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教学设计首页
授课时间 2013 年 10 月 14 日
课题 课 时 教 学 目 标 教学 重点 与 难点 教学 方法 与 手段 使 用 教 材 构 想 知识 与 技能 过程 与 方法 情感 态度 价值 观 我的空中楼阁 课型 新授课 第几 课时 1 1.通过预习检测和当堂识记,积累“憩于枝头”“花蕊”“宁谧”等字词。 2.在老师的范读和指导下,通过自己的阅读实践,初步感知文本,做到准确、流利地诵读文章,理解文章大意。 3.通过讨论式的合作学习和“摄影师”的角色体验,明确文章结构,理清文章写作思路。 通过合作学习理解“定景换点”和“定点换景”的写法,并能够简单应运本写作技巧进行口头作文创作。 在合作学习理清文章结构和写作思路的基础上,通过老师的情感引导,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怀,体味课文流露出的对自由生活、人格向往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在喧嚣浮华的现代社会保持一份心灵的宁静。 重点:理清文章思路,弄清文章结构; 难点:“定景换点”和“定点换景”的写作方法的理解和应运。 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 多媒体 本单元阅读与欣赏学习的重点是理清思路。因此首课教学必须让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划分出文章层次,明确文章的写作思路。 整体感知最适合的方式本是默读,但考虑到职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的因素,选择在范读基础上便于检测的放声朗读。 对于本文富有特色的“定景换点”和“定点换景”的写法本就是个理解的难点,将此内容和文章思路、结构的梳理融于一起,便于让学生掌握和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情感价值观的引导,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水到渠成。 本篇散文多层面的绘景艺术和优美的语言,以及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将作为第二课时教学的主要内容,学生通过阅读实践获得对文本的独特感受,在教师引导的基础上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太原市教科研中心研制
第 页(总 页)
太原市明德学校/第四职业中学 设计人:杨晓丽
课 时 教 学 流 程
教 师 行 为 一、导入新课 学 生 行 为 设计意图 富有诗意谁都可能会有这样的时刻,当我们凝视着月光下的树影,谛听着的导入山林间的鸟鸣,我们的精神随之一振,抖掉了尘世的俗念,得到了心预设: 认真倾听,期待满语,让学灵的升腾。远离尘世的喧嚣,投入自然的怀抱,这是古人逃避现实的满 生感受语无奈之举,也是今人回归自然的积极追求。今天,就让我们除去车马, 文的特点按下凡心,去李乐微的“空中楼阁”小坐一回。饮一碗清茶,听一曲 和独有的清音,享受一下这大自然的美丽与清新。 魅力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在老师的范读和指导下,通过自己的阅读实践,初步感知文本, 明确学习做到准确、流利地诵读文章,理解文章大意。 齐读 目标,强2.通过讨论式的合作学习和“摄影师”的角色体验,明确文章结构,复述 化有意注理清文章写作思路。 意,提高3.通过合作学习理解“定景换点”和“定点换景”的写法,并能够 学习效率 简单应运本写作技巧进行口头作文创作。 通过诵读三、感知课文 预设: 指导,让创设美好情境,进行配乐朗读。( 二泉映月 ) 在配乐中明确朗学生回顾1.示范朗读前三段,适当进行诵读的技巧指导。 读基调,计入情境 诵读基本 要求——读出:韵律:轻重缓急、抑扬顿挫 要领,学 感情:情感基调 会在朗读2.学生自由诵读 中适当运 3.指名朗读,达标检测 用停顿、四、分析结构、理清思路 重音、语 自主学习 预设: 速的技 1.作者在描写景物时,观察立足点是屋外和屋内,文章也因此分成了告诉依据,直接划巧,准确两部分?请同学们找出立足于屋外看小屋和立足于屋内看世界分别是分,降低了问题难地表现作哪些自然段。 度,大多数同学可品的内在明确:一、立足于屋外看小屋(第1—8自然段); 以分开文章层次。 含义和感 二、立足于屋内看世界(第9—18自然段)。 情。 合作学习 2.如果你是一位摄影师,以本文的“小屋”为素材,立足屋 外,根据作者对小屋的介绍你会拍出几幅照片?请依据取景点 立足屋的不同,分别给每幅照片命名。 内、屋外 分两部分 讲析,易观察地 于引导学名称 观察角度 观察效果 点 生明确结 山脊中的 小屋点缀了山 预设/明确 构,同时山外 远观 小屋 点破寂静增加风景 区分“定 景换点”
太原市明德学校/第四职业中学 设计人:杨晓丽
林木掩映山上小下的小屋 屋旁 近观 树点缀了小屋 静、小巧、含蓄有风度 树梢上的山脚远观、仰望 若隐若现,轻灵自由 小屋 下 注意:想想,拍这些照片,你将会分别站在什么地方、什么角度取景呢?试完成下表。 写法明确: “定景换点 ”:是以景物“小屋”为焦点,作者置其于四周美景之中,兼之以丰富的想象,从远与近、高与低、昼与夜、部分与整体、虚与实等角度多侧面进行描写,充分展现“小屋”带来的意境之美。 3.为了写小屋的美,作者立足屋内选取了小屋周围的哪些景物呢? 明确:依次写了花园(含花)、云霞、空气、光线、山路、小屋的夜景。 写法明确: 预设: 在角色扮演中快乐学习,兴趣浓烈 预设: 依次写了花园(含花)、云霞、空气、光线、山路、小屋的夜景。 光线和夜景的回答可能需要引导 和“定点换景”两种写作方法 “定点换景”:作者的观察点固定不变,随着观察视线的移动,把观察到的景物按一定的顺序依次进行描写。这种方法便于读者从作者的观察点出发,逐一再现景物,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 达标检测 (1)苏东坡《题西林壁》中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体现的是哪种写作方法? (2)论述短文《校园假山》是如何运用“定景换点”的写作手法的。 (3)选用“定景换点”或“定点换景”的写法描述我们可爱的校园。(解释、引导,明确目标:选一个景不同角度写或选一个点/角度写不同景物) 五、情感价值观引导,明确文章主旨 优美灵动的语言,和谐统一的景物,如梦似幻的小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理想? 明确:作者在文中将小屋描写成与外世隔绝的世外桃源 ,远离喧嚣的宁静世界,表达了她希望摆脱现代文明社会的喧哗,投入宁静的大自然之中。追求自由,,安静的理想生活。 引导:我们了解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和他对自由生活、人格的向往,希望同学们也能像他一样在喧嚣浮华的现代社会保持一份心灵的宁静,在我们平凡而又枯燥的学习生活中,排除干扰,静心埋头,放飞青春的梦想,收获金色的希望。
太原市教科研中心研制
第 页(总 页)
太原市明德学校/第四职业中学 设计人:杨晓丽
课时教学设计尾页
板 书 设 计 我 近看 点破寂寞,增加风景 的 之外 远观 静、小巧、含蓄而有风度 空 中 立 仰视 轻灵而自由 足 楼小 阁 花园 云霞 李屋乐 之内 空气 光线 薇 山路 小屋夜景 作 业 设 计 机动作业:选用“定景换点”或“定点换景”的写法描述我们可爱的校园。 (明确:选一个景不同角度写或选一个点/角度写不同景物) 固定作业:本篇散文文字优美、笔调清新摘录三句你喜欢的句子从修辞、表达效果等方面进行赏析。 教 学 后 记 本课教学结束后,感觉自己落实不好的两个方面是:一、学生对文本直接感知的环节太少,仅集中在整体感知环节的朗读。建议:即使教学重点是文章结构,也要在每一层次理解的基础上穿插朗读。二、没能激发出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的热情,在职业中学教学中是更为失败的,因为,职高生本身主观注意不够,注意力容易转移。 本课教学的亮点是:一、在讲析文章结构这一难点问题时,能够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化繁为简。二、目标落实到位,检测环环相扣,循序渐进。 太原市教科研中心研制
第 页(总 页)
太原市明德学校/第四职业中学 设计人:杨晓丽
课时达标检测
一、 检测目标:准确、流利地诵读课文; 检测方式:随机点名朗读段落; 检测环节:通过阅读实践对文本整体感知之后。 二、 检测目标:理解“定景换点”的写作方法; 检测方式:随机提问 问题:苏东坡《题西林壁》中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体现的是哪种写作方法? 检测环节:在自主划分文章层次和合作学习“定景换点”的写作方法之后。 三、 检测目标:通过合作学习理解“定景换点”和“定点换景”的写法,并能够简单应运本写作技巧进行口头作文创作; 检测方式:口头或书面写作后,随机点展示成果; (1)论述短文《校园假山》是如何运用“定景换点”的写作手法的。 校园假山 一走进我们的校园,令你最注意的就是我们校园里的假山。 这座假山小巧玲珑,它是由大小不一的太湖顽石垒成。假山上刻着“凌云峰” 三个大字, 远远望去,怪石嶙绚,参次错落,挺拔峻秀,情趣宜人。 假山顶上一柱黑色方石婷婷玉立,方柱底边,端座着一个袖珍小亭,几株不知名的花草将它团团围住,日光隔了浓密的花草照下来,亭院里便落下参差斑驳的阴影,蚂蚁迈着轻快的步伐忙碌着,蝴蝶和花儿翩翩起舞。 假山有一条蜿蜒而下的水流,细水潺潺,轻轻落入池里吓跑了几尾正在玩耍的小鱼。 走进细看,假山各部分的样子都不相同。或像一头静静蹲着的小象,或像一头在沙漠中踱步的骆驼,又似苍鹰展翅高飞,或有点狮身人面像的味道,有如狮子昂首挺立,„„真是移步换景,随角度的不同而让人浮想连篇。 假山周围,环绕着椭圆形的水池,池水清澈见底,池里荷花袅娜地开着的;睡莲下面是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玩耍的鱼儿,一条曲折的小石子路包围着水池,这是一条热闹的路,同学总爱在这里玩耍。假山四面,长着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蓊蓊郁郁的。 真水绕假山,假山映真水,这座假山真是给校园增添了许多情趣! (2)选用“定景换点”或“定点换景”的写法描述我们可爱的校园。(解释、引导,明确目标:选一个景不同角度写或选一个点/角度写不同景物)【看时间,可机动设计为书面作业】 检测环节:在自主划分文章层次和合作学习“定景换点”和“定点换景”的写作方法之后。 太原市教科研中心研制
第 页(总 页)
太原市明德学校/第四职业中学 设计人:杨晓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kqy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