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客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乡村振兴战略下陕西省农村生态养老产业发展模式

乡村振兴战略下陕西省农村生态养老产业发展模式

来源:客趣旅游网
XIANGCUNKEJI乡村科技莫姣姣

(西安培华学院,陕西

西安710125)

乡村振兴战略下陕西省农村生态养老产业发展模式

[摘要]发展农村生态养老产业对陕西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从思想观

念、技术人才、资源分布、竞争态势及管理等方面分析陕西省农村生态养老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面提出生态养老产业发展模式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乡村振兴;生态养老;发展模式[中图分类号]F323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909(2020)08-68-3

农村老年人青睐居家养老,只有少数高收入老年人倾向于选择机构养老和生态养老。首先,传统观念影响。老人认为居家养老可以与子孙生活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而选择到养老院养老,会被外界认为子女不孝顺。其次,经济压力。居家养老成本较低,而机构养老和生态养老成本较高,有的老人愿意选择生态养老,但由于费用高额而选择放弃。最后,老人担心养老机构服务态度、医疗设施、护理水平难以保证其晚年生活质量。

2.2

养老产业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陕西省养老产业存在专业人才总量和结构不尽合理的问题。首先,从总量来看,养老专业技术人才存在较大缺口。要想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必须注重提升护理人才队伍素质,具备护理和心理学相关背景的专业护理人员才能更好地胜任养老护理相关工作。但陕西省部分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并非护理或心理学专业出身,仅经过短期培训,缺乏老年护理和心理疏导相关技能,导致护理水平参差不齐,难以提升老年护理服务质量。

2.3

城乡养老资源分配不均

陕西省养老资源城乡分配不均衡,养老机构主要集中在城市,城市养老以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为主,养老设施相对较为完备。而在农村地区,由于交通不便、医疗配套设施不足、人才吸引力差等因素,导致农村养老机构数量不足、层次不高[2]。城市环境质量难以达到生态养老标准;而广大农村地区在自然环境上具有天然优势,具备发展生态养老的环境条件,但由于交通和配套等因素的制约影响生态养老产业发展,急需破除制约因素,发挥农村地区生态优势,通过发展生态养老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2.4

生态养老产业同质化竞争严重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全国各地都非常重视生态养

陕西省发展生态养老产业的战略意义应对人口老龄化,激发市场潜力

陕西省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陕西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共有674.77万,预计2020年陕西省6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到690.00万,陕西省正逐步走向重度老龄化社会。当前,传统养老模式难以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养老需求。生态养老作为一种让老年人通过亲近生态环境、获得身心健康的新型养老模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弥补养老产业供给缺口,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带动旅游、房地产等相关产业发展,加快养老产业转型升级,激发市场潜力,推动陕西省养老产业健康发展。

[1]

1.2创新养老模式,构建生态产业集群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生态危机已成为各地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近年来,陕西省采取一系列雾霾治理措施,改善生态环境,但生态治理形势依然严峻。因此,在养老产业发展中需要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创新发展路径,通过发展生态养老产业为城市老年人提供绿色、健康的养老方式,整合生态产业集群,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共赢。

1.3

发挥生态优势,助力精准扶贫

发展农村生态养老产业,将养老产业放在具有生态

资源优势的农村贫困地区,在实现生态资源价值的同时,带动贫困地区绿色经济及养老相关配套产业发展,发挥当地生态优势推动产业扶贫,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实现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安置,助力打赢扶贫攻坚战。

22.1

陕西省生态养老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老年人思想观念落后

调查发现,陕西省绝大多数工薪阶层的退休老人和

基金项目:2019年度西安培华学院校级科研项目阶段性成果“乡村振兴战略下陕西农村生态养老产业发展模式研究”(PHKT19047)。

作者简介:莫姣姣(1982—),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

68XIANGCUNKEJI2020年3月(中)

老产业发展,在云南、广西等省区已形成一批较为成熟的生态养老社区,使得陕西省生态养老产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陕西省生态资源丰富,对老人具有一定吸引力,而老人选择空间非常大,可以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合适的生态养老社区。如果陕西省不大力建设生态养老特色,极有可能陷入同质化竞争的困境,导致大量资源外流。

2.5

生态养老管理落后

陕西省生态养老产业管理不完善,很多具有生态优势的基层仅注重发展旅游业,未将生态养老纳入产业发展规划。民营企业想在当地发展生态养老产业,但获取的优惠不足,导致民营养老院发展困难。加之缺乏有效的扶持和监管,导致民营养老院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甚至由于资金和人才陷入经营困境。总之,管理不完善严重制约了陕西省生态养老产业的发展壮大。

3陕西省生态养老产业发展模式构建原则与对策3.1构建原则

3.1.1

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是陕西省

构建生态养老模式需要遵循的首要原则。通过长远全局规划,充分考虑环境承载力,加大监管力度,避免在开发过程中破坏环境,最终实现生态养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3.1.2

因地制宜原则。因地制宜原则,是指在农村

生态养老产业开发过程中不能一刀切,要充分考察不同地域的生态环境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充分挖掘各地特色,结合不同地域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农村生态养老产业发展模式。

3.1.3

以人为本原则。生态养老产业针对的顾客群

体是老年人,因此在生态养老产业开发过程中除了考虑生态环境因素,还需保证各项配套医疗设施和护理条件,针对老年人喜好设计相应的康养和娱乐项目,注重满足老人的精神需求。

3.2

构建策略

3.2.1宏观层面策略——多元扶持3.2.1.1

财政支持。应对生态养老养生产

业发展设置专项基金,鼓励地方财政部门通过贴息、补偿等加大扶持力度,并结合税收优惠和减免等,保障农村生态养老产业的基本资金来源充足。

3.2.1.2

健全土地,做好土地建设规划。鼓励

农民实行土地流转,并通过联营、入股等多种形式组建农业合作社,充分利用当地生态优势,把闲置土地利用起来。同时,出台优惠吸引有实力和有意愿的投资者,通过多方努力盘活农村土地,发展生态养老产业。

3.2.1.3

金融信贷支持。目前,生态养老产业

资金来源主要有拨款、自有资金和融资,陕西省需要

创新普惠金融,降低融资门槛,成立新型金融扶持机构,拓宽融资渠道,健全各项保险制度,形成多元化资金保障体系。

3.2.2

中观层面策略——养老产业融合升级。陕西

省农业资源丰富,应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充分利用乡村自然资源优势,促进养老产业融合升级,打造农村养老产业综合体,加快生态养老产业示范基地建设。这有赖于扶持,以农民为主体,充分吸纳企业和社会机构参与,形成三位一体的农村生态养老产业发展格局。首先划定专门开发区域,进行前期基础设施建设。然后开展招商引资,建立专门管理委员会,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开展分类管理,农民可经营一些小型农家乐,企业可投资大型观光园区。陕西省应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加大优势资源整合力度,突出不同地域生态养老优势,实施差异化发展,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养老需求,避免同质化竞争;开发老年康养产品,打造养生养老产业链,加大医药、旅游、地产等产业融合力度,以生态养老产业发展为契机推动相关产业转型升级[3]。

3.2.3微观层面策略——养老产业经营策略3.2.3.1

营销推广策略。只有通过宣传展示自身优

势,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才能走出经营困境。在宣传主体上,当地应承担主要角色,在部门内部应成立产业营销宣传部门,制定总体规划,帮助生态养老产业经营者进行宣传推广,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进行宣传推广:线下,可以结合当地农业特色举办特色体验活动,让老年人了解当地生态优势,建立良好口碑;线上,可以利用互联网优势,利用多种新媒体进行宣传推广,打造当地特色。同时,通过多地区联动,形成区域合作优势和辐射效应。可以利用网络销售平台优势,将生态养老产品进行网络销售。可以考虑建立专门提供农村生态养老产品的网络服务平台,整合平台资源,提供网上下单、VR全景体验、无理由退货等服务,降低营销成本,提升服务品质,形成品牌效应。

3.2.3.2

人才培养策略。陕西省应形成、高校、

民间机构三位一体的养老人才培训体系。首先,部门应开展养老服务职业资格鉴定,对养老产业服务实施持证上岗制度,提升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其次,审核民间培训机构资质,开展养老服务人员培训,提升其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最后,依托高校优势,开设老年护理、老年营养学、老年心理学等养老产业相关专业,开发专业课程,开展科学研究,为养老产业输出高素质人才。在加强岗前培训和考核的基础上,对养老服务人员进行动态管理,建立其养老服务反馈机制,建立不合格养老服务人员辞退机制,从而保证养老服务质量。

(下转第71页)

XIANGCUNKEJI2020年3月(中)69

2.3病虫害监测水平不足终维持在一个稳定的生长状态。

3.3

大力培养具备抗病虫害特性的苗木,清除病枝无公害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方式都无法从源头降低病虫害的危害,因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重点培养一些具有抗病虫害能力的苗木,降低病虫害发生率[3]。另外,病虫害防治工作结束后,为了避免病虫害再次发

生,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清除枯枝和病枝,因为这些枯枝和病枝会为病虫害的发生提供有利的条件,对苗木的生长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3.4全面提升林业育苗人员的专业素养林业育苗人员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提升自身的病虫害防治意识,并不断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主动参与林业建设,不断丰富自身的病虫害防治与林业育苗管理经验。这样在林业育苗过程中出现病虫害问题时才能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技术手段,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控,保证林业育苗工作顺利展开。

4

结语

虽然现阶段一些林区已经充分认识到病虫害预防的重要性,并建立了长效的病虫害预防机制,但是仍然有许多林区采取的是病虫害发生后治理的模式,缺乏必要的科学管理手段及发病检测方式。这样一来一旦病虫害大发生,对于林区的损害是不可估量的。

3方式

3.1

采取营林防治手段

病虫害防治技术在林业育苗工作中的优化应用

首先,苗期病害的发生常与土壤湿度有关,因此苗圃最好不要设置在土壤黏重、地势低湿的地点。其次,在林木播种工作开始之前,工作人员要对种子进行消毒、催芽、浸种处理,从源头消除种植过程中潜在的病虫害[2]。再次,在同一苗圃地上进行连作,往往会逐渐积累病原物,发病率高。而用非寄主植物进行轮作,不仅可使病原物因得不到适当的寄主而死亡,而且有利于土壤中某些有益的微生物繁殖。如果必须连作,应进行土壤消毒。最后,要将病死株和枯落物清除干净,以减少侵染来源;对土壤施加适量有机肥,为林木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支持。

3.2

使用复合型病虫害防治技术

上文所提到的几种防治技术各有利弊,工作人员在林业育苗过程中可以将这几种防治方式进行综合运用,从而提升病虫害防治效果。工作人员在林业育苗工作开始之前可以使用化学技术对树苗进行药剂处理,全面清除潜在的病虫害,切实保障树苗的生长质量。树苗生长到一定阶段后,利用物理手段改善树苗的生长环境,并配合土地轮作方式彻底清除虫卵,最大限度地降低病虫害发生率。如果在树苗生长过程中发现病虫害问题,要采用危害较小的防治方式,将负面影响降至最低,使林木始

林业育苗过程中病虫害防治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且复杂的工作,其中涉及多项问题。因此,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同时从整体和细节角度出发,及时发现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使用动态化监控和管理的模式,保障病虫害防治措施能落到实处,避免林业育苗工作出现重大的损失。

参考文献

[1]赵苑斯.病虫害防治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应用[J].绿色科技,2019(1):188-1.

[2]吴艳梅.病虫害防治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应用[J].新农业,2019(9):29.

[3]宋魁生.病虫害防治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应用[J].种子科技,2019(4):131-132.

(上接第69页)

3.2.3.3创新生态养老形式。目前,常见的生态养老形式有休闲度假养老、农业耕作养老、温泉养生养老、文化创意养老及户外运动养老等形式。陕西省需要因地制宜加强创新生态养老形式。

4

结语

内外生态养老的成功模式,不断丰富生态养老形式。

参考文献

[1]刘芳,王梦迪,刘婷婷,等.生态养老产业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综述[J].中国市场,2019(32):17-20.

[2]张苏香,朱美荣,伞淇,等.黑龙江发展生态养老产业的SWOT分析[J].中国林业经济,2018(5):30-33.

[3]苏乃坤.立足秦岭生态优势发展养老养生产业[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24):33-34.

在陕西省生态养老产业发展过程中,应结合不同地域的特点,充分考虑不同层次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借鉴国

XIANGCUNKEJI2020年3月(中)7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kqy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