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刑人员签订合同有效性:根据我国《民法》与《民法典》规定,只要符合合同要件、双方意思表示有效且不违法违背公序良俗,合同即有效。服刑人员可以在监狱签字,但存在欺诈、胁迫、损害国家利益等情形时合同无效。
法律分析
一、服刑人员签订合同有效吗
可以的,如果协议需要服刑人员签字才有效的话,可以拿到服刑人员服刑的监狱,让服刑人员签字。
根据我国《民法》与《民法典》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认定合同或者部分合同条款无效:
①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
②恶意串通,并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③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
④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
⑤违反法律和行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
⑥对于造成对方人身伤害或者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免责的合同条款;
⑦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条款无效;
⑧因被撤销而形成的合同无效情形。
二、法律规定
根据我国《民法》与《民法典》的规定,只要具备合同要件(适格当事人、确定标的、权利义务关系、签字盖章按手印)、双方意思表示有效、不违背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合同就是合法有效的。
拓展延伸
服刑人员的合同权利及
服刑人员在执行刑罚期间,其签订合同的权利受到一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服刑人员可以签订一些特定类型的合同,例如劳动合同、教育培训合同等,以便帮助他们在服刑期间获得职业技能和教育机会。然而,一些合同领域可能存在,比如金融合同、房产合同等,这是为了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权益。此外,合同的有效性也会受到一定的审查和监管,以确保合同内容合法、公平,并不违反刑罚执行的目的。因此,服刑人员在签订合同时需要谨慎,遵守法律规定,以免违反或产生法律纠纷。
结语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只要合同符合合同要件、双方意思表示有效、不违反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合同即为合法有效。服刑人员在执行刑罚期间,合同签订权利受到一定,但仍可签订特定类型的合同,如劳动合同、教育培训合同等。金融、房产等领域可能存在,以保护公共利益和他益。合同的有效性需审查和监管,确保合法、公平,符合刑罚执行目的。因此,服刑人员应谨慎遵守法律规定,避免违反或引发法律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四章 刑罚的具体运用 第二节 累犯 第六十五条 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
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四章 刑罚的具体运用 第六节 减刑 第七十 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下列期限:
(一)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二)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
(三)人民依照本法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五年,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年。
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十节 技术侦查 第二百七十一条 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经县级以上机关负责人决定,可以由侦查人员或者机关指定的其他人员隐匿身份实施侦查。
隐匿身份实施侦查时,不得使用促使他人产生犯罪意图的方法诱使他人犯罪,不得采用可能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发生重大人身危险的方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kqy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