.14kN/m: (5)、安全网:采用每㎡不小于2000目的密目安全网,沿架高全封闭,其自重标准值为0.005kN/㎡。 (6)、风荷载: ωk=βzμsμzω。 ωk—风荷载标准值 βz—高度z处的阵风系数 μs—风荷载体型系数 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ω。—基本风压 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表D.4中,取n=50(采用50年一遇)查得深圳地区风压ω。=0.5kN/㎡; 按敞开脚手架查规范表4.2.4得μs=1.3ψ,挡风系数ψ按规范附录表A-3查得为:0.0,则μs=1.3×0.0=0.150 μz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表7.2.1地面为B类,高度为25 m 取1.42; βz按规范取0.7. 则ωk=0.7μzμsω。=0.7×1.42×0.150×0.50=0.07455kN/m2。 (7)设搭设最大高度为25m,则共搭设14个步距层,以最下步脚手架受到的荷载最大进行计算。计算如下: A、荷载确定 a、脚手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 NG1k=0.1259×25=3.1475KN b、脚手板自重产生的轴向力NG2k1为: 脚手板按铺设六层计算 NG2k1=1.823 KN c、防护材料自重产生轴向力NG2k2 安全网荷载取 5N/㎡,得 NG2k2=0.228 KN +5N/㎡×1.5m×25m=0.415 KN NG2k1 + NG2k2=1.823+0.415=2.238 KN B、风荷载弯矩计算 由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Mω Mω=0.85×1.4MWk=0.85×1.4ωKla h2/10 故Mω =0.85×1.4×0.07455×1.5×1.82/10=0.044KN·m a、组合风荷载的轴向力设计值 N=1.2(NG1k + NG2k)+0.85×1.4ΣNQk =1.2×(2.238+3.1475)+0.85×1.4×6×3.5=30.45kN 计算立杆稳定性 N/ΦA + M ω /W =30.45×103 /0.185×4+0.044×106/5.08×103 =33.6+8.6=42.2 N/ mm2<205 N/ mm2 符合要求。 b、无风状态下的轴向力设计值: N=1.2(NG1k + NG2k)+1.4ΣNQk=34.86kN 计算立杆稳定性 N/ΦA + M ω /W =34.86×103 /0.185×4+0.044×106/5.08×103 =38.5+8.6=47.1 N/ mm<205 N/ mmC、长细比计算 22 计算长度系数,按拉接件采用两步三跨布置,查表得:μ=1.5 立杆计算长度:l0=kμh=1.155×1.5×1.8=3.1185m 截面回转半径i查表得1.58 长细比:λ=l0/i=3.1185×100/1.58=197 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ψ查表得0.185 3.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 立杆基础在花岗岩层上,其地基承载力为1500KPa, 其压强为p=N/A=34.86KN/0.5×0.5=140KPa<0.4×1500=600 KPa 承载力满足要求。 4.连墙件的验算 (一)、风荷计算 连墙件采用两步三跨设置: 脚手架设计为:立杆横距b=1.05m,立杆纵距1=1.5m,步距h=1.8m。同时铺脚手板二层,施工层数一层。 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表D.4中,取n=50(采用50年一遇)查得深圳地区风压ω。=0.5kN/㎡; 按敞开脚手架查规范表4.2.4得μs=1.3ψ,挡风系数ψ按规范附录表A-3查得为:0.0,则μs=1.3×0.0=0.150 μz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表7.2.1地面为B类,高度为25 m 取1.42; βz按规范取0.7. 则ωk=0.7μzμsω。=0.7×1.42×0.150×0.50=0.07455kN/m2。 附墙间距竖向方向LV=3.6m,水平方向LH=4.5m 则受风面积为S=3.6×4.5=16.2㎡ 附墙连杆受风力为N=W×S=0.074×16.2=1.2KN 连墙件的轴向力设计值为N= NLWN0=1.2+5=6.20 KN (二)连墙杆稳定性验算 (1)连墙杆采用φ48×3.5,打入中风化岩层,长为2.5米,入岩2米计算: 外露部分l=500 ㎜与外架内立杆刚性连接: l0l×2=500×2=1000 λ= l0/i=1000/15.8=63.3 查表得φ=0.744 N/φA=6.20×103/0.744×4=17N/mm2<205 N/mm2 计算表明φ48×3.5钢管强度非常富余. (2)若岩层均为微风化,可采用25㎜钢筋锚杆入岩层1M做为连墙件, 孔径D为130,查表得锚固体在岩层中极限摩阻力标准值q为190KPa, λ为锚杆轴向受拉抗力分项系数,可取1.3,其锚杆受拉承载力为N=3.14/1.3×D×q×L=3.14/1.3×0.13×190×1=59KN 其稳定性验算: l0l×2=500×2=1000 λ= l0/i=1000/8=125 查表φ=0.367 N/φA=6.20×103/0.367×490=34N/mm2<205 N/mm2 计算表明直径25㎜钢筋强度符合要求. (五)构造要求 1、采用材料 (1)钢管宜采用力学性能适中的Q235A(3号)钢,其力学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碳素结构钢》(GB700-)中Q235A钢的规定。每批钢材进场时,应有材质检验合格证。 (2)钢管选用外径48mm,壁厚3.5mm的焊接钢管。立杆、大横杆和斜杆的最大长度为6.5m,小横杆长度1.5m。 (3)根据《可铸铁分类及技术条件》(GB978-67)的规定,扣件采用机械性能不低于KTH330-08的可锻铸铁制造。铸件不得有裂纹、气孔,不宜有缩松、砂眼、浇冒口残余披缝,毛刺、氧化皮等清除干净。 (4)扣件与钢管的贴合面必须严格整形,应保证与钢管扣紧时接触良好,当 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5mm。 (5)扣件活动部位应能灵活转动,旋转扣件的两旋转面间隙应小于1mm。 (6)扣件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 (7)脚手板应采用串片毛竹制作,厚度不小于50mm,宽度大于等于250mm,长度不小于2.5m,其材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建材标准。 (8)钢管及扣件报废标准:钢管弯曲、压扁、有裂纹或严重锈蚀;扣件有脆裂、变形、滑扣应报废和禁止使用。 (9)脚手架钢管应作防锈处理,同时在表面用相关调和漆进行涂刷。通常钢管采用金黄色,防护栏杆采用红白相间色,扣件刷暗红色防锈漆。 2、设置要求 (1) 必须按设计图纸及规范进行相关构造设置; (2) 严格按技术要求及有关安全要求进行细部节点搭设。 (3) 脚手架与地锚拉结(柔性拉结) 采用钢丝绳带花篮螺丝连接。 (4) 安全网挂设要求:安全网应挂设严密,用塑料绳绑扎牢固,不得漏 眼绑扎,两网连接处应绑在同一杆件上。安全网应挂设在外立杆内侧。脚手架与施工层之间要按验收标准设置封闭平网,防止杂物下跌。 4、脚手架搭设技术要求 ⅰ、脚手架搭设要求 (1) 立杆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架高的1/200。 (2) 立杆接头必须采取对接扣件,对接应符合下要求: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相邻立杆接头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两相邻立杆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同一步内不允许有二个接头。 (3)顶部外围立杆顶端应高出作业面不小于1.5m。 脚手架底部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垫木表面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4)大横杆设于小横杆之下,在立杆内侧,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扣紧,大横杆长度不宜小于3跨,并不小于6m。 (5)大横杆对接扣件连接、对接应符合以下要求:对接接头应交错布置,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0mm。并应避免设在纵向水平跨的跨中。 (6)架子四周大横杆的纵向水平高差不超过500mm,同一排大横杆的水平偏差不得大于1/300。 (7) 横杆两端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 (8)每一主节点(即立杆、大横杆交汇处)处必须设置一小横杆,并采用直角扣件扣紧在大横杆上,该杆轴线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脚手架立面外伸长度不宜过大,以100mm为宜。操作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立杆间距的1/2,施工层小横杆间距为1m。 i.脚手板一般应设置在三根以上小横杆上,应铺满铺稳,拐角要交圈,不得有探头板。如有探头处难免处,要另加横杆或用铁丝绑牢。 ii.搭设中每隔一层外架要及时与地锚进行牢固拉结,以保证搭设过程中的安全,要随搭随校正杆件的垂直度和水平偏差,适度拧紧扣件。 iii.搭设时与地锚连接可采用钢管临时连接,待脚手架搭设到顶部时,再改为 钢丝绳连接。 iv.脚手架的外立面非操作平台处各设置一道剪刀撑,由底至顶部连续设置。 v.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小横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 vi.用于大横杆对接的扣件开口,应朝架子内侧,螺栓向上,避免开口朝上,以防雨水进人,导致扣件锈蚀、锈腐后强度减弱,直角扣件不得朝上。 vii.施工层应满铺脚手板,脚手架外侧设防护栏杆一道和挡脚板一道,栏杆上 杆高1.2m,挡脚板高不应小于180mm。栏杆上应挂安全网,并用铁丝扎牢。 (9)剪刀撑 脚手架外侧设置剪刀撑,由脚手架端头开始,按每水平距离6米设置一排剪刀 撑,剪刀撑钢管与地面成58度角自下而上左右连通设置,剪刀撑在搭设时将一根斜杆扣在立杆上,另杆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20㎝,最下面的斜杆与立杆的接点离地面为20㎝,以保证外架的稳定性. ⅱ、地基处理要求 (1) 回填地基必须分层夯实,以减少地基变形; (2) 立杆支承在木枋上,木枋下面与地面接触处必须密实; (3) 脚手架基础场地应平整,不得有积水; (4) 打入地锚的地基岩土质应与设计相符。如遇实际情况与设计不相符时, 应报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处理。 ⅲ、搭设工艺流程 脚手架搭设工艺流程: 放线、摆放木枋、→摆放扫地杆→竖立杆并与扫地杆扣紧→装扫地小横杆,并与立杆和扫地杆扣紧→装第一步大横杆并与各立杆扣紧→安第一步小横杆→安第二步大横杆→安第二步小横杆→加设临时斜撑杆,上端与第二步大横杆扣紧→安第三、四步大横杆和小横杆→依次搭设上部大、小横杆和立杆→要求高度处→铺设脚手板→搭设防护栏杆及绑扎防护档脚板、挂安全网。 ⅳ、脚手架的验收、使用及管理 1、架子的验收、使用及管理 (1)把好验收关。搭设过程中的架子,每搭设一个施工层高度必须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安全与搭设班组、工长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上人使用。架子未经检查、验收,除架子工外,严禁其他人员攀登。验收合格的架子任何人不得擅自拆改,需局部拆改时,要经设计负责人同意,由架子工操作。 (2)工程的施工负责人,必须按架子方案的要求,拟定书面操作要求,向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班组必须严格按操作要求和安全技术交底施工。 (3)脚手架分段完成后,应分层由制定架子方案及安全、技术、施工、使用等有关人员,按项目进行验收,并填写验收单,合格后方可继续搭设使用。 (4)架子上不准堆放成批材料,零星材料可适当堆放。 (5)施工层及临边必须设兜网和立网,以保证高处作业人员的安全。安全网 未经许可不得随意拆除。 (6)架子搭好后要派专人管理,未经安全部门同意,不得改动,不得任意解掉架体连接及拉接件。 (7)架子上不准有任何活动材料,如扣件、活动钢管、钢筋,一旦发现应及时清除。 (8)雨后应对脚手架进行检查。检查架体的下沉情况,发现地基沉降或立杆悬空要马上用木板将立杆楔紧。 (9)在六级以上大风、大雾和大雨天气下不得进行脚手架上以及相临施工作业,雨后上架作业要有防滑措施。 (10)脚手架采用立网全封闭。外挂安全网要与架体拉平,网边系牢,两网接头严密,不准随风飘。 (11)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将模板、振动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任意悬挂起重设备。 (12)搭好的脚手架要派专人经常进行巡查,发现问题立即派人进行处理。 5、脚手架搭设安全要求及安全技术交底 ⅰ、脚手架搭设安全要求 (1)人员素质要求 ①高处作业人员必须年满18岁,两眼视力均不低于1.0,无色盲,无听觉障碍,无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眩晕和突发性昏厥等疾病,无妨害登高架设作业的其他疾病和生理缺陷。 ②责任心强,工作认真负责,熟悉本作业的安全技术作操规程。严禁酒后作业和作业中玩笑戏闹。 ③明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采取安全防护措施。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在无可靠防护2m以上处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使用工具要放在工具套内。 ④操作工必须经过培训教育,考试、体检合格,持证上岗,任何人不得安排未经培训的无证人员上岗作业。作业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每年体检一次)。 ⑤作业所用材料要堆放平稳,高处作业地面环境要整洁,不能杂乱无章,乱摆乱放,所用工具要全部清点回收,防止遗留在作业现场掉落伤人。 (2) 保用品(三宝)要求 a、安全帽 1)安全帽必须使用建设部认证的厂家供货,无合格证的安全帽禁止使用。工程使用的安全帽一律由分公司统一提供,各分包外联单位不准私购安全帽。2)安全帽必须具有抗冲击、抗侧压力、绝缘、耐穿刺等性能,使用中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使用期为2.5年。 b、安全带 1)采购安全带必须要有劳动保护研究所认可合格的产品。 2)安全带使用2年后,根据使用情况,必须通过抽验合格方可使用。 3)安全带应高挂低用(架子工除外),注意防止摆动碰撞,不准将绳打结使用,也不准将钩直接挂在安全绳上使用,应挂在连接环上用,要选择在牢固构件上悬挂。4)安全带上的各种部件不得任意拆掉,更新绳时要注意加绳套。 c、安全网 1)安全网的技术要求必须符合CB5725—85规定,方准进场使用。工程使用的安全网必须由公司认定的厂家供货。大孔安全网用做平网和兜网,其规格为绿色密目安全网1.5m×6.0m,用作内挂立网。内挂绿色密目安全网使用有国家认证的生产厂家供货,安全网进场要做防火试验。 2)安全网在存放使用中,不得受有机化学物质污染或与其他可能引起磨损的物品相混,当发现污染应进行冲洗,洗后自然干燥,使用中要防止电焊火花掉在网上。 3)安全网拆除后要洗净捆好,放在通风、遮光、隔热的地方,禁止使用钩子搬运。 ⅱ、脚手架搭设安全技术交底 (1)是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晕高或视力不够等不适合做高处作业的人员,均不得从事脚手架作业。配备架子工的徒工,在培训以前必须经过医务部门体检合格,操作时必须有技工带领、指导,由低到高,逐步增加,不得任意单独上架子操作。要经常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凡从事架子工种的人员,必须定期(每年)进行体检。 (2)脚手架支搭之前,必须制定施工方案和专项安全技术交底,并由施工工长向所有参加作业人员进行书面交底。 (3)操作小组接受任务后,必须根据任务特点和交底要求进行认真讨论,确定支搭方法,明确分工。在开始操作前,组长和安全员应对施工环境及所需防护用具做一次检查,消除隐患后方可开始操作。 (4)架子工在高处(距地高度2m以上)作业时,必须佩带安全带。安全带必须与已绑好的立、横杆挂牢,不得挂在铅丝扣或其他不牢固的地方,不得“走过档”(即在一根顺水杆上不扶任何支点行走),也不得跳跃架子。在架子上操作应精力集中,禁止打闹和玩笑,休息时应下架子。严禁酒后作业。 (5)遇有恶劣气候(如风力五级以上,高温、雨天气等)影响安全,施工时应停止高处作业。 (6)大横杆应绑在立杆里边,绑第一步大横杆时,必须检查立杆是否垂直,绑至四步时必须绑临时小横杆和临时十字盖。绑大横杆时,必须2--3人配合操作,由中间一人抬杆、放平,按顺序绑扎。 (7)递杆、拉杆时,上下左右操作人员应密切配合,协调一致。拉杆人员应注意不得碰撞上方人员和已绑好的杆子,下方递杆人员应在上方人员接住杆子后方可松手,并躲离其垂直操作距离3m以外。使用人力吊材料,大绳必须坚固,严禁在垂直下方3m以内拉大绳吊料。使用机械吊运,应设天地轮,天地轮必须加固,应遵守机械吊装安全操作规程,吊运脚手板、钢管等物应绑扎牢固,接料平台外侧不准站人,接料人员应等起重机械停车后再接料、解绑绳。 (8)未搭完的一切脚手架,非架子工一律不准上架。脚手架搭完后由施工工长会同架工组长以及使用工种、技术、安全等有关人员共同进行验收,认为合格,报监理部门验收,验收合格后,办理交接验收手续后方可使用。使用中的脚手架必须保持完整,禁止随意拆、改动脚手架或挪用脚手板;必须拆改时,应经施工及技术负责人批准,由架子工负责操作。 (9)所有脚手架,经过大风、大雨后,要进行检查,如发现倾斜下沉及松扣、崩扣要及时修整。 ⅲ、脚手架拆除安全技术交底 (1)外架拆除前,工长要向拆架施工人员进行书面安全交底工作。交底有接受人签字。 (2)拆除前,班组要学习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班组必须对拆架人员进行安全交底,交底要有记录,交底内容要有针对性,拆架子的注意事项必须讲清楚。 (3)拆架前在地上用绳子或铁丝先拉好围栏,没有监护人,没有安全员工长 在场,外架不准拆除。 (4)脚手架拆除程序应由上而下,按层按步拆除。先清理架上杂物,如脚手板上的混凝土、砂浆块、U型卡、活动杆子及材料。按拆架原则先拆后搭的杆子。剪刀撑、拉杆不准一次性全部拆除,要求杆拆到哪一层,剪刀撑、拉杆拆到哪一层。 (5)拆除工艺流程:拆护栏→拆脚手板→拆小横杆→拆大横杆→拆剪刀撑→拆立杆→拉杆传递至地面→清除扣件→按规格堆码。 (6)拆杆和放杆时必须由2--3人协同操作,拆大横杆时,应由站在中间的人将杆顺下传递,下方人员接到杆拿稳拿牢后,上方人员才准松手,严禁往下乱扔脚手料具。 (7)拆架人员必须系安全带,拆除过程中,应指派一个责任心强、技术水平高的工人担任指挥,负责拆除工作的全部安全作业。 (8)拆架时有管线阻碍不得任意割移,同时要注意扣件崩扣,避免踩在滑动的杆件上操作。 (9)拆架时螺丝扣必须从钢管上拆除,不准将螺丝扣在被拆下的钢管上。 (10)拆架人员应配备工具套,手上拿钢管时,不准同时拿板手,工具用后必须放在工具套内。 (11)拆架休息时不准坐在架子上或不安全的地方,严禁在拆架时嘻戏、打闹。 (12)拆架人员要穿戴好个人劳保用品,不准穿硬底及易滑鞋上架作业,衣服要轻便。 (13)拆除中途不得换人,如更换人员必须重新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14)拆下来的架杆及脚手板要随拆、随清、随运,并分类、分堆、分规格码放整齐。同时对架杆及扣件要有防水措施,以防雨后生锈。扣件要分型号装箱保管。 (15)拆下来的钢管要定期重新外刷一道防锈漆,刷一道调合漆。弯管要调直,扣件要上油润滑。 (16)严禁架子工在夜间进行脚手架搭拆工作。未尽事宜施工工长在安全技术交底中,应做详细的交底。施工中存在问题的地方应及时与技术部门联系,以便 及时纠正和处理。 6、管理目标及管理组织机构 4.1项目管理目标 1)施工指导思想:精心组织,精心施工,优质安全,确保工期。 2)质量目标:合格。 3)工期目标:240天。 4)安全生产:确保实现“五无”(无死亡、无重伤、无火灾、无中毒、无跨塌). 5)文明施工:避免脏烂差现象。 3.2项目管理机构 南风坳水库出险加固工程项目部,其组成人员见主要管理人员一览表。 主要管理人员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6 7 8 9 本项目职务 项目经理 技术负责人 项目副经理 安全主任 施工员 质检员 材料员 资料员 姓名 陈小霖 李新振 汪波 霍亮 赵士滨 韩桂喜 许雅宁 张毅 职称 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工程 师 工程师 技术员 技术员 技术员 技术员 外架搭设由外架工长负责组织实施,其他人员配合。 外架所需材料、劳动力计划均由外架工长负责编制,项目材料员负责提供外架搭设所需材料。技术交底工作由外架工长负责。 搭设阶段共需架子工15名,拆除阶段共需外架工6名。所有架子工均需持证上岗。 7、目标和验收标准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表3.0.4-1总分10分,要求全部符合 要求,达到10分。 检查和验收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JGJ130-2001,2002年版)8.1、8.2要求。 8、安全技术措施 8.1材质及其使用的安全技术措施 扣件的紧固程度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5Nm。对接扣件的抗拉承载力为3kN。扣件上螺栓应保持适当的拧紧程度。 对接扣件安装时其开口应向内,以防进雨水,直角扣件安装时开口不得向下,以保证安全。 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 钢管有严重锈蚀、压扁或裂纹的不得使用。禁止使用有脆裂、变形、滑丝等现象的扣件。 外脚手架严禁钢竹、钢木混搭,禁止扣件、绳索、铁丝、竹篾、塑料混用。 严禁将外径48mm与51mm的钢管混合使用。 8.2脚手架搭设的安全技术措施 脚手架的基础必须经过夯实处理满足承载力要求,做到不积水、不沉陷。悬挑型钢处保障混泥土的强度。 搭设过程中应划出工作标志区,禁止行人进入,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严禁在无人指挥下作业。当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扣件时必先告诉对方,并得到允许,以防坠落伤人。 开始搭设立杆时,应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 脚手架及时与结构拉结或采用临时支顶,以保证搭设过程安全,未完成脚手架在每日收工前,一定要确保架子稳定。 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得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两步。 在搭设过程中应由安全员、架子班长等进行检查、验收。每两步验收一次。 8.3脚手架上施工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 结构施工阶段外脚手架每支搭一层完毕后,经项目部安全员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任何班组长和个人,未经同意不得任意拆除脚手架部件。 严格控制施工荷载,脚手板不得集中堆料,施工荷载不得大于2kN/m2,确保较大安全储备。 施工时不允许多层同时作业,同时作业层数不得超过一层。 当作业层高出其下连墙件3.6m以上,且其上尚无连墙件时,应采取适当的临时撑拉措施。 定期检查脚手架,发现问题和隐患,在施工作业前及时维修加固,以达到坚固稳定,确保施工安全。 8.4脚手架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 拆架前,全面检查待拆脚手架,根据检查结果,拟订出作业计划,报请批准,进行技术交底后才准工作。 架体拆除前,必须察看施工现场环境,包括架空线路、外脚手架、地面的设施等各类障碍物、地锚、缆风绳、被拆架体各吊点、附件等,凡能提前拆除的尽量拆除掉。 拆架时应划分作业区,周围设绳绑围栏或竖立警戒标志,地面应设专人指挥,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 拆除时要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需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扣件时, 应先通知对方采取防范措施,以防坠落。 在拆架时,不得中途换人,如必须换人时,应将拆除情况交代清楚后方可离开。 每天拆架下班时,不应留下隐患部位。 所有杆件和扣件在拆除时应分离,不准在杆件上附着扣件或两杆连着送到地面。 所有的脚手板,应自外向里竖立搬运,以防脚手板和碎石从高处坠落伤人。 8.5文明施工要求 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系好安全带,穿好防滑鞋等,现场严禁吸烟。 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要爱护场内的各种绿化设施和标示牌,不得践踏草坪、损坏花草树木、随意拆除和移动标示牌。 严禁酗酒人员上架作业,施工操作时要求精力集中、禁止开玩笑和打闹。 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考试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定期体检,体检合格者方可发上岗证,凡患有高血压、贫血病、心脏病及其他不适于高空作业者,一律不得上脚手架操作。 上架子作业人员上下均应走人行梯道,不准攀爬架子。 护身栏、脚手板、挡脚板、密目安全网等影响作业班组支模时,如需拆改时,应由架子工来完成,任何人不得任意拆改。 脚手架验收合格后任何人不得擅自拆改,如需做局部拆改时,须经主管工程师同意后由架子工操作。 不准利用脚手架吊运重物;作业人员不准攀登架子上下作业面,不准推车在架子上跑动。 在架子上的作业人员不得随意拆动脚手架的所有拉接点和脚手板,以及扣件绑扎扣等所有架子部件。 脚手架使用时间较长,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检查,发现基础下沉、杆件变形严重、防护不全、拉结松动等问题要及时解决。 要保证脚手架体的整体性,不得与井架一并拉结,不得截断架体。 施工人员严禁凌空投掷杆件、物料、扣件及其他物品,材料、工具用滑轮和绳索运输,不得乱仍。 不使用的工具要放在工具袋内,防止掉落伤人,登高要穿防滑鞋,袖口及裤口要扎紧。 脚手架堆放场应做到整洁、摆放合理、专人保管,并建立严格领退料手续。 施工人员应做到活完料净脚下清,确保脚手架施工材料不浪费。 运至地面的材料应按指定地点随拆随运,分类堆放,当天拆当天清,拆下的扣件和铁丝要集中回收处理。应随时整理、检查,按品种、分规格堆放整齐,妥善保管。 六级以上大风、大雪、大雾、大雨天气停止脚手架作业。在冬季、雨季要经常检查脚手板上有无积水等物。若有则应随时清扫,并要采取防滑措施。 6.6应执行的强制性条文 本外架施工和使用期间应执行的强制性条文如下,应重点检查: ① 钢管上严禁打孔。 ② 当脚手架搭设尺寸中的步距、立杆纵距、立杆横距和连墙件间距有变化时,除计算底层立杆段外,还必须对出现最大步距或最大立杆纵距、立杆横距、连墙件间距等部位的立杆段进行验算; ③ 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 ④ 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 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⑤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⑥一字型、开口型双排脚手架的两端均必须设置横向斜撑。 ⑦当脚手架基础下有设备基础、管沟时,在脚手架使用过程中不应开挖,否则必须采取加固措施。 ⑧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 ⑨严禁将外径48mm与51mm的钢管混合使用。 ⑩剪刀撑、横向斜撑搭设应随立杆、纵向和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 (11) 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12)脚手架逐层拆除,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两步。 (13) 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14)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036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 (15) 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 (16) 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下列杆件: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kqy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