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客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让心灵之花绽放美丽——《诚实与信任》教后记

让心灵之花绽放美丽——《诚实与信任》教后记

来源:客趣旅游网

  《诚实与信任》教学反思

  这一课上完后,我总体感觉教学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学生不但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而且基本上理解了课文的内容,懂得了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思想,把让学生学会学习、学有所获作为第一要务。通过指名读生字,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通过自由读、指名读课文,训练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利。为落实新课标第二学段阅读中“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一目标,在教学中我由浅入深地训练学生的这种能力。先让学生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想一想哪几个自然段讲的是一个意思可以放在一起,然后全班一起交流,弄清文章主要讲了几大部分的意思。最后将几大部分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就知道了课文是主要内容。

  要想真正弄懂“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光靠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不行的,必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首先我让学生弄清发生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有两个:一是天气;二是小红车主人人为造成的。弄清原因对加深理解小红车主人的话有一定的帮助。其次,在理解小红车主人的话时,我有意引出一些矛盾点,让学生探究。比如:“我”接到小红车主人的电话时,为什么只字不提发生事故的原因,而把责任全归于自己的不小心?为了让文中的道理内化于学生的心间,我还提出一个问题:在同学们的心中,“诚实与金钱”谁更重要,举例说明。

  语文课堂教学一定要摒弃浮躁与虚伪,扎实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使学生学有所获。

  《诚实与信任》教学反思

  “诚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再三强调,待人以诚是立身之本;而今党中央更是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培养青少年的诚实美德。目前,商业战线也提出了“诚信经营”的口号。因此,“诚实”是人心所向。 苏教版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9课《诚实与信任》这篇课文,记叙“我”深夜驱车回家途中,不小心撞断了路边小红车的反光镜后,主动留下写有自己姓名、电话的纸条,后来,双方通过电话使事情得到圆满解决,说明了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本文选取的是生活中极其平常的小事,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描写手法也极为朴实,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但人物的言行却感人至深。特别是课文的第二段(对话部分),尤为情真意切,生动感人。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编写意图、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按计划需要两课时完成,所以我确立的教学目标是:

  1、 认知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技能目标:分角色朗读“打电话”这部分课文。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领悟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教学重点:读中感悟“打电话”这部分内容,体味其中的蕴含。

  教学难点:以读为本,以情促读,读中感悟文章“小中见大”、“平中见奇”的写作特色。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及中年级学生的特点,以读为本,以读生情,以情促读。《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我”与小红车主人的“打电话”这部分内容,我给学生适度的时间与“文本”对话,诵读、感受、理解、欣赏课文,从而感悟出诚实和信任的可贵;再进一步地开展师生、生生间的对话。在操作过程中采用“读、划、练、演、议、品”等教学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课时主要教给学生抓住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语感。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向学生传授“学法”,让学生学会读书。通过学生的读读、想想、议议、演演等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叶圣陶也认为语文教学最基本最好的方法就是读,他认为“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认真读书,使之见于书,入于目,出于口,明于心,真正达到口诵心惟,使知、能和谐发展。” 我设计了指名读、范读、品读、齐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以读显形,突出感染性;以读动情,注重熏陶性;以情促读,加强理解性:以读启智,坚持启发性。教学着重教给学生以下学习方法:1、抓住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这也是阅读写人的文章的基本方法。 2、抓住关键词,读懂句子,领会蕴含的意思。 3、发掘教材的情感因素,调动学生的情感,以情激趣。 因此我从师生两方面做好如下准备。师:电脑课件;生:搜集关于“诚实”的故事和名人名言。

  课堂教学时,学生思维很活跃,发言也很积极踊跃,超乎我的预料。在处理第二小节时,曾经对作者“环顾四周,发现没有一个人----希望车主和我联系。”这一小节的操作不知所措。是甩下一个大问题“从这段话中,你觉得作者是个怎样的人?”还是另行设计呢?我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感悟做人要诚实,那不妨来一次小小的辩论,让他们当一回正面辩手。于是,在操作时,我先出示“环顾四周,发现没有一个人”,然后说:“这时,我要提醒作者,没有人看见就赶快溜吧!别做傻瓜了!”顿时学生纷纷反驳我:“不行,大丈夫一人做事一人当。”“就是啊,你走了,心里还是有愧疚的!”“对,心里会不轻松。感觉有块大石头!”-----再出示作者留字条一段,我再说:“这个傻瓜,怎么能够写下自己的姓名电话给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呢?他不怕对方敲诈他吗?不怕对方狮子大开口吗?”班级里是群情沸腾,“不怕的!”“为什么呢?”“因为他信任小红车的主人,相信他不是个坏人!”到这里,学生已经完全明白了课题的含义。水到渠成,自自然然。

  教完后,马上让孩子写下自己对诚实和信任的感悟,学生各个笔走如飞,不一会儿就争先恐后举手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中还不少颇有哲理,如“诚实的人是最快乐的”“被人信任是你最珍贵的财富”“诚实和信任比什么都重要”“诚实是无价之宝”“诚实的人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做任何事情都要问心无愧”------

  总而言之,上完《诚实与信任》这篇课文后,我和孩子们都受益匪浅。

  《诚实与信任》教学反思

  《诚实与信任》是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整个单元主题明确,无论是教材选文还是练习中“处处留心”、“读读背背”等都是围绕“诚信”这个话题的。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我就布置学生整个单元一起预习,让学生在朗读课文的时候,了解到做人是要讲诚信的这个道理。在组织这个单元教学的时候,我先集中时间进行字词教学,扫清了阅读障碍。因此,在教学《诚实与信任》时,我先让学生再反复朗读课文,然后我和学生以对话的方式展开教学:

  师:(出示:《诚实与信任》)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诚实与信任》。这篇课文的题目是借用了文中一个人的话,就是小红车的主人。请同学们快速地从文中找出他说的这句话。

  生:“不,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与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

  师:文章就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我们把这句话称为这篇文章的――(生:中心句)。看来,如果文中的人物说的某一句话能概括全文的意思,那么我们也可以用其中最关键的词语作为文章的题目。

  师:让我们再看刚才小红车的主人说的这段话后面还有一句:“我再一次谢谢你!”。谁来说说,之前他为什么要谢“我”?

  生1:谢“我”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主动给他留下字条。

  生2:因为他很感动,所以要谢“我”。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中“我”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主动留下字条的是怎么一回事?

  (生读1-3自然段)

  师:谁来说说你心目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1:“我”是一个勇于承认错误的人。

  生2:“我”敢于承担责任。

  生3:大丈夫敢作敢为。(生笑了)

  师:你们是从文中的哪些语句读出来的?

  生1:“……但它毕竟是停着的,责任应该在我”说明主人公已经主动承认错误,承担了责任。

  生2:“我环顾四周,看不见一个人,便在路灯写了一张字条,……”这句话告诉我们,“我”没有因为无人知晓的情况而溜之大吉,而是主动承担了责任。

  生:我觉得文中的“我”还是一个细心的人。因为他将字条压在小红车的雨刷下。这样就不容易被风吹掉,小红车的主人也容易发现这张字条。

  生:我觉得主人公还是诚实的人。他把自己的姓名、电话都写明了。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正因为我的真诚,我敢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的勇气感动了小红车的主人,他才通过电话向“我”表示感谢的。当我表示愿意支付费用的时候,他却说——

  生读:“不,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还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

  师:是啊,因为“我”的诚实和对他的信任,赢得了他对“我”的尊重与信任。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话。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出示:不,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还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

  生1:诚实比金钱更重要。

  生2:做人要诚实,要守信用。

  生3: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他的诚信。

  生4:如果要取得别人对你的信任,首先自己要诚实,要尊重别人。

  师:说得真好!那你们觉得以后该如何做人?

  (生:略)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中叙述的事情虽然很小,却闪耀着人性中最灿烂的光芒。我们通过学习,也收获到了做人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要有诚信。

  师:下面我们再来读读练习6中那则小故事,完成练习。

  ……

  这节课,我用10分钟时间让学生多次读了课文。化了近20分钟时间主要围绕这样三个问题组织教学:一是小红车的主人为什么要谢“我”?;二是“我”是怎样的一个人?三是我们该怎样做人?还有10多分钟时间完成了拓展练习,进一步明白了诚信对做人的重要性。“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可以说整节课的设计就是围绕课标的要求,创设了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平台,让学生充分“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不过,由于过分注重整体性教学以及情意目标的达成度,对于一些细节,如语文朗读能力的训练不是很到位,尤其是分角色朗读“打电话”这部分内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kqy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