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
一、选择题
题号: 1 答案: B
问题: 下列关于唐朝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在唐朝,科举制度经过多次改革,取得了较高的发展水平 B. 唐朝的社会阶级分化非常严重,差距日益扩大 C. 唐朝开放了对外贸易,推动了经济繁荣
D. 唐朝文化繁荣,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化人物和作品
题号: 2 答案: C
问题: 下列关于南宋时期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南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科技水平较高的时期 B. 南宋时期因北方失陷而南渡建都,称为“南宋” C. 南宋时期国力衰退,社会动荡不安
D. 南宋时期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商业也得到很大发展
题号: 3 答案: A
问题: 下列关于明清时期农民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明朝时期发生过多次有影响的农民,清朝时期则没有农民发生
B. 农民是封建社会矛盾激化的表现,反映了广大农民对封建统治的不满
C. 农民是城乡矛盾引发的,农民对地主的剥削和压迫感到极度不满
D. 农民的重要领导人物有李自成、张献忠等
题号: 4 答案: D
问题: 下列是古代中国四大发明的有( ) A. 纸、火药、印刷术、指南针 B. 铁器、缝纫机、印刷术、指南针 C. 纸、火药、铁器、农具 D. 纸、火药、印刷术、洗衣机
题号: 5 答案: C
问题: 下列是对“丝绸之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中亚、欧洲等地交往的重要商路 B. “丝绸之路”开辟于古代,使东西方文明互相交流、繁荣发展
C. “丝绸之路”只是单纯的物质贸易,没有带来文化、科技的交流
D. “丝绸之路”不仅是商品交流,还是一种势力范围的扩大
二、简答题
题目一:
阐述中华文明的四大发源地及其特点。
答案:中华文明的四大发源地是华夏文明、长江文明、黄河文明和辽河文明,每个文明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华夏文明作为中华民族的主体,由农耕文明和封建文明构成;长江文明发达,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导;黄河文明以农耕经济为基础,同时也发达了手工业、商业和军事;辽河文明发达了农耕经济和牧业。
题目二: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五常”指的是什么?
答案: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五常”指的是仁、义、礼、智、信五个方面的道德准则。这些准则被视为社会秩序和道德伦理的基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价值观。
题目三:
简述隋唐时期对外交往的特点。
答案:隋唐时期对外交往的特点主要包括开放对外贸易、增进国际友好关系、传播中华文化以及政治外交活动。隋唐朝通过多次改革和对外的开放与交流,推动了国内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发展。
题目四:
简述宋元时期的海外贸易与海上丝绸之路。
答案:宋元时期的海外贸易与海上丝绸之路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南宋时期海上贸易的发展,中国与其他东亚国家、中亚、东南亚以及南亚等地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这些交流促进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带来了文化、科技和商品的交流。
题目五:
阐述近代以来中国的社会变革。
答案:近代以来中国的社会变革主要包括发生了多次大规模的农民,政治改革的尝试和社会结构的变动。这些变革源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固有矛盾,表现为民众对不均和不公正的反抗,以及对封建统治的不满和呼吁民主、平等的要求。同时,西方文明的传入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kqy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