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区克服低温寡照气候等各种困难,采取有效措施,努力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生产积极性,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但由于H7N9禽流感疫情再度发生,广西家禽养殖业遭受重创,禽业生产严峻。1季度广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实现327.15亿元,同比增长3.1%,是2001年以来最低增长速度。其中种植业增加值实现109.33亿元,增长5.2%;林业增加值实现25.亿元,增长8.6%;畜牧业增加值实现128.83亿元,下降0.1%;渔业增加值实现51.13亿元,增长3.9%;农林牧渔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2.22亿元,增长12.3%。
一、农业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一)种植业生产发展平稳。今年以来,各级农业部门认真开展化肥、种子等春耕物资储备,工商质检部门积极做好农资供应质量监管,农技服务部门深入田间地头乡村农户指导生产,各地抓住时机播种插秧,全区自南向北进入春播春种关健期,八桂大地处处展现的大闹春耕生产繁忙景象。一是蔬菜生产保持增长。秋冬播蔬菜面积516.17千公顷,同比增长4.2%。二是秋冬播油料面积246.39千公顷,同比增长8.7%。三是春耕春播有序进行。据农业厅农情监测显示,截至3月27日,全区已完成犁耙田745.2万亩,整秧田92.7万亩;已完成浸播早稻种量84.1%,其中北海市、防城港市、钦州市、贵港市、玉林市已完成早稻浸播,梧州、百色、河池、崇左完成90%早稻浸播。 四是水果生产保持增长。1季度全区园林水果产量40.75万吨,同比增长7.0%;其中香蕉产量33.52万吨,增长6.6%,其他水果产量增长8.6%
(二)林业生产发展较好。今年以来,各市县结合广西实际,继续加大植树造林工作力度,持续实施“绿满八桂”造林绿化工程,自治区领导和区直中直驻邕单位带头开展“大种树”活动,各地党政军社会团体纷纷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3.12”植树节活动,掀起春季植树造林高潮,林业生产继续保持较快发展。据林业部门统计,1季度全区完成山上造林作业面积232万亩,占计划任务的66.3%;完成通道绿化50公里、村屯绿化50个,完成木材采伐量309.0万立方米,同比增长9.5%。
(三)生猪肉牛生产呈现5年来最好增速。近年来,广西各级水产畜牧部门努力抓好畜禽生产,完善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方式,认真落实食品安全生产责任,积极调整生产结构,大力发展生猪规模养殖和大型草食动物养殖。广西80%的乡镇成立了水产畜牧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农业部畜禽标准化示范场94 家,其中2013年新增畜禽标准化示范场12家。桂林市永福县以建设“现代农业强县”为目标,以创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为抓手,依托温氏公司等重点龙头企业,通过出台和落实多项支农惠农,大力发展生猪生产,今年新增规模700头以上的温氏公司养殖户9户。1季度全区猪肉产量达72.9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5.2%;生猪出栏960.19万头,增长4.6%,增幅比上年同期高2.3个百分点,是近5年来最高增长水平;肉牛出栏37.39万头,增长3.5%,增幅比上年同期高3.01个百分点,也是近5年来最高增长速度。
(四)渔业生产稳定增长。近年来,全区各级积极发展水库库区大水面渔业养殖,并把它作为促进库区移民增收的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发放贴息贷款、鱼苗扶持等方式发动群众发展网箱养殖。各地水产技术部门深入一线,贴近服务,帮助养殖户提高生产技术,大幅提高罗非鱼、对虾、龟鳖等优势品种产业越冬养殖量。1季度全区水产品产量58.41万吨,同比增长3.6%。其中海水产品产量29.3万吨,增长2.5%;淡水产品产量29.11万吨,增长4.8%。
二、当前农村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家禽生产遭受重创。今年1月份,继上一轮全国性H7N9禽流感疫情后,广西贺州市出现确诊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全区活禽生产遭受严重打击。湖南、广东、等周边省区以及区内各地纷纷关闭活禽市场,对产自广西的活鸡等家禽实行禁运,使广西活鸡大量压栏,饲养天数增加,销量骤减。据反映,南宁市温氏、正大、巨东和凤翔等公司的肉鸡销量下跌幅度均超过50%,鸡苗销售不及平时的三分之一,孵化出来无法出售的鸡苗就处理掉。巨东、凤翔、山凤等产业龙头企业的肉鸡出栏日期推迟了20天以上,鸡苗拉到中途就被退回公司扑杀。陆川某畜禽养殖有限公司反映今年生产经营是30年一遇的困难,公司从2月份开始减产45%左右,目前存栏只有六成左右。容县某农牧有限责任公司1季度肉鸡亏损约700万元,鸡苗扑杀亏损800万元左右。1 季度广西家禽出栏2.02亿只,比上年同期下降9.4%其中活鸡出栏下降11.2%;各市均出现两位数速度下降,下降幅度之大是广西家禽生产历史上所罕见的,家禽出栏减少下拉全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速度1.7个百分点。
(二)猪价连跌导致养殖户明显亏损。1月下旬以来,受生猪生产周期性波动,节日性、季节性、消费需求减少等因素影响,生猪市场供应宽松,价格连续14周下降。据国家统计局广西调查总队监测调查,3月份生猪出栏平均价为11.93元/公斤,比上年12月下降22.2%,比上年同期下降19.2%,已经明显低于14元/公斤的养殖成本,创近三年来新低。养殖户明显亏损,出栏1头肥猪亏损300元左右,部分小型养殖单位选择退出市场。
(三)春插春播进度稍慢。据气象部门分析,今年广西各地总日照时数之少,持续无日照范围之大、日数之多居1961年以来同期首位,低温寡照天气导致早稻秧苗生长缓慢,根系浅,长势偏弱,全区春插春播进度比上年同期稍慢。农情
调查显示,截止3月27日,全区已插早稻80.2万亩,比上年同期少69.0万亩;春种旱地作物2717.4万亩,少144.1万亩,其中经济作物少116.3万亩。
(四)大宗产品价格走低影响农民增收。从当前形势看,广西甘蔗入厂收购价已连续两个榨季下降,累计下跌了12%;糖价从7000元左右/吨跌为4600元左右/吨,生猪价格已经单边下跌,家禽价格在底部徘徊。由于广西农民收入中第一产业生产经营收入占40%以上,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行将阻碍农民收入的增长。
(五)养殖企业(单位)出现侵占养殖农户利益现象。在调研中发现,随着生猪、家禽市场行情的持续恶化,某些养殖企业甚至是养殖龙头企业在自身遭遇经营困难时,借助其在某地域生产中的垄断地位,在履行生猪家禽超期饲养回收合同时,出现减少养殖农户的补偿天数,克扣养殖农户的饲料补偿数量等行为,随意侵占养殖农户的经济利益。
三、几点工作建议
(一)加强市场形势分析,精心指导畜牧生产。加强对生猪、家禽生产形势的分析和走势预测,加大正面宣传,稳定信心,引导养殖企业(大户)积极调整生产结构,规避市场风险,推广先进饲养方法,淘汰落后养殖方式,增强抵抗市场风险能力。要加强疫病防控,保障生产安全。要加强产销对接,拓展销售渠道,开展多种销售形式。组织农企、农超、农市产销对接活动,引导肉品加工企业拓展收储能力。加大国家扶持落实力度,让红利真正惠及养殖企业和养殖农户。争取银行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扶持力度,采取联户担保、专业合作社担保、养殖设备质押等各种方式,在资金信贷、保险服务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帮助养殖户渡过难关。各地要根据畜牧业发展规划,积极争取当地有针对性地进行财政资金投放和出台相应的扶持,稳定和扶持畜牧业生产。
(二)抓住有利时机抢插早稻,不违农时。针对当前的春耕生产形势,全区各级农业生产部门要紧急行动起来,组织落实好春插春播,各地应抓住当前雨水充沛、天气回暖的有利时机抢播抢种,加强已插早稻秧苗的护理及病虫防治;继续做好旱地作物查苗补苗、松土追肥、防治病虫害等田间管理,同时对即将成熟的冬种春收作物的加强后期管理,努力提高产量。
(三)创新甘蔗种植主产区农民增产增收的新路子。广西占全国蔗糖产量的60%左右,在2012/2013、2013/2014两个榨季,制糖企业遭遇“产品成本与销价倒挂”窘境,企业普遍亏损,甘蔗种植户增收不明显。广西甘蔗户均种植规模小,播种、除草、培土、保肥、喷药、收割大都处于手工操作的传统农业状态,效率低,效果差,生产成本高,据资料反映广西甘蔗生产的机械化作业程度不超过8%。小规模种植、生产方式落后是甘蔗生产成本过高的主要因素,因此实现适度规模化种植,提高机械化耕作程度是蔗区农民增产增收的新路子。
(四)督促龙头企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三农”存在着天然的“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利益关系,其参与新农村建设、培训新型农民的责任较为重大,带农增收责任最特殊,国家也从经济等多方面给予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必须对上游供应商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农民负责,这也是国家对龙头企业的强制性要求。对于农业龙头企业在履行产品购销合同出现的坑农害农现象,主管部门应从严从重处罚,新闻媒体要及时报道曝光。通过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监督体系,共同推动龙头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维护养殖农户的经济利益。
(五)加强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当前各级和社会公众对统计信息的需求数量日益多元化,需求质量日益精细化,需求时限日益超前化,统计工作模式正在从单纯的“事后计数”向“事前预警”、“事中预测”、“事后计数”
以及专题调研相结合的模式转变。各级农村统计部门要加强与各级农林牧渔业生产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及时反映农村经济工作、农业生产中出现的新亮点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提升统计信息的共享水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kqy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