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客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护理学导论

护理学导论

来源:客趣旅游网
1、护理程序:是一种有计划、系统而科学护理工作方法,目是确认和解决服务对象对现存

或潜在健康问题反应,它是是一个综合、动态、具有决策和反馈功能过程。

2、系统概念:由若干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组成具有特定结构及功能整体

3、护理评估:指有系统,有组织地收集资料,并对资料加以整理及分析过程,目是明确服务对象所要解决健康问题

4、护理诊断:是关于个人、家庭、社区对现存或潜在健康问题及生命过程一种临床判断,是护士为达到预期结果选择护理措施基础,这些预期结果应能通过护理职能实现

5、现存护理诊断:是对服务对象进行评估时所发现当前正存在健康问题或反映描述

6、潜在护理诊断:是对易感服务对象健康状况或生命过程可能出现反应描述,有学者翻译为危险护理诊断

7、健康护理诊断:是对个体、家庭、服务社区对象具有达到更高健康水平潜能描述

8、综合护理诊断:是指一组由某种特定情景或事件所引起现存或潜在护理诊断

9、护理计划:是护理程序第三步,是护士在评估及诊断基础上,综合运用医疗、护理、社会行为学等科学知识,对病人健康问题、护理目标及护士所要采取护理措施一种书面说明,通过护理计划,可以使护理活动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以满足服务对象具体要求

10、护理实施:是护理程序第四步,是将护理计划付诸实践过程

1 / 11

11、护理评价:是护理程序最后一步,是一种有计划、有目和不断进行活动,并非要到最后才能评价

12、护理理念:是护士对护理信念及其所认同价值观

13、护理理论:是对护理现象及其本质目性、系统性和抽象性概括,用以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护理现象

14、压力(stress):个体对作用于自身内外环境刺激做出认知评价后引起一系列非特异性生理及心里紧张行反应状态过程。

15、压力源(stressor):又称应激源或紧张源,指任何能使个体产生压力反应内环境中刺激。性质分为四类:躯体性,心理性,社会性,文化性

4.全身适应综合征:又称一般适应综合征(GAS),是个体对压力源全身性紧张性、非特异性反应。

5.局部适应综合征(LAS):是机体在出现全身反映同事所出现某一器官或区域内反应

6.危机(crisis):是一个人重要生活目标遇到障碍,利用常规解决问题方法无法解决时所引起日常生活混乱甚至瓦解

7.压力反应(stress response):个体对压力源所产生一系列身心反应。

13.人际关系:指社会中所有人及人之间关系,以及人及人关系一切方面,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等

2 / 11

18.社会认知(social cognition):指交往主体对自身、他人以及自身及他人关系认知,是个体推测及判断他人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及意向过程,包括感知、判断、评价和推测等一系列心理活动过程

19.首因效应(primary effect):又称第一印象。指交往双方第一次接触式更具对交往对象直觉观察进行归因判断及评价后,而形成最初印象

20.近因效应(recent effect)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信息比原来获得信息影响更大

21.晕轮效应(haloeffect)又称光环效应,指在人际交往中从对象某种特征推挤对象总体特征,包括正晕轮及负晕轮

22.投射效应(projectioneffect)指个体吧自身情感、意志、特征等投射至他人并强加于他人认知倾向,即认为他人具备及自己相似特征心理现象

23.定势效应(fixed effect)又称社会固定印象,级某种社会文化环境对某一社会群体形成固定而概括看法,是对社会群体一种简单分类方式,从而影响个体对这一社会群体成员认知及评价

24.人际吸引:又称人际魅力,是人及人之间产生彼此注意、欣赏、倾慕等心理上好感,从而促进人及人之间接近,以建立感情过程,表现为心理距离缩短,是人际交往第一步

25.护患关系:护理工作过程中呼市于服务对象在相互尊重并接受彼此文化差异基础上,形成和发展一种工作性专业性和帮助性人际关系

3 / 11

26.压力作用:积极:(1)适度压力是维持正常人体活动必要条件。(2)适度压力有利于提高人体适应能力(3)适度压力能使机体处于应对压力警觉状态

消极作用:(1)压力过大影响个体社会功能(2)突然而强烈压力影响心理健康

(3)持久而慢性压力影响身体健康

8.席尔——压力理论之父 压力及适应学说 内容:警告期、抵抗期、耗竭期

9.拉扎勒斯——压力及应对模式 内容:(1)认知评价:初级评价、次级评价、重新评价(2)应对

10.危机特征:普遍性、时限性、循环性、综合性

11.压力反应包括(1)生理反应(2)心理反应:认知反应、情绪反应、行为反应

12.心理适应包括(1)自恋防御机制:否认、投射、曲解(2)不成熟防御机制:退化、幻想、内投射(3)神经性防御机制:合理化、反向形成、转移、潜移、认同、隔离、抵消

(4)成熟防御机制:压抑、补偿、幽默、升华

14.适应特点:(1)最大限度维持机体内稳态(2)适应是一种主动反应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服从或接受压力源(3)个体在适应过程中保持自己特征(4)适应能力因人而异(5)适应是有限度

15.病人压力预防方法:(1为病人创造轻松康复环境(2)解决病人实际问题(3)提

4 / 11

供有关疾病信息(4)锻炼病人自理能力(5)加强病人意志训练

16.帮助病人应对压力方法:(1)心理疏导及自我心理保健训练(2)调动病人各种社会支持系统(3)指导病人进行放松训练:1简易深呼吸训练2固定事物深呼吸训练3听音乐或其他美妙自然声音4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5引导想象放松训练6言语想象暗示放松训练

六章

17.人际关系特征:(1)互动性:个人性、直接性、情感性(2)心理性(3)明确性4.渐进性5、多面性6、动态性7、复杂性

18.人际关系功能:个体功能(1)发展自我意识:形成客观自我评价、构成良好自我体验、做出正确自我评价(2)促进社会化(3)增进身心健康(4)促进行为改变

社会功能:(1)社会发展基础(2)社会发展保证(3)社会发展动力

27.社会认知特征:选择性、互动性、一致性、主动性

28.人际吸引影响因素:(1)接近吸引:空间距离接近、个体特征接近(2)相互性接近:相补接近、相悦吸引(3)个人特质吸引:仪表吸引、才能吸引、品质吸引

29.人际吸引原则:人们更具人际关系发展规律所归纳人际行为原则,是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应该遵循标准或规则

30.人际吸引原则内容:(1)适度原则:自尊表露忍让热情信任谨慎谦虚幽默期望频率

5 / 11

适度(2)人性原则:交互真诚理解守信人道平等互利文明原则

31.护理人际关系:护士在工作过程中所形成多种网络人际关系总和,是护士为满足社会医疗护理需求,及服务对象。家属及医疗机构各部门等建立起来合作关系

32.护理人际关系意义:1.有利于营造良好健康服务氛围2.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及效率3.陶冶护士性情4.促进护士学科发展5.贯彻以人为本护理理念

33.护理人际关系特征:专业性、多面性、复杂性、协作性、公众性

34.护患关系特征:1.以治疗为目专业性帮助2,以服务对象为中心3.工作关系4,互动关系5.治疗关系6.多方位人际关系7.短暂人际关系

35.护患关系意义:1.是开展护理工作重要前提2.是对服务对象良好社会心理支持3.是维护护士身心健康重要条件

36.护患关系基本模式:主动被动型、指导合作型、共同参及型

37.护患关系基本过程:观察熟悉期’合作信任期、终止评价期

38.护患关系影响因素:(1)护士因素:职业道德不良、护理业务不精、服务环境不佳

(2)服务对象因素:对护理工作存有偏见、法律意识增强、病态心理(3)社会因素:卫生法律法规建设滞后、医疗保健供需矛盾

38.促进护患关系方法:1.建立信任关系减少理解分歧2.提高业务水平维护双方权益3.

6 / 11

主动沟通交流,提供疾病信息4注重安全文化,避免责任冲突5讲究职业修养,克服交往阻抗

39.护际关系:护士及护士之间人际交往关系,是一种共同合作关系

40.建立良好护际关系意义:1.增强护理集体内凝聚力2.促进护士自我完善3.调节护士不良情绪4.提高工作质量及效率

41.医护关系:护士为了服务对象健康及医生建立起来工作性人际关系,其实质是一种群群同事合作关系

42.建立良好医护关系意义:1.保证医疗过程完整性2.适应医疗过程多样性3.防止医疗过程角色偏差

43.医护关系模式:主导从属模式、协作模式

44.医护关系影响因素:角色权利争议、角色理解欠缺、角色压力过重、角色利益冲突

45.促进医护关系方法及策略:1.相互尊重专业自主权2.相互理解、真诚合作3.主动宣传护理专业特点4.坚持原则适当解释

14、护理程序步骤: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

15、护理程序特征:目标性、个体性、科学性、系统性、动态性、互动性、普遍性

16、系统特征:集合性、整体、相关、层次、动态

7 / 11

17、系统分类:开放、闭合

18、护理评估内容:收集、核实、整理、分析、记录

19、收集资料方法:交谈、观察、健康评估、查阅

20、资料分类:按来源分为主观和客观资料,按时间分为既往和现在资料

21、资料来源:服务对象、家属及重要影响人、其他医务人员、病例和记录、医疗护理文献

22、护理诊断组成部分:名称、定义、诊断依据、相关因素

23、护理计划种类:入院护理计划、住院、出院

24、预期目标注意事项:目标应以服务对象为中心、应具有明确针对性、切实可行因人而异、应具体、应有时间、关于潜在并发症目标

25、护理措施分类:性护理措施、合作性、依赖性、

26、护理实施前准备:重新评估、审阅和修改护理计划、分析所需知识和技能、预期可能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组织资源

27、护理实施计划所需技能:认知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护理技术能力

28、实施护理计划方法:操作、管理、教育、咨询、记录及报告

8 / 11

29、护理评价目和意义:了解服务对象对健康问题反应、验证护理效果、护理质量、为科学制定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30、护理评价过程:建立评价标准、收集资料、评价预期目标是否实现、重审护理计划

31、护理理念四个阶段:1)禁欲主义阶段:强调自律和自我否认,提倡不计较金钱报酬及物质享受,崇尚奉献和自我牺牲2)浪漫主义阶段:主张脱离现实,强调自我感觉、冒险及浪漫人生态度3)实用主义阶段:立足现实4)人本主义阶段:强调认得主观能动性、选择权

32、现代护理理念基本要素:人、环境、健康、护理

33、护理理论组成:1)概念:是人们对周围环境中某种物体所形成印象,是客观事物属性及其本质理性认识2)定义:是对字词句真实意义具体描述3)假设:又意为假定。一般指没有确切证据证明,但被公认为正确陈述4)现象:是指客观世界中能为人们所感知任何事物或事件,它是存在于客观世界中事实

34、护理理论发展:1)理论萌芽期又称南丁格尔时代2)护理诞生期:护士开始去探讨狐狸本质、护理目标、护士角色等问题3)理论发展初期:主要探讨了护士及服务对象之间关系及护理程序应用4)理论加速发展时期:代表人物:罗杰斯整体护理模式、金互动系统结构及达标理论、奥瑞姆自理理论、纽曼系统理论、罗伊德适应模式5)理论稳定发展期

35、护理理论分类:1)按照理论抽象程度和对实践指导意义分类:①护理理念②护

9 / 11

理模式③护理理论2)按照理论包含范围分类:①广域理论②中域理论③情景理论3)按照护理理论着重点不同分类:①以需要及问题为中心理论②以护患关系为中心理论③以系统为中心理论④以能量源为中心护理理论

36、奥瑞姆自力理论主要内容:1)自理理论①自理也称自护、自我照顾或自我护理②自理能力:人们进行自理活动或自我照顾能力③基本条件因素:年龄、性别、生长发育阶段、健康状况、社会文化背景、健康服务系统、家庭系统、生活方式及行为习惯、环境因素、资源及利用情况④治疗性自理需要:一般自理需要、发展自理需要、健康欠佳时自理需要2)自理缺陷理论3)护理系统理论:①全补偿护理系统:指病人完全没有能力完成自理活动,需要护士给予全面护理帮助,如昏迷、高位截瘫病人,严重智力障碍病人②部分补偿护理系统:指病人有部分自理能力,但在满足病人自理需要过程中,既需要护士提供护理照顾,也需要病人自己采取一些自理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两者都起作用,护士责任是帮助病人完成自理活动,如腹部手术后病人③辅助—教育系统:指病人有能力完成自理活动,但其中某些自理活动需要通过学习才能完成,病人需要在护士协助下做出决策、控制行为、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如护士教会糖尿病人如何自我照顾

37、罗伊适应模式主要内容:1)理论框架2)刺激:是能激发个体反应任何信息、物质或能量单位①主要刺激②相关刺激③固有刺激3)适应水平:个体所能承受或应对刺激范围和强度构成人体适应水平4)应对机制:人作为一个应对系统、面对刺激时内部控制过程⑤适应方式:个体对刺激通过调节者和认知者进行控制结果,是机体应对机制具体适应活动和表现形式,又称效应器①生理功能②自我概念③角色功能④相互依赖6)输出:输出结果分为适应性反应和无效反应

38、罗伊护理程序步骤:1)一级评估:生理功能、自我概念、角色功能、相互依赖2)二级评估又称刺激评估:识别主要刺激、识别相关刺激、识别固有刺激3)护理诊断4)

10 / 11

制定护理目标5)实施护理干预6)评价

39、纽曼系统模式主要内容:1)人①个体系统五个变量:生理变量、心理、社会文化、成长、精神②基本结构又称能量源③抵抗线:紧贴基本结构外围若干虚线圈如免疫防御机制④正常防御线:抵抗线外围一层实线圈⑤弹性防御线:正常防御线外围虚线圈2)压力源:个体内压力源、人际间压力源、个体外压力源3)反应4)预防:①一级预防:是个体对压力源产生应激反应前进行干预,目是预防应激反应发生②二级预防:在压力源已经穿过正常防御线导致机体产生应激反应时进行干预,目是减轻或消除应激反应症状,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3)三级预防:在经过治疗后,个体已经达到相当程度地稳定是,为能彻底康复,减少后遗症而进行干预,目是帮助个体重建,促进个体系统获得并维持尽可能高稳定性和健康状态

40、考克斯健康行为互动模式主要内容:1)服务对象独特性:背景因素、认知评价、情感反应、内在动机2)服务对象及专业人员互动:健康相关信息、情感支持、决策控制、专业技能3)健康结局:包括五个要素:对卫生保健利用、健康状况指标、健康问题严重度、依从性、服务满意度

11 /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kqy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