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客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利用绘本资源开展幼儿美术活动

利用绘本资源开展幼儿美术活动

来源:客趣旅游网
Selected Paper

教研管理教学智慧

利用绘本资源开展幼儿美术活动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第二实验幼儿园张守凤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应“既 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 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而绘本具有世界文化的多元性、艺术风 格中的多样性、绘画技巧的丰富性,其以生动的故事内容和多 样化的美术形式,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并 逐渐被纳入幼儿园课程五大领域,是幼儿喜爱的教育资源之 一。美术活动是适应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幼儿,以幼儿发展 为本,培养其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发展其健全人格,为其全面 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而设置的活动。教师合理利用绘本资源,开 展幼儿美术活动,可以引领幼儿享受文化带来的快乐,给美术 活动带来鲜活的生机,从而更好地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使之 获得多元发展。

美术活动的重要依托。

(一) 深入挖掘资源,创设最佳游戏环境

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对绘本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梳理 和挖掘,多元解构,提炼同一素材中的多种艺术教学价值。在挖 掘绘本资源时,有的是提炼绘本角色造型形象参考价值的,有 的是提炼色彩感知价值的,有的是提炼不同媒介(铅笔画、版 画、水彩画、油画、拼贴画等)了解价值的,有的是提炼故事情节 续编价值的……只要是优秀的儿童绘本,都可以融入主题和区 域环境的创设中。

例如,在小班主题活动“我上幼儿园了”中,我们结合幼儿 的认知经验和绘画水平,选择了一些有趣的绘本,有撕贴《一个 梨子掉下水》、拓印《好饿的毛毛虫》、泥工《咦,这是什么?》等。 教师带领幼儿利用造型、色彩和媒介,在做做玩玩中共同布置

一、 绘本资源和美术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美术是造型艺术中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指运用线条和形 体等艺术语言,通过造型、色彩和构图等艺术手段,在二维空间 (即平面)里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以表达作者审美感受的艺术 形式。幼儿美术活动是3〜6岁学龄前幼儿所从事的造型艺术 活动,反映了幼儿对周围现实生活的认识和体验,主要分为绘 画、手工和欣赏三个部分。绘本也称作图画书,指以绘画为主、 兼附有少量文字的一类书籍,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反映了幼儿的 生活。绘本资源,指绘本中的色彩、线条、图案、场景、情感、所用 材料等各种元素。利用绘本资源开展幼儿美术活动,指以绘本 为载体开展幼儿美术活动,从美术的视角挖掘有价值的教育元 素,帮助幼儿走向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的艺术之路,发展幼 儿视听、语言、思维、想象、观察及动手操作技能,促进其全面、 健康、和谐发展。

主题墙。又如,在大班美术活动中,我们利用绘本《宝宝鸭的奇 妙梦餐厅》中的故事情节,创设了区域环境“亲亲美味馆”。在规 划游戏场地方面,我们打破了班级的界限,将每层楼的功能大 厅和长廊挂满幼儿喜爱的绘本,开辟了美术工作室和阅读室, 为创设最佳游戏环境提供了较大的便利。

(二) 投放多元绘本,诱发幼儿艺术行为

在创设艺术环境时,我们通过投放多样化的绘本和美术材 料,更好地实现了美术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价值。在区域美术活 动开始时,师幼共同建构了阅读区、艺术创造馆、小木坊等,投 放了教师、幼儿和家长共同收集的美术材料,不同的艺术风格 成为了幼儿体会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资源宝库。例如,在艺术 创造馆里投放果壳、布、树叶、竹竿、报纸、酒瓶、雪碧瓶、易拉罐 等材料;在阅读区投放多元化的绘本,展现出丰富多样的艺术 手法。一系列艺术形象深深地吸引着幼儿,激发了他们的艺术 想象力,使其产生参与美术活动的愿望。

二、 利用绘本资源开展幼儿美术活动的基本策略

目前,我园正在使用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多元整合幼 儿园活动课程》一书,其以主题为核心,预设了五大领域的计划 和内容,一些优秀的绘本也被纳入其中,包括生活化的、大社会 的、大自然的、情感体验类的绘本,与幼儿的生活时空紧密相 连。借助绘本资源开展美术活动,能够促进幼儿对艺术美的认 知,丰富其艺术文化体验和感知。因此,绘本也成为了我园开展

我们根据班级预设的活动主题,引导幼儿在绘本中探寻与 之相关的内容或媒介。随着美术活动的开展,孩子们陆续产生 了许多想法:这本书里面的小包很漂亮,我也想画一个。“超 市货架上都摆放哪些物品9没有服装怎么办9食品怎么弄我 想搭个舞台。”经过思考和研究,孩子们开始分工合作,有的准 备服装秀,有的用泥工制作糕点,有的画大型玩具,还有的布置 儿童乐园。活动中,孩子们热情高涨,既唤起了对美术活动的兴

76

E-mail:voujiao365jv@163.com

幼教365■管理I 2018年6月

趣,又诱发了自身的艺术行为。

(三) 以绘本为载体,提升幼儿美术技能

我们在美术活动中发现,幼儿常常会徘徊在“想表现”与“实 际表现技能”之间,他们很想勾勒出自己喜欢或想象中的事物,但 由于自身对美术缺乏认识与了解,不知道如何下笔。为此,我们借 助绘本中即情即景的画面风格,引导幼儿感知绘本艺术的多元 化,学习美术技能,自主表达,从而真正体会到创作的快乐。

1. 观察细节,丰富感性经验

教师引导幼儿抓住绘本中的典型画面,仔细观察,捕捉细 节,分辨差异,提升自身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审美兴趣和甄 别能力。

2. 情景交流,趣味学习技能

教师结合画面情景设计讨论环节,引导幼儿共同讨论绘画 方法,学习绘画技能。例如,在学习绘本故事《蝴蝶结》时,教师 引导幼儿讨论:珍珍长得怎么样?珍珍高兴的时候穿什么样的 衣服7珍珍是怎么跳舞的7她的舞姿有什么变化?手是怎样的? 脚是怎么动的7在欣赏的同时,可以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给幼 儿带来更多的艺术启迪。

3. 局部放大,燃起创作火花

教师采用局部放大的方法,和幼儿共同探讨绘画创作,燃起 幼儿的创作火花。例如,在学习绘本《小猫的故事》时,教师为幼儿 提供了三幅画面,引导其为画面添加小猫:冬天到了,小猫在玩什 么?春天来了,小猫又在做什么?夏天到了,小猫去哪里了?这三 个场景为幼儿提供了想象的支架,促使他们带着问题去创作。

4. 替代示范,启迪独特个性

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如果绘本所提供的范例能充分发挥作 用,幼儿能充分感知形、色等特点,主动掌握新的知识技能,那么 教师便可以不做示范,留下足够的空间让幼儿将自己喜欢的形象 和情节画下来,以张扬幼儿独特的个注。反之,如果绘本内容有一 定的难度,单纯用语言讲解不能使幼儿充分理解和掌握,或绘本 中出现新的媒介、工具、材料和技法时,教师可适当做示范讲解。

(四) 利用绘本资源,分阶段推进美术区域活动

我园美术区域活动的主题是师幼根据每月课程游戏化主 题活动的内容生成的,整个活动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班级自主游戏活动

各班根据课程大主题和幼儿年龄特点生成小主题。例如, 在主题课程“我爱家乡美”中,小班幼儿生成了美术区域活动 “水果店”,然后利用绘本《一个梨子掉下水》中的色彩和造型, 开展“为水果涂色” “泥工水果” “撕水果”等游戏,在游戏中享受 快乐,感受色彩美、图案美和线条美。中班幼儿开设了美术区域

活动“服装加工厂”,然后借鉴绘本《鼠小弟的小背心》《大象的 背带裤》中的造型和色彩,学习绘画和裁剪服装,采用多种方式 和技能进行装饰。大班幼儿创设了美术区域活动“香香食品 店”,然后学习绘本《宝宝鸭的奇妙梦餐厅》中的造型、色彩、媒 介和内容,自己动手布置场景,设计表演服饰和五彩点心,搭建 舞台,开展游戏。

第二阶段:全园同主题共活动

各班围绕同一主题和绘本,开展不同目标层次的美术活 动。例如,在主题活动“我喜欢的动物”中,教师为幼儿选择了绘 本《小蓝和小黄》:小班幼儿通过绘本故事开展玩色游戏,在游 戏中获取美术操作的乐趣和经验;中班幼儿进行点彩、拓印、撕 贴、绘画等美术活动;大班幼儿则通过扮演绘本中的角色,开展 区角游戏,在游戏情境中进行美术创作。

第三阶段:师幼自主活动

教师和幼儿以年级组为单位,结合主题共同布置区域环 境,打破了班级的界限,幼儿可自选伙伴和主题进行美术区域 活动。在自由轻松的环境中,不仅使幼儿获得了愉悦的精神享 受,也提升了他们的审美能力。

第四阶段“大带小”活动

教师组织大班幼儿与中、小班弟弟妹妹结对,共同参加主 题活动,进行美术创造游戏。如此,每月一个美术主题,有效地 推进了幼儿认知水平、美术经验、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利用绘本资源开展幼儿美术活动,是建构园本课程的重要 手段之一,不仅可以改变幼儿的学习状态,也能提升教师的综 合素质。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专家引领作用,提升教师的理 论视野和专业水平,改变教师观察和分析能力不强的现状,全 方位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充分利用绘本资源,开展不同形式 的幼儿美术活动,帮助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p

• ••參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 1] 43

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 社,2000.

[4]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滕守尧,译.北 屠美如.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

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7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kqy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