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客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

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

来源:客趣旅游网
2012年第1 1期 总第223期 黑龙江高教研究 Heilongjiang Researches on Higher Education No.11,2012 Serial No.223 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 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 李 红,辛 悦 (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江苏淮安223003) 摘要:近年来,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走低。究其原因,主要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与社会 的实际需求存在差距。分析了苏北地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及不足,提出优化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教学体系、加 强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推行双证制度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对策。 关键词:苏北地区;高职;商务英语;就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2614(2012)11—0ll6—03 一、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 力是当前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中最主要的目标,也体现了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办学特色,专业技能的实践能力是指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业能力问题的研究就成为学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参 术界讨论的一个热点。就业能力又被称为可雇佣性。关于 就业能力的定义并不统一,国内外学者对就业能力的解释和 加具体的操作实践,通过完成商务英语相关岗位的业务工作 而获得的用实践来检验专业技能的能力;专业以外的职业素 看法各有不同。英国学者希拉吉和波拉德(Hillage&Po1. 养也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不可或缺的一种就业能力,也 1ard,1998)认为就业能力是个人具备的获得岗位、维持就业 可以将其理解为社会能力。专业以外的职业素养是指承担 和重新就业,并在工作岗位上取得优异绩效的各种素质…。 某种社会责任并能够合理地处理人际关系,能够在今后的职 郑晓明(2002)认为,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 业生涯中得到发展的能力。王军(2010)将专业以外的职业 人际沟通能力、 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 素养概括为适应环境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满足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_2 J。谢志 团队协作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等,它是大学生主动适应 抓住机遇,早日实现自身价值的提高性能力 。 远(2005)认为,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是 社会,能力群,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个性、心理承受力等 。综合 国内外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就业能力是个体的~・种综合 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及所面临 的困境 能力,就苏北地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是指他们 在校期间通过对商务英语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以及自身 当前,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是地区经济发展的紧缺性人 综合素质的提高而获得的能够胜任相关岗位并在社会生活 才,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困难,究其原因是该 中实现自我价值的本领。具体包括掌握专业知识的能力、运 专业培养的人才的就业能力达不到企业用人的标准 。高 用专业技能的实践能力以及具备专业以外的职业素养。 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与用人单位 商务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 的要求存在一定的距离,这充分说明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 pose,ESP)的一个分支,商务英语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较全面 生就业能力存在不足。 的商务基础知识和实际运用英语语言能力的“精英语、通商 (一)苏北地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现状 务、善沟通”的复合型人才。因此,作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 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能力是其应具备的就业能力的核心, 商务英语专业就业岗位群趋向于国际商务一线的国际 贸易、商务翻译、涉外文秘等,就业单位多为民营企业、合资 即以英语为 作语言,从事、处理涉外商务活动的能力,包 企业和外企。改革开放以来,苏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落后 括: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及涉外商务能力;专业技能的实践能 于苏南、苏中地区,苏北地区急需大批高素质的商务英语专 收稿日期:2012—09—11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2011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苏北地区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编号: 201 1SJB880018)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李红,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教学、商务英语;辛悦,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助 教,硕士,研究方向为外语教学。 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 1l7 业人才振兴地方经济。然而,根据麦可思公司2010年《就业 要。一个具备责任感、适应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团队 蓝皮书》的调查,商务英语专业是高职高专2007—2009年连 精神、应聘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大学生才能真正适应就业市场 续三届失业人数最多的7个专业之一,并且在2010年高职 专业预警的“红黄绿牌”专业排名中,商务英语专业因失业量 的需要。 4.对就业情况与企业需求缺乏了解。商务英语专业学 较大、就业率趋低被列为“黄牌”专业。苏北高职商务英语专 生就业市场需求面大、适用领域广,但现实中高职商务英语 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出现了市场需求和学生的就业率不成正 专业的毕业生对于就业的准备并不充分。大多数学生面对 比的现象。 跨出校门后的社会生活和工作没有明确的定位,对于就业只 商务英语所涉及的领域很广,包括涉外商贸、酒店管理、 有一个模糊的概念,没有给自己量身制定一个职业规划;他 商务谈判、涉外文秘等。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在从业过程 们还不能体会到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和就业市场的竞争性,对 中涉及的不仅仅是商务英语,还需要具备谈判技巧和沟通技 于自己想进入的企业的相关信息、背景以及企业具体的用人 能,甚至对对方国家的地理、文化等知识也要有所了解。这 就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 的要求。然而,由于自身的就业能力不足,不能完全满足企 业的用人标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在求职和就业中存 在诸多困难和障碍。 (二)苏北地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困 境 1.专业基本功不扎实。目前,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环境 与中小学教育环境有明显的差异。我国中小学生的升学压 力普遍较大,这就导致了中小学多采用应试教育的模式。而 我国的高等教育环境相对比较宽松,学生在进学后思想 容易松弛下来,对于专业课的学习不够重视。而对于高职学 生来说,他们本身基础薄弱,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不够好,学 习被动程度较高,缺乏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高职商务 英语专业的学生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知识、理论及技能掌握不 够,这必将影响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和职业发展。 2.专业实践技能不强。通过走访用人单位,我们发现高 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在工作中商务英语应用能力和实际 业务的操作能力较差 j。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在从 事商务英语相关行业的工作时经常会由于自己实践能力的 欠缺而遭遇窘境,并且感到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实际的工作脱 节。这主要是因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组织形式以课堂 理论教学为主,课外实践教学不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偏重于教授学生理论知识而轻视了对于学生实践技能 的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分依赖书本上的知识很少进 行实际操作。商务英语专业是文科专业,组织文科专业的学 生进行大规模的实践锻炼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构建一 个以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对于高职院校实 现人才培养目标是十分重要的。 3.综合素质较差。校园生活是单纯而简单的,大学生长 时间生活在象牙塔里,他们不仅对外面纷繁复杂的社会缺乏 认识,而且对于如何与人相处也缺乏经验,这就导致了大学 生社会能力的缺乏。甚至有些大学生连基本的待人接物礼 仪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十分欠缺。根据调查,大多数用人单位 看重的是员工的综合素质而非单纯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 因此,培养和提高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综合素质也非常重 要求和标准知之甚少。很多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存 在就业观念的误区,显示出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的弱点。 三、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对策 (一)优化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 要培养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首先要重视商务 英语专业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的提高,提高高职商务英语专业 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的关键是优化课程体系。商务英语专业 课程体系要以社会需求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素 质的商务英语人才为目标。苏北地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 课程体系应该从地方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跟商务英语相关的 岗位群人手,根据从事商务英语领域的各种岗位所要具备的 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来选用教材、调整教学内容 和改进教学方法。商务英语专业要培养的是具有良好职业 道德,掌握一定经贸理论知识,熟悉国际商务操作流程,具有 较扎实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较好的英语沟通能力和 较强的外贸业务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 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必须立足于培养“精通英语语言、掌 握商务知识、具备综合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满足 就业市场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高职商务英语专 业的课程体系要紧紧围绕《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大 纲》的要求,对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专业实 践澡等课程进行优化设置,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体现高 职教育工学交替的特色,实现与教学资源的合理分配,确保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 还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 (二)加强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 在校内,高职院校应建设校内模拟实训基地,为学生构 建校内工作实践的平台。校内实训室就可以有效地完成高 职商务英语专业校内实践教学的任务。高职商务英语专业 校内实训室建设应该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生产 相结合、学习与就业相结合”的宗旨,可以建立一些紧贴商务 英语专业岗位群的校内实训室,比如,国际贸易仿真模拟实 训室、英语M译实训室、多媒体英语语言实训室、商务谈判模 拟实训室等。校内实训的内容以国际贸易实训为例,待学生 118 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 学习完国际贸易的相关理论课程,如综合英语、国际贸易实 务、外贸函电、单证制作等,安排学生在国际贸易仿真模拟实 和六级证书、剑桥商务英语等级证书、报关员证书、单证员证 书以及外销员证书等。苏北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要提 训室参与到日常国际贸易工作过程中,为学生创设仿真的商 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必须向学生讲清就业形势并向学生灌 务环境,让学生在模拟的职场中面临挑战,运用所具备的理 输考证意识,使学生从被动考证向主动积极考证转变;而且 论知识和技能来处理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高职商务 要组织开展考证培训,将职业技能培训融入学历教育当中, 英语专业的学生通过在校内实训室里进行仿真模拟实训,他 使学生的职业技能从量的积累转变为质的飞跃。从某种程 们有机会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具体的实践操作紧密结合, 了一定的提升。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在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的 同时,还可以采取“请进来”的策略,诚邀生产一线的企业专 度来说,毕业生所持有的技能证书的数量和质量能够直接促 (四)开展就业指导,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有许多毕业生  为今后真正走上工作岗位积累了经验,并且就业能力也得到 进其就业。家和有从业经验的优秀毕业生来校指导、开讲座传授经验。 这将促进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 校内实训固然重要,校外实习也必不可少。校外实习要 求高职院校采取“走出去”战略,各专业主动与相关企业联 系,争取和企业合作,积极建设校外实训基地。高职商务英 语专业可以和有进出口业务或有对外贸易的企业寻求合作, 争取搭建校外实习的平台。校外实习包括见习和顶岗实习。 习可以采取集体观摩的形式,通过见习,学生对专业知识 的感性认识和眼前见到的生产实践产生了碰撞,更加启发了 学生的思路,学生对所学知识从抽象向具体过渡,增强了学 生对所学知识的认同感和对即将要从事的工作的渴望。为 了提高见习的成效,在见习之前教师要向学生布置见习任 务,使学生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进行见习,见习之后让学生 写心得体会。顶岗实习是高职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学 生经历过顶岗实习的锻炼后会更加了解自己的岗位职责、业 务操作和工作流程,并且能初步建立就业意识,也有利于培 养学生的就业能力。组织学生顶岗实习是有一定局限性的, 因为大多数单位不能同时接纳许多学生顶岗实习,所以顶岗 实习可以采取灵活机动的方式,可以安排少数学生轮流到多 个企业进行先r见习,在得到企业认可后再顶岗。同时鼓励学 生自己寻找能够接纳具顶岗实习的单位。在学生实习的过 程中,学校必须安排教师提供适时的监督、指导和管理,帮助 学生解决实习中遇到的困难,保证实习的效果。 (三)适应岗位需求,推行“双证制度”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走低,势必增强了就 业的竞争力。“双证”即毕业证书和技能证书,作为就业的敲 门砖,无疑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增加了砝码。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要使高职商务英语专业 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岗位竞争力,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应重 视并强化学生的“双证”制度。“双证”既反映了毕业生的专 业素质也是他们职业技能的证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学 生除了一定要获得毕业证书,更要努力多获得一些跟商务英 语相关的专业证书和外贸从业资格证书,包括大学英语四级 对未来职业的憧憬和自身毕业后所能获得的现实职业状况 之间存在很大落差,这说明他们没有准确的就业定位,没有 清楚的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准备不充分。因此,高职商务英 语专业对毕业生开展就业指导是相当必要的。在就业指导 中,首先,要引导学生持有正确的就业观念,帮助学生理性地 认识自己和社会现实,鼓励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职业发 展意识。其次,要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指导学生掌握择 业、就业和未来职业发展的基本技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 指导,讲授应聘技巧,组织学生进行求职应聘演练,提高学生 的应聘能力,勉励学生规划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再次,对 在求职中受挫的毕业生进行心理辅导,引导他们正确看待挫 折,给予他们支持和勇气。最后,着重培养和提高毕业生的 综合素质。经过对多家招聘单位的走访调查得知,招聘方更 青睐专业知识和技能过硬,并且有创意、有想法、为人热情开 朗、沟通协调能力和服务意识强的就业者。这就要求高职商 务英语专业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还应该注重学生综 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Hillage,J.&Pollard,E.,Employability:Developing a Framework for Policy An ̄ysis,Research Brief 85,Depaa— ment for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1998. f2 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2,(3):91~92. [3]谢志远.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教育发展 研究,2005,(1):9O一92. [4]王 军.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统计调查与对策研究fj]. 当代经济,2010,(11):106—107. [5]吴贵武.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 体系[J1.科技信息,2010,(36):154~155. [6]潘文霞.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就业能力培养[J].武汉 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89~92. [责任编辑:西广明j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kqy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