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埋小煤窑采空区的勘察与处理
孙东明1张弘2
(1.吉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吉林长春130021; 2.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
【摘要】小煤窑采空区在公路建设中经常遇到,其引起的路基塌陷及不均匀沉降等问题给公路造成极 大影响。本文利用地质调查、抱探、物探、钻探相结合的综合勘察方法,并结合具体工程实例进行分析,对 类似的浅层小煤窑采空区的地质勘察和处理,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路基;采空区;勘察【中图分类号】U212.22
【文献标识码】A
有3处沉陷凹地,沉陷深度5.0~6.0m,地表植被多为
〇引言
在髙速公路建设中,经常遇到小型采空区。这 种小型采空区由于洞口隐蔽,巷道狭窄,开采范围 小,属私挖、无规划状态,因此,在髙速公路设计 勘察时常常很难发现,造成路线无法避开,此时采 空区的勘察、评价及路基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从 20世纪50年代,国内外专家就对采空区地表构筑物 保护和防治技术[1]进行了大量试验研究,积累了宝 贵的经验。随着对采空区研究的不断深人,现在形 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勘察、评价及治理流程。
旱田农作物和少量灌木,交通条件一般。地层岩性主 要为白垩系泥岩、砂岩夹煤层和下奥陶系冶里组石灰 岩,煤层厚度5~6m,埋深大多在14m以上。
2采空区勘察
针对本采空区特点,勘察主要采用采矿情况调
查、地质调绘、挖探、物探和钻探相结合的综合勘 察方法,对获得的资料相互补充、相互验证,综合 分析确定矿区采空影响范围和垂直变化特点。2.1采矿情况调查及地质调绘
为详细掌握本区沿线小煤窑开采历史及现状, X#沿线矿井的开采情况进行了调查访问。通过走访 矿工和当地村民,初步掌握了该区段小煤窑的开采历 史、矿井的开采和停采年限、深度、厚度及方法。
据调查,当地居民的采煤历史可以追溯到伪满 时期,受当时技术、经济条件的,开采方式以 明挖及水平掘进为主,开采的规模、竖向及横向开 采深度均有限,属无序开采,巷道主要靠人工掘进 的方式开采而成,巷道内无支护,靠顶板自稳,顶 板岩石裂隙非常发育,岩体极破碎,开采过程中冒 顶、落石的现象时有发生。最近的一次集中开采是 在20世纪九十年代,基本也是附近居民以自用为目
1工程概况
辉南至白山高速公路位于吉林省东南部与朝鲜相
邻的白山市和通化市境内,是吉林省高速公路网规划 布局方案中“辉南至白山至临江高速公路”的重要组 成部分。起点与抚长高速相衔接,在白山市板石镇北 与鹤大高速相交叉,在白山市东北与G201线相衔 接。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 特征周期0.35s,地震基本烈度VI度。项目于里程 K7+100-K7+400路基段存在小煤窑开采区,该区属剥 蚀构造丘陵区,多麟岩埋藏较浅,高处局部直觀 露,采空区地形起伏变化较大。路基范围内主要分布
【收稿曰期】2016-07-12
【作者简介】孙东明( 1983-),男,山东烟台人,硕士研究生,工程师,主要从事岩土工程勘察。
130
孙东明,张弘:浅埋小煤窑采空区的勘察与处理
的的无序开采状态,开采方式以水平及斜向掘进为 主,基本沿煤层走向开采,巷道仍为人工掘进方式 形成,部分巷道顶部有简易横向支撑木。综上所 述,当地煤层开采以散户为主,乱采乱挖现象严 重,井下巷道无支护或简易支撑,开采结束后,巷 道任其垮塌。由于开采时间长,现在地面主要形成3 处塌陷凹地,凹地平均深度5.0~6.0m。
地面调查工作采用方格网式进行,对小煤窑的 井口位置及塌陷凹地位置进行测绘,并落到工程地 质平面图上,结合调查情况初步划定采空区范围。2.2工程勘探2.2.1 地球物理勘探
在调查、测绘的基础上,布置了工程物探。针 对本采空区开采深度浅并已经塌陷,残留空洞很少 的特点,此次物探工作主要采用高密度电法,用于 划定采空区边界及开采塌陷深度。因此,我们在里 程K7+100 ~ K7+400段沿路基两侧布置两条物探测 线,采用温纳装置采集,电极距5m。由于采空顶板 塌落,岩土层松散,第四系潜水和泥、砂岩裂隙水 丰富,呈低阻状态。因此,从视电阻率剖面图中可 以看到,采空区底板深度为14m左右,如图1所示。
图1 采空区视电阻率剖面图
2.2.2挖探
通过调查访问,伪满时期的老采空区基本已经 塌陷完毕,20世纪九十年代的新采空区巷道埋深很 浅,顶部支撑埋深多不超过3m。在勘察过程中,在 重点区域采取了人工挖探方法,挖探深度在2.5- 3.5m,共挖探坑7处,其中2处探到巷道支撑横木, 支撑木已腐朽,铁锹易挖断,通过挖探基本查明了上 覆土的状态及巷道的大致深度、走向,如图2所示。
图2挖探照片示意图
2.2.3 工程钻探与原位测试
在前期调查、测绘及物探、挖探资料的指导 下,对物探异常区域、可能存在采矿巷道的区域, 在高速公路路基影响范围内布置钻孔进行验证,钻 孔深度钻至最底层洞底以下不少于2m[2],钻探过程 中同时对采空影响深度范围内岩土体进行连续动探 原位测试,并取代表性试样进行物理力学性质试 验,有效的确定出采空塌落区与岩层稳定区的界限 深度,并为高速公路工程设计提供了所需参数。
从钻探岩芯照片中可以看到,如图3所示,左 图3.7~4.2m、右图3.2~3.5m为巷道支撑木,其他钻 孔大多在2-4m深度范围内钻到木头,这说明巷道的 埋深大多很浅,并且绝大多数已经班塌,残留少量 空洞。
图3岩芯照片示意图
由于巷道已经班塌,单纯的通过钻探岩芯已不 能很好的区分地层是采空塌陷过的还是原岩。这时 我们对上部怀疑土层进行原位测试,通过动探锤击 数来标定土层松散密实程度,进而辅助我们来圈定 采空平面范围和深度。同时在钻探过程中,密切关 注孔内水位情况,并记录漏水深度,修正、补充我
们的判断。
3采空区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公路采空区场地稳定性可按开采条件判别法、
地表移动变形预计法(概軸分法)、地表移动变形 观测法、极限平衡分析法及数值模拟法进行评价'
采空区的地形、地质条件是影响采空区地表稳 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按采空区的地形、地貌和地 质条件可将采空区分为一般平地采空区、山地采空 区和特殊地质条件采空区三类[2]。开采时间是另一 项影响采空区稳定性评价的重要因素,根据移动期 的划分,可将采空区按时间划分为移动初始~活跃期 采空区、移动衰退期采空区和残余移动期采空区[2]。
本小煤窑采空区位于丘陵岗地之上,属一般平 地采空区,开采深度在2.0~14.0m,由于开采方式为
131
西南公路
人工掘进,顶板无支护或简易支撑,上覆岩层为泥 岩、砂岩互层的软弱岩层,且开采年代久远,因 此,老采空区的地面塌陷变形过程已基本结束,距 今20多年的新采空区(老采空区原址上)塌陷也已 基本完成,区内基本无完整巷道,支撑部位局部区 域存在塌后小的空洞,支撑木都已腐朽,铁锹轻易 可将其伊断,在地面车载压力下,空洞顶板就能垮 塌。本小煤窑采空区按开采时间划分属残余移动期 采空区。由挖探及钻探显示,塌落层上部土质松 散,且局部有小的空洞,极易在荷载下造成不均匀 沉降,下部土质较密实。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采空区的巷道顶板塌陷过 程已基本完成,但局部存在空洞,且变形区深度范 围内土层松散,沉降差异大,由开采条件判别法判 定,该采空区场地属欠稳定场地。
4采空区的处理方案
我国现阶段常用的采空区处理方法主要有注浆
法、干(浆)砌支撑法、开挖回填法、巷道加固 法、强夯法和跨越法。
由于路基影响范围内的采空区埋深大多在l〇m 以内,局部达14m,上覆顶板为泥岩或砂岩,完整 性差,岩体强度低,本采空区适餅用强夯法。
132
强夯宽度宜超出路基影响范围,强夯的夯击能 量根据现场试夯确定,单击夯击能宜>6000kN-m, 当试夯二至三次采空区顶板未夯塌,可停止试夯, 可采用先爆破后强夯。夯击遍数宜为二至三遍。
对场地进行处治后,采用符合要求的》«
、煤
奸石、矿渣等筑路材料分层碾压,压实度>93%,考 虑加铺土工布、土工栅格等材料,提高路基的整体 稳定性,路面设计采用柔性材料,以满足采空区剩 余变形要求[3]。
5结语
本文利用地质调查、挖探、物探、钻探相结合
的综合勘察方法,x才辉南至白山高速公路所经过的 浅层小煤窑采空区进行了勘探分析,很好的圈定了 采空区范围、深度及工程地质情况,并根据勘察情 况对采空区进行了稳定性分析与评价,最后给出了 切实可行的地紐理方案,今后类似的浅层小煤窑 采空区的地质勘察和处理,斯启示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颜荣贵.地基开采沉陷及其地表建筑[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5.[2] 孙金,万战胜,魏平,柴玉卿.高速公路采空区勘察及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J].西南公路,2015.
[3] JTG TD31-03-2011,采空区公路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S].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kqy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