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
由于人口不断上涨,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世界问题,但农田灌溉是农业发展的基础需要之一,节约可利用水资源是我国现在所倡导的环保理念,因此本文以农田灌溉用水管理机制的作用为出发点,对农田灌溉用水管理机制和措施在体系建立方面、用水管理措施、树立农户意识进行探讨。
我国为农业大国,农业也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农业发展离不开水资源的供给,随着水资源的紧缺,加大农田用水管理力度是必不可少的。农田灌溉和现代科技的连接应用,理论上对水的使用应该更加合理,但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并没有提高农户节约用水意识,农田灌溉用水的浪费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一、农田灌溉用水管理机制的作用
农业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目前的农田管理和灌溉技术已经随着时代共同发展,但由于机制建立的不完善,导致许多问题依旧出现,主要原因体现在农田灌溉用水管理方面。可利用水资源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它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从农业未来发展来看,农田要生长是离不开水的,因此农田灌溉用水管理机制的作用对节约用水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但有机制没有严格管理并不能对灌溉用水的情况产生有效的改善,无论是城市用水还是农村用水,水浪费之一就表现在农田灌溉方面。灌溉用水不只需要农户树立灌溉用水意识,还需要对农田用水体系的完善并且相关职能部门应该严格执行,建立监督机制。社会竞争激烈,水管部门要想在现下的情况中处于不败的位置,就一定要有自己先进的管理机制和办法,充分调动水管部门和农户的积极性,灌溉用水管理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关于农田灌溉用水管理机制及措施1、完善农田灌溉用水体系
完善农田灌溉用水体系,首先应该将灌溉用水的相关落实到位,虽然在一部分乡村制定了灌溉体系的基本,但执行和监管措施不实,导致水利灌溉体系运行失败,还有部分乡村根本没有制定相关制度,供水和用水矛盾层出不穷。各级之间应该完善灌溉用水体系,并建立相关的监管办法,对运行机制进行监督,并对有关部门用水的落实持续进行监督。在制定供用水机制过程中,应该广泛征求用水农户的意见建议,和农户对灌溉用水的思想融合才能完好的应用到实践当中。商业性经营和公益性事业区分开来,两者一起应用可以让灌溉用水行业形成竞争意识,促进市场良好发展。对于供水单位的水价格定价,应该针对现在供用水市场的发展情况,建立供用水评价体系,科学合理,制定出符合农户接受的价格,对用水价格进行严格把控和监督检查。供水价格一旦制定相关供水单位就会为了更大的利益,让用户更多的使用水,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因此监管部门要严格监督,对农户亩数进行统计,结合环境,按照实际推算灌水定额。定期对供水单位和农户进行科学供用水知识讲解和相关违反措施惩戒,不断增强供水单位和农户的合理灌溉用水意识。
2、农田灌溉用水的管理
体系的建立是为了供水单位更好的执行管理,相关职能部门相互监督管理才能够体现出制定的价值,让农田用水更规范。供水单位要对农户和企业进行用水管理的宣传,相关职能部门要统计出各村农户亩数,及时对农户灌溉用水量进行统计,超过灌水定额的部分,监管部门应该跟踪监督,对不合理用水的农户应该进行教育并作出相应的经济处罚,对超出的用水部分进行累计加价。各级相关部门要转变职能,保障供用水管理机制能够顺畅持续进行。大力推广节约灌溉用水技术,供水单位或各级要对使用节约灌溉用水技术的农户作出上的补贴或者奖励。在管理过程中,让农户参与进来,让农户和的监督管理部门能够相互督促,加强农田灌溉用水的管理,以经济为基础的农田灌溉用水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如果遇到资金不足的状况,会严重影响用水体系的执行,所以我国应该在水利工程和农田用水方面加以重视,并大力宣传节约灌溉用水的重要性。
3、树立节约灌溉用水意识
在大部分农村灌溉用水的效率很低,农户对节约灌溉用水没有意识,末级渠系工程设施破旧,造成在行水、浇灌过程中浪费水资源。由于部分农村有河流,农户个人并不觉得用水紧张,所以基层应该树立农户节约灌溉用水意识。树立节约灌溉用水意识能够让农户自发的对农田用水进行仔细规划,合理安排,对农田用水的长期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应该鼓励雨水收集的研发,对于城市农业用水,可以实施工程方面的措施,建立自动节水灌溉系统,对雨水进行修渠存储,根据效果对村镇情况进行分析并决定是否应用。部门要对农户关于水资源和未来农业发展进行定期的宣传,讲解水资源对未来农业的重要意义。在农户用水灌溉过程中,对农户灌溉用水情况进行抽查和监督。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淡水资源丰富,但对于我国农业经济长远来看,水资源的使用前景不乐观,因此现在我们要树立节约灌溉用水意识,完善农田灌溉用水体系,相关职能部门应该着力解决当前管理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力举措加以解决,节约灌溉用水需要各级、供水单位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才能提高农田灌溉效率和水平。
(作者单位:721000陕西省宝鸡峡引渭灌溉中心宝鸡总站)
-187-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kqy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