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哆来咪》 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综合了音乐美术两个学科及其多个学习领域, 本课学习巧妙地将音高、色彩、形体的渐次推移融合在一起,借助音乐旋律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艺术作品,由于形和色渐次变化所产生的一种韵律、节奏的美感。将学科性很强的美术学习知识点,转换为有趣的易于被学生接受的制作、绘画、游戏活动,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能力,提高艺术综合素质。
教学目标:
1.认识色彩、形体渐变的规律,感受色彩、形体的秩序美。
2.学会恰当调配颜色和较均匀地着色的方法。
3.掌握立体造型的简单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认识色彩、形体渐变的规律。
2.学会恰当调配颜色和较均匀地着色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欣赏战国时的编钟并讲一讲它的历史。
2.学生闭上眼睛一起欣赏优美的编钟乐曲。教师出示渐变色的图片。
3.想一想它为什么能发出不同的音高,形成美妙的旋律?
4.师小结:
因为青铜钟的大小渐次变化,所以敲击不同的音阶产生了优美的旋律。
课件出示关于编钟的图片。
二.讲授内容
(活动一)
1.出示七个透明玻璃瓶、水,并在瓶中随意加入不等量的水,请学生敲一敲瓶子听听声音。
2.思考如何利用水和瓶子做出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
讲解规则:
七人为一组,小组讨论后,看哪组最快想出一个办法并做好。
3.敲一敲、听一听、调一调,听听音准吗?
讲一讲为什么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
4.师生小结:
瓶中的水量渐次变化就能产生音高的逐渐变化。相同的物体,空间越小音调越高,空间越大音调越低。
5.请学生在这七个水瓶中加入同等量的色水,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6.师生小结:
因为每个瓶子里的水是渐次变化的,所以加入同等量的颜色后色彩就发生了渐次变化。
(活动二)
1.欣赏有渐变效果的绘画作品。
2.教师提问:这些画在色彩变化上有什么共同的规律?
3.学生答,教师小结:它们的色彩发生了逐渐变化。
课件展示几张运用渐变色彩装饰的绘画作品。
三.认识色彩渐变
1.教师出示红一黄、黄一绿色彩卡片让同学找规律。
2.讨论:怎样能把这几种颜色串起来成为渐变色彩呢? 找同学讲。
3.学生讨论后,教师展示色彩渐变中的色相渐变。
4.中间简单回顾色彩属性,有助于学生更好理解。
5.出示明度渐变图片,让学生了解除了色相的渐变,还可以有色彩明
度的渐变。
展示色彩明度的推移渐变。
四.体验效果
1.出示平面效果的圆、圆锥和有渐变效果的圆、圆锥,问:这两幅画
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2.教师小结:渐变效果物体具有立体感和光感。
五.尝试作业
选择你喜欢的一个色系运用所学色彩渐变规律创作一组装饰画
六.
学生作业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着重强调调色练习的问题。)
七.赏评拓展
1.赏评作业。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白板上展示学生的作业。
2.展示生活中的渐变现象及运用渐变色装饰的生活用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kqy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