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减字木兰花
淮山隐隐,千里云峰千里恨。淮水悠悠,万顷烟波万顷愁。
山长水远,遮断行人东望眼。恨旧愁新,有泪无言对晚春。
注:本词作者姓名不详,据记载,南宋嘉定末年,金人南侵,掳走大批淮上妇女,其中一女子在被掳北去的途中写下这首词。
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隐隐”“悠悠”十分形象地表现了淮山、淮水的特点,也极为巧妙地表达了词人此刻的心情。
B.“山长水远,遮断行人东望眼”表现了词人对山高路远及路途艰险的不满情绪。
C.“有泪无言”刻画了一个哀怨至极而又沉默无语的女子形象,她一腔悲愤无处倾诉,只能默默饮泣。
D. “对晚春”透露出词人的伤春悲己之情,春光流逝与个人的悲苦命运相交织,更显得哀婉沉痛。
16.本词上阕极富特色,请结合诗句赏析其妙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对客所吹洞箫之音乐进行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最后用蛟和寡妇来衬托音乐效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向人们展示了士大夫之间从师的不正之风,说明这些人更看重地位和官职。
(3)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寒蝉”为例来说明“小年不及大年”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B(3分)应该是埋怨山水挡住了自己回望故国的视线,表现了对故乡的眷恋和不舍之情。
16.(6分)①夸张、反复:“千里”“万顷”反复来修饰“云峰” “恨” “烟波” “愁” ,既突出了淮山之高、淮水之广,也表现了愁恨之多。
②叠词:“隐隐”、“悠悠”等叠词,音韵和谐,对仗工整。
③比喻或比拟:将“恨”比作“山峰”,“愁”比作“烟波”,用“千里”修饰“恨”,“万顷”修饰“愁”,化抽象为具体,具体可感。
(“夸张、反复”、叠词、“比喻或比拟”任答两种即可得6分)
17.(6分)(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3)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每空1分,错字错句或一空写两句算零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kqy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