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文章修改学问大》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文章修改学问大》是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册第二课的内容,该课通过对文字的增、删、改等操作让学生学会对句子、文章的修改,让学生在修改的过程中初步掌握插入、删除、修改文字和恢复错误操作的方法,教学以学生操作为主,以全体学生会熟练操作为目的。围绕这一目标,我从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和能力的基础出发,想到了语文教学中的修改病句。将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文章修改学问大》与语文学科中的修改病句或文章相整合,以语文学科知识的学习作为载体,把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去,从而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又能提高学生运用和处理文字信息的能力。
【教材分析】
这一课时主要是帮助解决学生在学习汉字输入时遇到的“打错字怎么办”而安排的一节针对文章中字、词修改的练习。本课时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打开保存的文字;(2)利用光标移动删除、插入、修改文字;(3)恢复错误的操作。课本中的范例内容相对偏小、偏浅,针对这一问题,我添加了一些内容,旨在让学生在自主操作练习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学会更多的文本编辑功能,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已经了解了键盘的一些功能键,能输入汉字,会打开保存过的画图文件,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喜欢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但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移动光标的方法。
2.掌握删除文字、插入文字及修改错别字的方法。
3.能够恢复错误的操作。
二、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课本的帮助下自主探究,解决遇到的问题;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互助,让相互间的协作学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补充;注重培养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
创设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思维积极性;自主探究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问题解决后的成就感;小组合作让学生体会到团结、互助和分享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光标移动的方法修改文章。
教学难点:学生熟练运用学到的知识点对文章进行修改。
【教学策略】
针对目前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在教学知识点时,采取先让学生试着解决问题,当全体学生都亲历思考与探索的过程之后,再让学生进行演示交流。一方面让水平较高的学生当一回小老师,对其是一种促进、提高;另一方面其他同学也会在思考摸索之后,渴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之时积极地接受这位小老师的讲解,从而学习掌握好知识和技能。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在一旁起主持、引导的作用并适当地对个别知识点进行补充。避免了让所有学生在未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之前,教师硬将答案塞给学生,也避免出现让一些自己能够找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学生还要听教师讲解的被动枯燥的局面,切实做到因材施教。
【课前准备】
1.网络教室。
2.准备学生用的文件资料。
3.教师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