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外保温系统系列,包括水泥基抗裂系统,无水泥基柔性系统,饰面砖系统三大系列。具有绝佳的抗开裂性、抗冲击性、透气性、耐候性和抗风压性,具有优异的保温隔热性能。其主要配套材料中,保温砂浆又因单双组分的不同而各有特点。产品特点: 1、对聚苯板和墙体粘结力强、柔韧性好 2、良好的抗开裂性能和出色的憎水性能 3、出色的耐候性能,成熟的使用技术 4、和易性、操作性、保水性好、施工性能佳 5、无毒环保,安全可靠 6、
直接加水,使用方便 外墙保温系统的起源 2007-08-06 20:17:48 (已经被浏览76次)
外墙外保温系统起源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瑞典和德国,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经过多年的实际应用和全球不同气候条件下长时间的考验,证明采用该类保温系统的建筑,无论是从建筑物外装饰效果还是居住的舒适程度,都是一项值得全球范围内推广应用的节能新技术。如今,外墙外保温建筑已经成为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一种建筑节能技术。 20世纪60年代,美国从欧洲引进此项技术,并根据本国的具体气候条件和建筑体系特点进行了改进和发展。同样在70年代初的能源危机期间,由于建筑节能的要求,外墙外保温及装饰系统在美国的应用不断增加,至90年代末,其平均年增长率达到了20~25%。至今此项技术在美国的应用也达40多年之久,最高建筑达44层,并在美国南部的炎热地区和寒冷的北部地区均有广泛的应用,效果显著。 美国和欧洲在40余年的应用历史中,对外墙外保温系统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如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的耐久性的问题;在寒冷地区中的露点问题;同类型的系统在不同冲击荷载下的反应;试验室的测试结果与实际工程中性
能的相关性等。在大量的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目前美国和欧洲对外墙外保温已有严格的立法工作,其中包括要求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强制性认证标准,以及对于系统中相关组成材料的标准等。由于欧美国家有着相应健全的标准、严格的立法,对于外墙外保温系统的耐久性一般都可以要求25年的使用年限。事实上,该系统在上述地区的应用历史已大大超过25年,
这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 向欧洲人学习建筑节能 2007-08-06 20:26:27 (已经被浏览80次)
向欧洲人学习建筑节能 2007-04-29 互联网 据统计,我国现有的近400亿平方米建筑,基本上都是高耗能建筑,建造和使用建筑直接间接消耗的能源占社会总能耗的46.7%。单位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国家的3倍。而在欧洲的一些国家,他们研制出的节能措施不仅节约了大量能源,而且节省了大笔费用,一举数得。 太阳能制冷 德国在太阳能制冷方面走在欧洲前列,大约有30多处利用太阳能制冷的建筑物。位于德国西南部的弗赖堡市便是一个典型。弗赖堡大学医院完全由太阳能装置为房间“降温”;弗赖堡工业商会的“玻璃大楼”即便在炎热的夏天,房间温度依然比较舒适。 关于太阳能制冷的效用,德国弗罗霍福太阳能系统研究所在对24幢现代化写字楼进行调查后得出数据,写字楼每平米每年的基本能耗约在300至700千瓦时之间,有些地方则高达1000千瓦时。它相当于每平米每年要耗掉100公升的柴油。而在弗赖堡大学医院,如以常规方法制冷,大约需要25千瓦的电量。装上了太阳能设施后,只需要400瓦电量,相当于常规方法的1/62。光是这一项,医院每年就可节约15万度电,医院因此而省下的电费十分可观。 此外,丹麦KAB咨询所设计的斯科特帕肯低能耗建筑,通过高效保温围护结构、智能太阳能和常规供热系统、利用通风和夜间热补偿技术减少住宅热损失等技术措施,令小区的煤气、水、电费用分别节约了60%、30%和20%。 目前欧洲国家的太阳能制冷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不足之处是成本稍高,大约每兆瓦时的费用为1200至2000欧元左右,比可承受的成本超出约10%至20%。但对
于这部分超出的成本,如果能补贴一点,建筑企业承担一点,终端消费者再多掏一点,分摊之后,问题也不难解决。 合理“装点”大楼 比利时的建筑业比较发达,在建筑节能方面也走得比较靠前。不少建筑公司建楼时,除了使用加厚外墙保温层、利用“断桥”式窗框、使用中间充惰性气体的中空玻璃等欧洲比较普及的技术外,在利用太阳能、采集雨水、中水循环等方面也做得很精心。 在布鲁塞尔的很多地方,都有节能建筑。楼顶装了太阳能吸热板、雨水收集装置和冷热空气交换器。太阳能装置为楼里的住户提供免费热水,同时部分解决取暖问题。由于布鲁塞尔地区下雨较多,雨水回收容量很大,雨水收集装置可为大楼的消防喷淋设施与花草浇灌储水;冷热空气交换装置则可充分利用屋内的废弃热能加热吸进来的新鲜空气,为屋内不断补充温度适宜的新风;还有厚厚的墙体隔热装置等。在对大楼进行一番合理“装点”后,能耗降低了50%。 节能建筑更省钱 一般为了做好建筑的整体保温与节能,在成本上可能会增加一些。在欧洲,一些国家以法律形式明文规定,建筑必须达到一定的节能要求,如法国与瑞典等国,对建筑物的隔热型玻璃都有强制的规定,因而使得节能技术与材料都比较成熟,使用比较普遍,大批量生产也使成本不断降低。在西欧地区建设节能型建筑,成本一般增加5%至10%左右。而在中国国内,建设类似建筑,成本可能要稍高一些,但只要做好整体规划,增加的成本一般不会超出10%。而且运营费用将相当于普通建筑的70%,越住越省钱。 在欧洲,由于在建筑行业等各个方面都强调节能,使得整个能源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欧盟一位负责能源问题的曾说,30年前,欧盟国家的能源消费大约是交通、工业与供热“三分天下”,如今,交通运输已占能源消耗的大约3/4,而工业与供热只占1/4左右。正因如此,欧洲人对油价的上涨并不是非常在意,油价上涨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也就非常有限。 欧洲外墙外保温新标准简介
2007-08-06 20:19:16
(已经被浏览102次)
随着建筑节能和保护大气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欧洲各国外墙外保温体系在本世纪七、八十年代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中以聚苯乙烯做保温层加薄抹灰罩面的做法使用得较为普遍,为了规范外墙保温技术,由CSTB(法国建筑技术中心)与BBA(英国建筑标准局) 牵头编制,欧洲联盟建筑技术审批部于1988年6月发布了 《墙体外保温体系(用薄抹灰罩面的聚苯乙烯保温)评估指南》(MOAT NO.22)。在此以后,又经过10多年时间的酝酿讨论,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进行大量补充修订,将于近日由EOTA(欧洲技术标准审批组织)发布一个新的外墙保温标准,名称为《带抹灰层的墙体外保温复合体系指南》。这个新标准是欧洲带抹灰层的外墙外保温体系的技术总结,现将该标准的一些特点的要点简介如后。 ⒈新标准涵盖了更宽的范围。 如前所述,1988年标准的适用范围较为有限,所用的墙体外保温材料只限于聚苯乙稀,而且是采用薄抹灰的做法。由于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外墙外保温做法早已多样化,技术也日趋成熟,因此新标准涉及的范围涵盖了各种不同的保保材料,包括聚苯乙烯、岩棉、玻璃棉等等,也不限于薄抹灰。 由于该标准将由欧洲技术标准审批组织发布,在欧洲联盟不断扩大的情况下,这一标准对欧洲联盟所属国家均有规范作用。 ⒉新标准更强调性能而不是具体技术做法。 近来,发达国家制订的新技术标准往往更强调达到所规定的性能要求,而不是规定具体的技术做法,此次修订的外墙外保温标准也是这样。只要满足标准规定的一些性能要求,技术做法可以多种多样,不拘一格,这就为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该新标准对墙外保温明确提出了6项简练而明确的基本要求,然后按此要求,从整个体系、保温产品、锚固件、边角件、抹灰层和加强材料等方面,就其检验方法和使用合理性提出了评估与判定的详尽细致的规定,但对外墙外保温的具体技术做法则规定甚少。 ⒊新标准着重于外墙外保温的基本要求。 欧洲外墙外保温新技术标准,是反复围绕外墙外保温的 6条要求为: ●机械阻力与稳定性; ●着火时的安全; ●使用安全; ●能源经济与热量保持。 ●卫生、健康与环境; ●噪声防护; 其中,噪声防护对外墙保温并不很重要,因为此项要求应通过包括该体系在内的整个墙体、以及窗户和其它孔洞来满足。 除上述6条以外, 还有一条,即\"耐久性和可用性\",也就是说,前述各项要求在该体系的寿命期内,在有关各种影响作用下均应得到满足。该标准还提出,在适当的使用和维修的条件下,该体系的假定工作寿命至少为25年。 ⒋新标准规定了多方面的试验方法。 对于前述6项要求, 新标准规
定了一系列的试验方法,这些方法比原标准要详尽得多,检测及评定项目也更为丰富。其中有一些方法沿袭原标准的规定,如穿孔撞击试验,即试验时用一穿孔器将不同尺寸的击痕块撞击外保温层表面,然后检测其击痕状况。有一些试验方法则有所改动,如为试验风荷影响而检测保温层抗吸力的试件,即较原先规定的方法有较大简化;此外,还补充了许多新的检测方法。 ⒌新标准规定了该体系适用性的评估判断方法。 根据新标准对外墙外保温性能要求,以及按规定的方法检测的结果,该标准逐项规定了该体系各组成部分适用性的评估判断方法。例如,对整个体系及保温层对着火的反应按欧洲等级从A至F级评定;吸水性、水密性、冻融循环等按通过或不通过评定;磁撞阻力、硬物撞阻力、硬物撞击阻力、穿孔阻力按分级方式评定等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kqy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