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化学实验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作者:陈文
来源:《教育教学参考》2014年第01期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可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巩固所学化学知识,形成化学概念,促进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并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如何培养;综合能力;创新能力
Talk about the chemical experiment teaching how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Chen Wen
【Abstract】Chemistry is a based on the experiment of the subject, through the classroom demonstration experiment and student experiment, makes the student to obtain the vivid perceptual knowledge, to better understand and consolidate chemical knowledge, form chemistry concept, promote the ability to observe,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etc, and can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Key words】How to develop; Comprehensive ability; The innovation ability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可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巩固所学化学知识,形成化学概念,促进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并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教学实践表明,多数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的能力还较差,包括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他们只能在纸上或者在试卷上做实验,但当进入实验室自己动手做实验时,情况就很不理想了。为改变这种情况,在教学中可采取如下措施。 1 创设趣味实验,灵活变通各种实验形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1 课改后的新教材中演示实验增加了不少,如何利用这些演示实验来做好实验教学是值得教师重视的一个问题。演示实验是由教师在课堂上做并指导学生观察的实验,在初学时,这种演示实验必须由教师亲手去做,它对于以后的学生实验有着示范的作用。在实验教学中笔者灵活变通各种形式,有时是边讲边实验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细心观察、思考,结束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实验现象,回答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有时是找个别学生到前面来做实验,让下面的同学认真观察实验,使得整个课堂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动手做实验的学生由于是在全体同学面前做实验,注意力特别集中,收效特别好。这不仅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也锻炼了他们大胆、心细、勇于表现的良好品质,从而促进了师生的双边活动,达到了课改的目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2 在实验教学中有时创设趣味实验进行教学,效果会更理想。如在讲授燃烧条件时,用一块棉手帕,在盛有70%酒精的烧杯中浸泡,待均匀湿透后取出。展开手帕,用镊子夹住两角,在火焰上点燃,当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奇妙的实验表演,大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科学、揭示奥秘的兴趣,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进入了学习心理的最佳状态。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观察力的培养,要不断用实验启发学生积极感觉、知觉事物的变化,自觉地观察实验中表现出来的各种现象,并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如能借助投仪影和多媒体演示实验,则能放大实验现象,增强实验的可见度,更易于学生认真、细腻有序的观察。如教学(分子运动)时,把一培养皿放在投影器上,在培养皿中加人约2/3体积水,然后滴一滴红墨水在培养皿中。红墨水在水中缓缓扩散,待片刻后,扩散完成。此时,分子运动的全过程通过光学投影到银幕上。学生都真实清楚地观察到,并透过观察到的现象,认识分子是处在不停的运动状态中。又如通过课件来展示分子的形象运动,不仅能使学生对分子的情况有进一步了解,而且避免了以往教师枯燥无味的说教,能将抽象的理论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直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加深对分子概念、性质、结构的理解。实践证明,创设趣味演示实验,能强化实验演示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重视实验教学中的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和思维能力
新教材中实验教学主要是以探究性实验为主,这就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觉思考和动手的能力。探究性实验在实验前学生不知道实验的现象和结果,这就要求他们认真正确地操作,仔细敏捷地观察,实事求是地做记录,因而有利于培养他们科学实验的基本品质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如新教材第二章第三节《奇妙的二氧化碳》的活动与探究,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根据实验现象,探究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等性质。同时根据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探究出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所用的药品和实验装置。并让他们自己归纳总结出实验现象、结论及实验注意事项。探究性实验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3 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3.1 激励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化学实验创新能力是以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通过提出问题、分析思考、创新设计,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不能只是引导学生敢于冲破旧的条条框框,应积极引导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径去思考问题,从引导学生对思维发散过程中所获取的各种信息进行分析、评价,集中主攻方向,从中找到相对最佳结果,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一次证明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确实发生了反应的实验设计中,学生们共设计出了十几种方案,其中主要的有以下六种:
(1)在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再加入稀盐酸或稀硫酸,若有气泡产生,证明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
(2)在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再加入氢氧化钙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两者的反应。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把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插在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即可看到试管中液面上升。
(4)如在一个装饮料的塑料瓶中装满二氧化碳气体,然后,往其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盖好瓶塞,用力震荡,塑料瓶瘪了。
(5)拿一个玻璃管,在其一端套上一瘪气球,另一端插在充满二氧化碳气体单孔胶塞上,然后,往烧瓶中倒入氢氧化钠溶液,盖好瓶塞,用力震荡,烧瓶中的气球膨胀起来。 (6)用一根玻璃弯管,一端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另一端插在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锥形瓶的双孔胶塞上,然后用分液漏斗往锥形瓶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看到烧杯中的导管里有水上升。
通过以上学生自己思考设计的实验,不但巩固强化了学生的基础知识,而且还要求学生自己去阅读和查找一些实验用的相关资料,自己动手找一些代用药品和仪器,并自己设计组装。正是这些过程,学生们既动了脑,又动了手,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3.2 将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师生共同参与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教材编写时考虑当时条件,演示实验多,学生实验少,化学实验教学时大多数是按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例题——课堂训练——课后巩固练习等程序,其效果是学生会应试而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因此,教师要创造条件,把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师生共同参与实验,让学生多增加一些能自己动手、亲身体验的机会。例如,浓硫酸吸水性实验。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三个特性,学生往往闻名色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引导学生注意安全情况的同时,根据有关反应原理,与学生共同选择实验仪器,设计好实验方案,师生共同动手做实验。
(1)在托盘天平左盘上放一表面皿,倒入约15ml的浓硫酸,在天平右盘内添加砝码,将天平调平,静置约15分钟,可看到天平指针向左倾斜约5小格。
(2)在100ml左右大试管内注入约15ml的浓硫酸,插入装有2-3ml饱和钾溶液的小试管,用橡皮塞塞紧大试管管口,静置约10分钟,可看到饱和钾晶体析出。实验中有一部分学生可能实验失败,未产生预期的实验效果,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其原因,找到失败的根源,培养其科学的研究问题方法。
通过师生共同参与实验,在师生共同参与实验思考解决一系列的问题同时,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层面,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说“教学做合一”,教师在“做上教”,学生在“做上学”,从而使“教学做”在“做”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使学生的眼、手、耳、鼻等有机结合,同时,实验还可以创造一种学生互相交流、合作、研究的愉悦气氛,使学生交流合作能力得到提高。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发展便落到实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总之,运用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当然,在每种能力的培养中,又包含着其它能力的发展,它们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教师在化学实验的教学中应重视把书本知识由微观变为宏观,由抽象变成具体,由无形变为有形,使学生易于获取多方面知识,巩固学习成果,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现代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kqy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