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 院: 工学院 班 级:2010级工程管理1班
姓 名: 张 友 学 号:201040161101
课程论文题目: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现状问题及趋势
课程名称:建设工程质量分析与安全管理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现状问题及趋势
在质量管理领域,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具有较高的质量管理水平,但总体上,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质量观念和质量管理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无法满足社会对建筑施工质量的期望和要求。
建筑工程质量关系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形象,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使用者的舒适度,决定着建筑施工企业在该行业中的地位,代表了建筑施工企业的综合实力,是建筑施工中的核心问题,在企业竞争越演越烈的今天,只有狠抓质量管理,打造精品工程,才能使企业长久的处于不败之地。
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现状概述
1、偏重施工质量监督,忽视设计质量监督
在许多地区建筑行业从业人员认为,施工质量应当是工程结构实体质量的关键,总是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各工序流程的疏漏问题,这在质量管理及隐患造成根源上产生了明显偏差。众所周知,现在许多工程都由南方及附近外省一些设计研究院设计,他们多考虑了建筑外观造型、结构形式新颖等因素,考虑地区环境差异、抗震构造、施工条件和整改难度等很少,在施工过程中变更核定单手续出具也较繁琐。鉴于这些情况应当加强图纸会审和工程设计方案的竞选招投标工作,使其规范化、合理化、制度化。
2、偏重土建质量,忽视功能和配套设施及设备的质量
在部门组织的质量审查及竣工验收中,问题整改通知上多集中在土建方面,对水、暖、电、智能、电梯、防火、卫生、设备等配套设施检查力度较小,容易被忽略,施工方容易蒙混过关,例如:水压小而导致供应不足、流水不畅管路不通、电线超负荷工作寿命短、窗密封性差漏风漏雨或保温隔声性能不好等;还有私人住宅二次装修中随意更改电、水管线路,给工程交工后住户使用带来极大不便。因而,要保证整个工程质量,加强对非主专业工程的质量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
3、偏重表面质量,忽视隐蔽质量
一般工地检查质量、评估工程、竣工验收和用户反馈意见等,往往偏重于外露的质量问题,对较隐蔽的质量问题,如:钢筋间距均匀性、下料长度、箍筋弯钩角度、搭接绑扎质量、焊接接头质量、当钢筋数量在构件(梁柱结点)同一截面上密度较大时排放、砼保护层厚度控制、砼浇筑振捣质量(密实度)、设备器材调试及管线耐久性等均较容易忽视。再加上现场管理人员质量责任意识不强,知识水平较低等因素,造成某些表面质量不错且被评为建筑杯的工程,实际还存在着砼强度不足(蜂窝麻面、空鼓孔洞)、钢筋废料充数、主筋位移导致砼保护层增大或减小、设备启动困难或耐久性差、防水材料不防水(暴晒开裂、人为破坏)或过早老化剥落等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对隐蔽工程质量问题的监督和检查,这就需要甲方、施工、监理做好协调配合隐蔽报检及签字验收、资料整理审查等工作;监理旁站跟踪、督促整改、严格管理,把由隐蔽不合格引发的质量隐患彻底消灭。
4、偏重施工阶段现场质量管理,忽视工序进行前的准备工作管理
施工过程中往往盲目急切追求节省工期和人员配置开销,而导致在管理结构体系上遗留下监督某些必要工作进展情况的严重空缺,例如:材料供给速度缓慢、送试及报告出具不及时、机具未提前检修而故障频繁出现、资金周转余地小、设计变更或技术核定单签字盖章迟缓、必要的安全设施配置、各工种同时操作干扰而发生矛盾纠纷等。这些都源自于对工序进行前可能出现的问题预料考虑不全面,反而造成窝工、怠工和人员、材料、机具、资金的不必要浪费,延误了正常施工进度。
可见,加强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是保证建设项目施工质量的前提。
5、偏重个体计划质量及施工进度,忽视整体效率
目前,在北方地区温差较大,建设周期短,从土壤解冻到进入寒冬约半年时间。因而,房地产开发商和建设业主为避免工期拖延而尽早回收资金,通常几个班组轮流作业,加班加点,最终虽然较快地完成了单位工程乃至整个小区建筑实体的施工并尽早提出交工申请以方便备案和办理房产;但由于其他相关工程来不及施工,许多遗留问题暂时不能处理解决,而用户虽已缴纳足够房款却迟迟不能入住,例如:主体外围工程与附属工程计划相互不配合、资金到位不及时或数量较少而中途停工、装饰设计图纸和变更不确定、管网(给排水、供热、弱电)不完善、化粪池没有、道路不畅通及供水电不及时等。只有当这些相关计划在时间上取得协调,资源上获得平衡,符合工程开展的逻辑顺序,才有可能实现项目的整体效率。
二、全面优化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策略
1、全面加强施工队伍素质建设
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队伍的素质有着直接的关系。加强施工队伍素质建设,必须首先加强项目经理的素质建设。因为一个好的项目经理,能够更为高效地带领施工队伍进行施工质量的控制。项目经理必须从三个方面进行强有力的素质建设——政治、核心技术以及项目管理。在不断的实践中,积累相关经验,然后将所学以及所积累的经验,运用到实践中去。然而项目经理单方面的素质提高,仍然不能将质量管理水平提高到极致,必须加强全体施工队伍的素质建设。在施工前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在施工过程中,可对全体人员从安全、质量、技术等多个方面进行反复的业务培训,加强多个方面的指导。实践证明,施工队伍素质高,能充分提高工程项目质量水平,能强有力保证项目工程的整体质量。
2、对于施工现场而言,施工质量往往取决于整体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所以必须从两
个方面来全面落实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
(1)要严格落实责任,明确质量要求。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来说,其质量的控制就是要充分实现所制定的质量管理目标,所以,项目经理必须将整个项目质量目标进行逐一分解,并制定出各级工序的质量标准,然后将分解的质量目标落实到施工班组以及个人。与此同时,必须对采购工作加以重视,要充分保证建筑施工材料的质量。因为对于建筑施工来说,材料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的好坏,对于特定的工序而言,如果材料质量达不到相关要求,会直接影响施工质量。所以,在材料方面,必须落实采购人员责任,加强材料的质量检测与验收。
(2)优化管理模式。管理模式的优化,是指在原有管理水平的基础上, 充分认识工程质量的关键问题,从技术、安全、工序以及制度等多个方面的管理方法进行完善,进一步明确施工人员的责任和目标,从而达到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优化管理模式的目的。对于技术质量管理人员来说,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相关经验和教训,加强项目施工中的协调管理,比如:电气部分与土建的协调,给排水与建筑结构的协调,建筑的外表、功能与结构的关系,各种预制件、预埋件、装饰与结构的关系、施工的特点、要求;各辅助专业之间的协调等。
(3)、改进监督手段,提高监管效率,有科技含量的质量监督才能提高监管效率。使用科技含量高的检测设备发现和处理问题已经成了一种趋势,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该采用科技含量高的设备来进行检测,比如说构钢筋扫描仪、便携式桩基动测仪、激光定位仪等设备。监督时重点对混凝土的强度、受力钢筋的数量、位置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楼板厚度等加强监督,增加抽查次数。改变以前重收费轻管理,用收费代替管理的自收自支的经费体质,建立新的经费体质。同时还要注重监督队伍的素质和形象,定时的举办培训班加强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
三、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必须加强施工队伍素质建设,必须提升整个施工团队的质量意识,从技术、安全、工序等多方位出发,才能有效控制施工质量,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汪锡华.建筑施工中相关管理[J].研究科技信息,2009,(21):284—288
[2]王黎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法探索[J].山西建筑,2008,3
[3]厉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4] 李金海.项目质量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5] 郭汉丁.建筑工程项目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6.
[6] 廖至聪.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思考[J].科技资讯,2006,6.
[7] 李静波.全面质量管理的新发展[J].中国质量,2003,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kqy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