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树锦,主任医师,第二、三、四、五、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师承博士导师。清“太和医室”传人,陕西省及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姚氏内科诊疗”代表性传人,陕西省首届名老中医。
组成:益智仁15克,桑螵蛸15克,山萸肉15克,五味子10克,车前子15克,泽泻10克,白茅根30克。
功效:益肾固摄,利尿通淋。
主治:儿童单纯性遗尿,前列腺疾病引起的遗尿、尿频,尿道综合征,慢性尿路感染及各种疾病伴有尿频、尿不利者。
临床表现:小便失约,尿频,尿后余沥不尽或排尿不畅,小腹憋胀等,舌淡,苔白或白腻,脉弦滑或细弦。
方解:姚树锦认为本病多为虚实夹杂之证,病位主要在肾与膀胱,但与肺、脾、三焦等脏腑密切相关。虚证主要以肾气虚为主,实证可表现为湿、热、瘀等邪气壅塞导致的腑实。治疗即补肾固涩以治本,又要通利膀胱以泄腑实。桑螵蛸可固精缩尿,补肾助阳,尤善于治疗肾气不固引起的遗尿、尿频。益智仁最长于缩尿以治尿频、遗尿,与桑螵蛸共为君药。山萸肉止小便利,秘精气。五味子可补水之上源,又可补肾滋水而调节水道,与山萸肉为佐药。故四味药物酸涩温补,主入肾经,而起到补肾固涩,缩尿止遗之功效。车前子甘、寒、滑利,可以止痛、利小便。泽泻善泄肾与膀胱之热,可利尿消肿而治小便不利,与车前子利水通淋而补阴不足。白茅根清热利小便。故后三味药性甘、寒,共为佐药,起到利尿通淋且可补阴不足之效。七味药物共奏益肾固涩,通调水道,利尿通淋之功。故全方寒热共用,攻补兼施,涩而不滞,驱邪而不伤正,金水共补,通调水道,相反相成,并行不悖,彰显了姚树锦扶正固本及补脏通腑的学术思想。
加减:夜尿频繁,加菟丝子,覆盆子,枸杞子;腰酸软无力,加桑寄生,杜仲;尿频尿急尿痛加滑石,冬葵子;小便不通,滴沥刺痛,舌紫暗,脉涩者加王不留行子,车前子;肾阳虚畏寒肢冷加附片,肉
桂;咳嗽则遗尿者加党参,黄芪,升麻等;便秘加当归,瓜蒌仁,肉苁蓉。
临床验案:田某,女,55岁,农民。患者10余年来经常劳累、行走过程中出现小便失约,后逐渐加重,闻水声则小便自遗,患者痛苦异常,多方求治无效,后慕名前来。诊时症见:神疲倦怠,少气懒言、面色无华,小便不禁,时时自遗,食纳可,大便调。舌淡红体胖大,苔白,脉沉细。辨证属肾气不固,膀胱失约证,治疗以固肾缩尿为法,方以固摄利尿汤化裁,佐以健脾益气之品,日1剂,水煎服,日2次。二诊:服药10剂,小便失禁症状消失,效不更方,继服上方1周巩固疗效,随访至今未犯。
中药处方(一)
辨证 脾肾阳虚,痰湿内盛,水气上逆。 治法 温阳利水,健脾化痰。 方名 龙牡真武汤。
组成 茯苓9克,清半夏9克,白术6克,白芍6克,附片6克,生龙骨12克,生牡蛎12克,生姜4.5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 蒲辅周方。 中药处方(二) 辨证 肝阳上亢。
治法 清肝,平肝,潜阳,镇痉熄风。 方名 红龙夏海汤。
组成 红牛膝12克,地龙12克,海藻30克(另包水洗),夏枯草30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 黎炯方。 中药处方(三)
辨证 肝阳上亢,肝肾阴虚。 治法 平肝熄风,育阴潜阳。 方名 清脑降压汤。
组成 珍珠母20克,石决明25克,何首乌50克,白菊花15克,钩藤15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 张成思方。 中药处方(四) 辨证 肝火上扰清空。 治法 平肝清热,通络止痛。 方名 清肝汤。
组成 川芎15克,川牛膝15克,地骨皮15克,菊花20克,地龙10克,夏枯草30克,玉米须30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 龚志贤方。 中药处方(五)
辨证 肝肾阴虚,阴虚阳亢。 治法 滋阴补肾,平肝潜阳。 方名 莲椹汤。
组成 莲须12克,桑椹子12克,女贞子12克,旱莲草12克,山药15克,牛膝15克,龟板30克(先煎),生牡蛎30克(先煎)。
用法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出处 邓铁涛方。 中药处方(六) 辨证 肾阴阳两虚。 治法 平肝滋肾潜阳。 方名 脾肾双补汤。
组成 桑寄生30克,玉米须30克,生龙骨30克(先煎),磁石30克(先煎),首乌24克,川芎9克,淫羊藿9克,杜仲9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 邓铁涛方。 中药处方(七) 辨证 肝郁化火上炎。
治法 清肝泻火,行血通经,缓急解痉。 方名 三草汤。
组成 夏枯草10克,龙胆草3克,益母草10克,白芍10克,甘草6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 刘渡舟方。 中药处方(八) 辨证 阴虚阳亢。 治法 滋阴平肝。 方名 玄参钩藤汤。
组成 元参21克,生地15克,白芍12克,麦冬10克,夏枯草15克,钩藤15克,菊花10克,丹参15克,泽泻10克,生山楂10克,木香10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30天为1疗程。 出处 傅云江方。 中药处方(九) 辨证 瘀热。 治法 化瘀清热。 方名 化瘀清散汤。
组成 柴胡10克,葛根15克,丹参15克,杭菊15克,桑枝15克,丹皮12克,赤芍10克,红花12克,地龙12克,薄荷6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 李润民方。 中药处方(十)
辨证 肝经热盛,痰浊中阻。 治法 清肝熄风,活血散瘀。 方名 八味降压汤。
组成 紫丹参30克,怀牛膝15克,夏枯草30克,丹皮15克,马兜铃30克,钩藤15克,刺蒺藜15克,代赭石30克(碾细)。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 来春茂方。 中药处方(十一) 辨证 肝肾阴虚。
治法 滋补肝肾,降压熄风。 方名 七子汤。
组成 决明子24克,枸杞子12克,菟丝子12克,女贞子15克,金樱子9克,沙苑子12克,桑椹子12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药处方(十二)
辨证 阴阳两虚,虚阳上亢。 治法 滋阴潜阳。 方名 附子龟板汤。
组成 附块6克,龟板9克,女贞子9克,旱莲草9克,何首乌15克,丹参15克,磁石30克,石决明24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 姜春华方。 中药处方(十三) 辨证 气虚痰浊阻滞。 治法 益气化痰。 方名 赭决九味汤。
组成 黄芪30克,代赭石30克(先煎),草决明24克,党参15克,茯苓15克,法半夏12克,陈皮6克,白术9克,甘草2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 邓铁涛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kqy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