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从管理角度来看,综合业务系统是以银行账户的账务 无法识别和判断各类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这使仅靠银行账 管理为核心,将不同的信息按不同的经济类别积累、加工后 户信息断定银行经营风险大小的可信度大打折扣。比如:在 划分为若干的“科目”,以银行账务体系为框架,将各“科目” 传统核心业务系统中,对于大量存放同业、资金拆放、债券 投资、抵债资产、固定资产等等业务都是通过内部账户或者 连接起来,执行一个“记账——报账型”过程。 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体系通过财务核算的逆过程,再现 手工台账的形式进行管理,仅仅由综合业务系统完成最终核 了一个已经“平账”的“过去式”的经营过程。这一过程一 算,而没有对这些业务所对应的客户、产品、期限(账龄)等 04工程”的推进过程,各 定程度上解决了财务统计和财务管理的时效性、规范性和准 属性进行归纳和管理,2006年“11 确性。但是,享受这个结果的前提是残酷的——经营者必须 银行信息体系存在的上述问题已经暴露无遗。要默认承受显现的、或者尚未显现的风险损失和收益的现实, 从管理的角度出发,恰恰是这些从单纯的财务报告上无 唯一可做的是从中观察、分析、后悔、汲取教训。这种“马 法直接反映的潜藏风险,造成了无数的亏损,甚至导致银行 后炮”式的被动的管理方式与现代银行业的价值观和发展思 破产。新巴塞尔协议的诞生和不断完善,集中说明了国际银 路显然是不相融合的。 行界对于风险管理的重视。现实的需要催生了管理信息分析 首先是在一切都无法挽回的前提下,将已经过去的情景 系统,作为一种认识上的进步,在以统计分类为主要功能表 再现,对于现代的风险防范意识是难以接受的。现代商业银 现的银行业务信息化的基础上,它还应该有人的风险识别和 行管理者需要的是有预留纠正空间和时间的管理信息和预警 智能判断功能,在这一背景下演变发展而来的现代商业银行 体系,需要及时的信息表现和判断,在每一时点上监控、化 管理信息化,针对的正是相对于业务信息化的不足而言。解风险,在运作过程中保证“收益最大化”的实现。 其次,由于现代银行业的经营原则是以客户为中心,因 此,商业银行不仅要经营货币信用、而且还要拓展信用中介和 二、以管理会计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阶 段的特征 现代的管理信息化系统需要的不仅是及时的、的、 理财、服务业务,传统产品边缘化,国际化、虚拟化趋势明显。 各类衍生产品及其变种在传统银行业务,如信贷以外的货币市 全面的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信息;而且一定是有一定人工智 场、债券市场、各类商品和货币期货市场批量化地问世,在银 能要求的管理分析系统。也就是说,一个现代商业银行称职 行价值增值的非实体化过程中,可能会增加额外收益,但这一 的管理者所应该有的一整套企业文化、管理理念和分析方法,必须要恰当、便捷地体现在银行管 “杠杆”过程一直也在积累和孕 育了等量的风险,而所有虚拟 的、非实体的、衍生的、或有的 等各类风险的最终结算必须是现 :以管理 理信息软件当中。目前,虽然有很 多的银行已经开始引入成本分摊、 费用控制、风险管理和业绩考核等 现代商业银行的管理思路,但是, 由于传统的银行信息系统中单纯 系统和有 ,实的货币付出,如果没有科学 的、及时的、预警式的风险监控, 这几乎就是一种。 共同构 框架。 满足交易、核算的信息体系缺乏产 3.从财务管理技术上来说,这种简单的银行账户核算没 品、渠道、部门、客户等重要的信息纬度,无法有效满足管 有实现会计信息的组织,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信息资源, 理信息系统对于作业成本、内部转移价格、不同口径下的预 而且数据加工的质量太低。这里的会计信息体系是指把 期损失等关键信息的计量要求。每个会计数据实体置于一个数据空间内,其中每个维度 如何理解这个新的银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框架?说法 都是可能进行会计信息统计的口径,除去会计科目以外,其 虽有不同,但内容大体类似。我们的基本看法是:以管理会 他如:部门、产品、客户、期限等都可以作为会计信息统计 分类的对象,为将来的管理信息和分析决策系统提供支持。 另外,核心业务系统对于风险信息的收集和加工仅靠传统的 账务体系是远远不够的,传统的银行账务体系是以账户等实 计为核心,综合若干业务处理系统和有关风险与收益相关联 的管理系统,共同构成新的银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框架。 这些系统应该包括银行人力资源管理、财务预、决算管理、财 务总账、成本管理、资产负债管理、信用风险管理、收益管  ̄RAROC 体化要素的加工信息为基础,追求的是账面价值的‘表平账 理等若干内容,并包括基于核心的银行价值理念(风险调整后资本收益率)的业绩评价和客户关系评价。 符’。这样一来,不仅对所谓表外信息和或有负债等风险纰漏 涉及不多,而且完全忽略了银行交易账户的市值信息,因而 所有这些内容,都需要有一个核心的主线,也就是管理会计。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有别于财务会计主要服务于股东、债权人、监管机构 等外部决策者的作用,管理会计是为进行决策的内部管理 者提供信息,管理会计的作用在于利用决策、计RUin控制 个时代最先进的数字化管理工具和信息化手段都是适用于 同时代的银行业。现在,借助于现代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 在同一价值符号和数量单位下,不仅整个金融服务过程可以 技术来提供信息以帮助管理者履行计划和控制公司活动的 数字化,而且,金融服务的目的——“时间价值”也完全可 任务。管理会计强调的是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损益的计算 以数字化的形式随时显现,甚至可以进行事前模拟预演,在 不仅包括财务会计体系的“时期概念”,而且更侧重于“时 满足客户需要的同时,银行也能在第一时间把握自己的经营 点概念”,需要为管理着提供随时 成本和收益。欲达此目的,在采用现 代信息技术的同时,也必须要采用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先进技术 的企业价值变化。所以,管理会 计需要更多、更及时的财务 信息,同时,需要大量的模拟、预 测、评价的手段和机制。无论是 管理会计系统才能将其他一切管理 信息系统的各类数据最终按价值链 的轨迹转换为管理者需要的价值符 号和数量信息,随时体现风险和收 从资产、负债的价值计算,还是 成本的分摊和风险的计量,都需 要尽可能精确地反映银行的经营 益的大小,充分体现现代信息技术 和现代管理技术的智能化融合。 状况。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银行以“利润最大化” 为目标的管理和决策机制。 从社会属性来说,银行是经营货币和信用的经济实体,从 在银行信息化领域,也有一些新的迹象和事件在印证这 一变化。国际著名咨询公司、管理软件厂商逐步进入国有商 本质上说,它的一切经营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在于利润 业银行;管理会计、管理信息系统、CRM(客户管理系统)、 的追求,只不过表现的形式偶有差别而已。所以,收益信息应 该是银行管理者最直观、唯一、终极、核心的机制目标,其他 的一切业务信息和管理分析信息,都是为此目的服务的。 CIIS(客户信息系统)、资产负债管理、IRB(内部评级法)、 风险预警、数据仓库等类似称谓的系统、项目的策划、招标、 实施频繁出现。随着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银行现代化改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银行经营是伴随风险的管理而展 造进程、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进程的进一步深入,以管 开的。它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在竞争激烈的商品世界里,其 理会计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一场大戏正徐徐拉开。 经营与存活的基础同样有赖于效益。与其他企业不同,银行 经营的是货币与信用,经营的过程并不是商品的等价交换, 仅仅是货币和信用使用权力的暂时让渡,经营的效益体现是 权力让渡的费用——如贷款利率等,所以,风险的控制能力 三 以管理会计为核心的信息体系建设和规划 的管理模式 管理会计思想的贯彻涉及到业务部门的业务做法了管理 直接决定了银行的收益能力。在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 模式的变更,涉及到现有信息体系的改造和扩展,更会影响 价值目标下,无论是传统的信用风险,还是高度市场经济环 到新的信息体系的建设和规划。无论是从信息披露、监管规 境下暴露出来的市场风险,以及内部管理、业务操作上所带 定等外在要求出发,还是从风险管理、市场营销、绩效考核、 来的操作风险和其他的系统性、非系统性风险,都需要提供 成本控制的内部管理角度出发,都需要信息体系肩负起银行 有效的计量、评价、规避和补偿的能力和措施。时代在进步, 业务在发展,风险在增加,信息获得与加工的技术在提高,经 营与管理的方式也在改变,但银行的经济本性是不会变化的。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业务的开拓,将来的银行信息系统以风险 调整收益的核心功能是不会改变的。在现阶段,全面反映收 益信息的管理会计系统当然也就是新的管理信息系统功能要 求的核心,正因为这个核心的确立,才使得一切信息系统的 战略转型的传导者和执行者的责任。 从信息化发展的合理核心动力来说,应该是“业务驱 动”的。但是,在以业务信息化为特征的信息体系建设阶 段,很多时候,技术的主管们却不知不觉中扮演着技术推 动业务的角色,而且,这种现象非常普遍。金融信息化需 要前瞻性的技术思维和业务规划,需要高度的责任心和事 业心,更需要专业的技能和储备。所以,在以管理会计为 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阶段,以往由技术人员为主导的 变化有了进步的意义。 从技术属性上来说,银行经营的是货币和信用,金融服 信息系统建设将演变为由战略管理部门或一个由各类人员 务本身不涉及物流,只涉及到数字和符号的储存、处理和传 组成的复合型团队在决策层之间参与下行使信息系统的规 输,可以说,银行业天然就是一个数字化管理的古老行业,每 划和贯彻职能。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kqy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