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硫是再生胶生产过程中一个主要环节,是影响再生胶产品质量的一个关键工序。脱硫不是把硫黄从橡胶分子中脱出来,而是通过加热、氧化及再生剂的作用,使硫化胶中的——9—8交联键断裂,发生降解,导致硫化胶从弹性状态变成塑性状态,以利于后期加工8—处理。
(一)脱硫配方
脱硫配方是关系到再生胶脱硫效果好坏和后期加工难易的一个关键技术。制定配方要根据胶粉的种类、脱硫工艺条件、后期机械加工条件等综合因素,选择适宜软化剂、活化剂品种和用量。脱硫配方由胶粉、软化剂和活化剂等组成。确定软化剂及其用量要考虑三个因
素。
!\"胶粉种类及细度胶粉有外胎胶粉、胶鞋胶粉、杂胶胶粉三类,每类又分若干品种(详见本章第四节)。由于每种胶粉的胶质、含胶量及所含的配合剂不同,在选择软化剂时要首先考虑适应性。
(!)非极性软化剂(饱和烷烃或环烷烃成分)与极性橡胶分子互容性差,在渗透后只使分子溶胀,分子间距离增大,削弱分子间的作用力,使橡胶分子易于滑动变形,这类软化剂得到的再生胶塑性大,拉伸强度低。
(#)有一定极性并含双键或活性基的软化剂,由于与极性橡胶分子中的活性基有近似结构,互容性好,在极性作用下产生相互诱导力,使分于间的作用力加强,这类软化剂得到的再生胶,其物理机械性能和工艺性能较好。
($)极性强、化学性活泼、含有双键的环状化合物作软化剂,除使极性橡胶分子溶胀外,它还吸附在橡胶分子上,其结构中的!电子云与橡胶分子双键中的!电子云相重叠,而产生结合力,同时在极性作用下产生较强的取向力和诱导力。虽然由于渗透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橡胶分子间的作用力,但在极性作用下(结合力、诱导力、取向力)却使橡胶分子保持较高的相互作用力,此时再生胶具有较高的物理机械性能。
胶粉的细度一般要求在#%&$#目,胶粉细度越大,软化剂用量越少,否则反之。软化剂用量不足,将有一部分胶粉得不到膨胀,影响脱硫效果。用量过多,使工艺操作困难,产品质量下降。此外,软化剂用量还与胶粉所含的各种配合剂有关,如胶粉含有大量炭黑,则软化剂用量大;如胶粉含有大量软化剂、增塑剂,则软化剂用量可相对减少。
在脱硫配方中软化剂是主要成分,一般用量较大;其他再生剂如活化剂、增塑剂、抗氧剂、增新剂等,也是不可少的,尤其在一些特殊的胶种和再生工艺中,其作用更为明显,但用量要适当。
#\"脱硫工艺条件
脱硫工艺条件是指脱硫时的温度(或压力)和时间。脱硫温度是采用安全生产可能达到的最高限度温度,一般是固定不变的。脱硫时间可根据需要适当调整,从经济观点考虑,时间越短越好,但合理的脱硫时间应根据产品成本、质量、加工难易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软化剂用量与脱硫工艺条件有关,一般讲,脱硫温度高或时间长,软化剂用量少,否则反之。水油法脱硫工艺条件为!’()*($&+),。$\"后期机械加工工艺条件
后期机械加工是指捏炼、滤胶、精炼等工序,它们对提高产品质量,尤其对提高物理机械性能和外观质量具有明显作用。在制定脱硫配方时,要根据后期机械加工工艺条件来考虑软化剂的用量。一般机械加工能力强,软化剂可适当少用,否则应适当多用。如果用量不足,胶料在捏炼时脱辊,既延长了操作时间,又增加了能量消耗;用量过多,胶料捏炼时粘辊,难以操作。有时为了提高产品质量也可对后期的机械加工工艺条件进行适当调整,以满足生产需要。
总之,制定脱硫配方既要考虑脱硫效果,又要考虑后期加工的难易程度,使最终产品符合产品质量标准。
再生胶脱硫配方是以胶粉为!(((重量份,下同),参照上述因素确定各种软化剂、活化
剂等的使用比例。
(二)脱硫配方实例
再生胶品种很多,每个品种都有相应的脱硫配方,现就水油法中产量大的三个品种举例如下。
例!
(!)外胎类一级品配方
一级品胶粉(%&目)松香
!&&%#$
双戊烯固体煤焦油活化剂(\"&
\"#$’)
(\")脱硫工艺条件蒸汽压’)*+,,时间(-。例\"
(\")外胎类二级品配方
二级品胶粉(\")目)松香
!&&%
双戊烯固体煤焦油活化剂(\"&
\").
(\")脱硫工艺条件蒸汽压’)*+,,时间(-。例%
(!)胶鞋类二级品配方
二级品胶粉(\")目)活化剂(\"&
!&&.
妥尔油松香
)#$\"
(\")脱硫工艺条件蒸汽压’)*+,,时间%#$-述配方的物理机械性能见表/#/。
表(0/
性能项目可塑性(威廉)拉伸强度1*+,扯断伸长率12
物理机械性能
外胎类二级品
((’#%(!&
胶鞋类一级品
($/#%(&&
外胎类一级品
(\"!!#$(%&
如配方中各种配合剂比例不变,软化剂所含高沸点及低沸点物质的量与产品性能有关。高沸点物质多,产品可塑性、扯断伸长率、挥发物含量下降,拉伸强度上升;低沸点物质多,可塑性、挥发物含量上升,拉伸强度、丙酮抽出物含量下降,扯断伸长率变化不大。当活化剂用
量增加时,可塑性、丙酮抽出物含量上升,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下降。总之,制定合理配方,必须经过小型试验进行验证后才能确定生产配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kqy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