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36~37页例1。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复式统计表的格式,能正确地填写表格,并对表中数据进行合理分析。 2.经历统计的全过程,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产生及其优越性,增强统计的意识和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学习重点:对复式统计表结构的认识,数据的填写及分析。 学习难点:对复式统计表结构的认识,数据的填写及分析。 学习准备:挂图等。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情境图,请学生谈谈自己的爱好。
师:我们班男、女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是哪一项呢? 学生猜测,意见不一,引出主题——用统计解决问题。 二、合作探究
1.复习与铺垫。
(1)选择适当的方式收集数据。
师:这里有6项活动,现在想又快又清楚地知道我们班的同学最喜欢哪项活动,我们该采取什么方式进行调查呢?每位同学只能选一项活动。
1:全班一同举手表决。
2:男生和女生的特点不同,喜欢的活动差别较大,应该分开统计。
集体讨论后共同决定采用男、女生分开统计的方法,请学生现场组织,并进行统计。 (2)完成数据收集与整理。(数据略。)
(3)分析数据。
师:从这两张表统计的数据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学生根据表中数据进行个性化分析。 2.比较与体验。
(1)师:这两张表有什么共同之处?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两张表格统计的项目是相同的,但统计的对象不同,数据也不同。
(2)制造冲突。
出示两张并排放置的统计表,提出一些需要对比数据的问题让学生回答。 师:女生最喜欢看书的人数与男生相比,是多还是少? 学生回答。(略。)
师:男生最喜欢踢球的人数比女生多多少? 学生回答。(略。)
生:两张统计表这样放,比较起来有点麻烦,要是放在一张表上就方便了。
师:那怎样把这两张表的内容编成一张表呢?请每桌先议一议,然后发表你们的意见。 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创造”统计表。
学生介绍经验:将女生的表格折去标题和第一行,对准位置放在男生的表格下面;将“人数”栏,分别改为“男生”和“女生”;将标题改为“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
(2)引导比较:这张统计表与我们合并前的统计表有什么不同? (3)出示课题:复式统计表。 4.解读信息,体验优点。
出示教科书第37页统计表下面的三个问题,让学生回答。让学生体验复式统计表在分析数据时便于比较和可整体把握的优越性。
(1)男生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女生呢? (2)参加调查的一共有多少人?
(3)你对调查的结果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小结:复式统计表能把两个(或多个))统计内容的数据合并在一张表上,可以更加清楚、明白地反映数据情况。
1.第37页“做一做”。
(1)现场统计:请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做助手,统计、记录数据。 (2)交流答案:四人小组交流答案。 (3)解读信息:完成表格下面的三个问题。 2.练习八第1题。
(1)结合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学会有序地阅读复式统计表,进一步体验统计表的结构,体会表中数据所传递的信息。
(2)让学生继续观察统计表,说一说自己还有什么想法,再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解答。 1.谈谈收获: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2.说说作用:到目前为止,我们既学习了单式统计表,又学习了复式统计表。那么,你觉得什么时候用单式统计表,什么时候用复式统计表?
三、读懂含义,解决问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kqy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