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默写(共14小题) 1.默写与运用。
(1)了却君王天下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复行数十步, 。(《桃花源记》)
(3) ,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鱼我所欲也》)
(4)小明在演讲中引用《<论语>十二章》里的“ , ”来阐释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 2.默写与运用。
(1)儿童相见不相识, 。(贺知章《回乡偶书(其一)》) (2) ,亭亭净植,可远观……(周敦颐《爱莲说》)
(3) ,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纪录片《远离家乡的游子》拍摄了这样的画面:夕阳西下,游子站在高楼向远处眺望,一艘航船在水雾弥漫的江面慢慢行驶。我们可以用《黄鹤楼》中的“ ? ”为其配画外音。 3.默写与运用。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劳其筋骨……(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水不在深, 。(刘禹锡《陋室铭》)
(3) ,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4)参观龙华烈士陵园时,同学们深深感动于烈士们“ , ”的献身精神。(文天祥《过零丁洋》) 4.默写与运用。
(1)万籁此都寂, 。(《题破山寺后禅院》) (2) ,夜泊秦淮近酒家。(《泊秦淮》) (3)千磨万击还坚劲, 。(《竹石》)
(4)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道: , 。这两句与《桃花源记》中“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体现了相同的待客之道。 5.默写。
(1)千磨万击还坚劲, 。(《竹石》)
第1页(共8页)
(2) ,吹笛到天明。(《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3)阡陌交通, 。(《桃花源记》)
(4)小语的叔叔初到北京创业,条件艰苦,只能租一间小屋暂住,他用《陋室铭》中的“ , ”两句自勉。 6.默写。
(1)儿童相见不相识, 。(贺知章《回乡偶书》其一) (2) ,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 (3)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4)小雨参观朱屺瞻艺术馆,他特别喜欢其中的一幅画,上面画着千里江南到处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不禁想起《江南春》里的诗句:“ , 。” 7.默写与运用。
(1)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 ,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3)锦帽貂裘,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面对难题,我们有时会在反复尝试中自我怀疑,但再坚持一会儿,或许就能如《游山西村》中所言,迎来“ , ”的那一刻。 8.(1)纤纤擢素手, 。(《古诗十九首》) (2) ,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3)马作的卢飞快,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青西郊野公园的水杉茂密成荫,鸟儿嘤嘤鸣唱,不由让人联想起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句子:“ , ”。 9.默写。
(1)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2) ,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香远益清, 。(周敦颐《爱莲说》)
(4)小新在骑行时看见嫩绿的草地上铺满了掉落的花瓣,不禁想到《桃花源记》中的两句“ , ”。 10.默写与运用。
(1)满面尘灰烟火色, 。 (白居易《卖炭翁》)
(2) ,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回乡偶书》<其一>)
第2页(共8页)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中通外直……(周敦颐《爱莲说》)
(4)许多志士仁人在面对“生”与“义”的选择时,常常把孟子《鱼我所欲也》中的“ , ”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 11.默写。
(1) ,听取蛙声一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念天地之悠悠, 。(《登幽州台歌》) (3) ?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
(4)临近毕业,你在留言册上写下了《<论语>十二章》中“ , ”这两句话,表达对光阴似箭及珍惜青春的感叹。 12.默写。
(1)此中有真意, 。(《饮酒》(其五)) (2)是亦不可以已乎? 。(《鱼我所欲也》) (3) ,俶尔远逝……(《小石潭记》)
(4)珊珊同学在参观红色基地时,看到许多为民族而牺牲的红军战士的事迹,不由地吟诵起《过零丁洋》中的“ , ”以表达敬意。 13.默写与运用。
(1)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2)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3)复行数十步, 。(陶渊明《桃花源记》)
(4)当我们在生活中遭遇困境,信心动摇时,可以用《<论语>十二章》中“ , ”鼓励自己坚持本心,坚定志向。 14.(13分)默写。
(1)古今多少事, 。(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2) ,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3) ,不可知其源。(柳宗元《小石潭记》)
(4)小语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看到两军激战的场面时,不禁想起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诗句:“ , ”。
第3页(共8页)
2024年上海各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默写专题(默写)
参与试题解析
一.默写(共13小题) 1.默写与运用。
(1)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复行数十步, 豁然开朗 。(《桃花源记》)
(3)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鱼我所欲也》)
(4)小明在演讲中引用《<论语>十二章》里的“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来阐释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 【答案】(1)赢得生前身后名 (2)豁然开朗(重点字:豁) (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重点字:贤)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默写与运用。
(1)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回乡偶书(其一)》) (2)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可远观……(周敦颐《爱莲说》)
(3)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纪录片《远离家乡的游子》拍摄了这样的画面:夕阳西下,游子站在高楼向远处眺望,一艘航船在水雾弥漫的江面慢慢行驶。我们可以用《黄鹤楼》中的“ 日暮乡关何处是 ? 烟波江上使人愁 ”为其配画外音。
【答案】(1)笑问客从何处来 (2)香远益清(注意“益”的书写) (3)八百里分麾下炙
(4)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3.默写与运用。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 。(刘禹锡《陋室铭》)
(3)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第4页(共8页)
(4)参观龙华烈士陵园时,同学们深深感动于烈士们“ 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 ”的献身精神。(文天祥《过零丁洋》)
【答案】(1)必先苦其心志(注意“志”的书写) (2)有龙则灵 (3)稻花香里说丰年
(4)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注意“汗”的书写) 4.默写与运用。
(1)万籁此都寂, 但余钟磬音 。(《题破山寺后禅院》) (2)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泊秦淮》) (3)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石》)
(4)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道: 莫笑农家腊酒浑 , 丰年留客足鸡豚 。这两句与《桃花源记》中“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体现了相同的待客之道。 【答案】(1)但余钟磬音(注意“磬”的书写) (2)烟笼寒水月笼沙 (3)任尔东西南北风
(4)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5.默写。
(1)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石》)
(2) 杏花疏影里 ,吹笛到天明。(《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3)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
(4)小语的叔叔初到北京创业,条件艰苦,只能租一间小屋暂住,他用《陋室铭》中的“ 斯是陋室 , 惟吾德馨 ”两句自勉。
【答案】(1)任尔东西南北风(注意“尔”的书写) (2)杏花疏影里 (3)鸡犬相闻
(4)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注意“馨”的书写) 6.默写。
(1)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回乡偶书》其一) (2)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
(3)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第5页(共8页)
(4)小雨参观朱屺瞻艺术馆,他特别喜欢其中的一幅画,上面画着千里江南到处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不禁想起《江南春》里的诗句:“ 千里莺啼绿映红 , 水村山郭酒旗风 。” 【答案】(1)笑问客从何处来 (2)温故而知新 (3)留取丹心照汗青
(4)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7.默写与运用。
(1)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3)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面对难题,我们有时会在反复尝试中自我怀疑,但再坚持一会儿,或许就能如《游山西村》中所言,迎来“ 山重水复疑无路 , 柳暗花明又一村 ”的那一刻。 【答案】(1)独怆然而涕下(注意“怆”的书写) (2)人生自古谁无死 (3)千骑卷平冈
(4)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8.(1)纤纤擢素手, 札札弄机杼 。(《古诗十九首》) (2)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3)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青西郊野公园的水杉茂密成荫,鸟儿嘤嘤鸣唱,不由让人联想起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句子:“ 树林阴翳 , 鸣声上下 ”。 【答案】(1)札札弄机杼 (2)秋风萧瑟 (3)弓如霹雳弦惊 (4)树林阴翳 鸣声上下 9.默写。
(1)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2)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周敦颐《爱莲说》)
(4)小新在骑行时看见嫩绿的草地上铺满了掉落的花瓣,不禁想到《桃花源记》中的两句“ 芳草鲜
第6页(共8页)
美 , 落英缤纷 ”。 【答案】(1)柳暗花明又一村 (2)山光悦鸟性 (3)亭亭净植
(4)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10.默写与运用。
(1)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 。 (白居易《卖炭翁》)
(2)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回乡偶书》<其一>)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周敦颐《爱莲说》)
(4)许多志士仁人在面对“生”与“义”的选择时,常常把孟子《鱼我所欲也》中的“ 二者不可得兼 , 舍生而取义者也 ”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 【答案】(1)两鬓苍苍十指黑 (注意“鬓”的书写) (2)儿童相见不相识 (3)濯清涟而不妖
(4)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11.默写。
(1)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 (3) 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
(4)临近毕业,你在留言册上写下了《<论语>十二章》中“ 逝者如斯夫 , 不舍昼夜 ”这两句话,表达对光阴似箭及珍惜青春的感叹。 【答案】(1)稻花香里说丰年
(2)独怆然而涕下(注意“怆”的书写) (3)是亦不可以已乎 (4)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12.默写。
(1)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饮酒》(其五)) (2)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 (3) 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小石潭记》)
(4)珊珊同学在参观红色基地时,看到许多为民族而牺牲的红军战士的事迹,不由地吟诵起《过
第7页(共8页)
零丁洋》中的“ 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 ”以表达敬意。 【答案】(1)欲辨已忘言(注意“辨”的书写) (2)此之谓失其本心 (3)佁然不动
(4)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13.默写与运用。
(1)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2)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3)复行数十步, 豁然开朗 。(陶渊明《桃花源记》)
(4)当我们在生活中遭遇困境,信心动摇时,可以用《<论语>十二章》中“ 三军可夺帅也 , 匹夫不可夺志也 ”鼓励自己坚持本心,坚定志向。 【答案】(1)似曾相识燕归来 (2)日暮乡关何处是 (3)豁然开朗
(4)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14.(1)渔唱起三更(注意“渔”的写法) (2)千磨万击还坚劲(注意“劲”的写法) (3)其岸势犬牙差互(注意“差互”的写法)
(4)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注意“霹雳”的写法)
第8页(共8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kqy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