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客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主体结构堵漏施工技术方案

主体结构堵漏施工技术方案

来源:客趣旅游网
施工技术方案

6.1堵漏总体原则

结构渗漏治理总体按照“先系统注浆回填,再局部开凿堵漏”的思路进行安排,通过注浆使大漏变小漏、线漏变点漏、片漏变孔漏,尽量使大面积渗漏水汇集一点或几点,最后集中封堵,堵漏时按照“先堵小漏、后堵大漏,先高后低,先顶板再墙身、后底板”的顺序进行施工。防水堵漏施工以治理结构内部渗漏水为主,与表面渗漏水治理相结合,做到标本兼治。通过深部注浆堵漏使混凝土结构抗渗能力提高,加强混凝土的密实性,采用注浆为主和表面涂刷防水涂料封堵相结合的方案。 6.2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图如下:

查渗漏点

凿眼及钻孔 不满足要求 清洗

埋设注浆管

注浆

检验

拔管

封堵空孔 浆液制备 图6-1 施工工艺流程图

6.3结构堵漏施工方法 6.3.1点渗漏治理方法

点渗漏的现象在这里可分为点(一般为钢筋头)、或小于5cm的裂缝,其主要发生在穿墙管线处、车站拱部及暗挖区间拱肩至拱顶等位置,主要因振捣不到位或穿墙管之水不到位、结构外侧地下水沿穿墙管外壁渗入等造成。

参照《地下工程渗漏治理技术规程》的要求,点渗漏根据渗漏程度分别采用开槽封堵或注浆与封堵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理。

1、潮湿点渗漏治理方法

潮湿点渗漏采用封堵法处理。具体处理方法如下:

(1)潮湿位置先钻孔眼,孔径30mm,孔深30mm,不得用人工钻孔,用钻孔机钻孔,电锤凿除孔中混凝土; (2)孔位周围潮湿范围内凿毛; (3)孔和面要冲洗干净;

(4)孔中和孔体周围填和涂膜改性环氧聚合物水泥胶泥。 2、有明水渗漏点治理方法

有明水渗漏点采用注浆和封堵相结合的方法处理。具体处理方法如下:

(1)在渗漏水点直接钻孔,孔深200mm,孔径10~12mm; (2)在渗漏水点注浆孔位外缘在钻两个孔,一个为辅助注浆孔,孔深150mm,孔径10~12mm,另一个辅助孔为排气孔,孔深150mm,孔径10~12mm;

(3)冲洗干净后安设注浆嘴;

(4)在注浆孔的周围混凝土基面上凿毛并冲洗干净;

(5)凿毛的混凝土面上涂膜改性环氧聚合物水泥胶泥,厚度3mm,要求平顺,厚度均匀,无裂纹;

(6)注浆:注浆机具采用手持式灌浆泵注浆。

①由注浆孔开始进行注浆压力试调,根据裂缝和地下水情况,确定稳定压力;

②试调压力时,压力从0.2MPa起压,逐渐上升,一般控制在2.0MPa以内;

③当排气孔出浆时,封堵排气孔,继续注浆,直至辅助注浆孔出浆,封堵辅助注浆孔,并继续注浆,压力达到2.0MPa后,稳压15~20min在结束。 (7)拆管封管。

6.3.2面渗漏(散渗)治理方法

面渗漏主要为混凝土中存在成片不密实的蜂窝空洞等而出现成片的散渗漏现象,其主要发生在明挖车站侧墙中下部、暗挖区间拱肩

至拱顶、穿墙管等位置,主要因振捣不到位、混凝土离析等造成。当渗漏部位涉及有结构安全隐患时,应按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结构修复后在进行渗漏治理。渗漏治理应在结构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若需结构修复,须另行编制修复方案并报批。

参照《地下工程渗漏治理技术规程》的要求,面渗漏采用注浆及涂膜的方式治理。即在大面积渗漏水范围内选择渗漏水集中部位开槽注浆,然后再采用渗透结晶型材料涂面,封堵混凝土中孔隙和空洞,并在潮湿或含水的混凝土细微裂缝中形成结晶,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减小透水性能。

开槽注浆方法与“有明水渗漏点治理方法”相同。大面积面渗漏部位的集中渗水点注浆处理后,仅剩余小块轻微的散漏时,再采用涂膜的方式进一步治理。 涂膜的具体方法为:将渗透结晶防水涂料调水后用尼龙刷涂刷,涂刷次数不少于2遍,分别沿横向及纵向各刷一遍,涂膜厚度不少于1.0mm,养护2~3天即可。若面渗中有潮气结露或漏水点,因该处一般情况为混凝土不密实,则需钻孔按漏水点处理,通过灌浆可达到防渗补强的作用。渗透结晶涂料与水配合比为:渗晶5份:2~3份水(体积比);

6.3.3线渗漏(施工缝或裂缝、变形缝等)治理方法 线渗漏指大于5cm的连续性裂缝渗漏水,其主要发生在施工缝、裂缝、冷缝、变形缝以及结构交接交叉等位置,特别是明挖车站顶纵梁两侧施工缝、车站与出入口接口施工缝、暗挖区间环纵向施工缝等尤为突出。主要是因细部防水构造施工不到位、振捣不密实、混凝土

收缩徐变影响等造成。参照《地下工程渗漏治理技术规程》的要求,线渗漏采用开槽压注化学浆的方式进行处理。

1、工艺流程

凿槽、注浆孔钻设、清洗注浆孔及槽面、安设注浆管、封槽及封孔、封槽效果检查、注浆施工、注浆效果检查、插管及封管、槽缝防水、基面恢复。

2、凿槽

凿槽必须在有渗漏水的施工缝处作,以不露出钢筋为宜,凿槽深度不能破坏原结构混凝土,应在有渗漏水的施工缝上骑缝呈“V” 形凿除结构表面混凝土;深度控制在20~ 40mm,宽度为40~60mm;凿槽范围:向渗水两端各延长200mm。

3、注浆钻孔设钻孔的原则是 (1)必须骑缝钻设;

(2)保证有渗漏水的施工缝与钻孔相通。

成孔检验方法:钻(或洗)孔后该孔(或相邻孔)必须有水流出才算成孔。 根据施工缝形成情况,钻孔时应注意以施工缝为中心,垂直墙面,预设注浆孔应保证孔位在施工缝上。采用φ14mm的冲击钻头冲击成孔,在渗漏施工缝处,钻孔深度为150mm,孔间距为200mm。

4、清洗注浆孔及槽面

采用接通高压水注浆管伸入孔内冲洗2~3次,将孔内钻孔时残留的混凝土渣和粉尘冲洗干净,确保注浆孔与渗水裂缝连通。基面的洁净程度是封堵材料与基面结合效果的关键,基面一定要用清水冲洗、

钢刷刷洗干净,不允许附着有灰尘、混凝土渣等松散物。

5、安装注浆管

注浆管采用Φ12铝管制作,嵌入孔底并留少许空间,以利于浆液的注入;注浆管与孔口用快硬水泥环向密封严密,避免注浆时密封材料脱开漏浆。

6、封槽及封孔

封槽和封缝采用快硬水泥由施工缝的一端封向另一端,材料搅拌要均匀,时间控制要适当,注意与注浆管的结合要密实。

7、封槽效果检查

注水试验压力达1.0MPa不渗水,即说明封孔封槽成功。 8、注浆施工 (1)注浆材料

注浆材料的类别可根据渗漏水大小而分别选取聚氨酯、水泥基、改性环氧树脂等灌浆材料。渗漏水较大的部位宜选用聚氨酯或水泥基灌浆材料,渗水较小且需结构补强的部位宜选用水泥基或改性环氧树脂等灌浆材料,部分渗漏水严重且需补强的部位可先后灌注聚氨酯及水泥基或改性环氧树脂材料。严禁使用水溶性聚氨酯材料。

因为封缝材料完全固化需要2~3天时间,所以封缝后第四天开始注浆,以便观察封缝后的效果,如有旁渗的则需返工,直至整个封缝不见渗水为止。

注浆机具采用手持式灌浆泵注浆。 (2)注浆操作方法

当经试压检查无异常后,即可进行注浆施工。注浆压力控制:0.5~2.0MPa,注浆采用二次或多次完成。

注浆时由渗水施工缝上端第一个注浆管开始注入,当施工缝较宽(>0.3mm时),注浆压力调为0.5~1.0MPa,当裂缝小于0.3mm时,可适当提高压力至2MPa。当邻近孔出浆时,可先临时封堵此孔,为确保浆液扩散、填充满裂缝,宜继续稳压15~20min再结束。从上往下,直至裂缝底端注浆孔。施工结束后,立即用丙酮清洗工具。以免浆液固化后无法清除。

9、拆管及封管

拆管后应先将注浆孔口清洗干净,再用渗透结晶防水涂料涂刷封堵。

10、槽缝防水及基面恢复

封堵注浆孔的快硬水泥应凿平,再用渗透结晶防水涂料抹面,并沿施工缝两侧抹宽各5cm,厚3m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kqy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