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代码:
学时数:72 理论环节学时数:56 实践环节学时数:16学分:5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开课单位:
一、课程的性质及任务
预防医学作为整个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与临床医学密切相关的重要课程。它是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规律,以及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二、教学基本要求
1、通过教学,牢固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充分认识到治疗和预防二者是相互渗透,相互为用的。
2、使学生认清医学发展的方向和医学模式转变的深远意义,全面完整地理解健康和疾病概念;善于分析影响健康和疾病发生、发展和控制的规律;运用三级预防的观点处理日常预防、医疗、保健、康复的有关问题。
3、学会开展社区卫生保健工作,利用各种形式参加各项社区卫生保健活动;尽可能地接触居民区的个人、家庭和各种团体,动员、组织、参与各项预防保健活动。
4、初步学会运用医学统计方法和流行病学方法调查研究社区中服务对象的健康和疾病分布的动态变化,用以指导自己今后的业务活动。
三、理论教学内容和要求
绪论
1、通过学习要求掌握预防医学的概念及研究内容,了解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及其发展史。
2、掌握预防医学和健康的基本概念、健康的决定因素、以及三级预防策略;树立现代医学模式观,结合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贯彻三级预防思想。
3、了解我国卫生工作方针和卫生工作的奋斗目标
生活环境与健康
1、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熟悉人群健康反应谱。掌握健康、亚健康的概念。
2、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如生态平衡、水体富营养化、蓄积、生物转化
等
3、掌握地方病的概念,能对常见地方病进行预防治疗4、掌握生活饮用水的卫生要求及如何净化消毒
营养与食品安全
1. 掌握:合理营养的基本概念,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和需要量,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各类人群的营养需求特点;食物中毒的概念、特点以及分类,常见食物中毒的好发食品和处理原则。
2.熟悉:营养素的生理需求和供给量,营养缺乏病和维生素缺乏的原因和预防,机体对热能的需求和供给比例;孕妇、乳母、婴幼儿、老年人等营养需求和膳食原则;三是调查的主要内容;常见营养失衡所致的疾病及其预防。
3.了解:临床营养的基本途径和应用原则;常见食物的营养价值;不同类型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调查和处理原则。
职业环境与健康
1、掌握基本的概念,如生产性有害因素、职业病、生产性粉尘、矽肺等。
2、掌握常见的职业病,如铅中毒、苯中毒、矽肺等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措施。
社会因素与健康
1.掌握:常见的社会因素,经济发展与健康的双向关系,公共与健康的关系,社会支持及社会网络与健康的关系,家庭的主要功能。2.熟悉:文化教育、道德规范、法律制度、风俗习惯与健康的关系,公共、健康公共的定义。
3.了解:思想意识、宗教与健康的关系,家庭发展的各个阶段对健康的
影响。
行为因素与健康
1. 掌握:行为的概念、行为的分类及行为与健康的关系,行为改变的常见理论:阶段变化模式、健康信念模式及社会认知理论。健康促进、健康教育的概念,健康促进的五大领域及三大策略。
2. 熟悉: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健康促进的实施模式,人群健康行为干预原则。
3. 了解:行为的要素、人类行为的发展阶段、行为的生物性及社会性。
卫生服务与健康
1.掌握:卫生系统的功能和目标,卫生服务需要/需求/利用,反应性和公平性以及医疗保障制度的基本概念。
2.熟悉:卫生服务需要/需求/利用三者之间的关系,卫生服务费用、可及性和质量之间相互制约的正三角关系,我国城镇职工“统账结合”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以及执业医师法和医疗事故处理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
人群健康研究的统计学方法
1、掌握基本概念:如总体与样本、概率、误差、统计推断2、能进行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和简单的统计推断3、能对计数资料做出统计描述,并能运用X2检验
4、掌握统计表及统计图绘制的基本要求,了解直线相关与回归。
人群健康研究的流行病学方法
1、掌握流行病学的概念及主要的研究方法,掌握疾病分布的概念。2、能理解并初步运用现况调查、病例对照调查和定群调查,熟悉临床实验研究的方法和设计要求。学会流行病学资料的分析和表达。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应急策略
1、掌握公共卫生监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特征、分类,临床医生在应对公共卫生事件过程中的作用。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策略和措施。
全球卫生保健策略与社区卫生服务
1.掌握: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初级卫生保健、社区卫生服务和全科医学的基本概念。社区预防服务、社区诊断的基本概念,以及健康危险因素评价和健康维护计划的实施。
2.熟悉:初级卫生保健的任务和实施的原则、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以及全科医学的特点。
3.了解:全球卫生保健以及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战略。社区健康操作模式5个相互联系的阶段,社区诊断中资料收集的定性方法,社区健康工作计划的制定。
传染病预防控制
掌握有关传染病的基本概念,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制
1、掌握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概念,主要慢性病的共同危险因素,慢性病防治的策略及原则。烟草使用的预防与控制目标,社区控烟的主要干预策略及方法,“5 A”戒烟法。静坐生活方式的概念及干预的策略及措施。高血压的定义,高血压管理的策略及措施。筛检的定义及原则。慢性病自我管理定义及主要内容。
2.熟悉:我国城、乡死因顺位构成,常见慢性病与其共同危险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中等强度体力活动的推荐标准,体力活动的定义,不同
人群体力活动的构成。高血压病联合用药的常见组合,高血压自我管理的常见方法及工具。适合筛检的主要慢性病。医生对病人自我管理支持的内容。
3.了解:烟草的短期及长期损害,静坐生活方式的危害,高血压病的流行状况,我国高血压病人坚持治疗的情况。各种适合筛检慢性病的筛检方案。自我管理模式的理论依据及前景。4、掌握伤害的概念、分类及伤害干预。
四、实践教学内容
1、实践目的
预防医学是实验性很强的应用学科,通过实验不仅能进一步巩固理论所学的知识,同时加强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实验包括实验室示教和操作以及社区现场观察和研究两大部分,要求每个学生都能亲自操作。2、实践要求
环境污染案例讨论:熟悉环境污染案例的调查分析方法;了解环境污染所致公害事件的危害性及防治。
统计学方法: 数值变量资料统计描述,t检验,x2检验,spss软件应用.基层医疗预防保健网的结构与作用: 了解我国基层医疗预防保健网的组织结构与工作内容,认识其在防治疾病、保障人民健康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增强预防为主和为基层广大居民健康服务的观念。
社区预防医学服务介绍及社区诊断: 了解社区预防医学服务中家庭照顾的实施情况,掌握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的过程,熟悉社区医生在专业性质、服务时间和地理位置、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上的预防特点。传染病防制:了解各种急慢性传染病在社区中的流行状况;了解当前传染病发生的新特点及其在公共卫生中的地位;了解当前对影响传染病发生的各个环节的管理现状和相关的法规制度,以求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计划免疫程序。
社区慢性病防制:了解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等慢性病在社区流行状况; 了解在社区中对有关危险因素的干预、对慢性病患者的筛检和管理,以求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现况。
五、预防医学教学安排及学时分配
单元绪论
理论24
学时实践
合计26
2
生活环境与健康营养与食品安全职业环境与健康社会因素与健康行为因素与健康卫生服务与健康人群健康研究的统计学方法人群健康研究的流行病学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应急策略全球卫生保健策略与社区卫生服
务传染病预防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制合计
86110
14
10
86110
24
10222456
2
12242472
2
16
六、说明
1.本课程应在基础医学学科完成后开课。2.授课方式由教师决定。4.课程评价方式:百分制来源:实验成绩占20%
平时成绩占20%
理论部分通过书面考试评价占60%(考试内容掌握部分
80%,了解部分占20%)。
七、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预防医学》傅华主编,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社区预防医学》李鲁、施榕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3、《预防医学》傅华主编,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4、《预防医学》供临床医学用,黄吉武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5、《预防医学》供临床医学用,邵昌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八、大纲说明
在实习安排中如遇疾控中心或监督所有相关见习机会,可适当调整。
执笔人:盛 爱 萍 制订日期:2009-5审核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kqy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