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提问策略研究
作者:舒忠霖
来源:《速读·中旬》2016年第03期
摘 要:课堂提问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教学交流的常用方式。有效的提问可以起到激发想象、启迪思维、引起注意等作用。然而,部分教师课堂上不注意精心设计提问,导致学生思维受限、不知所措。这样课堂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本文拟从初中数学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和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两方面谈谈管见。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提问策略
增强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就是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需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对问题的提问,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而作为培养学生思维逻辑能力的数学,更是需要加强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一、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意义
提问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为:第一,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对于未知的知识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教师通过提问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欲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实现学生对数学的主动探索.第二,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可以实现与学生的互动,增强师生间的交流,使课堂教学保持在轻松的氛围内,减轻学生学习的压力与负担,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第三,有助于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落实.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实现对学生的引导,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这都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实现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提问是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体现。
在数学课堂中进行有效的提问,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更好地记忆知识和技能;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增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和深化数学教学改革
二、目前在数学课堂提问的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我们老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以下几个情况。一个是我们老师提出了问题以后,下面的学生会没有一点反应,并且还出现了很长时间的沉默,这个时候我们老师就会叫下面的同学来回答问题时,下面学生都你不愿意开口,只是应付的回答了。要是这种情况出现在公开课上时,就会影响到老师的教学任务,这样就会使课堂的气氛不是很活跃。当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时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误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我们教师提出的问题有些过难,超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范围,从而学生回答不出来。有的老师提出的问题难度是比较大,知识面也是比较广,对于一般的学生说接受不了,甚至有的同学还不敢回答问题。这样的问题就会使学生们都互相张望,目瞪口呆,压制了学生的思路,使学生的信心大大的下降。导致了学生的思维中断,提出这样的问题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2)老师提问的问题在表达不清楚学生不知道从那回答。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要准确和具体以及不会产生歧义。要不然,问题出来了,学生不左右为难,不知道从那回答,这样就会将时间白白的给浪费掉。
(3)没有给学生留够充分回答问题的时间,就急于的让学生来回答,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都是需要时间来考虑的问题的。 三、有效的课堂提问方式
在初中的课堂教学中有很多种提问方式,但只有使用恰当才能在提问中起到良好的作用,从而得到应有的提问效果。 1.激发兴趣性的提问
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有些教学内容非常枯燥难懂,老师教起来不但无趣,学生学起来更是索然无味。但是如果在课堂的教学中,老师提问的时候能积极地给学生创造一些激发起他们回答问题的兴趣,那么就会使课堂的气氛热闹起来,就会激发起学生积极思考的兴趣,这样的话老师教起来有劲头,学生学起来也会非常兴奋地愿意学。例如学习三角形时,为了让学生明白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就可以给学生们提出这样的问题“射击运动员在射击时,为什么用手托住杆就能保证稳定性呢?”这样的提问一出,学生立刻来了学习的兴趣,学生们都积极地思考这样的问题,都想知道答案,然后大家你一言我也语地讨论了起来,课堂气氛立刻活跃了起来,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始了知识的探索,这样的提问方式,就把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变成了有趣的探讨式学习。 2.进行创造性和发散性提问
创造性和发散性是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如果初中的数学老师在提问中能够提出具有创造性和发散性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打开,进行纵向和横向的联合思维,那么学生就能提高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四、课堂提问要“度”“量”适中
对于在课堂中教师提问过于随意,主观意识较强的现象,我们应该把握在课堂提问中的“度”与“量”。所谓“度”就是所提的问题要难度适中,所提问题对回答的学生来说,不能过于简单,这样的提问没有意义;也不能过于深奥,难度过大学生回答不出来,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极性。“度”的把握需要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针对本班学生或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思考、都有进步。所谓“量”是所提问题的数量。一节课提出数十个问题或者寥寥几个问题,都是没有掌握好“量”的表现。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在备课时设计了一系列问题:①三角形的内角和是指哪些角的和?②三角形内角和等于多少度?你是怎样知道的?③若是四边形,它有几个顶点?几个内角?……这时候,我意识到问题有些多了。考虑到这是节新授课,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所以我只选取了问题①和问题②,而具有拓展性的问题③,我准备放到下节课讲。这样就有意识地把握好了课堂提问的“量”。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问在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重难点,增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实现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还有助于学生开动大脑,增强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实现对学生思维逻辑能力的培养,因此需要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加强对提问的重视,发挥提问的积极作用,实现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kqy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