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湖北省技术市场现状及发展对策 米 黄祥国 蔡峰 万 涛 孟 哲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 湖北 武汉430071) 摘要:技术市场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渠道.是引入市场机制对科技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的重要平台,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桥梁和纽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重要 的生产要素市场。文章对湖北省技术市场现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对下一步 如何发展技术市场提出了几点具体意见 关键词:技术市场:现状: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8.issn.1665—2272.2013.12.006 1湖北技术市场工作现状 移和成果转化方面做出了积极努 快增长 力。如从2011年6月起.省科技厅 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是各级科 1.1技术市场服务体系成为推进 依托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先 技行政主管部门的基本职能之一. 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 后启动了l2场“湖北省重大科技 是落实国家有关税收优惠的 经过近20年的发展和实践. 成果推介(拍卖)会”系列活动,共 重要基础 湖北省先后在各市州及 在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和社会各界 推介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重大 有关省直部门建立了技术合同登 的共同努力下.湖北省技术市场服 科技成果项目1 000余项.通过现 记点.其中部分登记点多年来一直 务体系建设已取得较大进展.搭建 场推介、拍卖、洽谈,成功促成100 不懈努力,工作成绩突出,为推动 了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 多项科技成果实现校企合作.总成 全省技术合同登记工作作出了贡 重要平台 目前.湖北省建有国家 交金额超过1亿元,推介(拍卖)会 献 特别是去年以来.省科技厅将 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2家.省级技 的“品牌效应”也逐步显现 技术市 “万人技术合同成交额”纳入县市 术转移示范机构l6家.其中.国家 场已成为技术供需对接的纽带.成 主要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 级技术转移机构在中部位居第一: 为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 核后.全省技术合同登记工作有了 2012年挂牌建设了咸宁“省级科技 主渠道 较大发展 截止目前.全省认定了 成果转化基地”,组织黄石、安陆、 技术市场还开辟了技术与资 省级技术合同登记处19家、登记 咸宁等示范市制定了产学研合作 本对接的新通道 近几年来.技术 站170多家 在各单位技术合同认 规划.并进行了专家论证:组织十 产权交易市场的兴起和发展.为技 定登记人员的共同努力下.2012 堰市申报”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示范 术与资本的结合提供了桥梁 武汉 年.全省共登记技术合同12908 基地“.目前已进入方案论证和批 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创新了“技 项.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234.57亿 复阶段:2010年,湖北省还被科技 术+产权+交易”的科技成果转化新 元.分别比上年全年增加65.51%和 部批准为全国首批“中国创新驿站 模式.已为武汉天喻信息产业股份 93.2%。 试点”建设试点省.2012年.中科院 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光科股份有限 1.3促进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 育成中心、湖北技术交易所等4家 公司等企业成功实现技术产权转 化的优惠逐步落实 机构获批成为中国创新驿站站点. 移。 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的税收优 技术市场体系已成为区域创新体 1.2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发展 惠是科技税收优惠的重 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技术转 态势良好.技术合同成交额呈现较 要内容 在省税务部门的大力支持 基金项目:湖北省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全省市州技术市场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编号:2012HGC031);湖北省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湖北省技术交易网建设 与示范推广”(项目编号:2012HGC039);湖北省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湖北省技术合同登记培训及技术经纪人队伍建设”(项目编号:2012HGC032);湖北 省软科学研究专项项目“湖北省技术市场交易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2GDA00903) 收稿日期:2013-08—12 14科技创业月刊2013年第12期 浅析湖北省技术市场现状及发展对策 下.湖北省对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 所得减征或免征企业所得税.两年 制约.部分科研人员对此打“擦边 营理念的转变.发挥全省技术创新 球”.多数高校科研机构“装糊涂”, 技术成果股权化“犹抱琵琶半遮 面”.面临较大“风险”和制度 优势.加大技术经营和成果技术的 输出、转移力度,促进全省大中企 业经营重点和盈利模式由“制造” 向“创造”的转变十分紧迫。 2.5技术市场发展地区严重不平衡 来减税所得约1.8亿元:2012年, 省科技厅主动对接“营改增”.与省 国税局联合出台了《湖北省技术转 让、技术开发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 障碍。 2.3科技成果转化的形式呈现多 样化.产学研合作已占主导地位并 成为推进成果转化的“主要抓手” 询、技术服务业务备案类减 免税操作规程》.重新规范了技术 据2012年全省各市州技术合 同成交买卖双方情况统计.武汉市 合同登记与技术转移税收减免的 流程 随着科技资源向一线聚集.科 技术合同成交额占72.72%左右,宜 技要素长入经济的方式日益多元 化 其中。以技术开发、技术服务、 昌、黄石、襄阳三个地区技术合同 成交额共占19.5%.其余地区技术 2近年来湖北技术市场发展 的主要特点 2.1企业吸纳技术成果的积极性 大幅提高.湖北正由传统的“技术 输出大省”向“技术输出大省”和 “技术吸纳大省”并重方向转变 2010年起。湖北高校、科研机 构等在省内应用转化的技术合同 比例开始超过5O%:据统计,2012 年.全省有6 620项技术合同实现 了省内转化,全省技术吸纳(省内 转化)规模再次超过100亿元.达 到102.04亿元 企业技术需求能力 的提高.一方面凸显了科技的 “正效应”.另一方面也对进一步提 高在鄂科技资源支撑本省经济社 会发展的“保障能力”提出了新要 求。 2.2技术成果“两化”明显加快.但 技术成果资本化(股权化)的制度 障碍依然突出 在去年全省经济工作会上.李 鸿忠强调要加快推进科技成 果的“市场化、资本化”。随着 改革的深入.湖北省创新活动的应 用导向日趋突出.技术交易日益活 跃.科技成果的市场化十分明显 据统计,全省高校、科研机构70% 以上的科技经费和项目、60%以上 的科技成果来源于“横向”委托.这 一比例还有不断加大的趋向 但在 技术资本化、股权化方面.进展相 对滞后。一方面众多投资者“潜伏” 在高校周围寻找“找技术”、办企业 的机会:另一方面.由于职务发明 和国有资产管理、投资的有关规定 技术咨询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产学 合同成交额合计只达到7.78%。因 研合作.逐步明显高于技术转让 此.加强区域间产学研合作.加强 (许可)、技术人股等方式,在科技 科技成果省内转化.促进全省科技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居主导地位。 资源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流 2012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中, 动对推动湖北技术市场发展极为 技术开发合同达100.02亿元.技术 重要 服务合同达77.54亿元.两者占全 3下一步技术市场工作努力 部技术交易额的比例达75.7%。鉴 于此.目前省内各地都把推进 的方向 产学研合作作为推进成果转化的 3.1完善技术合同登记认定工作 主要抓手.予以持续关注 体系.强化技术市场管理 2.4全国企业技术经营和技术输 一是加强技术合同认定机构 出发展迅猛.但湖北大中企业科技 建设 突出“三大(大院大所大企 成果的“产出”热情高涨.扩展全省 业”.加强与重点行业和大企业的 企业经营理念较为紧迫 联络。将在鄂“大院大所大企”、国 从全国技术输出、转移的统计 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和省级技术 数据看.近年来.我国技术输出的 转移示范机构纳人技术合同登记 主体是大中企业.其占全国技术输 服务体系。实现全省登记处(站)合 出机构的比例达到70%以上 在湖 理布局 北.随着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 二是定期出台“技术合同登记 考核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企业成果 情况通报”.发布“各市州技术交易 的“产出”热情明显提高。据统计, 排行榜”、“高校、科研机构服务湖 在全省科技成果登记、科技奖 北经济社会发展排行榜”.“晒数 励中.大中企业占企业产出的比例 据,比差距。给压力”。 均超出6O%.发明专利授权量占据 三是加强人员培训 培育和发 前几位.“大院大所大企业”呈现 展技术经纪人、技术经纪机构。组 “三足鼎立”之势。而另一方面.全 织开展技术经纪人培训.把技术经 省企业的技术输出仅占30%左右. 纪人体系建设与省级技术转移示 其中大中企业不足一半 国际经验 范机构认定、登记处(站)认定联系 表明.大企业与大院大所一样.是 起来:组织开展全省营改增培训. 区域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的重要 加快促进技术转移优惠的落 “源头”,技术经营、技术输出是跨 实。 国公司和大中企业主要的企业战 3.2加快技术转移体系建设。促进 略、经营内容和利润源泉。因此.完 自主创新成果的推介和发布 善相关考核指标和落实税收等相 一是积极推进“湖北网上技术 关激励机制.推动省内大中企业经 市场”的建设与发展.协助和推动 P JONEERING WITH SCIENCE&TECHNOLOGY MONTHLY NO 1 2 201 3 15 浅析湖北省技术市场现状及发展对策 建设区域性技术交易平台 二是加强技术转移服务体系 建设,在继续完善“省、市、县”三级 技术市场纵向工作机构的基础上. 培育和发展一批技术转移示范企 业、示范机构、示范基地 属高校设立工业研究院作为高校 四是建立健全省院(中科院) 合作协调机制.深化院省会商合作 内容,推动湖北企业与部属院校、 中科院研究机构建立长期紧密的 战略合作关系.力争突破一批核心 技术.抢占技术和产业发展制高 点:创造环境和条件.积极引导支 持部属院校、中科院研究机构在湖 产学研合作主体;支持高校、科研 机构通过转让、拍卖学科性公司、 项目公司等形式.促进成果的资本 化,实现产学研金的结合 二是深化“校产(产业)”合作. 提升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 尝试开 展“产(企)地合作”.引导在鄂大企 业(央企、省企、上市公司)与市县、 高新区建立对接合作机制 引导大 企业在对接市县、高新区设立产业 园、种养基地、研发机构,形成“一 家大企带动一片产业”的合作形 式。 二三是继续开展科技成果推介 拍卖会活动.促进科技成果的转移 转化。 3.3延伸产学研合作体系.促进技 术市场的繁荣和科技经济的紧密 融合 一北设立分支机构、建立产学研结合 示范基地或产业化基地、技术育成 中心等.来湖北转化或向湖北转移 核心技术成果.加快推进全省产业 是持续推进“校企”合作.着 结构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力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 骨干企业 引导支持省重点企业凝 三是大力推进“校地”合作.为 区域特色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和活力。探索建立校(院所)地合作 1 张江雪.我国技术市场的发展现状、问 练创新方向和重点.通过联合攻 关、委托研发、合作转化等各种方 式.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形 式多样的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 题及对策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 2010(4) 共建责任制.开展“产学研合作示 范市(县、高新区)”试点:推进开展 “校(院所)地(县镇、园区)一对一 2黄微,姜毓锋,胡方元.吉林省技术市 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情报科 学.2010(6) 3席丹.加快新时期我国技术市场发展 化活动:发挥在鄂大企业在推进产 学研合作中的骨干作用.定期开展 在鄂大中企业技术需求调查.通过 帮扶行动”,形成“一院系(专业)一 基地一产业”的发展格局.设立若 干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发挥高校、 科研院所集成行业资源的纽带作 用.围绕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科技招 商、引资引智。提升特色产业竞争 力.延伸产业链条.壮大地方特色 经济.力争有所突破 的思考[J].中国科技论坛.2010(3) 4朱巍.新时期我国技术市场的作用与 发展『J].科技和产业,201 1(5) 技术招标、委托开发等形式引导产 学研合作: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 所进一步完善“横向项目”管理制 (责任编辑吴汉) 度.建立激励科技人员加强横向合 作的导向机制:开展湖北省高校产 学研深度合作改革试点.探索在省 A Brief Analysis of Hubei Technical Market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bstract:Technical market,the main channel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 ments,which is the important platform for introducing the market mechanisms to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re。 sources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e bridge and link that promote technological and economic tightly integrat- ed,the important market factor markets in the market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his pa— per makes a systematic analysis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technology market,characteristics and existing problems in Hubei Province,and puts forward some concrete suggestions on how to develop the technology mar‘ ket. Key words:technical market;the present situation;develop 16科技创业月刊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