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1. (2分)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安祥 欹斜 鸠占鹊巢 见意思迁 B . 诋毁 狡辨 振耳欲聋 海市蜃楼 C . 驰骋 要抉 战战兢兢 正经危坐 D . 驾驭 斡旋 心无旁骛 不屑置辩 2.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试想,如果素昧平生的人之间,能够彼此理解、关心,那么,这个世界将有多美! B . 我国的人口占世界五分之一,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C . 中学生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要注意写身边的真人真事,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D . 一个球的输赢,不仅关系到全队的名声,而是关系到祖国的荣誉。 3. (2分)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水浒》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这一点上却是共通的。如武松上景阳冈打虎,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宋江义放晁盖,鲁智深大闹野猪林等。
B . 《童年》中外祖父搬了新家后,“我”认识了许多性格各异的邻居,其中就有“好事情”。他是一个生活贫困,喜欢搞科研的进步的知识分子。
C . “菩萨,恕我之罪,待我诉告。我不是妖邪,我是灵霄殿下侍銮舆的卷帘大将。只因在蟠桃会上失手打碎了琉璃盏,玉帝将我打了八百,贬下界来,变得这般模样。”这里的“我”指的是沙悟净。
D . 格列佛因不愿帮利立浦特王国灭掉邻国不来夫斯古致使皇帝很不高兴。 4. (2分)下面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象征了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和庄重质朴、
第 1 页 共 10 页
不哗众、不炫耀的品质。
B .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写出了战争的旷日持久和壮怀激烈。
C .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以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室主人超尘绝俗的胸襟。 D .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描写了一幅朦胧的水色夜景,渲染出一种静谧愉悦的气氛。 5. (2分)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 学生赵林去看望五年未见的班主任,一见面他就紧紧握住老师的双手激动地说:“老师久仰了,特别想念您!”
B . 学生黄明收到老师送给他的一幅字画,感激地说:“我定会珍藏老师的墨宝,铭记老师的恩情。” C . 某校即将举行一百周年校庆,李校长对赞助者说:“感谢您对敝校所尽的绵薄之力。” D . 昨天本人在阅览室不慎丢失《随想录》一书,期盼拾到者高抬贵手马上归还。 6. (2分)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 餐厅服务员劝阻正在吸烟的顾客,顾客叼着烟说:“烟是我买的,关你什么事?” B . 学生在考场外紧张等待考试,带考老师说:“别紧张,深呼吸,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 C . 王嫂挑选香蕉,不满意,转身离开,老板愤愤地说:“挑那么久,又不买,神经病!” D . 展刚对参加父亲寿宴的亲朋好友说:“非常感谢大家能抽空参加令尊的生日宴会!”
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
7. (7分)默写填空。
(1)________,松枝一何劲!(刘桢《赠从弟(其二)》) (2)八方各异气,________。(曹植《梁甫行》) (3)________,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 (4)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5)《与朱元思书》中,面对奇山异水,作者不由得发出了一番感慨:“________,________;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是作者对功名利禄的一种否定。
第 2 页 共 10 页
(6)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从植物变化的角度写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7)王维《使至塞上》中以“征蓬”“归雁”自比,写飘零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8. (11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乐工罗程者,善弹琵琶,为第一,能变易新声。得幸于武宗,恃恩自恣。宣宗初亦召供奉。程既审①上晓音律,尤自刻苦。往往令倚嫔御歌,必为奇巧声动上,由是得幸。程一日果以眦睚②杀人,上大怒,立命斥出。他工辈以程艺天下无双,欲以动上意。会幸苑中,乐将作,遂旁设一虚坐,置琵琶于其上,乐工等罗列上前,连拜且泣。上曰:“汝辈何为也?”进曰:“罗程负陛下,万死不赦;然臣辈惜程艺天下第一,不得永奉陛下,以是为恨。”上曰:“汝辈所惜罗程艺耳,我所重者高祖、太宗③法也。”卒不赦程。
【注】①审:明白,清楚。②眦睚:怒目相视的样子。借指小的怨恨。 ③高祖:唐国皇帝李渊;太宗:唐太宗李世民。
(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乐工等罗列上前,连拜且泣。
②汝辈所惜罗程艺耳,我所重者高祖、太宗法也。 (2)文中的罗程、宣宗这两个人物各有什么特点?
四、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9分)
9. (12分)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生活中的减法
①“人生不如意事常”,这不如意事,又差不多成是由他人给咱带来的。比如,有人冷落咱,疏远咱,伤害咱,贬低咱,羞辱咱,乃至欺咱老实,骗咱好心,卖咱假货,偷咱财物等等不如意,不都是来自他人吗?面对这林林总总不如意事,咱当如何对待呢?想起了前些年常用的两句古话,一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一是“反其道而行之”。
②“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就是你不仁,我不义。你冷落咱,咱疏远你;你敢动口羞辱咱,咱就敢伸出老拳动手;你今天卖给咱假冒伪劣,咱明天回敬你缺斤少两;甚至,你偷了咱一辆自行车,明天咱去偷别人的摩托车,一气之下,做了偷摩托车的贼。这样,以牙还牙,睚眦必报,生活中的不如意事,就像加法,还不越来越多?
第 3 页 共 10 页
③“反其道而行之”,就是你负我,我不负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面对不如意事,咱心里难受,感到痛苦,咱就不能让别人也为这样的事而难过,而痛苦。你伤了咱,如果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咱宽容你,以此为教训,遇事不迁怒于人,不伤害无辜。你给咱冷遇,让咱感到难堪,感到苦恼,咱遇事就当多给人一些热情,一些关爱,一些帮助。这般,生活中的不如意事,就像减法,会越来越少。
④遭遇不如意事,以身作则用减法,这自然体现了一个人的胸怀、品德与宽容的精神,并且,还标志着一个人立身的高度与处事的眼光。他们会这样认为:有人冷落了你,同时也强化了你的自立;有人伤害了你,同时也磨炼了你的心志;有人欺骗了你,同时也增进了你的见识;有人绊倒了你,同时也锤炼了你的能力。从而,让你的生活充满阳光。心胸狭隘、小肚鸡肠,遇不如意事,喜欢加法的人,自以为得计,可占到便宜了吗?没有,绝对没有。
⑤唐代高僧寒山与拾得有段对话,就很值得玩味。寒山问:“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厌我,骗我,如何处之乎?”拾得回答:“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⑥看来,生活中的减法,确实是做人的一种智慧,不仅会完美自己的人格。同时也减少了不如意事,叉增进了社会的和谐,何乐而不为呢?
(作者:赵亚兴摘自《读者俱乐部》,有删改)
(1)本文标题是“生活中的减法”,为什么先从“生活中的加法”谈起?
(2)结合②一③段有关内容,说说为什么“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生活的加法,而“反其 道而行之”是“生活的减法”。
(3)文中唐代高僧寒山与拾得的对话耐人寻味,你能品出其中做人的智慧吗? (4)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本文观点,为“指路大王”谢亮写几句点评文字。
链接材料:北京有位76岁的老人,叫谢亮。4年前,他向人问路,却遭冷遇,那人不理不睬,一脸的冷漠。他自然感到气愤,但并未将这气愤撒给任何人,而是想到,之后别人向我问路,我要用最高的热情、最大的耐心给人家指路。此后,他将全市公交车站、大学、医院、公园、大使馆、各省办事处等47090多个地点,编成20万字的《指路手册》,每天风雨无阻地为成百上千的人“义务指路”,被誉为北京城的“指路大王”。
10. (21分)课内阅读(节选自《一颗小桃树》),回答后面小题
①它长得很慢,一个春天,才长上二尺来高,样子也极猥琐。但我却十分地高兴:它是我的,它是我的梦种儿长的。我想我的姐姐弟弟,或许已经早忘却了,他们那含着桃核做下的梦,但我的桃树却使我每天能看见它。我说,
第 4 页 共 10 页
我的梦是绿色的,将来开了花,我会幸福呢。
②也就在这年里,我到城里上学去了。走出了山,来到城里,我才知道我的渺小;山外的天地这般大,城里的好景这般多。我从此也有了血气方刚的魂魄,学习呀,奋斗呀,一毕业就走上社会,要轰轰烈烈地干一番我的事业了;那家乡的土院,那土院里的小桃树便再没有去想了。
③但是,我慢慢发现我的幼稚,我的天真了,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我渐渐地大了,脾性儿也一天一天地坏了,常常一个人坐着发呆,心境似乎是垂垂暮老了。这时候,真是祸不单行,奶奶也去世了。我连夜从城里回到老家去,看着满屋的混乱,想着奶奶往日的容颜,不觉眼泪流了下来,对着灵堂哭了一场。天黑的时候,在窗下坐着,一抬头,却看见我的小桃树了:它竟然还在长着,弯弯的身子,努力撑着的枝条,已经有院墙高了。这些年来,它是怎么长上来的呢?爷爷的花事早不弄了,一摞一摞的花盆堆在墙根,它却长着!弟弟说:那桃树被猪拱折过一次,要不早就开了花了。他们曾嫌它长得不是地方,又不好看,想砍掉它,奶奶却不同意,常常护着给它浇水。啊,小桃树,我怎么将你遗在这里,而身漂异乡,又漠漠忘却了呢?看着桃树,想起没能再见一面的奶奶,我深深懊丧对不起我的奶奶,对不起我的小桃树了。
④雨却这么大地下着,花瓣儿纷纷零落去,我只说有了这场春雨,花儿会开得更艳,香味会蓄得更浓,谁知它却这么命薄,受不得这么大的福分,受不得这么多的洗礼,片片付给风了,雨了!我心里喊着我奶奶。
⑤雨还在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一树的桃花,一片,一片,湿得深重,像一只天鹅,羽毛渐渐剥脱,变得赤裸的了,黑枯的了。然而,就在那俯地的刹那,我突然看见那树儿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然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⑥我心里稍稍有了些安慰。啊,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你到底还有一朵花呢,明日一早,你会开吗?你开得是灼灼的吗?香香的吗?我亲爱的,你那花是会开得美的,而且会孕出一个桃儿来的;我还叫你是我的梦的精灵儿,对吗?
(1)选段第①段的最后一句话该怎样理解?
(2)选段第②段中,作者明写自己的经历,和“小桃树”有什么联系? (3)文中画横线的两句话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4)说说最后一段的作用?
11. (16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题目。
第 5 页 共 10 页
伞 佚名
①虽然轻微,我还是听见了厨房内“叮当”的碗盆声。一定是父亲,他总起得那么早。昨晚父亲说,打算今早回老家。睡意惺忪的我披了衣服起来,拉开窗帘。灰色的天空阴沉沉的,空气中夹带着一种湿而粘的感觉。“爸,天气不好,您今天就别回去了吧。” 走进厨房,我对正蒸煮早点的父亲说。父亲看了看窗外,说:“我跟你妈说过今天回去的。不碍事,现在还没下雨。”我知道父亲记挂着母亲。
②三天前我去老家接儿子,父亲便随了一同来。其实父亲放不下老家零零碎碎的活,也习惯于老家住房的宽敞、起居出入的自在。只是在那过了一个暑假的儿子软磨硬泡:“外公一定要和我一起回家。”不忍小外孙那眼泪汪汪的样子,父亲答应来我这住三天。
③虽然儿子早已习惯独自上学,那三天,父亲还是每天送他到校门口,接着踱到菜场买菜。闲不住的他把一切家务都安排停当,让上班的我心无旁骛。而等我下班回到家,厨房总是飘满饭菜的香。这样的日子总是过得快,三天转眼便过了。早餐时,电话响了,母亲打来的。说是天气不好,回家又要辗转乘车,嘱父亲天晴了再回。我暗喜,以母亲这番话挽留。但父亲斟酌再三,还是决定回去。
④为父亲准备雨具,翻遍了储藏柜,才发现平日你丢我丢,只剩了一把伞。眼看会下雨的天,我让父亲把这伞带上。
⑤一起走出家门到十字路口,儿子的学校和我单位在这路口的两个方向。父亲牵着小外孙的手,说是送到学校后便往车站,让我赶紧去上班。目送他们往学校,父亲瘦削的身影看上去很单薄。年复一年,曾经硬朗的他不知不觉已衰鬓颓颜。风中传来一阵咳,仿佛一枚细细的针尖刺着我的神经。我那身体每况愈下的老父亲!
⑥到办公室不久,豆大的雨点便霹霹啪啪落了下来。我拿了办公室中的一把伞给上学的孩子送去。 教室里,正早自修的儿子告诉我,他有伞,外公怕他放学被淋着,留给他的。“外公呢?”我急急问。“外公走了。”我疾步向校门。学校附近看了一圈,没有。又沿着去车站的路来回找了一圈,还是不见父亲。父亲是在哪个地方避雨呢,还是已上了回家的车?我颓然地站在路边,颓然地想,一个夏天都没见下几滴雨,为什么今天偏偏下了!
⑦雨越来越大。办公室里,我不时望向窗外,没心思做任何事。那么一大早,商店还没开门,仓促间父亲上哪买伞去?没有乘出租车习惯的他,在转车中会淋着雨走呢,还是在哪家屋檐下一站几小时?仿佛又见父亲瘦削的身影,依稀又传来他的咳嗽声,鼻酸间,泪已满凝。到老家,最快速度也要三小时。父亲走后三个小时,我便开始往老家打电话。一个接一个,始终没人接听,而时已近中午。我的心如窗外的风雨,冰凉又飘摇不定。
⑧父亲是个言语不多的人,也不善直露自己的情感;而我每次回老家,总是津津有味于那熟悉的家乡饭菜,习
第 6 页 共 10 页
以为常于母亲细碎的叮咛与嘱咐,心安理得享受着以为天下孩子都拥有的关爱。
⑨下午二点,手机响了,是父亲的声音,说刚到家。“爸,怎么那么晚才到啊?路上换了几次车?淋着雨了吗?……”我忙不迭地问。父亲答:“没有,我买了伞呢。”我才如释重负地舒口气,话筒内却隐约传出母亲喊父亲的声音:“老头子,你在干什么呢?还不快把湿衣服换下来,把湿头发擦一擦!”声音听着远而弱,母亲想必在盥洗间。母亲的手中,此刻或许正拿着一条干毛巾吧。
⑩“爸——”我哽咽了,泪水重又凝结在眼。 (本文有改动)
(1)请从“父亲”的角度,简要概括围绕“伞”所发生的故事。 (2)说说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
(3)文中哪些地方为父亲会淋雨埋了伏笔?(用原文回答) (4)根据提示,体味语句。
①风中传来一阵咳,仿佛一枚细细的针尖刺着我的神经。(说说句子的含义) ②我的心如窗外的风雨,冰凉又飘摇不定。(说说比喻的妙处)
(5)仔细揣摩“我哽咽了,泪水重又凝结在眼”这句话,写出“我”当时的心理。
五、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2. (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有德的人自有伙伴,有德的家庭会有芳邻,有德的国家必有友邦……
凡有德者,都不会孤单,一定有亲近的朋友。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
第 7 页 共 10 页
参
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1-1、
2-1、
3-1、
4-1、
5-1、
6-1、
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
7-1、
7-2、
7-3、
7-4、
7-5、
7-6、
7-7、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第 8 页 共 10 页
8-1、
8-2、
四、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9分)
9-1、9-2
、
9-3、9-4
、
10-1、10-2
、
10-3
、
10-4
、
11-1、11-2
第 9 页 共 10 页
、
11-3、11-4
、
11-5
、
五、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2-1
、
第 10 页 共 10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kqy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