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二 二二二二二二二二 圈 论行业协会的能力建设 胡辉华黄淑贤 (暨南大学,广东广州510632) [摘要]行业协会的能力,是指行业协会履行职能和满足行业需要所必须具备的知识、经验和技能 等。行业协会的能力建设,即行业协会培育行业协会能力的活动和过程,其基本内容包括调查研究能力和 人际沟通能力。其建设的途径有:将更多有能力的员工引入组织、提高其能力和文化素质。但是在行业协会 财力薄弱、社会价值尚未彰显的时候,有必要在财政上予以支持。 [关键词]行业协会非营利组织能力建设 行业协会作为经济类社会组织以及由于其与 的历史渊源一直是我国鼓励、扶持和着力 培育的公民社会领域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公共 管理运动的发展,希望行业协会真正发挥联系 建设等问题,学术界的研究和探讨尚未展开,而行 业协会的从业者和管理者也没有一个清晰的观念。 与行业协会能力建设相关的研究文献包括两 个方面,其一是探讨非营利组织或民间组织能力和 能力建设的文献;其二是探讨行业协会能力的文 献。自20世纪8O年代,非营利组织的能力建设概 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宏观上实现从部 门管理向行业管理的转变。然而,虽然我国的行业 协会近几年在数量上和水平上有了一定程度的发 念一提出以来,研究者们和从业者们几乎无一例外 展和提高,但“113难以维持,1/3勉强支撑,只有 1/3发展的比较好”1 1的格局依然没有改变,大多数 行业协会仍处于休眠状态,在应该发挥作用的地方 缺席,在应该发出声音的地方失声。行业协会没有 发挥应有作用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 地从非营利组织的宗旨、目标或使命的角度界定其 能力建设。例如,王名等认为:“社团能力是指社团 动员多种社会资源,例如社会资源、政治资源、国际 资源、志愿者资源等实现自己的宗旨的能力。”[21王 思斌认为:“任何能力都是与目标相联系的,我们只 能用达到目标的可能性来评价一个组织的能力。”t3l 则是行业协会内部自身的问题,即能力普遍不足。 在广东等地方尝试突破社团管理并提出 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的形势下,为承接政 府转移的职能和提供公共服务,行业协会的能力建 高成运提出,“民间组织的能力建设是指为实践其 章程规定的宗旨、目标有意识进行的自我组织、自 我建设、自我发展的活动与过程。”141庄爱玲提出, “NPO的能力建设是指NPO根据组织的宗旨与目 标及所处的环境,在不间断的学习和经验积累中, 对个人群体和组织不断进行的旨在提高个人、群体 和整个机构解决问题、实现目标、满足社会发展需 设更加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行业街会能)!】建设酌界定 关于行业协会的能力建设指的是什么、行业协 求和机构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综合能力的培育过 程”[5t。他们与国外学者对非营利组织的能力与能力 建设的界定基本相同(De Vita,Carol J.and Fleming, 2011年第2期f总第267期)17 会应该具备哪些能力或什么样的能力、如何衡量行 业协会的能力建设状况、如何进行行业协会的能力 i胡辉华黄淑贤:论行业协会的能力建设 Cory,2001;McKinsey&Company,2001)。这些界定 业协会的能力本质上是一种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而 除了说明非营利组织的能力和能力建设与其宗旨、 它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它是否能够满足行业的需 使命或目标有关外什么也没说。它们存在的共同问 要。因此,在界定行业协会的能力时,应该立足于行 题是:首先,它们都不是对能力和能力建设的真正 业协会的职能和行业的需要。 定义而只是对能力和能力建设的特征性限定,因为 行业的需要必须从会员企业结成或加入行业 它们都没有具体指出非营利组织能力和能力建设 协会的动机出发去分析。行业协会的会员都是参与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其次,任何组织的宗旨或使命 市场的理性的自由经济人,他们都追求自身利益的 只能是抽象而笼统的,而目标经常是不断变动的, 最大化。他们加入或保留在行业协会内,主要的是 从不确定的依据出发不可能获得非营利组织的确 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在参与市场活动的过 切定义;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行业协会虽然属于 程中,他们发现,与市场赢利相关的事情,有些处在 非营利组织,但它作为维护行业整体利益的互益性 他们的控制范围之内,有些则在他们的控制范围之 运作型非营利组织与其他非营利组织之间只存在 外;有些做起来成本太大,有些则是他们根本无法 “家族相似”,行业协会的组织性质和职能与其他非 做到或做好的,还有一些是他们必须去做但却不愿 营利组织大不相同,因此,对非营利组织能力和能 意去做的。总之,这些理性的自由经济人在其经营 力建设的界定在许多方面并不适合于说明行业协 活动中总会发现一些凭自己企业组织的单独力量 会的运作。 做不到、做不好、不愿做而又必须做的事情。这些事 国内学术界对行业协会的能力进行系统而深 情,在一些情况下与单个的企业有关,在另外的情 入探讨的研究文献主要来自张冉,他从组织边界理 况下与整个行业有关,它们都只有在单个的企业联 论和价值网络理论出发界定行业协会组织能力: 合起来的情况下凭借组织起来的力量才能做好,这 “行业协会作为社会团体所具有的以共同利益为导 就是理性的经济人自由结社组成行业协会的动机。 向、能够实现联盟治理并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组织性 这样,行业的需要就包括两个方面:单个的会员企 综合能力。”[6l这种综合能力被区分为三种:结构能 业的需要以及行业的整体需要。单个的会员企业出 力、运作能力和关系能力即“S—O—R模型”。他认为 于节约信息搜寻成本、缩短委托一代理链条以及获 由于能力建设本身基于能力的界定,能力建设的着 得及时有效的服务等原因而加人行业协会;而作为 眼点也就是能力的分析,因此,能力建设往往与能 行业的一员,行业的整体利益与会员企业的利益密 力界定研究相融合、相统一。这样一来,在他那里, 切相关,行业内部的正常竞争秩序、行业的集体行 对能力的分析实际上就取代了对能力建设的界定。 动、行业的权益保障和行业的持续发展等也是会员 不过,虽然能力与能力建设是两个不同的概 企业切身利益的一部分。从理论上说,行业协会是 念,但是,要界定行业协会的能力建设,就必须先弄 否能够生存,取决于它是否满足这两方面的需要, 清楚行业协会的能力概念,问题在于如何界定行业 一个无视行业需要的协会缺乏生存的社会合法性。 协会的能力。张冉的定义抓住了行业协会能力的一 行业协会的职能一方面依据会员企业和行业 个重要特征即它的行业性,认为行业协会能力的界 整体的需要而定,另一方面也取决于法律法规 定不能离开行业的共同利益、行业联盟治理和行业 和的认可。按照《广东省行业协会条例》的规 的可持续发展。但是,仅仅抓住行业协会能力的特 定,“行业协会应当发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 征是不够的,还必须抓住它的根本性质。从其表现 行为的职能作用”。该条例虽然是地方性法规,但在 上看,行业协会的能力,实际上是行业协会运作时 全国性法规出台前可以看作是在行业协会职 体现出来的能力,而行业协会的运作取决于行业协 能方面的权威认定。它把行业协会的职能分为三 会承担的特殊职能;同时,从其产生的根由上看,行 类,其中,提供服务可以看作是针对会员企业的需 18 NO.2 2011(sum No.267) 匿 二二_二二二二_二二二二二孳 围 要,而反映诉求和规范行为则可以看作是针对行业 建设就没有针对性。 整体的需求。这三类职能基本涵盖了行业协会的主 本文参考张冉的行业协会组织能力“S—O—R模 要活动,反映了行业协会运作的主要范围,同时,这 型”,从行业协会履行其职能所展开的活动中归纳 种职能定位也符合行业协会的根本性质及未来发 行业协会能力建设的内容。“S-O—R模型”中的结构 展的方向。行业协会在法定的职能范围内运作的好 能力(包括物质支配能力、人力支配能力、金融支配 坏优劣,从经验的事实来看,不同行业协会各自显 能力、内部管理能力和内部治理能力)实际上是行 然存在差异。因此,从行业的需要出发,可以说明行 业协会能力的基础。而关系能力中的“社会影响力” 业协会有力;从行业协会的职能运作出发,可 明显是能力的后果,另外两项“政会互动能力”和 以说明行业协会能力的大小,而行业的需要和行业 “国际交流能力”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则可以归入到 协会的职能具有内在的关联性。这样,我们可以把 运作能力中的规范协调能力之中。只有运作能力才 行业协会的能力界定为行业协会为满足行业需要、 真正算是行业协会的能力。因为,能力是内在主观 履行其职能所必须具备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等本 的,只有在行业协会履行其职能开展一定的活动即 领。行业协会的能力建设即行业协会培育行业协会 运作时才能表现出来。张冉把运作能力分为五种: 能力的活动和过程,具体地说,行业协会的能力建 “信息供给能力、规范协调能力、拓展服务能力、学 设指行业协会为提高行业协会工作人员技能而采 习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其中,拓展服务能力(包 取的一切措施。 括展览与展会、招商引资、管理咨询和会员教育)和 学习创新能力(包括技术与经验推广、服务创新和 二、行业协会能力建设的内容 业内学习与交流等)在性质上类似,都是指为会员 企业创造对外拓展市场、对内改善经营机会的能 行业协会进行能力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 力,它们反映的是行业协会为增加会员企业收益而 行业协会应该具备哪些能力或什么样的能力。学术 搭建平台的可能性,因而无需分成的能力类 界对非营利组织以及行业协会能力建设内容的看 型。同时,如果我们在理论上承认行业协会的生存 法虽然从表面上看存在比较大的分歧,例如,王思 发展取决于行业协会是否满足行业的需要及其满 斌认为社团的能力包括“要素能力、协调能力、获致 足的程度,那么。行业协会生存的社会合法性基础 能力、影响能力”翻;高成运所说的民间组织的能力 也就随着行业协会满足行业需要能力的增长而扩 有五种:“可持续发展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开 张,“发展能力”中的会员覆盖面、会员数量增长、会 展活动能力”、“竞争能力”、“社会参与能力”141。张冉 员、会费收缴等行业协会生存的社会合法性的基 把行业协会的能力分为“结构能力、运作能力和关 础,就是行业协会能力的后果而不是行业协会能力 系能力”咧,但是,具体分析它们的含义,仍然可以发 本身。所以,“发展能力”不应该归在“运作能力”之 现它们之间存在~些共同点,例如,“要素能力”、 下。 “自我管理能力”和“结构能力”实际上的含义大同 行业协会履行其职能所展开的活动笼统地说 小异等等,但其中最大的共同点是把能力的基础、 就是提供服务。从《广东省行业协会条例》规定的行 能力和能力的后果都看成是能力本身,犹如把脑细 业协会可以从事的九种具体活动中,我们归纳出以 胞、智力和成就都当作智力一样,是在广义上使用 下四类:信息服务、平台服务、协调服务、规范服务。 能力概念。这样做造成的问题是,能力概念被虚化、 信息服务就是为会员企业提供市场、技术、管理、政 空洞化和泛化,成为可以随意套用在非营利组织或 策以及行业发展整体状况等信息;平台服务指的是 行业协会所有方面,因而缺乏解释力的概念。这样 为会员参与及扩大市场和行业发展而提供展览展 一来,行业协会能力建设的内容就无所不包,能力 会、经验交流、技术推广以及人才、技术、职业、管 2011年第2期(总第267期)19 , — — —一——~一…——一————————————…——一———————— I胡辉华黄淑贤:论行业协会的能力建设 l————一一___二_ _二_¨___ _二] 理、法规等培训的平台;协调服务包括协调会员与 而不能依靠强制。因此,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是开 会员之间、行业与之间以及行业之间的利益而 展行业协会工作所需的基本技能。 代表整个行业从事集体谈判、建议及反倾销应 组织能力是组织成员的能力,离开组织成员的 诉等等集体行动;规范服务指从事质量管理与监 能力来谈论组织能力不仅抽象空洞,对行业协会的 督、行业技术标准以及行业自律等维护行业秩序的 能力建设也没有任何指导意义。行业协会的工作涉 活动。这四类服务基本上包括了“¥-0一R模型”中 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具有各种能力的人才,我们在 “运作能力”的“信息服务能力”、“规范协调能力”、 这里提出的调查研究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是行业 “拓展服务能力”和“学习创新能力”所概括的活动。 协会的基本能力,并非排除行业协会还必须具备其 行业协会从事这些活动需要一定的知识、经验和技 他的能力。之所以把这两种能力看成是行业协会的 能或一定的能力,但是,活动和能力不是一回事。 基本能力,首先是因为行业协会的基本职能决定了 本文认为,从事信息服务以及协调服务中的政 这两种能力可以满足行业协会运作最低限度的要 策建议、反倾销应诉等活动,没有相应的调查研究 求;其次,这两种能力也是行业协会从事反映行业 能力是难以胜任的。调查研究能力首先指掌握科学 协会特色的大部分活动的基础;最后,这两种能力 的社会调查方法,其次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探 是行业协会提供专业性服务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它 讨问题的能力。前者收集资料,而后者处理资料。为 们不是核心能力,因为核心能力是与竞争力相联系 了服务会员,行业协会不仅要及时把握市场需求, 的概念,行业协会不同于处于(完全)竞争状态下的 而且要及时把握会员对行业协会期望的服务需求。 企业。它们也不是行业协会所需要的全部能力,因 为了服务行业,行业协会不仅要善于掌握行业现状 为行业协会组织还需要维持作为一个组织的运转 的第一手资料,而且要善于发现、分析和探讨行业 所必须具备的其他能力。总之,调查研究能力和人 的问题。行业协会的咨询、培训、行业年度发展报 际沟通能力是从事最能体现行业协会特征活动所 告、建议、集体谈判、反倾销、反补贴以及专家 必须具备的两种基本能力,也是目前我国行业协会 信息库和信誉信息库的建立,都必须建立在调查的 普遍缺乏的能力,因而也就成为行业协会能力建设 基础之上;行业协会的服务创新和制度创新也依赖 的基础性内容。 行业协会的调查研究能力。 行业协会为开拓国内外市场而举办的展览会、 三、行业协会能力建设的途径 展销会、经验交流会、研讨会、论坛等实际上是为会 员企业和行业的发展提供平台,需要组织和动员各 行业协会能力建设的必要性为、学术界和 种资源,资源的组织和动员最终落实在处理人与人 从业者所普遍认可,但学术界对行业协会能力建设 之间的关系之上;行业协会的协调和规范活动本质 途径的探讨却不够充分,似乎行业协会能力建设的 上是促成良性的集体行动,确立“组织化私立秩 途径不言自明也无需深究,那就是对行业协会员工 序”l7J,本身就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行业协会 进行培训。从其他类型的非营利组织能力建设的经 是一种自由结社的组织,是以自利为基础,以自愿 验以及企业能力建设的经验来看,这种对行业协会 为原则,以实现自治为目标的组织,行业协会处理 能力建设途径的理解过于狭隘。而从理论的角度来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须尊重会员企业的意愿和利 说,行业协会能力建设的途径涉及不少值得探讨的 益,在协商的基础上达成共识。行业协会的运作如 问题。为了从一个较高的基础上探讨行业协会能力 果缺乏托克维尔所说的“结社的艺术” 就将失去行 建设的途径,我们从借鉴比较成熟的企业能力理论 业协会根本特征。换言之,行业协会不拥有公权力, 开始。 这些动员组织活动和规范协调活动只能依靠说服 按照企业能力理论的见解,企业能力建设的途 20 No.2 2011(sum No.267) 行业协会专辑 ×UEHUll 言,短期培训是一种门槛低、时效快而受益面广的 E丑 径有三条:将更多有能力的员 引入组织、提高当 前员_T的个人能力和建立基于能力的组织文化。行 业协会能力建设的途径也不外这三条。 首先,将更多有能力的员工引入行业协会组 织,这是指从外部引进行业协会所需要的人才。人 才是组织的第一要素,任何运转良好的组织都离不 有效方式。它的形式灵活多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强,可以根据非营利组织的实际需要在时间、受训 人员数量、地点、内容、形式等方面灵活安排,针对 非营利组织员工的某一方面的能力实施培训计划。 上述两种方式都面临经费、教育或培 ̄JllN资、 教材等方面的制约,而专门针对行业协会的教育与 培训项目不能说没有,但极少。在这种情况下,加强 行业协会之间的交流,建立制度化的交流机制,定 期举办不同行业协会工作人员的交流会、研讨会、 开优秀人才。建立一支高度职业化和专业化的行业 协会工作团队需要广纳各种类型的人才。从社会或 行业内招聘所需的秘书长和一般工作人员是行业 协会能力建设最直接、最便捷的途径。但是,行业协 会与其他非营利组织一样,一方面面I临先天性的财 力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面临欠缺激励机制的问 题,这两个方面几乎是国内外所有非营利组织普遍 座谈会等等可以成为行业协会能力建设的一种替 代性选择。同一地区的行业协会可以在登记管理机 关或类似民间组织促进会的主导下,探讨行业协会 存在的而且是几乎难以克服的问题。行业协会的收 入主要来自会费和服务性收费,经费来源有限,所 管理和运作等方面存在的共同问题.交换各自的经 验、心得和体会,这种方式可能比正规的教育和培 训更具有现实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能支配的资金无法与企业相比,同时,也无法借用 企业以利润为导向的激励机制。因此,行业协会秘 最后,建立基于能力的组织文化。在包括行业 协会在内的非营利组织能力建设中,这是一条不引 人瞩目的途径。文化就是游戏规则,它以习惯的方 书长和一般工作人员的工资和其他福利不可避免 地低于工作人员和事业单位员_T。 其次,提高员工的个人能力。其具体方式有长 期正规教育、短期培训和制度化的经验交流。这是 行业协会能力建设的常规途径,是包括行业协会在 内的非营利组织能力建设的重要手段。长期正规教 育包括MPA和研究生课程班。这两种方式都属于 通才教育,其目标是培养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 研究与分析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机关和 式影响人们的行动。它的核心是价值观念,这些价 值观念具体表现为一些价值标准,不仅引导人们的 行为,而且衡量人们的行为。行业协会的组织文化 将行业协会的组织使命、远景目标和价值观念转化 为行业协会工作人员习以为常的行为方式,潜移默 化地影响他们的行为。建立基于能力的行业协会组 织文化,就是建立以能力为衡量人们行为的价值标 非营利的非公共机构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 理论和公共质、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精 通一些具体领域的专业化管理者、领导者、政 策分析人才以及(中高级)职员。培养对象是机 关或非公共机构有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MPA 教育和研究生课程班教育的特征是注重实际能力 与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面向社会,尤其是公共领 域中所面l临的实际问题。这两种方式学制一般为二 至三年,学习时间为节假日,通常需要经过严格的 入学考试,学成后获得正式文凭。长期正规教育由 于入学门槛高、时效长、受益面窄,因而大多数非营 准。这样的文化鼓励个人能力的发挥,营造尊重人 才的氛围,向员工传达组织对能力的重视程度,灌 输能力第一的观念。在基于能力的组织文化的熏陶 下,员工会把提高自己的能力当成自己的内在需 要,并把这种需要转化为内在动力。茨威尔说:“如 果说能力是决定个人绩效的品质和特征,那么企业 文化则决定着能力在整个公司的表现程度。”l9也就 是说,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能力表现,鼓 励能力的文化将促进能力的提高。他所说的同样适 合于行业协会,虽然行业协会缺乏鼓励能力的物质 手段,但行业协会可以通过制度安排和精神鼓励创 造基于能力的组织文化。而且,重要的是,文化并不 2011年第2期(总第267期)21 利组织更多地采取的是短期培训的方式I2】。相对而 l胡辉华黄淑贤:论行业协会的能力建设 是愿不愿意,做不做的问题,不愿意或不做同样是 一_ 二二__二二二_■] 参考文献 f1 J余晖.行业协会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理论与案例【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种文化的表现。如果不积极主动地创造基于能力 创建任何一种文化都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通过 的组织文化,另一种文化就自然地在组织中形成。 创造基于能力的组织文化的途径看起来无需投入 【2J王名,等.中国社团改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 版社.2001. 太大的成本,但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都是历史的产 【3l王思斌.社团的管理与能力建设【M】.北京:中国社会 物,影响它的因素复杂多变,基于能力的组织文化 出版社.2003. 形成的不确定性比上述两种能力建设的途径更大。 [4】高成运.民间组织能力建设的视角与路径Ⅱ】.学会, 由此看来,行业协会能力建设的这条途径也绝不平 2006,(5):15—21 坦。 【5 NPO信息咨询中心:NPO能力建设与国际经验[5】M】. 行业协会能力建设的这三条途径各有利弊。从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国内外行业协会能力建设的经验来看,行业协会的 【6】张冉.现代行业协会组织能力[M】.上海:上海财经大 能力建设受行业协会组织性质的制约,其先天性的 学出版社,2009. 制约因素是大多数行业协会自身难以摆脱的。就我 f7】郑江淮.理解行业协会U1.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 国目前的情况而言,行业协会能力建设当然是行业 科学版),2007,(6). 协会的内部事务,但是,在行业协会财力普遍弱小、 【8l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 行业协会工作的社会价值尚未彰显的时候,为了培 馆.2002. [9】迈克尔・茨威尔.创造基于能力的企业文化【M】.北 育现代行业协会体系,有必要也有可能在财政 京:华夏出版社,2002. 上支持行业协会的能力建设,尤其是帮助行业协会 在长期正规教育方面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 On the Capacity Construction of Industry Associations HU Hlli—h岫.HUANG Shu-xian (Jinan 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 5 10632,China) [Abstract]The capacity of Industyr Associations referred to the knowledge,experience and skills that Industry Associations must possess to perform its functions and meet the industry need.Capacity construction of Industyr Associations,also is an capacity fostering activities and processes,its basic content include research skills an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skills.The main construction ways are:introduce more talents with high quality and improve their abilities and euhural qualities.However,when Industry Associations have weak financial and their social value has not been demonstrated,the government has the necessary to give a ifnancila suppo ̄. 【Key words]Industyr Associations;non-profit organization;Capacity Construction 22 NO.2 2011(sum No.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