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客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护理要点分析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护理要点分析

来源:客趣旅游网
2015年第5期 浅谈癫痫病的临床护理 张清华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 河北 石家庄050011) 【摘要】 癫痫是一种临床综合征,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慢性脑功能障碍性疾病,均以在病程中有反复发生的大脑神经元过度放电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 以肌肉抽搐和(或)意识丧失为其重要表现,另外还可表现为感觉、运动、行为、自主神经(植物神经)等方面的障碍,具有发作性、复发性及通常能自限等特点。每次或每种发作称为 癫痫。 【关键词】癫痫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5—0535—0l 2.3.5由于抽搐体力消耗很大,应尽早给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和易消化 饮食。 1.癫痫病的临床特点 临床上大多数痫性发作者是起源于大脑皮质的局限部位,所表现的系列症状是由 局灶性放电扩散至邻近区域以至远隔部位而引起的,它的分类包括两个方面: 1.1部分性发作:是痫性发作最常见的类型,起始于一侧脑结构。发作不伴有意识 障碍则为单纯部分性发作;如伴有意识障碍,发作后不能回忆,称为复杂部分性发作。 1.2全面性发作 1.2.1强直一阵挛发作:在原发性癫痫中也称大发作,以全身抽搐和意识障碍为 特征。 1 2.2失神发作:意识短暂丧失,持续3—15秒,无先兆和局部症状,发作和停止均 突然。 1 2.3肌阵挛发作:为突然快速短暂的肌肉收缩,累及全身,也可限于面部、躯干或 肢体。 1.2.4阵挛性发作:全身重复性阵挛发作。 I.2.5强直性发作:全身强直性肌痉挛,肢体伸直,头、眼偏向一侧,伴有苍白、潮 红等。 2.临床护理 2.1一般护理 2.1.1癫痫发作时,抽搐肢体产生不可抗拒力,强行按压易致骨折,仅关节处稍加保 护即可。 2.1.2许多生理因素可促使癫痫发作,内分泌特别是性腺功能对癫痫发作有一定影 响,如月经期或妊娠期发作频繁,需加以注意。 2.1.3癫痫可突然发作,故平时亦绝不能口腔测温。床旁需放防护架,以免突然发 病坠床。 2.1.4,持续大发作后由于脑缺氧可产生弥漫性脑细胞变性、水肿,应予吸氧。 2.2心理护理 使患者建立自信心,排除自卑感,癫痫患者自身极为痛苦,除非脑部有严重病变,癫 痫患者在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与正常人投有区别。但原发性癫痫患者自幼发病,长 期以药控制,智力常受影响,学习、工作亦困难。至少年期,自卑情绪更甚。成年期考虑 问题复杂,情绪悲观,常形成一种癫痫性格,孤独、怪僻。已婚患者,又常忧虑疾病是否 会遗传给后代。护士应从多方面多层次关心患者,使其充满治愈信心。 2.3对症护理 2.3.6发作时不能强行喂食,应鼻饲。可适当补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2.4密切观察病情 2.4.1观察患者发作情况(如意识是否丧失,突然跌倒,张口尖叫,呼吸暂停,面唇青 紫,瞳孔大小,尿、便失禁等),发作次数(几小时内发作几次),间歇时间(每隔多少时间 发作1次),发作过程(从发作开始观察全过程状况)。 2.4.2了解药物治疗后发作间歇有何变化。 2.4.3注意癫痫持续状态,常可致呼吸、循环功能变化,并可有高热,发病清醒后也 可有精神异常。_J J 2.4.4应同时观察心率、血压、反射、瞳孔等变化。详细记录在观察单上,以供医生 了解情况。 2.5防护措施 2.5.1防止口舌咬伤和舌后坠:牙关紧闭者使用开口器,口中放置牙垫,有舌后坠者 使用舌钳将舌头拉出。口唇发绀者给予鼻导管吸氧。 2.5.2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及时吸出口腔和鼻腔内的分泌物。解 开患者的衣领、腰带,取出义齿。并发呼吸功能衰竭者,可给予经鼻气管插管术,进行吸 痰和人工辅助呼吸。 2.5.3防止坠床和创伤:放置床档,防止患者在发作时坠床;切勿用力按压肢体,以 防止骨折和软组织损伤,用约束带约束患者,防止自伤。并发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有 条件的给予冰帽或冰毯降温 2.5.4强直期防护:注意防止颈椎压缩性骨折或下颌脱臼,可一手托着患者枕部稍 用力,防止其颈部过伸,一手托下颌,以对抗其下颌过张。 2.5.5患者意识恢复时,可给予口服抗癫痫药物,意识障碍者给予鼻饲抗癫痫药物。 让患者舒适、安静地入睡,如果有精神行为异常,有条件时(医院内)可给予肌注或静点 鲁米那钠或地西泮等镇静剂。【 J 2.6用药护理 注意观察用药疗效和不良反应。药物用到一定量时可作血药浓度测定,以防药物 的毒副反应。各种抗癫痫药物都有多项不良反应,因此,服药前应作血、尿常规和肝、肾 功能检查,以备对照。服药后除定期体检外,每月复查血象,每季度作生化检查。 ;:;: 嚣墨 莲 碍,应及时吸出痰液和口腔分泌物,以保持 [1]誊 癫痫住院患者70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o10,10(02):428. 呼吸道通畅,并做好口腔护理 嚣嚣 循环功能障 应及时吸出痰液和口腔分泌物’ 持 }L 2 jj刘恩,翥耄 荤 土H月华,歹吞霞・外仞性搬拥思肴明l器 陆床现榘从护埋【翥瑟 中国误诊学J J・甲圉1是矽罕‘ 思 杂志 呼吸 2.3.3如高热应予药物及物理降温。 2007,7(29):7071—7072・ 椎体后凸成形术 厶 ,口7 J 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 压缩性骨折的护理要点分析 燕 殷文晶 (清河县人民医院 河北 清河054800) 【摘要】 目的:分析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应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 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55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予以所有患者护理干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患者的疼痛评分以及活动能力评分均优于护理前,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分别予以患者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活动功能,效果显著,有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椎体后凸成形术;老年性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5—0535—02 患者手术结束后要予以患者吸氧护理,同时监测患者的脉搏、血压、呼吸等基本生 命体征变化,观察患者的伤口是否有渗血现象,记录患者手术后的腰痛评分情况,叮嘱 患者手术后要平卧,保证充分的休息,避免早期过度弯腰,在活动时家属要做好保护措 施,防止发生摔伤。由于术中多次反复的穿刺以及老年患者凝血功能较差,因此在手术 后容易出现切口血肿,可以指导患者平卧进行压迫治疗。患者手术后下肢活动较少,容 易形成静脉血栓,因此,要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合理的下肢功能锻炼,防止血栓的 形成。密切观察患者的切口是否出现红肿、渗液现象,保证无菌操作,防止发生切口感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人口老龄化也呈现上升趋势lJ J。 随着老年人数量的增加,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发病率显著增加,后凸椎 体成形术通过球囊扩展恢复椎体高度,有效的纠正了后凸畸形,是治疗该疾病的重要手 段之一 2。良好的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 共选取55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患者,分析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 果。现整理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应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 柱压缩性骨折的55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4例,年 龄在56—81岁之间,平均年龄在64.7 4-2.6岁之间,临床主要表现为腰、背部疼痛,经过 l临床的MRI和cT检查提示为椎体压缩性骨折,所有患者没有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 疾病。 1.2治疗方法 染。除此之外,要观察患者下肢感觉,是否有下肢麻木疼痛现象,一旦发现要立即与主 治医生联系,及时进行处理。 1.3.2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后叮嘱患者定期进行检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进行慢跑、散步等 运动,继续坚持抗骨质疏松治疗。 1.4评价标准 患者的疼痛评分和活动能力评分的判定标准为 :总分为100分,患者的疼痛评分 越高,代表疼痛越严重,活动能力评分越高,代表患者的恢复越好。 1.5统计学处理 本试验数据均采用SPSSI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疼痛评分和活动能力评分均采用 (4-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护理后,患者的疼痛评分以及活动能力评分均优于护理前,差异显著,有统计 学意义,P<0.05,具体见下表。 表1护理前后患者的疼痛评分和活动能力评分结果(±s,分) 患者取俯卧位,常规消毒后,局部麻醉,在患处切一小El,大小约为0.2—0.4era,通 过锥弓根穿刺到椎体前约1/3处,成功穿刺后,抽出穿刺针的内芯,在椎体内置人球囊, 缓慢注入造影剂,抬高塌陷的椎体,成功纠正畸形后,抽出造影剂,将球囊取出,注入骨 水泥,填充满意后,观察骨水泥是否有渗漏,当骨水泥硬化后,则可以退出工作管道,同 时予以抗生素防止感染。 1.3护理方法 1.3.1手术前护理 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胸片、心电图、B超等检查,观察患者血常规变化,手术前l天 叮嘱患者禁食,并在晚上予以患者开塞露灌肠,目的是减少对肠道内椎体显影的干扰。 患者手术时采取俯卧位,且要求患者可以坚持30min左右,因此,为保证手术的顺利进 行,可以指导患者进行俯卧训练。除此之外,由于患者的年纪较大,对疾病的认知能力 差,因此会出现紧张、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作为医护人员,要积极和患者进行有效的 交流和沟通,消除患者的顾虑,关心患者,倾听患者的诉说,耐心为患者解答难题,帮助 患者树立信心,鼓励患者配合治疗,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进行手术。 1.3.2手术后护理 3讨论 医学美学美容  .535 2015年第5期 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出现疼痛的原因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骨折引 起的疼痛,二是骨折后形成的后凸畸形改变了脊椎的正常承担重力线l4 J。椎体后凸成 彤术可以纠正受伤椎体的畸形,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明显,同时在手术前予以患 者的基本护理干预以及心理干预,在手术后予以患者基本生命体征的监测以及并发症 的护理能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使患者早日恢复 5。 本次研究结果 示,护理后患者的疼痛评分以及活动能力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与护 理前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o.05。综上我们认为予以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 柱压缩性骨折患者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活动功能,有 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缩性骨折的护理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Ol3,1o(14):l289—129o. [2] 陈建明,张成程,许天明,文景,张志辉。李勇,昂建华,王金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 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J].颈腰痛杂志,2OlO,15(04):338 339 [3] 张萌手法复位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 椎体压缩骨折的比较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o14. [4] 孙建忠,傅强,何大为,等.两种评分系统评价置入物及骨水泥注入椎体成形治疗 胸腰椎骨折效果的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Ol1,13(35):6947 6950. [5] 顾晓辉,杨惠林,唐天驷.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发性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o14,20(O3):151—152. [1] 陈华丽,朱雪美,颜晶晶,吴忠伟.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 老年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的护理分析 董 娜 黄志玉 院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 400000)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后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术后临床资料为依据,患者术后均给 予心理护理、神经功能及并发症护理、生命体征监测各项措施,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情况。结果:术后采用超声波对患者脑血流情况进行检查,52例恢复正常、26例明显好转,2例患者 右上肢减退血栓行抗凝治疗后恢复正常,随访3__6个月给予脑血管造影及超声波检查患者的支架形态艮好,血管通畅。结论:老年性缺血性脑血病患者介入治疗后给予心理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神经功能及并发症护理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疾病进展,减轻患者神经功能受损情况,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老年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术后;护理 【中图分类号】R65I 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5—0536—01 缺血性脑血管病占据整个脑血管病患者总数的72%—75%,主要表现为呕吐、意 识障碍、偏瘫、头痛等,急性脑梗塞患者6h内接受动脉溶栓治疗效果较好,脑缺血情况 改善效果良好…。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80例患者展开分析,术后给予心理、抗凝、监 测生命体征等各项护理措施,促使患者神经功能受损情况明显减轻,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一2014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80例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 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7例,女性33例。患者的年龄6o一78岁,平均年龄为65.9岁。8O 例患者中31例为脑梗塞动脉溶栓、19患者伴有血管狭窄,22例患者伴有心脏病、高血 压、糖尿病等病史。有25例患者发病6h进行治疗,9例患者给予造影检查并未发现闭 塞玄关,行血管内球囊扩张支架置人手术的患者有63例。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麻醉、消毒等常规护理措施,在患者右侧股动脉穿刺Seltiner术把 导管鞘置人,将置人的导管鞘插至颈动脉和椎基底动脉位置,采用数字减影造影(DSA) 进行检查,明确动脉闭塞和狭窄的程度,随之把微导管插至颈动脉或椎底动脉病灶位 置,分别给予尿激酶溶栓和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进行治疗。手术完成后鞘管保留约6— 8h。给予以下护理措施: 1.2.1心理护理 情况【 。 1.2.4术后护理措施 患者尽可能食用抵制、高纤维、容易消化的清淡食物,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切忌饮 酒、吸烟。合理控制血糖、血糖水平,日常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进行肢体锻炼,提升自 身的免疫力。患者术后一般需服用3个月左右的抗凝药物阿司匹林,详细交代患者服 药的时间、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叮嘱患者出院后定期到医院进行DSA复 查,掌握患者脑供血情况。 2.结果 治疗后,采用DSA检查患者的闭塞动脉完全再通率为51.25%(41例),部分再通率 为45%(36例),不通率为3.75%(3)。使用超声波检查患者脑血流恢复正常状态的有 52例,好转患者26例,2例患者右上肢出现肌人减退血栓给予抗凝治疗后恢复正常,随 访3— 个月患者的脑血管造影及超声波检套支架形态良好,血管通畅。 3.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老年人群临床比较常见的病症之一,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 部分患者对该疾病相关知识了解不足,治疗时出现恐惧、紧张的心理,术前医护人 员必须向患者介绍病症的相关知识及手术效果,增强患者面对疾病的信息,更加积极主 动的配合治疗。老年患者完成介入治疗后,即使心理上有一定程度的解脱,但心理会出 现新的担心,如:担心治疗效果不佳或预后不好、忧虑为家人带来的经济负担等,导致患 者出现焦虑、急躁、不安的负面情绪,医护人员要针对老年群体的特殊性实施针对性的 护理,积极热情与患者沟通、交流,缓解患者焦虑的情绪,促使其保持轻松舒畅的心情接 受治疗。 1.2.2监测患者的病情 康和生活质量l4 J。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主要分为脑梗塞、脑动脉狭窄、脑血栓等种类,具 有致残率、致死率高的特点,脑动脉狭窄会引发脑供血不足,直接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 及一系列功能_5 J。相关研究表明,人体脑组织短时间内如果严重缺血,正常脑组织血流 量是54mL(100mg—rain),如果患者的血流量下降至20mL(1OOmg—min)的时候,可能 引发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若患者的血流量下降<15mL(100mg—rain),其大脑细胞会 出现不可逆性死亡l6 J。介入治疗是一项安全高效、损伤小、见效快的治疗办法,做好相 应的术后护理是确保介入治疗成功的关键。血管介入术后对生命体征的监测、神经功 能及并发症护理、心理护理等方面是护理工作的重点,本次研究中,老年缺血性脑血管 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等各项生命体征,并观察患者的呕吐物或费变得颜色、 隐血等,如果发现呕吐物及粪便的隐血呈现阳性,呕吐物的PH<3,疑患者出现消化道 溃疡性H{血的情况,要及时告知医生,给予相对应的治疗。每隔30mln为患者测量一次 脉搏、血压、心率等指标[ 本组有2例患者术后3h测出血压为85/50mmHg,必须遵 循医嘱使用5%葡萄糖500ml十200rag多巴胺进行滴注,滴注的速度控制在60—80ml/s, l小时后患者血压慢慢恢复正常。 1.2.3神经功能及并发症护理 密切观察所有患者神经意识、语言及肢体功能、偏瘫食欲情况是否比术前有所改 善,注意溶栓治疗后脑血肿、再次闭塞的观察。老年患者置入支架使用抗凝药物主要避 免形成血栓,动脉溶栓患者能有效防止血管再次闭塞的情况。介人治疗患者一般给予 常规抗凝药物治疗,临床用药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皮下淤血、牙龈出血等症状。术后密 切观察患者穿刺部位是否出现渗血、肿胀等情况,确保穿刺点局部皮肤的干燥、清洁,从 而预防发生感染。如果患者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明显减弱或消失,并出现侧肢体麻木、发 凉、疼痛等症状,可能是血管堵塞的警示。应及时使用动脉压迫止血器进行检查,叮嘱 患者介入术后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行DSA检查闭塞动脉完全再通率和部分再通率分 别为51.25%、45%,不通率为3.75%。置人支架后影像学检查完全成功,超声波检查患 者的脑血流正常。由此可知,为老年性缺血性脑血管患者做好术后的各项护理措施,能 有效改善患者脑缺血情况,降低患者神经功能受损及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术后生存 质量。 【结束语】:综上所述,老年性缺血性脑出血介人治疗术后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能 有效预防并减少并发症发生率,认真监测患者的病情及各项生命体征对提升术后生活 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郭曼.脑血管支架置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全科护理, 2013.1l(12):1106—1107. [2] 张玉香.107例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术后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 志,2013。l6(16):102—103. 患者术肢制动时间控制在24h,医护人员要协助患者大小便时保持压迫器不要发生移 位,排便完成取平卧位后再次检查压迫器设置的位置,防止因体位改变引发血肿的 [3] 王新荣,李光.颞浅动脉贴敷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手术后护理[J].中国社区医 师(医学专业),2012,14(18):299. [4] 郭小玲,刘继民,顾平等.缺血性脑血管病全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 和护理[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4):3830—3832. [5] 乐碧芳,阍小慧,刘伟香等.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术 后康复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2O):2403—2406 肝硬化患者便秘的原因及护理干预 秦小利 (太原理工大医院030024) 【中圈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5—05369一叭 1 4活动量减少活动量减少导致便秘最常见,患者由于疾病影响表现为食欲缺乏、 无力、不愿意活动等。长时间卧床,肠蠕动减少,粪便在肠腔内滞留,水分过度吸收,导 致粪便干硬,不易排出。 1.5其他因素首先由于治疗、环境等因素,当患者出现便意不能立即排便,排便反 射逐渐消失,导致便秘。再则,患者缺乏相关知识以及自我护理、照顾的方法,造成便 秘。加上家属不能意识到排便的重要性,忽视而造成便秘。 2护理干预 肝脏具有合成物质以及分解物质的功能,是非常重要的人体器官,肝硬化在临床上 比较常见,属于一种慢性肝病,对患者的身体影响较大。肝硬化患者,尤其是晚期患者 肠道淤血,消化吸收障碍常发生便秘,使肠道内毒素不能排除,造成大量有毒物质吸收, 尤其肠腔内氨的吸收,可诱发肝性脑病,粪便聚积或排便困难时患者用力不当,可造成 肠腔内压力增高,诱发消化道大出血。粪便积聚在肠道可造成患者腹胀,食欲缺乏进一 步加重造成便秘。因此,对肝硬化患者做好便秘的预防和护理干预,减少住院,提高患 者生活质量。 1原蹦; 1.1饮食因素饮食对排便功能影响很大,纤维素或不能消化的饮食残渣,形成粪 团,而它有助于肠蠕动,促进排便。相反,饮食过精细,缺乏纤维素,均易引起便秘。肝 硬化患者大多数合并胃底静脉曲张及消化吸收障碍导致食欲缺乏,且饮食多细软,肠腔 容量少,肠道刺激少,进而排便次数少,引起便秘。 1.2精神心理冈素现代均证实心理因素与肠道功能相关,精神紧张及心理压力是 引起便秘的重要因素 患者一般常出现急虑、抑郁、紧张等心理障碍,尤其焦虑对胃肠 运动有间接抑制作用,导致便秘。 1 3药物因素患者多伴有消化道症状,长期应用胃粘膜保护药物导致便秘。 2.1饮食护理护士首先向患者及家属讲明饮食与排便及疾病康复的关系,保证定 时进食,进食低盐、低脂、高纤维素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减少高脂肪食物的摄人,应粗 细搭配,早餐中加入少量香油,两餐之间可饮用蜂蜜水和香蕉,晚餐饮用润肠食品,饮食 宜软、烂易消化为宜,鼓励患者进食,以增加肠腔容量,忌辛辣、刺激饮食及爆饮爆食,合 理的饮食干预,可有效预防肝硬化患者便秘的发生。 2 2用药护理服用中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调节肠道功能,防止便秘发生。 2.3行为干预加强体育锻炼,嘱患者适当锻炼,进行规律运动可增加胃肠蠕动促进 排便,如:散步、慢跑、做体操等。运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宜。对卧床能自主活动的患 者,鼓励其在床上运动,并且定时做腹部按摩,由结肠向横肠结肠,降结肠至乙状结肠做 536 医学美学美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kqy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