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客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内容填空及答案(全面)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内容填空及答案(全面)

来源:客趣旅游网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内容填空及答案(全面)

一、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大青树下的小学》描写了小学生快乐幸福的学校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族儿童之间的______________。

2.“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__的作品。

3.《山行》一诗中,描写诗人因喜爱枫林晚景而停车欣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这两句诗的作者是________。“擎”的意思是________。

5.学了《不懂就要问》一文,我感受最深的是孙中山说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我将学习这种方法,使自己的学习成绩更上一层楼。

二、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在牛肚子里旅行》讲述了两只小蟋蟀______和______之间的故事,______牛肚子里做了一次旅行。

2.《搭船的鸟》一文中,作者一次平常的探亲之旅,因为留心观察,认识了一位可爱

1 / 12

的新朋友——会搭“顺风船”的______。

3.秋天的夜晚,孩子们挑着灯在篱笆下捉蟋蟀,面对此情此景,我会小声地吟诵:“______。”

4.______,无理寸步难行。

5.《赠刘景文》是诗人______写给好友刘景文的,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______”,描绘出秋末冬初萧瑟的景象;后两句议论,告诉我们______。

6.我们的祖国美丽富饶,有《望天门山》中长江的______;有《______》中美若西施的西湖;那么______,那么______的西沙群岛。

三、 根据题目要求完成练习。

1.老婆婆说的“漏”是指__________,老虎以为的“漏”是指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方帽子好,还是圆帽子好?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了《枣核》这一课,你认为“枣核”是个怎样的孩子?(至少概括三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单元,我们读了《方帽子店》《漏》《枣核》等有趣的故事,想想你还读过哪

2 / 12

些有趣的故事。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吧。

故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告诉我们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千里江陵一日还。

2.___________________,霜叶红于二月花。

3.灯不拨不亮,__________________。

4.两岸青山相对出,__________________。

5.仁者爱人,___________________。

6.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不一样的树叶,有___________;不一样的季节,有___________。

7.我在这学期读过(学过)的童话故事是《___________》,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

3 / 12

五、 日积月累,填一填。

1.灯不拨不亮,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篱笆三个桩,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最是橙黄橘绿时。

4.意欲捕鸣蝉,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霜叶红于二月花。

6.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_________________,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__________________,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六、 课文内容我会记。

1.《惠崇春江晚景》通过对竹林外的几枝桃花、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描写,表现出了___________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早春的_________之情。

2.《燕子》的作者是__________。全文描写了燕子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赞美了________的燕子,同时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__________之情。

3.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天上洒落着,__________,红的白的黄的花,_______,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__________。

4 / 12

七、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读了《牛和鹅》一文,说说为什么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爬山虎的脚》一文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激起了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句默写。

(1)《出塞》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写的一首边塞诗。其中写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叙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暮江吟》中写夕阳落照江水的诗句是:__________;写新月初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八、 按课文内容填空。

1.《夜书所见》诗人通过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在秋夜思念_______的感情。

2.《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描写了“我”在上学路上看到的风景,充满了童真童趣,饱含了作者对_______、对________的热爱之情。课文题目中的“金色巴掌”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5 / 12

3.《听听,秋的声音》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________,表达了对________的喜爱,抒发了对________的热爱。

九、 古诗练习。

1.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望洞庭》一诗中,生动形象地写出洞庭湖水面平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在这两句诗中,诗人将湖面比作_____________。

2.宋代诗人苏轼在《赠刘景文》中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的,应乐观向上,不应意志消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历代诗人赞美祖国壮美河山的诗句有很多。当我游览三峡,看到两岸青山扑面而来,我不禁想起李白《望天门山》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我坐在顺水疾驰的小舟上,两岸的景色一晃而过,我又不禁想起李自《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还写道:_____________,疑是银河落九天。

4.杭州西湖闻名天下,许许多多的游客来到这里都会流连忘返。宋代诗人________也被西湖的美景所吸引,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中以绝色美人喻西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杨万里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也赞美过美丽的西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6 / 12

1.《绝句》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诗中既有“________”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睡”的静态写照,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2.《三衢道中》是一首纪行诗,写诗人行于三衢山道中的见闻感受。“________,________”写绿树荫浓,爽静宜人,更有黄鹂啼鸣,幽韵悦耳,渲染出诗人________的情怀。

3.《惠崇春江晚景》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题在宋代画家惠崇所画的《春江晚景》上的一首________,诗中抓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江南春景,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春天的________之情。

十一、 课文综合回顾。

1.学了本单元的课文,我认识了很多不同的生灵:____________的小燕子,____________的荷花,还有那长着复眼、视觉灵敏的____________、蜻蜓,星点不同的____________,力气很大的____________,以及飞起来会咯咯作响的____________……

2.从诗词中我们能领略到春夏美景,《惠崇春江晚景》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勾勒了“翠竹”“桃花”的江南春景;《忆江南》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为我们描述了春日的碧水红花;《三衢道中》中的“__________, _____。”让我们跟随着诗人漫步山间,听黄鹂声声。

十二、 按课文填空。

1.《守株待兔》一文中写出了“守株待兔”的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这句话的意

7 / 12

思是______。读了《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我想对农夫说:你要_____,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_________的心理。

2.《陶罐和铁罐》告诉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

《鹿角和鹿腿》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

《池子与河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

十三、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语文书中许多可爱的朋友。读了《去年的树》,我们认识了_______的鸟儿;读了《在牛肚子里旅行》,我们认识了_______的青头;读了《灰雀》,我们认识了一个______的小男孩;读了《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我们认识了乐于助人的_____……其中我最喜欢的是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学期的学习中,我还感受到了祖国山河的壮丽。“___________,淡妆浓抹总相宜”写出了西湖的神韵;“___________,潭面无风镜未磨”突出了洞庭湖的宁静和柔美。

十四、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童年的水墨画》是张继楼的一组诗,表现了_____的快乐。其中,《溪边》描述孩子_____的事;《江上》描述了孩子在水里_____的情景;《林中》写孩子_______的事。

8 / 12

2.《剃头大师》中的一文以“剃头大师”为题的好处是_________。

3.《我不能失信》写的是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______小时候的故事,表现了她______的可贵。

4._________?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十五、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闻歌始觉有人来。

2.仁者爱人,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淡妆浓抹总相宜。

4.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__________________,合奏出一首__________________,那声音充满__________________,令人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

5.祖国,__________________,我爱你__________________,我爱你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 团结友爱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宋 叶绍翁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苏轼 举,向上托 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9 / 12

二、 青头 红头 误入 翠鸟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有理走遍天下 苏轼 荷尽、菊残 要珍惜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 波浪汹涌的气势 富饶的西沙群岛 美丽 富饶

三、 屋子漏雨 比老虎还厉害的东西 示例:我认为圆帽子好。因为圆帽子和脑袋一样都是圆的,戴着很舒服,而且圆帽子还比方帽子好看。 枣核是一个聪明、能干、勇敢的好孩子。 《一只寻找幸福的猫》 小猫 一只小猫出来寻找幸福,找了一天没有找到。回到家里,爸爸妈妈早已烧好了晚饭,等它回来吃。小猫吃饱喝足以后,就躺在妈妈的怀里,这时,它突然明白了,原来幸福就在身边啊!

四、 朝辞白帝彩云间 停车坐爱枫林晚 理不辩不明 孤帆一片日边来 有礼者敬人 不一样的声音 不一样的音乐 卖火柴的小女孩 卖火柴的小女孩

五、 理不辩不明 一个好汉三个帮 一年好景君须记 忽然闭口立 停车坐爱枫林晚 一把把小扇子 一枚枚邮票

六、 鸭子 芦蒿 芦苇 早春时节春江 喜爱 郑振铎 外形 飞行 休息 活泼可爱 喜爱 微微的吹拂着 如毛的细雨 千条万条的柔柳 青的草 烂漫无比的春天

七、 金奎叔的话使“我”对于牛和鹅的态度有了改变,让“我”明白了: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处理问题,就会有不同的答案;我们应该正确地、全面地上看待问题、分析问题。 爬山虎的叶子 爬山虎脚的彤形状和特点 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强烈兴趣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对大自然的喜爱、热爱

10 / 12

八、 秋风落叶 小孩捉蟋蟀 篱笆下的灯火 家乡 自然 生活 法国梧桐树的落叶 秋天 秋天 美好生活

九、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庭湖面的波光和月光交相辉映,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经打磨的铜镜 铜镜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飞流直下三千尺 苏轼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十、 唐 杜甫 燕子飞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舒畅愉悦 宋 苏轼 题画诗 桃花 江水 蒌蒿 芦芽 河豚 热爱

十一、 活泼可爱 千姿百态 苍蝇 瓢虫 独角仙 蚂蚱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十二、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于是这个宋人便放下手中的农具,守在树桩旁边,希望再捡到撞死的兔子 努力工作 侥幸 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互相尊重,和睦共处。 物各有所长、所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 人要勤劳,不能懒惰,天才不利用是要被磨灭的,它会一天天地衰落下去,当它被懒惰所支配时,它的事业就无法恢复起来了。

十三、 信守诺言、珍惜友情 重情重义 诚实、天真 老屋 示例:青头 它能在危急关头保持冷静,想办法解决问题 欲把西湖比西子 湖光秋月两相和

11 / 12

十四、 童年生活 钓鱼 嬉戏、潜水 采蘑菇 运用反话,幽默诙谐,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阅读 宋庆龄 诚实守信 人谁无过

十五、 乱入池中看不见 有礼者敬人 欲把西湖比西子 激动起来 雄伟的乐曲 力量 大自然的威力 我爱你 每一寸土地 壮美的山河

12 /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kqy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