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2020)
教研公开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听课评课稿(2020)
本次教研公开课的主题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通过学习该课经典的诗词,我们一起领略了李白豪迈的诗意,感受到了其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命运反抗的精神。在此次公开课中,我将对课堂教学进行评议,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改进的方法。
1. 教学目标与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并欣赏李白的诗歌,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能力,以及对命运的独立思考和反抗意识。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老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和资源,如诗歌朗读、音乐欣赏、课堂互动等,以确保学生对课文的全面理解和感受。
2. 教学过程评析
课堂开始,老师首先进行了课前导入,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好奇心。接着,老师通过放映音乐MV和给予学生朗读李白诗歌的时间,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中表达的豪情壮志和民生岁月的动人情感。这些教学手段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为后续的课堂互动以及知识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基础。
接下来,老师组织了一场小组讨论,学生们积极参与其中,纷纷表达对李白诗歌的理解与感受。学生们在团队合作的氛围中,互相启发、
交流,对诗歌意境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老师通过提问和引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
在教学的最后阶段,老师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向学生展示了一些李白其他作品的内容和特点。通过扩大知识面,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李白的诗歌作品,提升了他们对诗歌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
3. 教学效果评估和建议改进
通过对本次公开课的观察和评估,我认为该课堂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老师在课前导入和激发学生兴趣方面已经做得相当出色,但希望能够进一步扩大学生对李白诗歌的认识,比如通过展示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形式,使学生对李白的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有更全面的了解。
其次,虽然教师组织了小组讨论,但由于时间有限,学生们的发言时间较短,很多想法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建议教师可以增加课堂时间,或者在之后的课堂上继续进行相关讨论,以使学生有更多展示和分享的机会。
此外,课堂互动的方式较为单一,主要以问题引导和学生回答为主。希望老师能够尝试一些其他形式的互动,如角色扮演、小组竞赛等,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活跃度。
最后,我认为教师在课堂总结和梳理的环节中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除了展示其他作品的内容和特点外,还可以介绍李白的生平和对后世的影响,进一步增加学生对李白的兴趣和研究欲望。
综上所述,本次教研公开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听课评课稿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资源,使学生对李白的诗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提升了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通过对公开课的评议和建议,希望能够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kqy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