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客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现代高效生态农业产业示范区项目任务书

现代高效生态农业产业示范区项目任务书

来源:客趣旅游网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化示范项目

**现代高效生态农业产业示范区

项 目 设 计 任 务 书

**市*** 二○一四年十一月

目 录

一、立项背景……………………………………( 1) (一)建立示范区的目的和意义…………… ( 1) (二)项目区的基本情况…………………… ( 3) (三)项目区的建设条件…………………… (四)技术依托单位的基本情况…………… 二、项目建设目标和主要内容…………………( (一)建设总体目标………………………… (二)主要建设项目和应用技术…………… 三、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四、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二)生态效益……………………………… (三)社会效益……………………………… 五、进度安排……………………………………(六、经营管理……………………………………(七、保障措施……………………………………( 4) 6) 6) 6) 7) 15) 18) 18) 19) 20) 21) 21) 23)

(((((((一、立项背景

(一)建立示范区的目的和意义

农业现代化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历史过程。**省农业现代化建设是伴随着农业生产水平、农业科技水平、农业经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由点到面逐步展开的;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特别是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在全省多年卓有成效的实施和促进,使全省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全国瞩目的阶段性成果,体现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现代农业科技得到广泛应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得到很大改善,农机化水平、产业化经营水平、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和农民收入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但是也必须看到,前进道路上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不足,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产品的相对过剩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如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农业劳力分流困难,制约着农业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农业经营管理、机制与农业现代化、社会化大生产不相适应,影响农业专业化、产业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使农业效益下降,农民增收趋缓。上述问题如不能很好解决,则农业现代化支撑乏力,后劲不足。因此,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化示范项目,正是为适应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关键性阶段的新要求和农业综合开发自身工作的上水平,以投资建设项目的新途径,从加强基础设施、投入要素、农业科技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建设,采取综合有力措施,为进一步探索、研究和解决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加快农业现代化前进的步伐提供示范,所以意义重大。

**市是万里**仅次于**岛的第二大岛,境内农业自然条件优越,社会经济发达,1994年就已进入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之列,成为全国首批“小康县”之一。目前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4600元。为保护得天独厚的江中**的优良生态环境,积极实施了国家绿色示范工程,初步建成了城镇建设区、工业经济带、生态农业带和自然保护带等“一区三带”、层层环绕的水上生态型城乡一体化格局;其农业中低产田改造率达95%,林木覆盖率达26.3%,农田林网化率达96%,

1

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8%,被国家环保局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并成为全国生态农业建设的示范县(市)。在生态观光农业带的建设方面,立足于作为城镇大花园的功能定位,以田园风光为特色,以先进科技为支撑,以良性生物链循环为内涵,全市改造建设了12万亩生态型观光田园,建设了2万多亩养观结合的河塘水面,相继规划实施了万头肉牛、生猪、山羊等绿色养殖。在大力推广有机肥药、实施秸秆还田的同时,有80%的农户开发或使用了沼气、太阳能、液化气等新型燃料,形成了“上有太阳能,中有液化气,下有沼气池”的立体能源开发利用格局。全岛在初步形成农林牧渔生态经济格局的基础上,正着手建设大面积的绿色食品基地。

此外,近两年来,在环岛120公里江堤上,投资2亿多元建设“绿色长城”,在堤坡内外开辟特种林木、中草药、果树等立体植物带,开发综合生态林达万亩,还利用沿江滩面资源,推广人工繁殖河豚、鱼回鱼等特种**水产,推广大面积的特种水产保护型健康养殖,积极推进万亩生态渔业示范基地的开发与建设,初步形成沿江具有自然风光、集保护和开发利用为一体的生态经济带。

**实施生态农业示范县的建设,不仅有效地推进了生态环境的改善提高,同时也为全市实行集约化用地、发展规模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生态农业和生态示范区的建设方面,尽管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但随着新一轮农村的区划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市场化的进一步发展,暴露出农业基础设施系统性、配套性不强,农业技术的推广体系和农业产业化的水平亦不够完善,使农业比较效益下降,更使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步伐变慢。因此,为了使我市农业与农村发展适应新阶段新要求,根据加快沿海沿江地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化示范项目的立项条件,对照我市农业与农村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现状,在我市社会经济条件均较好的***建设现代化高效生态农业产业项目示范区,实施规模化原料型无公害特色瓜菜的高效生产、水陆交互高效农业生态工程项目的示范、高效设施园艺生产示范、集江滩保护与利用于一体的林渔复合生态种养项目和特色农产品加工项目,以及科技开发服务体系与市

2

场流通体系等项目的建设与示范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二)项目区的基本情况 1.地理区位

项目区选址于**市的***。该镇位于**市域西部,紧邻**市区,南、西和北三面环江,江岸长度约达27公里,总面积48平方公里。拥有农田2.48万亩和沿江滩地0.8万亩;**大道穿越镇域,是****大桥进入**岛的第一镇;邻近**、**、**、**和**等历史名城,区位优越,水陆交通十分便捷。

2.自然条件

项目区地处东径119°42′~119°58′,北纬32°00′~32°19′,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等特点。全年自然日照2150小时,年降水量1060毫米,平均气温15.1℃,最热月份7月份,最冷月份1月份,最低气温-8.1℃,无霜期227天;境内土壤为**冲积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耕作层有机质含量2.7%,含氮0.17%,含磷0.176%,含钾2.03%,速效磷6~8毫克/公斤,速效钾60~90毫克/公斤,土壤容重1.07克,总孔隙度53.6%左右。因此,土壤肥沃,水利条件优越,理化性状好,适合林业园艺作物的生长发育和高效水产业的开发。

3.社会经济

项目区所在地的***是“**省首批新型示范小城镇”、“**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示范镇”和“全国乡镇之星”以及“全国乡镇企业示范区”,有人口4.83万人,辖19个行政村、1个农场和一个居委会。全镇经济发达、城镇化水平高,面貌日新月异,社会事业蒸蒸日上,农民收入不断提高。2000年全镇社会总产值达到43.86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63亿元,工业生产总值37.26亿元;国内生产总值15.99亿元,人均GDP达3.2万元以上,财政总收入945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2元;全镇有亿元以上企业8家,国家级企业集团2家,省级企业集团14家,综合实力位居**第一,经济总量几乎占到**市半壁江山,实力雄厚。

4.农业及产业化现状

3

全镇农田基本建设水平较高,已基本实现旱涝保收;近5年来,全镇投入农田基本建设和配套水利工程的总投入达3555万元,新修硬质沟渠10公里,整理水系10公里,新建大型排灌站6个,装机总容量达1475千瓦;修建达标江堤22公里;农机化水平显著提高,新增大中型农业机械160台(套),小型农机具28余台,总动力达2230千瓦。农田亩均动力在1千瓦以上,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农业结构调整亦成效明显,已建立了加工用苦瓜、金花菜(黄花苜蓿)和小特菜生产基地5000多亩,水生蔬菜1000多亩,优质水果基地近千亩,优质水稻面积2万多亩,生态渔业和特种水产基地2000多亩,培育种养大户310户,多种经营总产值已达1.2亿元。近几年来,为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项目区又陆续新建农业龙头企业**市**公司、**市**调味食品有限公司、**市**苦瓜茶厂及全省最大的肉牛育肥加工厂等,总投资达千万元以上,为产、加、销和贸、工、农一体化的推进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此外,经过区划调整,形成了从市农林局、开发局、财政局到镇农业服务中心和水利农机站以及到村农技员的管理、技术和信息服务网格,为现代化农业示范项目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项目区的建设条件

对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化示范项目的立项条件,在**市***立项建设“**现代高效生态农业产业示范区”的基本条件是具备的。主要体现在:

1.***的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不仅镇财政年收入近亿元,其农民人均纯收入2000年也已达到62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倍以上(立项条件要求应高60%以上)。因此,农民自筹和财政配套资金能力强。

2.***的农田已基本是优质高产田,其中吨粮田面积占农田总面积的73%以上;所有农田已基本上达到田成方、林成网、沟渠配套、旱涝保收的水平。

3.***已基本形成以无公害特色瓜菜生产和配套加工以及规模化生态型名优水产两个主导产业,且产品市场前景好,但尚须进行产业

4

升级,通过良种的进一步引进和推广、优质高产新技术的深入和广泛应用、集约化种植基地的完善、产品加工新工艺的引进和应用、以自动化和现代化为目标的设备更型和产品档次和商品化水平的提高等壮大完善主导产业的地位。

4.***水陆交通方便,境内除有218省道贯通外,还自筹资金建成了四纵五横的硬化主干道路网,总长达128公里;其中水泥路面达30公里,柏油路面达21公里。全镇电力供应充足;境内有11万伏变电所一座,容量达3.2万KVA,并另有备用容量3.2万KVA,其农网改造也已基本完成,总投入达2000多万元。***通讯发达;1997年已建成原**地区最早的电话镇,现电话入户率已达90%以上,加入互联网的用户已达1200多家;镇属骨干企业**集团已建成宽域网。

5.***在地理区位和区域经济上属于**板块,农副产品的出路主要面向**三角洲这个巨大的消费市场。由于产销同位,因此以全国闻名的****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大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大市场等为主要商流渠道。同时**工业发达,企业众多,产品畅销全国各地,故市场渠道丰富多样,也为项目区未来各类农产加工品的销售提供了强大支撑和有力保证。

6.***社会事业兴旺繁荣,是**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先进镇、省级卫生镇、全国文化先进镇、体育先进乡镇和全国亿万农民健身先进乡镇;使科技对全镇经济发展的贡献份额已达到45%,全镇文化教育发达,现有两所中学,其中**中学是省重点中学;此外,还有一个成人教育中心和一个农业技术学校,使全镇农民年人均接受培训的时间已达20天以上,2000年全镇农业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达10.03年;适龄青年中受高等教育的达27.5%,每万人中大中专人数达453人。科技兴镇、科教兴农深入人心;目前全镇获得各类技术职称的人员达3018人,其中中高级人才达1043人,有各类研究所5家,企业博士后流动站一家。***还十分重视农业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目前全镇有各类农业科技人员286人,90%以上获得绿色证书,其中中高级人员有190人,使农业科技贡献率已达58%,农业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科技推广人员素质较高,社会服务能力较强。

5

7.**市和***的领导一直十分重视农业,舍得投入;尤其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农业良种的推广、农业技术的引进和开发、农业产业化等方面都有完善的措施保障。 (四)技术依托单位的基本情况

**是隶属国家教育部的全国重点农业大学。多年来学校本着立足**、面向全国的指导思想,在农业基础研究领域、农业综合开发、新品种选育和新技术推广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每年都有一大批新成果推出,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在**省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学校一批科研新成果扎根**,很快转化为生产力,已获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和广泛的社会效益。

该校园艺学院、渔业学院和食品科技学院,自八十年代初期以来,长期从事丘陵山区、沿海沿江滩涂林、果、蔬、菜、花卉、水产、畜禽以及农产品的加工研究和开发及现代农业园区(项目)的规划和实施推广,先后承担了省、部级多项科研项目并获得省、部级的科技进步奖,为我省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本示范项目区的建设和开发提供可靠的技术保证。

多年来,**市一直得到该学校的关心、指导和帮助,为该市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做了大量的工作,已取得了突出的进展,并为本项目区的后期发展注入强大的技术后劲。

二、项目建设目标和主要内容

(一)建设总体目标

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化示范项目实施要求”及**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计划在***范围内建设总面积达16100亩的现代化农业项目示范区。示范区建设将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生产效率、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环境优化为根本,经济效益为中心,围绕“水”和“生态”两大特色,以**、**、**、**、**五个村为核心,以镇现代农业开发总公司、农业服务中心、苦瓜茶厂、调味食品公司、**公司等为龙头,

6

广泛吸纳和应用现代高新农业技术、生态农业技术、商品化处理技术和市场营销策略,强化农业良种引进、生态农业工程、农田基本条件、农业保护设施、农产品加工设备和工艺的升级配套和系统建设及合理的经营管理机制,在5年建设期内努力完成万亩无公害蔬果高效生产基地、江滩规模化林渔复合高效生态工程基地、千亩现代高效设施园艺基地、千亩立体种养高效生态农业工程基地及龙头企业苦瓜茶厂和调味食品厂的配套技改扩建等主要示范项目的实施,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硬件建设和功能配套,并积极培育壮大以现有“**”和“**”为品牌的特色瓜菜产、加、销一体化和生态渔业产、供、销一条龙这两大支柱产业。通过5年的建设,使项目区农田全部建成旱涝保收的高产稳产田,农业良种覆盖率达100%;农业机械化水平达90%以上;项目区引进和推广的良种和新技术(体系)达40项以上,使农业科技贡献率由58%增加到65%;农业劳动力比重由现在的25~30%降到15%以下;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由现在的62元增加到10000元,项目两大支柱产业的经济总量和产出效益达到项目区总量的90%,使实施5年的累积总产值达到5.7亿元,累计利税达到2亿元,率先于**全市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二)主要建设项目和应用技术

1.万亩无公害高效特色蔬果原料生产示范基地 (1)建设依据

因**市具有生产和加工特色蔬果金花菜(黄花苜蓿)和苦瓜的传统优势和能力,且产品具有无公害、口感独特的优点,因此市场前景广阔。计划在此基础上,引进良种、优化种植制度、提高管理技术、扩大生产和加工规模,使之形成项目区的一个主导产业。

(2)区位和规模

在***镇区周边的**、**、**、**等村先行建设5000亩示范型生产基地(每村1000亩连片种植);在**、**、**等村逐步建设5000亩推广型生产基地(每村1000亩片连种植),总计面积10000亩。

(3)主要生产品种

——苦瓜:引进广东的夏丰苦瓜、长身苦瓜、滑身苦瓜、大顶苦

7

瓜以及湖南的海参苦瓜和四川的白苦瓜等优良品种。

——金花菜:以****种作为主栽品种。 (4)主要示范应用技术

——高效轮作(茬)种植制度:主要推广年度苦瓜(夏秋茬)~金花菜(冬春茬)一年二作的高效轮茬制度。

——无公害栽培技术体系:严格执行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选择标准,产地的环境要求符合《无公害农产品(食品)**省地方标准》(B32/T343〃1-1999)的规定,种植基地选择在远离城区和集镇的中远部,实行统一规划,连片成方,规范种植,分区管理的模式。并推广以施用有机肥(农家肥需经高温发酵)和生物肥料为主、尽量减少化肥用量的施肥制度;推广使用可维菌素、芽孢杆菌、昆虫抑制剂和植物提取物等生物农药和植物源农药,对化学农药遵从可性使用准则,使产品质量达到《无公害农产品(食品)**省地方标准》规定的蔬菜安全指标。

——无公害蔬菜产品检测技术:镇农业服务中心引进有机磷农药速测设备对菜地蔬果农药残留情况进行跟踪检测。同时定期采集土壤、大气、水及蔬果产品样本送具备检测资质机构检测,对生产过程环境条件和产品质量进行监控。

(5)生产量和效益预测

——金花菜每茬嫩枝叶亩产量可达750~1000公斤,产值1125~1500元(市场价1.5元/公斤),扣除生产成本,每季净收入650~1000元。

——苦瓜每茬收果可达2000~2500公斤,亩产值可达4000~5000元(加工原料价2.5~3.0元/公斤);扣除生产成本,每亩净收入可达2000~2500元。

——因此,万亩特种蔬果生产基地每年可生产27500~35000吨原料产品,创产值5125~6500万元,获利税2650~3500万元。

2.江滩林(耐水林网)渔(网围养殖)复合生态工程高效生产基地

(1)建设依据

8

对**江滩进行保护性开发利用是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且真正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合理途径。**市有可利用进行网围养殖的江滩面积达1.5万亩,而且该市对**特种名贵鱼类如长吻鱼危、河豚、鱼回鱼、鳜鱼、河蟹等的人工繁育、池塘精养研究和开发已获成功。因此,将护滩保土的耐水林网和江滩保护性利用的网围、网箱养殖工程相结合,创造出一种全新的集江滩保护和生态养殖于一体的林渔复合生态工程模式,既是**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势项目,亦可培育成主导产业。

(2)区位和规模

在***南江滩和北江滩原生态养殖基地的基础上,优化工程模式,扩大生产规模到4000亩。

(3)主要生产品种

——耐水林木:以意杨、水杉、杂交柳等为主。

——**名贵鱼类:长吻鱼危、河豚、鳜鱼、鱼回鱼、河蟹等。 (4)主要应用技术

——耐水林网与养殖网围的工程规划与实施:根据不同岸段江滩的面积(宽窄)和高程,按照保土固滩的基本要求,合理规划耐水林网与养殖网围相协调的用地比例(为1:4~5),林网走向(与岸沿呈45~50度夹角)、网带宽度(20~25米)及网眼规格(100~120亩)与养殖网围的规格(40~50亩)。在此基础上科学制订工程实施方案,确保造林成功和网围的安全。

——网围生态养殖技术:将自然放养与人工投料相结合,减少了鱼病发生的风险;又使产品不仅符合无公害水产品的标准,同时还保持了**原产鱼的风味和品质。

(5)生产量与效益预测

以正常达产年计,网围养殖每亩可产成品名贵鱼类5~10公斤,成品常规鱼类200~300公斤,可创产值3000元,亩利税1600元,按林渔复合基地林渔面积比例1:4计,可养面积达3200亩,则每年可收鱼品600~700吨,创产值960万元,创利税500万元。

3.千亩立体种养生态工程高效生产示范基地

9

(1)建设依据

**是我国有名的生态农业建设示范市(县)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被誉为“**生态岛”。特别在农业方面,该市以田园风光为特色,以良性生态链循环为内涵,建设了2万多亩养观结合的河塘水面,推广了多项生态农业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因此,在项目区建设高水平的生态农业工程项目,不仅具有优越的社会、经济和技术基础,也是地方形象展示、技术升级示范和成果推广扩大的需要。根据项目区发展现代化农业的总体要求和项目区内存在低洼易涝地,须进行地形科学合理改造的现实,因地制宜挖塘垫埂,建设基塘型生态农业工程系统应是十分必要的示范项目。

基塘系统是平原水网地区一种效益较高的水陆交互运用的农业生态工程模式。果基鱼塘又是其中的一种类型。主要特征和原理为:基面种果、水塘养鱼;鱼塘向基面(果树)提供塘泥以保护和促进根系生长和防止干旱;果树对鱼塘在生态上带来良好影响,在冬季可防寒,在夏季可减弱台风袭击影响,降低池塘水温,对防止基泥崩塌也有一定保护作用。

本项目中果树选择优良的葡萄品种和**特色果树枇杷植于基面,葡萄采用大棚架使葡萄枝蔓能部分引挂于塘面上空,使之不仅生长发育的空间利用更加充分,而且通风透光也更加改善;同时,池塘中也可放养高价值的长吻鱼危、罗非鱼、青虾、泥鳅、河蟹和美国青蛙等中高档特种水产,亦可种荷养鱼,因此本项目在新优品种应用、种养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水平更高,使整个生态系统工程的经济效益也更高,示范效益更好。

(2)区位和规模

在***南部沿江的**、**等村,选择低洼易渍农田改造建设基塘型种养基地,面积1000亩。其中葡萄—水产基塘系统500亩,枇杷——藕鱼共生基塘系统500亩。

(3)主要生产品种

——葡萄:引进京亚、紫珍香、高妻和藤稔等优质欧美杂交品种。 ——枇杷:引进冠玉、白玉、冰糖种、软条白沙等优良品种。

10

——藕莲:引进鄂莲2号、4号、科选1号。 ——籽莲:引进湘莲、白花湘莲、太湖红壳莲等。

——水产:中华绒螯蟹、青虾、长吻鱼危、鳜鱼、鲫鱼、鳊鱼等。 (4)主要应用示范技术

——果树无公害管理技术:主要推广以塘泥还基、废草还田、以有机肥为主的施肥技术,应用生物农药为主的无公害病虫防治技术体系。

——优质果培育系列技术:采用合理整形修剪,改善光照并合理疏留果及套袋等技术,达到促果大、着色好,品质好的优果目的。

——荷藕优质高效无公害栽培技术:采用抗性品种,适时种植,疏松根层塘泥,合理调节水位,增施有机肥和生物农药防病等系列技术。

——水产无公害养殖技术:采用清塘消毒,合理密度,适时补料,科学调水和病害科学及时防治等技术措施。

(5)生产量和效益预测

年产达葡萄每亩年产优质果1000公斤,产值4000元,利税2000元,枇杷每亩年产优质果800公斤,产值3500元,利税1800元;水产(鱼虾)亩产达100~200公斤,产值5000元,利税2500元;千亩基地以基面和净水体3:7的比例计算,将可种植葡萄150亩,枇杷150亩,养殖水面700亩。合计示范基地年产果品270吨,创产值112万元,利税57万元;出产水产品70~140吨,创产值350万元,利税175万元。总计基地可年创产值462万元,利税232万元。

4.千亩高效设施园艺生产示范基地 (1)建设依据

设施园艺是将资金、土地和科技高度集合并充分利用的一种园艺集约生产经营模式,是现代农业生产形态、高科技形象和时代特征的集中展现。通过环境条件的人工调节可探,实现园艺生产的反季节化、无公害化、优质化和高产高效化,也是现代农业形态中一个最具活力的高效新型农业产业。**现代化农业项目区位于经济发达地区,因此发展高档、时新、珍稀、反季和优质的蔬果花卉生产和示范,无疑是

11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示范功能和企业价值并达到高效综合经营的有效途径。

(2)区位和规模

在*****村的观光农业示范区(高标准农田)基础上兴建综合型设施园艺基地,面积共1000亩。其中建设现代智能温室2000平方米,连栋塑料大棚10000平方米,普通钢架塑料大棚480亩,简易大棚500亩。

(3)主要可选产品方案和栽培技术 ①现代智能温室(2000平方米)

——温室茄果:主要栽培长季节红、黄色大果和小要型番茄及绿、黄色大甜椒。采用有机基质培技术,一年一茬,每平方米年产量可达25公斤,创产值150元。

——高档瓜果:主要栽培高档饭后水果型绿、白、黄色香瓜和黑皮、花皮、黄皮小西瓜品种。采用有机基质培技术。一年三茬,每平方米可产洋香瓜7.5公斤,小西瓜4.5公斤,创年产值100元。

——反季菜果:主要栽培高档冬草莓和夏淡期的青菜和生菜。采用多层立体有机基质培技术,单产可比平面栽培提高3~4倍。一年多茬。预计每平方米可产冬草莓4公斤,产值50元;青菜和生菜可连种三茬,每平方米产菜14公斤,创产值30元。

——高档花卉:主要可生产高档盆花大花蕙兰和仙客来等。采用有机基质培技术,花期促控技术,每平方米可产大花蕙兰2盆,仙客来4盆,创年产值200元。

——收益测算:可创年产值30万元(平均150元/平方米×2000平方米),年利税12万元。

②连栋塑料大棚(10000平方米)

——瓜蔬类:一年两茬,冬春茬可种植优良的甜瓜、西瓜、甘栗南瓜、节瓜、鱼翅瓜等。第二茬种植伏菜,主要有伏黄瓜、伏大白菜、伏甘蓝、伏芫荽、伏萝卜、伏生菜、小西瓜等。采用土壤或基质栽培,冬季多重覆盖,夏季遮阳网、防虫网覆盖栽培,通风降温保持最高气温不超过32℃。冬春茬产量预计每平方米可达13公斤,创产值40

12

元;伏茬产量每平方米可达5公斤,创产值15元。

——花卉类:主要种植中档盆花,如一品红、非洲菊、德国报春、瓜叶菊等。采用有机基质培技术。每平方米可年产盆花10盆,创产值80元。

——穴盘育苗:主要用于蔬菜、花卉组培苗的驯化和种播穴盘花卉蔬菜苗的培育,每平方米可创年产值150元。

——效益测算:可创年产值100万元(平均100元/平方米×10000平方米),年利税45万元。

③普通塑料大棚(980亩)

——蔬菜类:生产面积900亩。一年两茬,春茬主要可选择种植新品种番茄(如春娇、大明珠、贵妃、圣女)、甜椒(如织女星、海王星等)、甜瓜、南瓜、西葫芦、瓠瓜、冬莴很等,夏秋茬主要种植伏黄瓜、伏大白菜、伏甘蓝、伏萝卜等。采用土壤栽培,冬季多重覆盖,夏季遮阳网等。预计可创年产值900万元。

——花卉类:生产面积80亩。主要生产小型盆花。小型盆花主要可选仙客来、蒲包花、比利时杜鹃、百日草、叶牡丹、鸡冠花、美女樱、矮牵牛、石竹、雏菊、一串红、金苞花、菊花、米兰、茉莉及食用仙人掌、芦荟等。以有机基质培为主,地栽为辅,预计可创年产值120万元。

(3)效益测算

设施园艺基地达产年总计每年可创产值1120万元,利税560万元。

5.苦瓜茶厂技改扩建项目 (1)扩建依据

作为加工龙头企业的****苦瓜茶厂产品市场前景虽然好,但目前生产的规模达不到项目原种基地所要求的规模,产品种类不多,工艺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极需设备改造、添置新设备和提高工艺水平来扩大规模、增加产品类型,提高产品档次。

(2)产品结构和生产规模

——原有苦瓜茶(干片)产品扩大规模为最终年产量300~320吨

13

(按5000亩基地苦瓜原料生产量计),创产值3000~3200万元;新增苦瓜汁(或其它瓜果汁)、苦瓜酒、瓜果固体含片等生产线;设计瓜果汁年生产规模4000~5000吨(按3000亩基地苦瓜原料生产量计),创产值2400~3000万元;苦瓜酒1600~2000吨(按1000亩基地苦瓜原料生产量计),创年产值2400~3000万元。瓜果含片100吨(按1000亩基地苦瓜原产生产量计),可创产值1200万元~1400万元。

(3)效益测算

预测达到设计规模后的苦瓜综合加工厂,可年创产值9000~10600万元;利税2000~2500万元。

6.调味食品厂技改扩建项目 (1)扩建依据

作为龙头企业的****调味食品有限公司虽有酱菜、酱制品等十八个品种系列,但生产规模不大。因此,需要通过技改扩建,增加生产量和花色品种,尤其是把金花菜的加工作为主导产品。

(2)产品结构和生产规模

以万亩金花菜基地为原料,可产鲜嫩叶8000吨。主要产品类型有发酵腌制金花菜、脱水金花菜、速冻金花菜、保鲜金花菜等。按嫩叶平均加工为成品1:0.7的比例计算,全部嫩叶用于加工,每年可出产加工品5600吨,因此需引进技术和增加生产线。

(3)效益测算

按加工品市场平均价4元/公斤计算,每年可创产值2200万元,创利税500~550万元。

7.现代农业科技中心项目

以***原农技站、多经站等为主组建新的现代农业服务中心,新建种子种苗中心,投建育苗温室(2000平方米)组培中心和穴盘苗播种线、催芽室、驯育大棚10亩以及种子贮藏库和运输服务车队等。在设施、设备、人员等方面添置补充完善,负责为现代化农业示范项目提供种子种苗、全程配套技术服务、人员培训和相关信息等。

三、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4

1.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为5755万元(见表1),主要由基本建设工程费用、农业设施与机具费用、农业良种及技术引进和推广等科技费用、不可预见费和流动资金等构成(见表2),分5年投入,每年约1150万元。 2.资金筹措

本项目建设资金由财政拨款1500万元(每年30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1800万元(每年360万元),银行贷款1500万元(每年300万元)和农民自筹955万元等渠道筹集。 3.还款计划

项目有偿财政资金225万元,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与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按时归还。

15

表1 **现代高效生态农业产业示范区建设投资估算一览表(按示范项目)

示范项目名称 无公害特色蔬果基地 占地规模 (亩) 江滩林渔复合生态示范基地 4000 立体种养生态示范基地 1000 高效设施园艺基地 1000 苦瓜茶厂技改扩建工程 40

建 设 内 容 投资额 700 100 100 50 50 30 320 320 160 80 80 80 60 30 200 40 30 30 30 40 40 90 100 480 175 80 60 40 240 50 90 70 90 40 30 70 合计 1030 1130 410 1025 680 (万元) (万元) 备 注 10000m2 10000 农田基本建设 配套骨干水利 配套机耕道路 配套农业机械 良种引进 技术引进 围埂土方工程 立柱围网工程 道路、函闸 配套管理用房 林网营造(含树苗) 配套渔业机具 水产良种引进 技术引进和消化 土方工程 葡萄架材投资 果树良种苗引进 水产设施机具 水产良种苗引进 生产管理用房 技术引进 现代智能温室 连栋塑料大棚 普通钢架大棚(480亩) 简易塑料大棚(500亩) 配套管理用房 果蔬花良种引进 技术引进与培训 扩建厂房(3000平方) 苦瓜茶生产线扩建 新增苦瓜汁生产线 新增苦瓜酒生产线 瓜果含片生产线 鲜果处理场 道路及围墙 技术引进与培训 16

(续上表) 示范项目名称 调味品厂技改扩建工程 现代农业科技中心 其它费用 总 计

占地规模 (亩) 30 30 建 设 内 容 扩建厂房(2000平米) 新增发酵腌制生产线 脱水干制生产线 速冻保鲜生产线 原料处理场 水电配套 道路、围墙 技术引进与培训 种苗中心 新增科技楼(800平米) 试验设施设备 情报信息网络 技术培训设施 技术咨询与培训 前期准备和开办费 不可预见费 总结、验收费 铺底流动资金 投资额 160 90 80 50 40 30 30 60 150 80 80 50 50 80 80 100 20 250 5755 合计 0 490 450 5755 (万元) (万元) 备 注 16100 表2 **现代高效生态农业产业示范区建设投资估算一览表(按投资类别)

投资类别 主要建设内容 农田沟渠,水利工程,机耕道路,水产土基础建设 方工程,立柱围网,管理用房,工厂厂房等。 设施设备 温室、大棚、架材、农渔机具、加工厂新增生产线配套设备及配套电水和设施等。 各类农业良种引进、专利、专有和高新技科技投资 术引进与消化、培训及整个现代农业中心的各项投入等。 环境改善及组织制度建立 总 计

耐水林网及开发类、不可预见费和铺底流动资金等。 530 5765 9.21 100 990 17.20 1735 30.15 2500 43.44 投资额(万元) 投资比例(%) 17

四、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现代高效生态农业产业示范项目区占地规模为16100亩,主要在***区域内进行建设。根据初步估算,需再投入5755万元。整个项目达标建设期为5年,生产示范规模基本上为等额逐步扩大。据估算,项目达标年(第5年)(见表3),可创产值20372万元,创利税7204万元;建设期5年累计创产值562万元,利税20734万元(见表4)。而前三年即可累计创利税7838万元,估算3.5~4年可收回全部投资。因此,本项目的经济效益是可观的。

表3 **现代高效生态农业产业示范区项目经济效益估算一览表(达产年)

项目名称 产品规模 产品类型 平均年产值 平均年成本 平均年利税 (万元) 1200 4500 5700 960 112 350 462 30 100 1120 1250 3100 2700 2700 1300 9800 2200 20372 (万元) 360 2250 2610 460 55 175 230 18 55 612 693 2325 2100 2100 975 7500 1675 13168 (万元) 840 2250 3090 500 57 175 232 12 45 500 557 775 600 600 325 2300 525 7204 备 注 无公害特色蔬果30000吨 金花菜 基地 江滩林渔复合生产基地 立体种养生态基地 高效设施园艺基地 500吨 苦瓜综合加工厂 调味品加工厂 总 计 水果 水产品 合 计 优质瓜果 优质花菜 合 计 苦瓜汁等 苦瓜酒等 瓜果含片 合 计 速冻等产品 650吨 苦瓜 合 计 名贵鱼类 4200吨 高档瓜果 6700吨 苦瓜茶(干) 5600吨 腌制、脱水、注:成本框算不包括固定资产折旧、土地费用、税金和利息。

18

表4 示范区在建设期5年中经济效益估算一览表(单位:万元)

2002年 项目名称 产值 无公害特色蔬果基地 江滩林渔复合基地 立体种养生态基地 高效设施园艺基地 苦瓜综合加工厂 调味品加工厂 合 计 1140 192 70 250 1240 440 3332 利税 618 100 30 110 310 105 1273 产值 2280 384 140 500 2480 880 66 利税 1236 200 60 220 620 210 产值 3420 576 240 750 4400 1320 利税 18 300 120 330 1100 315 产值 4560 768 330 1000 7400 1760 利税 2472 400 160 440 1800 420 产值 5700 960 462 1250 9800 2200 利税 产值 利税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合 计 3090 17100 9270 500 232 557 2880 1242 3750 1500 602 1657 2300 25320 6130 525 6600 1575 26 10706 4019 15818 5692 20372 7204 562 20734 注:成本估算不包括固定资产折旧、土地费用、税金和利息。

(二)生态效益

本示范区紧扣现代化农业的主题,立足于****的优良生态环境,所有示范项目皆以生态为先,环保为本,优化环境为己任。如江滩林渔复合的生态示范模式体现了利用耐水林网固土护滩并增加绿色覆盖率的环保思想,并采用网围养殖体现了模拟**自然水环境的生态水产方式;再如主导产业万亩蔬果生产基地采用无公害生态示范模式,不仅选取了抗逆性强、病虫害少且有特色的金花菜和苦瓜两大作物,而且采用季节轮替的接茬种植以达充分利用光能和土地的强势生态化生产系统,更在生产过程中强化应用以生物农药和生物化肥料为标志的绿色生产技术,充分体现保护产品和土壤环境的现代生态思想,必将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此外,作为示范项目之一的立体种养生态基地模式,既是因地制宜利用低洼易涝田块的农业开发手段,更是充分运用了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共生共荣、多种生物成分之间相互协调和促进的功能原理以及物质和能量多层次、多途径利用和转化的原理,从而建立起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稳定和持续高效功能的农业生产体系,故其本身具有较高的生态科学水平、高效的经济产出以及带来的示范和推广价值,是十分显著的。所以,本示

19

范区生态化现代农业项目的实施必将产生重大的直接和间接的生态效益。

(三)社会效益 1.技术贡献

示范区采用新优农业良种设施栽培技术、工厂化育苗技术、高效轮茬种植技术、立体种养生态工程技术以及无公害生产技术的组装和应用等高新技术进行产业化生产,可以大大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幅可达到3~10倍;土地、水、能源等资源也可得到充分的利用。使项目区科技贡献份额也将明显提高;土地生产率可由现在的1500~2000元/亩提高到4000~5000元/亩,增幅1~2.5倍。

2.产品贡献

项目区可生产中高档瓜果、花卉,高档名优水产以及无公害优质蔬果,能适应市场对优质、安全、营养类农产食品的需求,尤其对**三角洲地区的农产品供应起到良好的补充和丰富作用。而且对发展外向型农业,推动国产农产品与国际市场接轨,尽快融入国际农产品大市场亦有重要作用。

3.就业贡献

示范区项目的建设,可为当地增加就业人员上千人。 4.农民增收

项目区的建设极大地完善了当地的生产条件,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加工转化水平和产业化经营水平。使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质量档次亦得以提高,有力地促进当地的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示范区农民收入人均可由现在的6000余元增加到万元。

5.对国家贡献

项目区农产品的产量、产值将明显提高,农林特产税增加,必将为国家和地方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五、进度安排

20

根据上级要求,以及本项目区的实际情况,计划本示范区项目建设的周期为5年,项目区总面积为16050亩。分年度推进计划如下(表5):

表5 示范区项目分年度实施计划进度简表

项目名称 2002年 万亩无公害蔬果基地 2000亩 江滩林渔复合基地 千亩立体种养基地 千亩设施园艺基地 800亩 200亩 200亩 2003年 2000亩 800亩 200亩 20亩 室) 苦瓜茶厂技改项目 现代农业中心 年新建项目及规模 2004年 2000亩 800亩 200亩 200亩 2005年 2000亩 800亩 200亩 280亩 易大棚) 2006年 2000亩 800亩 200亩 300亩 合 计 10000亩 4000亩 1000亩 1000亩 (钢架大棚) (中高档温(钢架大棚) (钢架和简(简易大棚) 苦瓜茶生苦瓜茶生新上苦瓜新上瓜果新上瓜果达标全产 产线扩大 产线扩大 酒生产线 汁生产线 含片 添置试验扩建办公扩建信息新建培训 设备 楼和种子网络中心 部 种苗中心

六、经营管理

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化示范项目的建设和管理要求,本项目将实施指导协调、企业化管理和市场化运行的运营机制。将专为项目建设与经营而组建现代农业开发总公司,负责整个项目的规划设计、实施方案的编报立项、投入资金的筹集、运用与管理、经营和利益分配机制的建立、工程招投标组织和实施监督等。指导并参股所有示范项目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产业化经营机制的建立、技术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市场开发等。整体组织经营机构的设立、功能和运行机制见网络图所示。

21

**现代高效生态农业产业示范区 经营管理机构与机制网络图

现代农业开发总公司 总 经 理 副总经理总农艺师副总经理总经济师专家顾问组 办公室项目部财务部工程部技术部 投 资 参 股 直 接 投 资 苦瓜茶厂技改扩建成股份制企业业调味食品场技改扩建成股份制企江滩林渔基地组建成份制合作企业 设施园艺基地组建股份制合作企业立体种养基地组建股份制合作企业 万苦瓜亩茶蔬厂果技基改地扩由建农成户股承份包制自企营业现代农业科技中心组成有限责任企业 原料供应 提供技术、信息 和种苗服务

22

七、保障措施

1.成立市级示范区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完善组织保障

由、分管副、市开发局领导、农林局领导、财政局领导和***领导组成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由担任组长,分管副担任常务副组长;开发局、财政局、农林局和***领导担任副组长,主要负责示范区项目建设的决策、协调、统筹工作,落实项目资金,监督和检查项目的实施。

2.成立技术咨询委员会和技术指导小组,完善技术保障 依托**及其它相关的院校,聘请有关水产专家、园艺专家、加工专家、经济专家以及**和**两级市农林局的技术领导组成专家咨询委员会,负责对示范区项目的重大技术措施提供咨询意见。由**园艺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市农林局、镇农业服务中心的相关技术人员组成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常务性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工作。

3.成立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完善建设保障

由分管镇长牵头担任办公室主任,办、农业服务中心、土管所、水利农机站、财政所及项目区所在的村长和相关企业的领导等参加建设管理办公室,全面组织实施示范园的建设与管理。

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kqy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